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多天密集的学习轰炸摧残后,叶闲的专业课知识储量成陡峭直线爆炸式增长。她现在的心态就是每天早晨起床自我打气加油,抵达图书馆翻开书半个小时后一而衰,一个小时后再而竭,两个小时后偃旗息鼓,紧接着度过痛苦煎熬的一天。
陈祠这些天眼见着叶闲由最开始的充满干劲儿到后边的如丧考妣,这天终于忍无可忍,“要不然我们休息一天吧。”
说这话时,叶闲正机械性地嚼着嘴里的肉蛋堡,听了他的话呆滞了几秒,嘴里的东西嚼了一半也不仔细嚼了,飞快嚼了两三口激动地咽下去,“真的?”
“真的。”陈祠是真的感觉如果叶闲再继续学下去,真的会出大事儿的。
“那我们去哪儿玩吧?”叶闲莫名兴奋起来,情绪高昂,语气轻快,跟前几分钟的状态如天差地别,截然不同。
“或许去博物馆是一个不错的放松消遣。”陈祠想了想。
“嗯嗯 !我之前有过一个想法,就是随意乘坐一辆公交车,然后随意在一站下车去探索所在城市的新地图,虽然这点现在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想法的一部分,我们坐公交去吧!”叶闲像一个被突然通知要去野外郊游的小学生,兴高采烈,陈祠感知到她的情绪,不由想:偶尔出去放松一下,挺好的。
什么都不用准备,一部手机走天下,背包里纸巾,水杯,小零食都有,只需要一个出去的想法,就这样,两个人出了学校,往目的地出发。
“等会儿,我查查去xx博物馆的公交线路。”刚走到校门口旁边的人行道上,低着头看手机的叶闲被陈祠一把拉过去,下一秒一辆电动车从她刚才的位置飞速驶过,“Holy crap!Thanks.”叶闲抬头看了眼,像是美剧中那样加重音语调高昂感叹一句,又漫不经心地低头继续看手机。
“小心点儿。”
“啊,知道啦。”
老实讲,陈祠对公交车路线不熟悉,虽然他是本地人,故而任凭叶小闲同学指挥今日出行方式。
“坐55路公交车,坐六站就到了,走吧。”叶闲收起手机抬头对他说。
陈祠老老实实的跟在她身后。
“哎,我们应该是坐朝东的还是朝西的?”方向感贼差的叶闲提出疑问,“嗯,应该是坐这边的公交车。”陈祠也没去过那个博物馆,同样不知道方向,他莫名有种未来道路方向决定权交付于叶闲的感觉。
眼见着55路公交车到站,扫码上车,今天是工作日,空位有很多,两个人在后边找了相邻的座位坐下。
待坐定后,陈祠定睛往前一瞧,全是带着便携小车买菜回来的白发苍苍的老年人,哦,还有一个小学生,顿时感叹自己真的是好久没有坐过公交车了。
阳光正好,透过窗可以看到流动的车辆,骑着自行车的人,走路的人,还有路旁绿化带的绿植,开得刚刚好的月季花攀在栏杆上,和图书馆沉闷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内心世界好似活过来一般。
半个小时后,叶闲看着路边建筑的变化,感觉哪儿不太对劲儿,低头查看手机导航,天崩地裂。
“那个,哥,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听哪一个?”叶闲讪讪说道。
“坏消息吧。”陈祠说。
“坏消息是,我们公交车坐反了,哈哈……”叶闲尬笑。
“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我发现我们坐反了,可以及时止损,哈哈……”又是一阵尬笑。
“没事,下一站下车吧。”陈祠安慰她。
“嗯,真的是万分抱歉!我不应该盲目相信我看导航的本领的,其实我出门坐公交总是会坐反方向。”叶闲好意思地解释道。
“没事儿,我还没来过这儿呢,也算是开拓城市新地图了。”陈祠温声回答。
“xxxxx快要到了,本站转乘22路,17路公交车,请需要下车的旅客拿好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车,下一站xxxxx。”公交车到站提醒广播响起。
“走吧。”
“嗯嗯。”叶闲重新背上包,跟着陈祠站起身来。
一分钟后,公交车站牌留下一高一矮,背着背包的两个人面面相觑。
“既然我们公交车方向坐反了,那我们去对面坐就可以到达xx博物馆了,走去路对面。”叶闲仍不忘为低碳出行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
陈祠眼前的叶闲表情丝毫没有坐错车的慌张,轻松不带焦虑语气像是已经熟悉了这种事情。
虽然过程不怎么顺利,但是两人最终还是成功到达目的地。
“学生票半价。”售票员目光放在他们身上,出声提醒。
叶闲听后忙翻出学生证,“谢谢。”是到哪儿都不忘礼貌道谢的大学生,对味儿了。
陈祠则是调出学信网的页面,“这个可以吗?”
售票员看了看,“可以。”
“好,谢谢。”
售票员动作麻利地撕下票根,“给。”
“谢谢。”
“不客气。”
“哇!陈祠你看这个,这个这个。”叶闲压低激动的语调,用手指着她旁边的玻璃罩。
“嗯。”陈祠走过去,低头和她一起看玻璃朝下的文物。
是副字画,作者流传至今的一幅字被叶闲临摹过多次,真迹笔锋藏露交替,恰似禅宗公案的机锋变幻,点画若古藤垂露,凝重中含飘逸。每次都令叶闲啧啧赞叹,只恨自己没有那样一双手,写出那般模样的字。
“你会书法?”陈祠问完又觉着理所应当,叶闲虽然行为上慢慢悠悠迷迷糊糊,但是气质上很温文典雅,些许同龄人少有的沉稳,会软笔书法很合理。
“嗯,初中的时候跟着老师练了半年,之后几年就是自己断断续续写写画画,一个兴趣爱好。”
“贵在坚持。”
“谢谢。”
“你呢?你小时候上过什么兴趣班吗?”
“大提琴。”
“哇塞!我对大提琴贼感兴趣,你有时间能教教我吗?”叶闲来了兴趣。
“可以。”
“我小时候听大提琴版的《My heart will go on》,觉得大提琴的音色很好听,但是我身高不太符合。”叶闲面露惋惜,她长得不矮,但也不高。
“我学大提琴是因为小的时候我妈朋友家的小朋友学了,我妈认为我也应该学点儿什么,她又懒得选,就跟阿姨家的小朋友一样学大提琴。”
“要不然我们出去再说吧,压低嗓子说话真的挺废嗓子的。”
陈祠点头。
博物馆挺大的,逛完得需半天时间。半天下来,叶闲走得腿酸。
出了博物馆已经是中午了。
“找个地儿吃饭去。”
两人遵循就近原则,在路边随便找了家面馆解决完午餐。饭后各自捧了杯果茶在路边晃悠,一边走一边想下午的安排。
“你知道为什么明明打车更方便我却选择乘公交车吗?”叶闲突然开口。
“不知道。”陈祠回答。
“因为坐公交的话你可以看到路边,经过多年月季花栅栏很好看吧,而且在公交车内往车外看和出租车真的很不一样。”叶闲说着说着觉着不太对,“诶!不是!我这话怎么说得像霸道总裁爱上的平民女孩说的话。”
陈祠默默点头,努力让自己不笑出声。
“总之,就是感觉不一样,公交车窗外的世界更鲜活,有一种自己活过来的感觉。你懂那种感觉吗?”叶闲努力解释,“但是,实在抱歉浪费你时间了,你应该挺忙的,我应该打车的。”叶闲一脸歉意地说。
“没关系,我这今天玩得很开心。”陈祠急忙摆手,他是真觉得挺有意思的,叶闲的想法像是万花筒,千变万化,引人瞩目。
“下午我还有体测,那,我们回学校?”叶闲偏头看向陈祠。
“好。”
“你以前体测成绩怎么样?”叶闲好奇问道。
“九十分以上。”陈祠想了想。
“厉害!”叶闲鼓掌。
“你的体育不太好吗?”
“不是不太好,是很不好。”
“嗯?”
“这么说吧,我每年都要补考。”叶闲言简意赅。
“呃……那你加油!祝你今年体测可以不用补考。”陈祠尴尬握拳。
“谢谢。”叶闲礼貌道谢,“虽然你的加油不顶用。”叶闲补充道。
“那你以往到最后是怎么及格的?”陈祠是真的好奇,他不太关注这些。
“软磨硬泡,死皮赖脸,求着让老师过,当然了,我的成绩每次就离及格线差一二分儿,要是差太多老师也不会这么仁慈。”
陈祠止住想要继续问下去的想法,她会不会觉得我问得太多了太烦人了,他想。
实际上他想多了,叶闲讨厌出门,但是不代表她社恐,毕竟她是个和同学打车去考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能跟司机从头聊到尾,可以让司机全程忽视掉其他同学的人。只要话题不无聊,她能天南海北的跟你聊,保证让氛围充满人气儿。
但是陈祠不知道,就此止住话题。偏偏叶闲是个与人走路不聊天尴尬的性格,一路上两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欲言又止。
“哥,你有认识的体育部的人吗?”
陈祠正在看书,手机叮咚响了一下,提示有特别信息。他将书反扣在桌上,点开消息栏,看到如上信息。
“有,怎么了?”
“今年的体测是学生会的人记成绩,但是我一个都不认识。
虽然明天可以去补测,但是,有的项目,比如跳远,让我补测800回,我也及不了格!
我们班学生会的人都去帮忙了,我现在联系不上。”
救命啊!”
一连串的信息发过来,陈祠看着笑出声,这体育得是多烂,补测800回都及不了格。
“认识,我现在过去。”发完这条消息,陈祠将手机揣兜里,推门而出。
“哥们,出去啊?回来帮我带饭。”同样在宿舍的白景和听到响声后,头也不抬喊了两句。
“今天真的是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我的体育要怎么过!真的是救我小命!”
“就一两分,要是分差多了,我也帮不了你。”陈祠一手插兜,一手端着叶闲作为感谢买的饮料。
此时一个拿着饮料,一个举着雪糕,从操场旁边的超市出来的两个人,正是刚刚救人于水火的陈祠和命输一线终死里逃生的叶闲。
“咳咳,月底了,钱不太够,就不请你吃饭了,请你喝瓶饮料,聊表心意,实在是万分感激!”此时,叶闲对陈祠的感激之心,犹如天上宫阙,高不可攀。
“总归没多大事,请吃饭就算了。”陈祠赶忙制止,一句话的事,请吃饭真的是太隆重了。
“不用担心,本来也没打算请,我就是客气客气。”
陈祠听着真诚不做掩饰的话失笑,还真的是……
“还是多锻炼锻炼吧。”
“我实在不想运动,运动完出一身汗好难受的,还要洗澡换衣服,麻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你真的好像我高中老师诶!”
……
“哥,饭呢?”白景和看着陈祠回来空空如也的双手,问道。
“在食堂呢。”
“为什么此刻不在宿舍里呢?”
“因为它还没出生呢。”
“那你为什么不给予它生命呢?”
“因为厨师没接到临产通知。”
“呵呵……你知道吗?一个男生不在乎宿舍里兄弟的死活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沉迷游戏不可自拔,二是谈恋爱了。一不可能,二……”白景和意味深长留有余地地说。
“饿一顿死不了。”
“好啊!外面有人了是吧。”白景和激动。
“别整的像狗血短剧似的。”
“呵呵……”回应他的只有冷笑。
之后两个人各自都挺忙的,陈祠研究生天天一堆事,开组会,看书,做项目,叶闲临近大四准备研究生考试还有专业实习,加上生活学习轨迹不重叠,故而联系不多。陈祠每次想往对话框里敲什么,犹豫良久还是放下手机,继续手中的事情,慢慢的,就再没联系过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