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郑攸宁背着相机包和小林一起,按照约定时间来到深空科技所在的创意产业园。
这里与她想象中互联网公司的极简冷感不同,深空科技的办公区色彩明快,玻璃门上贴着手画的Q版机器人,连导视牌都做成了游戏手柄的样子,充满了活力。
她向前台报出姓名和预约。
前台小姐对着内线电话说了句:“许助理,星娱周刊的秋刃记者到了。”
很快,一个穿着衬衫的年轻男人快步走了出来,自称是涂颂新的助理许同。
他笑容标准:“两位记者请这边请。”眼神不自觉地在郑攸宁脸上多停留了几秒。
许同引着他们穿过办公区,员工们的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来,就是这两个年轻人,将自己的老板送上了头条,窃窃私语的声音或多或少飘进耳朵。
小林有些不自在,郑攸宁假装没听见。
到了会议室门口,许同的脚步顿了顿,扶了扶眼镜,看着郑攸宁的侧脸,语气带着点不确定的试探:“秋刃记者,冒昧问一句,我们是不是在哪见过?总觉得您有些面熟。”
郑攸宁转过身,脸上挂着标准的职业微笑:“许助理说笑了,我应该没这个荣幸。许助理常伴涂总左右见的都是大人物,认错也难免。”
许同“哦”了一声,没再追问,侧身推门:“两位记者请进。涂总马上就到”
小林和郑攸宁微微颔首致意,侧身从他身边经过。
许同转身关门的瞬间,眼角的余光恰好看到了她胸前记者证上的名字:郑攸宁。
许同的手顿在门把上,眉头皱起。
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
这几天,为了处理老板那桩突如其来的绯闻,他几乎寸步不离地盯着网络舆情。
“郑攸宁”这个名字,以及这个名字背后的真人,是这场风波中被严密守护的核心。
几天前,老板就未雨绸缪,让他提前协调了一支顶尖的公关与法务团队待命。
果然,当天夜里,老板和席冉冉的照片爆出,舆论瞬间炸开了锅。席冉冉被顶上风口浪尖,骂声四起,网友们揣测纷纷,话说得越来越难听。许同握着手机,看着不断攀升的热搜词条,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几次想去请示老板是否要立刻出手降温。
可老板却异常淡定,只吩咐他冷处理,任其发酵。许同完全摸不清老板这番操作的深意,却又不敢多问一句。
直到昨天,舆论风向悄然转变,开始有好奇的网友试图深挖“涂太太”的身份背景,甚至有人试图发布婚礼的局部照片。
老板终于启用了一直待命的团队,要求技术团队利用合规的舆情监测系统,严密监控全网信息,一旦出现任何与“涂太太”相关的个人信息或非公开影像,立即启动合规的投诉与处理流程,确保其第一时间被屏蔽。
许同亲自盯着后台数据,看着一条条试图深挖“涂太太”背景的帖子在冒头的瞬间就被精准识别并处理。最终,只有一张经老板默许的远景婚礼照得以流传,关于新娘的身份信息被保护得密不透风。
他再次看向已经走进会议室的女记者。他这两天看了太多老板娘的照片,照片上的老板娘穿着婚纱,画着精致的妆,眉眼间带着点怯生生的温柔,和眼前这位身穿西装套裙,眼神平静的女记者判若两人。可仔细看,眉眼的轮廓、鼻梁的弧度,甚至笑起来时嘴角那点极淡的梨涡,分明是同一个人。
许同摸了摸后脑勺,脑子里像被塞进一团乱麻。
无数信息碎片在他脑中疯狂碰撞:轰动公司的老板新婚,那篇突如其来的爆炸性绯闻头条,老板对此异乎寻常的平静,大动干戈地拦截老板娘照片,又一反常态的点名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来做专访,还指定这个笔名秋刃的记者来做……
所有不合逻辑的线索,此刻仿佛都被这个名字和这张脸串联了起来。
所以,
老板娘亲自出手把老板送上了绯闻头条?
现在还要以记者的身份来进行专访?
这是什么新型夫妻情趣?还是说这是某种新型商业炒作模式?
许同推了推眼镜,把那些翻涌的疑惑压了下去。老板的心思哪是他能猜的,既然老板不动声色,显然是心里有数。他一个助理,看破不说破就是最好的本分。
他不动声色地退后半步,轻轻带上了会议室的门,转身去请老板了。
会议室里,小林正手忙脚乱地调试着摄像机的三脚架和录音笔,时不时紧张地瞟向门口。
郑攸宁则安静地站在窗前,俯瞰着楼下充满科技感的园区。穿着文化衫的年轻员工们步履匆匆,抱着笔记本或端着咖啡,穿梭在明亮的玻璃楼宇之间,充满活力。这就是涂颂新的世界,与她所在的充斥着八卦和速食信息的娱乐周刊截然不同。
“咔哒。”门被推开。
门被轻声推开。
涂颂新走了进来,他穿着深灰色西装,步伐沉稳,身高带来的优势让他整个人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冷峻的帅气。
几乎是同时,郑攸宁转过身。她今天穿了一身烟灰色的西装套裙,长发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晰的脸部线条。
四目相对时,涂颂新点点头:“两位记者,久等了。”
“涂总,感谢您接受星娱周刊的专访。我是记者郑攸宁。”她像是第一次见他,语气姿态专业疏离。
涂颂新低头看了眼她伸出的手,伸手与她相握,两人手掌一触即分,“郑记者。”
郑攸宁的平静仿佛有某种感染力,让旁边的小林也镇定下来,赶紧跟着握手自我介绍,却不太敢直视涂颂新的眼睛。
三人在长桌两端落座。郑攸宁坐在涂颂新正对面,小林则在一旁调整最后的机位。
小林坐在摄像机后,偷偷抬眼打量涂颂新。天知道他刚才有多紧张。眼前这位可是被他亲手送上八卦头条的苦主啊,那张角度暧昧的照片现在还在网上疯传,而这位风口浪尖的主角,此刻像没事人,还大度地请他们来进行专访。小林心里更虚了,来前王姐还叮嘱他“机灵点,少说话”,他现在连呼吸都想屏住。他实在是太佩服前面的郑攸宁了,比自己大不一点多少,但是却比自己淡定沉稳的太多。
摄像机亮起红灯,开始录制。
郑攸宁率先开口,按部就班地按照稿件进进行专访。她的表现无懈可击,仿佛他们真的是第一次见面的记者与受访者。
专访前半程在专业探讨《星尘传说》游戏概念中推进。郑攸宁的问题精准犀利,涂颂新的阐述清晰生动,将AR技术与线下场景结合的游戏构想描绘得引人入胜。
涂颂新说起游戏设计时条理清晰,从叙事结构到算法逻辑,甚至连某个关卡的背景音乐选择,都有自己的考量。
郑攸宁渐渐被他带入其中,抛出的问题也越来越专业:“但这种硬核解谜,会不会劝退普通玩家?”
“我们做了分层设计。”涂颂新拿出手机,点开游戏界面,“新手引导足够友好,普通玩家能体验剧情乐趣,而核心玩家,可以挑战隐藏关卡,那里藏着关于深空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他把手机递给她,“你试试?”
郑攸宁接过手机,她点开游戏,开篇动画是一串流动的代码,渐渐组成一只眼睛的形状,诡异又迷人。
“这只眼睛…”郑攸宁忍不住被吸引。
“象征着洞察与真相。就像秋刃记者你的职业一样,不是吗?”
郑攸宁的心跳漏了一拍,抬头时正对上他深邃的眼眸,她觉得被他内涵了,她把手机还给他:“游戏很有想法。”
涂颂新看着她泛红的耳根,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重新坐直身体:“说回正题。关于《星尘传说》的研发过程,我们有不少故事可以讲。比如美术团队为了还原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街景,跑遍了S市的老城区,”
他主动提供了不少独家素材,从团队趣事到技术难点,甚至还透露出下一步的开发计划。
小林作为摄影兼记录员一边记录一边惊叹,他对产品的熟悉程度和热爱,完全不像个只懂资本运作的商人。起初他因为面对上位者和由他们一手掀起的舆论中心受害者而紧张得手心冒汗,后来也被这充满想象力的项目吸引,听得入神,偶尔忍不住插嘴问个细节。
采访过半,郑攸宁话锋一转,提到那场酒会:“涂总,近期您的个人话题热度很高,有用户说记住了您的绯闻,没记住深空做什么,您怎么看?”
涂颂新语气平稳却带着底气:“正常。就像大家先知道演员的戏,才会好奇演员本人。这件事让很多用户知道了深空是一个做游戏的公司,也让深空的游戏下载量攀升,热度会退,但好的产品,会留下用户。”
他没说漂亮话,却用简单的例子把热度转化讲得透彻。郑攸宁低头记笔记,笔尖顿了下,她以为他会避重就轻,没想到这么直白,甚至有点聪明,“那么,关于之前片场事件的舆论漩涡,您能否借此机会,向公众和关心您的用户做一个澄清说明?
涂颂新的表情没变化,语气依旧平淡:“那天谈合作,席小姐走台阶时崴了脚,我扶了一把,这只是一次普通的、甚至有些意外的社交接触,被过度解读和传播了。我理解公众的好奇,但也希望大家能将更多注意力放在深空科技和《星尘传说》上。”
小林适时补充提问:“涂总,感谢您的澄清。不过,舆论中另一个热议的焦点,是关于您已婚身份的曝光。您之前从未在公开场合提及过个人婚姻状况。您是否愿意稍微透露一点?比如,您的妻子对这次的风波怎么看?”
这话一出,会议室瞬间静了。
郑攸宁握着笔的手指收紧,耳朵却悄悄红了,她怎么忘了,小林最擅长抓这种私人话题。
涂颂新脸上的从容没有消失,直视着郑攸宁的方向。
郑攸宁强迫自己直视着涂颂新,脸上维持着职业记者应有的,带着一点好奇的平静表情,心跳已悄然变快。
她正在盘算,万一他在摄像头下直接指明自己就是他的妻子,她该如何应对,毕竟,当时他说结婚的理由是需要一个让大家停止往他身边塞人的挡箭牌。而现在,话筒和镜头都对着他,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顺势公开并坐实他已婚身份的场合,完全符合他最初的诉求。
如果他现在点破,她明天去报社,该怎么面对王薇和同事的目光?这份能让她光明正大收集信息的工作,怕是立刻就保不住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