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华常常对婶婶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不爱喝药,总趁孩子睡着偷偷出去做些不明所以的事。可每次看到婶婶身体硬朗,奶水也足够喂饱两个小家伙,她便没再多说,转头跟妈妈提了句,也就随她去了。
这段时间,福华的妈妈和奶奶忙着准备耕种,爸爸和爷爷正带着工人给“小面团”们盖新房。家里只剩她暂时没什么活计,孩子睡熟后,她便坐着刺绣,也算另一份营生。
“福华!你问过你爸爸外面的事了吗?”辉柳趁没人注意,悄悄溜进房间问她。这些天进出太不方便,她得先乖乖待在屋里——要是被莲姨和耀琴看见她往外跑,少不了一顿念叨。“再忍忍吧,等出了月子就好了。”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
“问过啦!”小姑娘笑着回答,“我从没出过村子,也没跟人打听过往事,就想着您这么关心外面,才去问长辈的!”
“咱们村离镇上步行大约半小时,镇上靠海,可热闹了!”福华说,“商店里吃的用的啥都有,还有好多长着不同模样的人,大家叫他们‘外乡人’呢。”
辉柳静静地听着,眼里满是兴致。这孩子没出过村,能鼓起勇气去打听,全是因为自己。她觉得这些事新鲜又真实,便笑着跟福华约定:“等有机会,婶婶带你去镇上逛逛。”两人正聊着,就听见孩子哭了,赶紧各自去照看。
有了这些信息,辉柳心里立刻有了盘算——她看到了赚钱的门路。只是眼下,还得靠福家人帮忙,单凭自己怕是不够。
“辉柳,找我有事吗?”福庆刚喝完儿子递来的水,就开口问道,顺手拿起福华从她哥哥那拿来的画纸。
年轻男子面露几分困惑:“这又是什么?”他先从纸上的图案移开视线,再看向女孩。
“这个我叫它‘浮筒引水器’,用来引水的。另外两个是锄头和耙子,耕地播种时用。”女孩解释道,“麻烦您进城时,帮我找人造这些东西可以吗?”
年轻男子捻着手里的画纸,看着上面的图样:“这是用铁做的,价钱恐怕要不少铢吧。”福庆沉思着看向女孩,“你这想法是从哪来的?”
平时这年轻人不怎么多问,可这次实在按捺不住好奇——从图纸看尺寸不算大,后面两种农具样式不复杂,应该能做出来,只是这“浮筒引水器”,恐怕有点麻烦。
辉柳早想好说辞了——这些东西肯定会引人好奇。她顿了顿说:“我是从荷塘里的莲藕想到的,所以叫它‘浮筒’。之前用手挖地太疼,就想着要是有铁制的工具就好了。”女孩说这话时,面不改色,眼神也不闪烁,仿佛这真是她自己的想法。
“哦……你还真会想。明天我去镇上买东西,顺便去铁匠铺问问。”年轻男子真心称赞她的想法。女孩勉强笑了笑,心里暗自默念:“对不起对不起,这简直是**裸的‘抄袭’啊!”
她暗自庆幸自己还懂些这里用不上的知识,不然真没法解释这些新奇想法。就算日子清苦,她也一直努力学习,华祥生前也总顺着她,尽力支持她做想做的事。
“嗯!外面的空气真清新啊。”
女孩深吸一口气,把肺里灌满新鲜空气,再缓缓呼出,这时才听到旁边传来轻轻的笑声。
“现在不用再瞒着我妈妈和我偷偷跑出来啦,阿姨。”福华凑到辉柳身边——这几个月来,她们早已亲如家人。之前耀琴和福家人总为辉柳的变化犯愁,如今也渐渐习惯了她的新性子。
“咿……咿……”
细微的哭声渐渐变大,让所有人的目光都从新茅屋移开,齐刷刷转了过来。
“哎哟哟,我的华芝华勤哟,这俩小家伙哟。”辉柳低下头,看着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忍不住亲了又亲,大家都发出“欸”的轻呼声,带着几分打趣的笑意。
出月子已经好几天了,可新屋还没完全盖好,所以还没从茅屋里搬东西过去。两个小家伙挥舞着小手小脚,仿佛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喜悦。福华用双手推着婴儿车走在前面——这婴儿车是镇上有名的木匠福安叔照着辉柳画的图做的,车上还带着漂亮的遮阳棚,是福家小姑娘亲手缝制的。
辉柳心里找了无数理由解释——谁能说这些东西不会在千年后出现呢?但她也不得不佩服这个时代的工匠:只要给张简单的图纸,他们就能做出七八分像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她让做的这些东西,连带她画的农具设计图,都被铁匠铺老板看中了,对方给了不少钱买下。关键是,她需要的工具还免费得了好几套。现在辉柳有了能支撑半年的积蓄,福家人又一次惊叹:她赚钱怎么这么容易!
其实女孩本没想独占这些东西,还想给铁匠铺老板分点利润,但转念一想,这些东西能帮到别人,又不是自己独有的,便作罢了。人不该太贪心,免得招来祸事——况且铁匠铺老板给的钱已经不少,足够让她安心了。
得到的已经足够,不该再做超出能力的大事,免得给自己添麻烦,这也算是积德行善,留些好处给旁人。另外,女孩特意叮嘱要保密,对外只说是外乡人带来的东西。
她看得出铁匠铺老板还算善良——以他的财力和势力,若想强占这些东西据为己有,根本不用费吹灰之力,更不必给她任何回报。所以她得好好维系这段关系,将来还有很多东西要定做,得长久相处才行。
辉柳和福家姑娘站在一旁,满心欢喜地欣赏着漂亮的新房子。围墙下了不少功夫,是用溪边运来的石头和坚固的土坯砌成的;屋前是片花园,辉柳打算种上各种开花植物,其中就有大家不爱吃的酸橙树——别人瞧不上的东西,她却计划着用来做饮品,全凭自己喜欢。
旁边将近半亩地种满了辣椒,青的红的,果实饱满。一部分已经收进了旧茅屋,起初盖好新房后她想拆了茅屋,可终究舍不得那份牵绊,便用竹子围了起来留着。
刚出月子没几天种下的菜园,如今已经有了灌溉渠,渠里的水滋润着土地。园子中央是个刚搭起的凉棚,供人歇脚。周围种着她拜托叔叔伯伯们上山打猎时捎回来的果树和香料——柠檬草、姜黄、高良姜等等。
福家的年轻人们则在看辉柳设计的水利系统,水流通过她称为“过滤器”的大木槽,分级缓缓流淌,运作得十分顺畅。
即便有人只是路过,也忍不住偷偷打量这位有想法的姑娘。就算冬天来了也不怕,这条小溪从不干涸,灌溉和种菜都能妥妥安排!
旧茅屋后面堆着早已备好的堆肥——这是女孩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准备的。她曾偷偷收集落叶、剩菜,把它们堆在一起反复翻动,让这些东西慢慢腐熟成肥料。如今,这些肥料自然都用在了她的菜园里,滋养着地里的蔬菜。
现在,她在竹林村已经小有名气。有人说她想法新奇,也有人议论她用丈夫留下的钱盖了远超自身条件的大房子,评价有好有坏。就这样,她成了村里最受关注的寡妇。
可辉柳没太把这些放在心上。眼下她满脑子想的,只是让孩子们健康平安长大,琢磨着怎么把土地打理得生机勃勃,靠它赚些钱。她始终坚信着自己原来世界里的“适度经济”原则,对此充满信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