木罐中的蔗糖凝固后,不是常见的白色,而是偏黄带点棕色,颗粒感比白砂糖粗一些。
蔗糖也可以做成白砂糖,但是需要多次提纯和脱色,比较复杂。
他们自己吃,就没必要花这么多功夫来加工蔗糖了,反正味道都是一样的。
姜宁敲了一小块蔗糖下来,准备用它来做个姜汁撞奶。
她拿了一块山姜,去皮后放在盆里,用木棍舂成泥,再把山姜泥倒进麻布里。
麻布下放了两个空碗,挤压出的山姜汁形成一条水线流进两只空碗里。
姜宁去羊棚里挤了一罐羊奶,把羊奶倒进小锅中,加入蔗糖用中小火加热。
这个时候,山姜汁已经沉淀的差不多了,姜宁把上面清澈的山姜汁倒出来,下面的杂质和沉淀不要。
锅里的羊奶边缘开始冒小泡时,姜宁立刻把锅端起来,把羊奶倒进装山姜汁的碗里,再用两个木头盖子盖上。
十分钟后,姜宁打开木盖一看,姜汁撞奶已经凝固了,颜色黄中带点棕色。
姜宁在两只碗中分别放了一只勺子,让陆野来尝尝看。
陆野接过姜撞奶,用勺子挖了一块放进嘴里。姜撞奶在勺子中一颤一颤地,很嫩,质地像豆腐花。
姜撞奶入口香醇爽滑,既有奶香又有蔗糖的甘甜,还有点山姜的辛辣味。
陆野竖起大拇指,“好吃!”
他三下五除二吃完一碗,跟姜宁说起搭桥的事。
“阿宁,我想了下,咱们得趁旱季在上游河面较窄的地方搭座木桥。”
“嗯?”
姜宁起先疑惑了下,很快反应过来,“你是担心雨季来了,河里水位上涨,疾风过不去?”
陆野赞许地看了姜宁一眼:“没错。”
姜宁想了想,搭座木桥确实要费点功夫,但对他们来说百无一害。
今年的雨季他们一直忙着在后山采摘打猎,没时间去对面山里看看,有没有木桥对他们来说都没什么影响。
但他们以后常住这里,对面山里,他们肯定会经常去,有一座木桥确实方便很多。以后在山里发现什么东西,还能让疾风拉着木板车拖回来。
“那就搭!”
两人说干就干,把木板车套在疾风背上,拿着斧头、锯子等工具就进后山砍树了。
砍下来的树干,陆野全部拉到了河流上游,这里的河面对比下游窄很多,搭桥的工程量没那么大。
陆野把树干锯成不同长度,最粗的树干他打算拿来做支撑桥面的木桩,竖着打进河里,其他的树干用来做搭桥的横木和桥面上的木板。
陆野在对应木头和木板的位置都开了口,利用榫卯结构来衔接所有的木料,不用一颗钉子,木桥也能搭的很牢固。
陆野搭木桥的时候,姜宁在一旁打打下手、递递木头,顺道旁观学习,时不时开口问问她没看明白的地方,活像末世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她搞懂陆野怎么搭木桥以及其中的原理和技巧后,她就对这个工作兴趣乏乏,干劲也没之前足了,甚至一边打下手递木头,一边开始摸鱼。
她脱了鞋,挽起裤脚,下到膝盖以上的小河里,翻起河里的大小石头,寻找藏在里面的小虾小蟹。
陆野看出姜宁的心思已经不在搭木桥上了,无奈地摇摇头,一脸宠溺:“阿宁,你去玩吧,这里我来就行。”
听见这话,姜宁也没口是心非地说什么“不用不用”,她直接一口应承下来,“那木桥就交给你了!”说完就从河里上来,连鞋都没穿,裤脚也还挽在大腿上,她就飞快地朝木屋走去。
她在河里看见小虾小蟹还挺多的,她得回去拿个桶来装。
姜宁很快回来,除了拎着一只桶外,后边还来了个小跟班。
陆野一看,乐了:“阿宁,你怎么把月亮也带来了?”
姜宁瞥了月亮一眼,月亮冲她讨好一笑。
“你又不是不知道它,撒起娇来跟小狗一样,不让它来非要来……”
她蹲下身,用手指着月亮,警告它:“就在岸上,不许下河!”
月亮乖巧的舔舔姜宁的手指。
“陆野,你看着点它!”
交代了陆野,姜宁继续下河摸虾蟹,偶尔还能捉到一两条小鱼。
陆野在河上搭桥,姜宁在河里摸鱼,月亮一会儿在陆野身边打转,一会儿跟在姜宁在河岸边跳来跳去。
画面宁静又温馨。
搭桥这事儿不着急,陆野跟姜宁两个人就慢悠悠的做,等木桥搭完,已经是两周后了。
桥面接近两米宽,哪怕疾风套着木板车,宽度也绰绰有余。陆野牵着疾风,拉着木板车上桥试了试。桥面很结实,一点晃动的迹象都没有。
月亮更是兴奋地在桥面上跑来跑去。
姜宁在河里抓到的虾蟹,大部分都被她炸来吃了。
抓到的鱼都很小,姜宁把鱼还有小部分虾蟹都倒在鱼池里养起来。
距离陆野挖鱼池,已经过了接近四个月的时间。
鱼池里的水变得更清澈,连池底、池边的鹅卵石都清晰可见。水质变得更好,水里开始长水草、水藻,偶尔还会有一两只小鸟落在鱼池边,伸出头去啄里面的微生物。
小的鱼虾蟹一进来,鱼池就更热闹了,小蟹喜欢躲在石头下面,小鱼小虾常常围着水草游动。
在这鱼池里,恍如已经形成一套循环的生态系统。
姜宁拿了几个柿饼,站在桥面上跟陆野分着吃。
柿饼两周前就已经起白霜了,姜宁把柿饼都收了起来密封保存,嘴馋了、肚子饿了就拿来吃点。
柿饼的白霜起的越多,味道越甜。柿饼表面微皱,嚼起来有韧性,里面的果肉却是溏心的,吃起来有流动感,甚至还能拉丝。
姜宁和陆野都很喜欢吃。
姜宁对陆野说:“桥也修好了,要不我们明天进山看看吧?不知道山里的橘子熟了没有……”
陆野想起他们之前进山捡石头时,确实看到一片橘子林,不过那个时候橘子基本都还是青的,有一些表面有点微黄。
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说不定橘子真熟了。
“行,我们明天就去。”
*
姜宁、陆野一人背着个背篓,牵着套着木板车的疾风就踏过木桥往对面山里去了。
木板车里还装着月亮。
自从姜宁把月亮从山里带出来养着,越养她越发现,月亮非常聪明。
教它什么,它很快就能学会。
对于打猎,更是有着属于狼族的天赋。
更难得的是,它非常通人性。它好像真的能听懂姜宁和陆野说话。
姜宁出门前特意告诉月亮:“待会把你放在木板车里,别在里面乱蹦乱跳,也不要从木板车里跳出来,知道吗?”
月亮“嗷”地一声,表示它知道了。
一路上,月亮真的只是乖乖的趴在木板车的边上,睁大眼睛看着路边的风景,跟平时活泼好动的它简直两模两样。
姜宁觉得,等月亮长大了,它说不定真的会成为这片山林的狼王。
他们走到进山口,后面的路带着木板车就不好走了。陆野把木板车从疾风身上卸下,先放在路边,两人一马一狼徒步进山,一路跟着他们做的记号走到野橘子林。
这里的野橘子一半已经黄了,还有一半半青半黄。除了个头小些,其他的跟普通种植的橘子没什么两样。
姜宁把月亮从背篓里抱出来放在地上,让它在周边玩。她则跟陆野去摘橘子。
橘子很多,一趟肯定是摘不完的。他们专挑全黄的摘,剩下半青半黄的,就留在树上,让它们再长长。
姜宁先摘了个橘子,扒掉橘皮尝了尝。
橘子皮很薄,很容易就扒开了,她撕掉橘子果肉上带的白色筋膜,把黄澄澄的果肉放进嘴里,都不用咀嚼,嘴巴一合,橘子汁就在口中爆开。
橘子汁水丰盈,味道很甜,略带一点果酸。果肉很细腻,一点果渣都没有。
姜宁吃得连连点头。
两人摘满两背篓金黄色熟透的橘子,才从山里出去。
出山口时把背篓放在木板车上,让疾风拉回去。
陆野在前面拉着疾风走,姜宁抱着月亮走在后面,偶尔放月亮下来跑一跑,跟出来郊游似的。
到了家,姜宁看着两背篓的橘子,突然想做个末世前原主爱吃的零食。
她先拿了几个橘子,扒掉黄色的外皮,再撕掉里面的白色果皮,只留下一颗颗黄色的果肉。
姜宁把果肉全部用木棍捣成果汁,用麻布把果渣过滤出来,只留下黄色的液体。
她往碗里放了块蔗糖,把碗放锅中加热,让蔗糖化开。
再把化开的蔗糖水混合橘子汁,加上藕粉搅匀,直至没有颗粒感。
她没有模具,只能把搅匀后的液体倒进两个木盘里,放进大锅中蒸制。先用大火把水烧到沸腾,再转小火蒸15分钟。
15分钟后,姜宁把锅盖打开,木盘中的液体已经凝固,颜色是漂亮的橙色,还带点透明状。
她把木盘端出来,用刀把里面的固体划成小块放凉。
等木盘里的东西彻底冷却后,姜宁削了几根小木签,插在盘里的固体上,端到陆野面前。
“这是?”陆野看着木盘里橙色的小方块奇怪的问道。
“q q糖。”
姜宁用眼神示意陆野,“尝尝。”
陆野用木签叉了一块放进嘴里,轻轻一嚼,橘子味的,很有弹性,口感真的跟q q糖差不多!
陆野对姜宁佩服的不行,q q糖都能做。
“怎么样?”姜宁期待的问。
陆野没说话,只是又叉了一块橘子味的q q糖放进嘴里,然后给她比了个大拇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