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裂的话既已出口,心中反倒像卸下了一块巨石,虽有空落,却更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与冷静。
我与那个“大家”之间,已然隔起了一道看不见却冰冷坚硬的高墙。马福仍照常在“老公公七日”和年节时过去,但每次回来,脸上的阴郁便更深一分。我们相对无言,这个曾被我寄予厚望的“小家”,也逐渐失了温度,只剩下育儿琐事中日复一日的沉寂。我明白,夹在我与他那个“大家”之间,他早已被挤压得失去了形状,再也给不了我任何依靠。
我终于不再指望他了。夜深人静时,姑姑和外公的教诲总会浮现——“女贵专一,男贵担当”。想起舅舅和外公曾提醒我“女大五,毛鬼女婿的气难受”,让我早有心理准备。我是二月虎,他是九月马,我大他四岁七个月,这年龄的差距,仿佛注定我要承担得更多、忍耐得更多。就像我二姑姑,她也大姑父五岁,常说对方脾气差得像孩子,总气得她不行,却始终是她在包容。想到这,我不由叹息,难道我也要走与姑姑同样的路?
老公公去世时那句“要好好经营这个家”的誓言,至今还在耳边回响。如今我才真正明白,这个“家”早已不是那个人心复杂的大家族,而是我眼前的这几个孩子:文成、玥玥,还有马龙、马美,以及这个名义上是我丈夫、心性却仍未成熟的马福。
我要守护他们,包容他们,就像当年老公公用他宽厚无私的爱守护这个家一样。既做出了选择,我就得真心实意接纳马龙和马美,他们只是孩子,大人的恩怨与他们无关。而要做到这一切,我必须先让自己站稳。
唯一的路,就是让这个家在经济上真正立起来。仅靠工资远远不够,我需要一个更稳固、完全属于自己能掌控的根基。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二姨李淑珍。她在中国人寿干了一辈子,不仅收入丰厚,更是靠着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家——供表弟表妹读完研究生,在临洮县城买下几套楼房,添了新添铺潘家的小别墅,还在兰州置了业。更让人敬佩的是,二姨夫在表妹出生当天就意外成了植物人,所有人都劝她离婚重新开始,她却坚守当年二姨夫娶她时的誓言,用保险这份事业承担起了丈夫所有的治疗费用和婆婆的抚养责任。临洮人都说“男人是家里的红太阳”,而我二姨,就是二姨夫家里那轮永不落的红太阳,照亮了他们全家。在我们临洮人眼里,她就是活佛一般的存在。
二姨的故事像一道光穿透了我心中的迷雾。干保险这行,时间相对自由,我完全可以兼顾单位的本职工作。既然二姨能通过这份工作创造奇迹,我为什么不能?它不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个既能立稳家庭经济,又不放弃工作的平台吗?
说干就干,必须立即行动。我转身拿起电话就打给马福:“现在有空吗?拉我去趟中国人寿,我要去详细了解了解。”
电话那头的马福显然有些错愕,支吾着问去中国人寿做什么。我没多解释,只重复道:“现在就过来接我,很重要。”语气里的坚决,是许久未有过的。
挂了电话,我急忙开始收拾。玥玥还在酣睡,小脸粉扑扑的。作为一个哺乳期的妈妈,出门一趟就像一次小型迁徙:尿布、湿巾、替换的小衣服、包被……每一样都不能少。我手忙脚乱地把东西塞进那个巨大的妈咪包里,心里生怕漏了什么。正清点着,“嘀嘀——”楼下传来了喇叭声,紧接着马福的电话又来了:“下来,我到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我最后看了一眼收拾好的东西,深吸一口气,将沉甸甸的妈咪包挎上肩,再小心翼翼地抱起熟睡的玥玥,步履有些蹒跚地下了楼。
车就停在单元门口。马福看到我大包小包、抱着孩子的样子,愣了一下,似乎这才直观地感受到我出趟门的不易。他下意识地打开车门,伸手似乎想接点什么,但最终还是缩了回去,只是淡淡说了句:“慢点。”挂了二姨的电话,我心里踏实了许多。二姨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依旧那么干脆利落,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她让我去公司等,说要让其他负责人先接待我。
也好。我对自己说。趁着等二姨的这两个小时,正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保险这个行业的脉络。我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如何卖出一份保单,更是要弄明白,二姨是如何凭借这一份事业,一步步撑起那个遭遇重创的家,并让它焕发出新的光彩的。
中国人寿的办公室里,窗明几净。一位姓王的经理热情地接待了我,她显然是接到了二姨的电话。“李经理特意交代了,让我们一定跟您讲仔细些。”她笑着引我到会议桌旁坐下,递上一杯热茶。
没有多余的寒暄,她直接摊开了培训资料和产品手册,从最基础的保险知识讲起,到如何为客户制定计划,再到公司的奖励机制和支持体系。她讲得条理清晰,我听得全神贯注,时不时提出疑问。我了解到这不仅是一份销售工作,更是一份需要不断学习、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成就感的职业。每一个环节,每一次与人的沟通,都关乎着一个家庭未来的保障。
时间在专注的学习中过得飞快。我翻阅着厚厚的条款,记录着重点,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平衡本职工作和这项新事业。王经理的讲解,像为我一点点拼凑起一张通往新生活的路线图。
正当我沉浸其中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正是二姨李淑珍。她似乎是从峡口直接赶回来的,脸上带着些许奔波的风尘,但眼神依旧明亮锐利,一身得体的职业装让她显得干练而又可靠。
“晓薇!”她朗声叫我,目光落在我面前摊开的资料和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怎么样,听得明白吗?”
“二姨!”我赶忙起身,仿佛看到了那盏照亮我前路的“红太阳”真的出现在了眼前,“正学到关键处,很多地方还需要您亲自指点。”
“好,好!肯学就好!”二姨大手一挥,语气里满是鼓励和笃定,“这行当,就是个‘人’的生意。心里装着别人,脚下踩着实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走,去我办公室,我给你细细说道说道。”
我收起笔记本,深吸一口气,跟上二姨的步伐。我知道,从峡口赶来的这束光,即将为我照亮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