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回到七零开饭馆(古穿今)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天色蒙蒙亮,苏婉音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

灶房里,她小心地从藏着的瓦罐里摸出两个鸡蛋——这是前几天用野菜饼子和村头老木匠换的,一共五个,她省着用了三个,这是最后两个。

她又从门后挂着的小布袋里掏出一把昨天下午带着小宝在田埂边挖的野葱。

野葱细嫩,带着浓郁的香气,是这个季节难得的调味佳品。

“姐,好香啊,”小宝揉着眼睛,穿着那件过于宽大、打了好几个补丁的旧褂子,倚在灶房门框上,眼巴巴地看着。

苏婉音回头,看见弟弟那瘦小的模样,心里一软。

在暴君的御膳房,莫说野葱,便是东海的海参、西域的驼峰,只要她要,下面的人就能弄来。

可如今,能让弟弟吃饱穿暖,竟成了她最大的成就与欣慰。

“醒了?快去漱口,准备吃饭了。”她声音放得柔和。

“哎!”小宝一听有吃的,立刻精神起来,跑去院子角落用破瓦盆盛水洗漱。

苏婉音将野葱细细切碎,打入碗中,又磕入那两个金贵的鸡蛋,撒上一点点盐粒,用筷子飞快搅打均匀。

铁锅烧热,她用筷子夹着一小块肥肉皮,极其节省地在锅底蹭了一圈,滋啦一声,油香瞬间迸发。

将葱蛋液倒入锅中,迅速摊平。

刺啦声中,金黄的蛋液包裹着翠绿的葱末,浓郁的香气霸道地弥漫开来,瞬间驱散了清晨的微寒和这个家的贫瘠之气。

小宝已经搬了小板凳坐在桌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

苏婉音手法娴熟地将蛋饼翻面,煎至两面金黄,出锅,切成均匀的两块,将稍大的那块放到小宝面前的粗瓷碗里。

“小心烫。”

“嗯嗯!”小宝用力点头,吹着气,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小口,眼睛立刻幸福地眯了起来,“姐,太好吃了!香!”

看着弟弟狼吞虎咽却心满意足的样子,苏婉音嘴角也漾开笑意。

她将自己那块小一点的蛋饼掰下一半,又放回小宝碗里。

“姐,你吃!”小宝急着要推回来。

“姐够了,早上吃多了待会儿出去该不舒服了,”苏婉音找了个借口,低头喝着自己那碗能照见人影的野菜粥。

在暴君手下练就的对火候和味道的极致掌控,如今全都用在了如何让最简单的食物发挥出最大能量和美味上。

吃完早饭,苏婉音将昨晚就准备好的一个小布包揣进怀里。

里面是她这几天积攒下来的吃食,她打算去黑市一趟换些东西:一小罐精心熬制的野菌肉酱,还有五个烤得焦香扎实的杂粮野菜团子。

“小宝,姐出去一趟,你就在家附近玩,别跑远,任何人敲门都不要开,记得吗?”苏婉音仔细叮嘱。

虽然上次击退了叔婶,但王秀芬那不甘心的眼神她记得清楚,她怕王秀芬趁她不在家强行抱走小宝,还有公社领导,迟迟不见身影,她也有些着急了。

“记得!姐你早点回来,”小宝如今对姐姐几乎言听计从,带着全然的依赖。

苏婉音摸摸他的头,挎上一个旧竹篮,上面盖着一块粗布,做出一副要去挖野菜的样子,出了门。

她没有往村外山脚下去,而是绕了几条小路,来到村东头靠近河滩的一处偏僻废屋后。

这里平时少有人来,但却是村里少数几个有门路的人私下交换东西的默许点之一。

她到的时候,已经有个包着旧头巾的妇人在那里低声和一个穿着工装、看起来像是城里工人的男人说着什么,很快,妇人用一小篮子鸡蛋换了几张工业券,匆匆走了。

苏婉音安静地等在一边,等那男人看过来,她才上前几步,低声道:“同志,有酱和干粮,换吗?”

那男人打量了她一下,似乎认出她是最近传闻中“病好了”的苏家傻姑娘,眼里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如常。

干这行的,不多问是规矩。

“什么价?”

苏婉音打开布包,露出罐子和团子。

菌酱的咸香和团子的粮食香气飘出来,那男人眼睛亮了亮。

这年头,油水足、顶饱的吃食永远是硬通货。

“酱怎么换?”

“半斤粮票,或者五个鸡蛋,团子一个换一小把粗粮,或者等价的旧东西、票证都行。”苏婉音报出心里盘算好的价格,比直接卖钱划算,更适合她现在的需求。

男人显然识货,没多犹豫,掏出两张一两的粮票和一张半斤的薯干票:“酱我要了,再要两个团子。”

苏婉音心下微喜,利落地接过票,把酱罐和两个用干净叶子包好的团子递过去。

开张顺利。

之后又断断续续来了两三个人,多是附近村民或用零碎东西换走团子,或用几根旧皮筋、一小块碎布头换点酱尝尝味。

苏婉音来者不拒,只要觉得值就换。

最后剩下一个团子时,一个看着面生的中年汉子走了过来,身上带着淡淡的机油味,像是农机站或者运输队的人。

“妹子,还有啥?”他声音洪亮,但刻意压低了。

“还有一个杂粮团子,顶饱,”苏婉音展示了一下。

汉子瞥了一眼,似乎兴趣不大,但目光扫过苏婉音装团子的布包时,顿了顿:“你这布……是劳动布吧?虽然旧,但看着厚实。”

他家里小子多,布票又少,最小的那个都快出生了还混不上个包被,他觉得有些亏心,正巧看见这姑娘有一小块儿,虽然不大,但加上家里存的那些碎布头,应当也够用了。

苏婉音一愣,低头看了看那块垫在篮子里防止磕碰的深蓝色旧布。

这是她从家里破衣柜最底下翻出来的,原主父亲生前在修路队干活时发的工作服,磨破了也没舍得扔,拆了留下几块好点的布头。

“嗯,是劳动布。”她点头。

“这布好,耐磨,我那儿有几本旧小学课本,娃娃用过的,还有些铅笔头,你看能换不?”汉子说道,“再加这个团子。”

课本!铅笔!

苏婉音有些激动,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她正发愁怎么教小宝认字呢,原主家徒四壁,连张带字的纸都难找。

这东西在黑市上,可遇不可求。

她强压下激动,维持着镇定:“课本有几本?内容全吗?”

“语文、算术都有,就是旧点,字迹清楚着呢,铅笔头攒了一把,还能用,”汉子从随身挎着的包里掏出两本卷了边但确实完整的旧课本,还有一小捆用皮筋扎着的短铅笔。

苏婉音仔细翻看了一下,内容正是小宝这个年纪需要的。

她立刻点头:“行,换!”

她将最后一个团子和那块劳动布一起递过去。

汉子接过布,仔细摸了摸厚度,满意地点点头,把课本和铅笔给了她。

交易完成,苏婉音迅速收拾好东西,离开河滩。

怀里揣着换来的票证,篮子里放着用劳动布换来的珍贵课本和铅笔,心里一片滚烫。

那块布或许还能做双鞋垫,但比起小宝的教育机会,不值一提。

阳光彻底驱散了晨雾,洒在乡间小路上。

苏婉音脚步轻快,心里盘算着:粮票可以再去换点细粮给小宝改善伙食,薯干票能换更多的杂粮顶饱,而课本……

她仿佛已经看到晚上,油灯下,小宝瞪着大眼睛,跟着她一字一句读书认字的模样。

这日子,就像那野葱鸡蛋饼,材料简陋,却因用心而变得喷香温暖,充满了盼头。

傍晚时分,苏家小屋里飘出比往日更浓郁的粮食香气。

苏婉音用今天换来的薯干票,去村里代销点称了足量的红薯干,又添了一小把糙米。

红薯干剁成小块,和糙米一起熬煮,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甜香的气息弥漫了整个灶房。

她又将挖来的野菜细细切碎,撒进粥里,最后点上几滴珍贵的油星。

一锅扎实又温暖的野菜红薯糙米粥就做好了。

“姐,今天粥好香!”小宝吸着鼻子,眼巴巴地守着锅台。

“饿了吧?马上就好,”苏婉音笑着,将粥盛到碗里。

她又从怀里掏出小心包好的课本和铅笔,像献宝一样放到弟弟面前。

“看看这是什么?”

小宝好奇地凑过来,当看清是书和铅笔时,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小嘴张成了“O”型。

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摸了摸课本的封皮,又碰了碰那捆短铅笔,仰起脸,眼睛里全是难以置信的光彩。

“书?铅笔?姐……这、这是给我的?我也能读书了?!”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结巴。

“嗯,”苏婉音心里发酸又发软,柔声道,“以后姐晚上教你认字、算数,等秋季开学就送你去村小学。”

小宝猛地点头,一把将课本和铅笔抱在怀里,笑得见牙不见眼,仿佛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他甚至忘了喝那碗香喷喷的粥,只顾着反复摩挲粗糙的课本封面。

“先吃饭,书又不会跑,”苏婉音催促道。

小宝这才放下书,端起碗,吃得格外香甜,时不时就要看一眼桌上的课本,仿佛那是无比诱人的下饭菜。

看着弟弟高兴的样子,苏婉音觉得今天冒的风险、那块厚实的劳动布,都值了。

夜里,油灯如豆。

苏婉音和小宝头碰头地坐在炕桌边。

她翻开那本卷边的语文课本,从最简单的“人、口、手”开始教。

小宝学得极其认真,小眉头紧紧皱着,用短铅笔在旧本子背面一笔一划地模仿,写得歪歪扭扭,却满是郑重。

昏黄的灯光将姐弟俩的身影投在土墙上,安静而温馨。

苏婉音看着弟弟专注的侧脸,恍惚间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在那一道道笔画间悄然萌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