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娘是雀儿街出了名的寡妇。
出名缘由有二,一是檀娘长得水灵,身姿窈窕,一双巧手既会刺绣,又会做豆腐,雀儿街里的乡里乡亲都唤她“豆腐西施”;这二来则是檀娘子嫁的妻主,前些年参了军,跟着朝廷去边疆征战,三年来杳无音信,人人都说死在边疆的黄沙里了,骨头烂了,而今只是一抷黄土。
檀娘原先是不信的,只是她家妻主一去不回,若不是死了,怎会半封家书都无?
“约莫是你家妻主晓得你不识字儿,怕写了也白写,寄回来你也不认得,便索性不写?”隔壁的王麻子这样安慰她。
李媒婆一听,忙摆头:“桥头的写字先生你当是干什么吃?檀娘子不认识字,他不认得?谁家有什么不晓得的东西问问那桥头先生全晓得了!我看啊,凌家这主就是死了,骨头烂了,化成一抷黄土了。”
王麻子眯眯眼:“莫不是这凌爻在边疆立了功,做了大将军,另娶新妇了?”
李媒婆赶他:“去去去。”
又是这套说辞。
檀娘听多了也不吱声儿,收了豆腐摊子,背着竹篓,回了家里的小竹苑。
途经桥头,写字先生正襟危坐,一袭白衫,洗得褪色,他长相清俊,年岁又不大,是以总有些姑娘家找些由头来跟他说话。
“秦先生,你帮我瞧瞧这字儿。”
“是我先找的秦先生!”
“你走远些!”
“秦先生,奴家来找你好些回了……”
清俊小生被一群窈窕姑娘逗得耳红,手足无措时,瞥见桥头经过一道身影。
身姿袅袅。
“檀娘子!”秦且锡提起长衫,追了过去,“檀娘子,留步!”
檀娘一贯不爱说话的,听了几遍才听清有人唤她名儿,回过头,“秦先生?”
雀儿街都管教书的书生喊先生。
只是秦且锡年岁小,又只中了个秀才,别人称呼他先生倒还好,唯独檀娘子一句“先生”,倒是叫得他愈发臊得慌。秦且锡从袖口处掏出一封信,他双手奉上,作揖道:“檀娘子,你的信。”
白色的纸镶着金边儿,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用的。
檀娘:“……我的?”
“正是,昨日午后有一郎君交与我的,那郎君风度翩翩,着衣华贵,约莫是哪家公子。”
檀娘是个孤儿,幼年被雀儿街的一个瞎眼老姑子捡了去,听说瞎眼老姑子以前是宫里的绣女,一双巧手,只是得罪了娘娘,被戳瞎了眼赶出宫来。檀娘被她养到十五六岁,瞎眼老姑子病重走了,她便靠着瞎眼老姑子教的豆腐和刺绣手艺过活着。后来在山上采药,捡着了她家妻主,两人成了亲,如今转眼三年已过。
檀娘自知家贫,不认得什么公子,有些疑惑。
秦且锡:“莫不是檀娘子的妻主寄来的?”
他这一说,檀娘一双浅淡的眉眼霎时亮了,激动得险些说不出话来。
她家妻主来信儿了。
她还活着,她没死,没跟王麻子和李媒婆说的那样成了一抷黄土!
檀娘抖着手把信封接过来,刚要看,倏地记起自己不识字儿。
顶着秦且锡的目光,她一下子红了脸。
“……秦先生,我不认字儿,”她垂着眼,“你可否帮我念念?”
秦且锡忙点头,道声“好”,接过书信,小心展开。
他念:“檀家娘子,檀葭,年十八,容貌尚好,念你昔日救命之恩,待我不薄——”
话音戛然而止。
檀娘:“先生?”
秦且锡震惊地一眼扫到尾,“这封信……”
“这封信怎么了?”檀娘急了,“难不成真是说我妻主名命丧边疆的信?”
“非也。”
“那是什么!先生你别吓我!”
秦且锡第一回这样吞吞吐吐,一边是心疼面前这孤苦无依的女子,一边是痛恨飞黄腾达便不要糟糠妻的陈世美!檀娘抢过书信要看,却一个大字不识,急得团团转,心里直求菩萨保佑,莫要她家凌爻出事。
秦且锡绷着下颌,“檀娘子。”
她望着他,满心急切。
“你妻主没死,活得好好的,还战功赫赫,要当大将军了。”
檀娘猛松一口气,还未喜出望外,便听见。
“——可你妻主不要你了。”
一个喜欢很久、想写很久了的系列小脑洞。
[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边疆来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