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海峡对岸的木牌 > 第2章 二

第2章 二

迪化街的老书店里,午后的阳光斜斜地落进来,在积了薄尘的书架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林晚星指尖拂过那本封面画着香樟树的日记,纸页边缘已经发脆,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裂。

“这是……”她抬头看向店主,一位戴老花镜的老先生。

“哦,这是前几年收来的旧物,原是附近沈家的东西。”老先生推了推眼镜,“沈家败落得早,民国四十年那阵子,家当就变卖得差不多了。听说那位沈家小姐,性子倔得很。”

晚星的心猛地提了起来,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娟秀的字迹在时光里晕染开,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执拗。

日记的主人,正是沈若雁。

民国三十六年的春天,沈公馆的香樟树下,十六岁的沈若,她刚从女子学堂回来,看见那个在院子里扫地的少年,正偷偷捡起她掉落的算术课本,看得入了迷。

“你识得字?”她故意放轻脚步,少年却惊得手忙脚乱,课本掉在地上,脸颊涨得通红。

他叫阿山,是家里雇的长工,父母早亡,靠着给人打杂过活。若雁看着他眼里对书本的渴望,心里忽然一动。

“我教你吧。”她说。

于是每个傍晚,香樟树下便多了两个身影。若雁教他读书写字,他给她讲巷口的趣闻,讲田埂上的庄稼。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落在若雁绣着花的绷子上,也落在阿山认真的眉眼间。

“阿山,你该去大陆的学堂。”若雁某天忽然说,“这里太小了,装不下你的心思。”

阿山愣了愣,低下头:“小姐,我这样的人……”

“人哪有高低之分。”若雁打断他,从袖中摸出一个布包,里面是她攒了半年的月钱,“拿着,去南京,那里有更好的先生。”

阿山攥着那个布包,指节泛白,眼里的光比天上的星星还要亮。他说:“小姐,等我回来,我一定……”

他没说完的话,被后来的战乱吹散了。阿山去了大陆,从此杳无音讯。沈若雁每天都去码头等,手里攥着他临走时留下的那枚磨得光滑的木牌,上面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山”字。

再后来,沈家生意败落,债主临门。父母逼着她嫁给商会会长的儿子顾景琛——那是早就定下的婚事,顾家愿意帮沈家渡过难关。

“若雁,顾家门第好,景琛也是个可靠的人。”母亲抹着泪劝她。

若雁看着镜子里自己苍白的脸,摇了摇头:“我不嫁。”

她心里总存着一丝念想,阿山会回来的。他说过要回来的。

婚事黄了,沈家彻底垮了。父母带着弟弟去了南洋,留下若雁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公馆。她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最后只剩下那棵香樟树,和一箱子绣线。

她租了间临街的小阁楼,靠绣手帕、绣屏风为生。十指被针扎得伤痕累累,却从未停歇。顾景琛时常来看她,提着米和油,沉默地帮她劈柴挑水。

“若雁,跟我走吧,我养你。”他说,眼里是藏不住的疼惜。

若雁只是摇头,将绣好的兰花递给他:“顾先生,多谢你。但我等的人,还没回来。”

顾景琛便不再劝,只是每次来,都留下些东西,然后默默地离开。他终身未娶,旁人问起,他只说,心里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

日子一年年过去,香樟树在一场大火里化为灰烬,若雁的眼睛也渐渐花了。她再也绣不了精细的花样,只能坐在门口,望着巷口,手里摩挲着那枚早已看不清字迹的木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