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裹着桂花甜香钻过窗缝时,林野正转着圆规,在草稿纸边缘画圈。铅芯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混着讲台上数学老师讲函数的调子,还有——身旁那人翻书的轻响,薄脆得像秋叶擦过石阶。
林野的目光像被磁石牵着,不由自主往右侧偏了半寸。
顾砚坐得笔直,校服领口的扣子扣到最上端,阳光斜斜落在他耳后,把那一小片皮肤照得近乎透明,连细绒毛都看得清。他摊开的不是课本,是本大学物理习题册,手指翻过书页时,骨节分明的手背上,淡青色的血管像浅溪漫过卵石,清晰得能数出走向。
这是他们做同桌的第三周。
三周里,说过的话屈指可数,多是“橡皮借我”“老师叫你”这类短句。顾砚像活在个
透明结界里,里面塞满公式、定理和永远做不完的题,而林野,是被班主任硬塞进结界边缘的、格格不入的存在——成绩在中下游晃悠,上课总走神,课本空白处写满不成句的话,画着没头没尾的线条。
就像现在,林野假装盯着黑板上的辅助线,余光却在贪婪地描摹顾砚的侧脸:挺直的鼻梁是利落的直线,嘴唇抿成淡色的锋刃,低头时睫毛垂落,在眼下投出一小片扇形阴影,随着眨眼轻轻颤动。这些细节,他已经在心里默画了无数遍,连睫毛的根数都快数清了。
“……所以这条辅助线该怎么添?”老师的声音陡然拔高,林野像被针扎了似的猛地回神,慌乱间圆规尖在纸上戳出个深褐色的小洞,像颗突兀的痣。
他下意识抬头,正好撞进顾砚转过来的视线里。
那目光很淡,像初秋刚融的湖水,没什么温度,却把他此刻的窘迫照得一清二楚——泛红的耳根,捏皱的课本角,还有草稿纸上那个没画完的、像极了顾砚侧影的轮廓。林野的心跳“咚”地漏了一拍,像鼓点敲错了节奏,慌忙低下头去,假装研究课本上的例题,后颈却烫得像贴了片暖宝宝。
直到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奋笔疾书,身旁的视线才收了回去,重新落回那本物理习题册上,翻书声再次响起,轻得像叹息。
林野悄悄松了口气,指尖却还在发颤。他飞快地往后翻了几页,露出草稿本最后那页藏着的秘密:用铅笔勾勒的线条还很生涩,画的是顾砚昨天在图书馆靠窗的样子。背影,肩膀微微耸着,窗外的光在他发梢镀了层金边,连落在书页上的那只手,指节的弧度都被反复涂改,力求精准。
他用橡皮擦了擦肩头不够自然的线条,橡皮屑簌簌落在桌上,心里盘算着:下次得试试用炭笔,也许能把光影晕染得更像,像他昨天偷偷看到的那样——阳光穿过玻璃窗,在顾砚侧脸投下的那道金边,暖得让人想伸手碰一碰。
下课铃刚响,顾砚就合上书,起身走出了教室。他总是这样,课间要么去走廊吹吹风,要么抱着习题册去办公室找老师,从不和人闲聊,背影孤直得像株青竹。
林野趴在桌上,看着他走出教室的背影,校服外套的衣角被穿堂风掀起个小小的角,像只欲飞的白鸟。他迅速抓起笔,在草稿纸的空白处,飞快地勾出那个瞬间,笔尖划过纸面,留下浅浅的痕迹,像他藏在心里,被风吹得发颤的那句:
顾砚,你今天额前的碎发,好像比昨天乱了一点点。
大家好呀~这篇是关于林野和顾砚的小故事,想写那种藏在草稿纸和速写本里的、属于少年人的暗恋心事。
林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他有自己的热爱和执着——用画笔和文字去捕捉顾砚的每一个瞬间。而顾砚也不是真的“屏障”,他的温柔是细水长流的,藏在递过来的校服、提醒的笔尖、还有最后那句“剩下的能不能让我来写”里。
希望能把青春期那种“想要靠近又不敢”“偷偷关注对方所有细节”的心情,还有最后双向奔赴的温柔,好好地传递给大家~如果能让你想起自己青春里某个小心翼翼的瞬间,那就太好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1章 草稿纸上的侧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