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滞冥想室的震动并非物理层面的摇晃,而是一种更根本的、空间结构被强行扭曲的呻吟。墙壁的线条变得波浪状,天花板和地板似乎在相互靠近又拉远,光线被撕扯成怪异的色带。顾允执和沈知遥感到一股无形的巨力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并非作用于□□,而是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存在本质,试图将他们从当前维度“剥离”出去。
“是维度锚定攻击!”顾允执的数据视野中,代表自身坐标的参数疯狂跳动,正在被强行从现实宇宙的坐标轴上“撬动”。“他们在试图将我们放逐出主物质位面!”
沈知遥紧握着他的手,她的感知更能体会到这种攻击的恐怖——那是一种来自更高维度的、纯粹的“排斥力”,如同抹布擦去灰尘,要将他们从现实的画布上抹掉。她全力展开共鸣,试图与基地本身、与脚下的星球建立更深的连接,对抗那股剥离感。
“壁垒!”外面传来“架构师”的怒吼。
“在扛着!”“壁垒”的吼声沉闷,他显然在用自己的能力强行稳定冥想室周围的空间,但如同螳臂当车,他的七窍开始渗出鲜血。
“分析攻击源!不是常规空间跳跃!”顾允衡在主控室咆哮,所有外部传感器都没有发现敌人。
“是‘收割者’的手段!”陈守拙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骇,“直接干涉维度连续性!这是‘清理’超出容忍限度的‘变量’的终极方式之一!”
千钧一发之际,顾允执和沈知遥刚刚建立的能力共鸣场,在这极致的压力下,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被激发到前所未有的强度!两人的意识在抵抗中前所未有地紧密交织,数据与感知融合,形成了一个微小的、但极其坚韧的“自我定义”场域!
在这个场域内,他们强行“定义”自身坐标的稳定性,对抗着外部的剥离!这不再是简单的防御,而是两种不同维度规则在微观层面的直接碰撞!
“找到了!”“架构师”终于捕捉到了一丝痕迹,“攻击并非来自外部空间,而是来自……高维背景辐射的特定调制!源头在……在柯伊伯带之外的某个引力透镜焦点!他们在利用宇宙结构本身作为武器!”
无法反击,只能硬抗!
顾允执感到自己的大脑如同超载的CPU,每一秒都像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沈知遥的脸色苍白如纸,依靠着《混沌初开图》传递来的、源自文明源流的古老韧性支撑着。
就在他们即将油尽灯枯的瞬间,那股恐怖的剥离感如同潮水般骤然退去。
冥想室恢复了正常,只剩下一片狼藉和众人劫后余生的剧烈喘息。
“结……结束了?”林逸飞惊魂未定。
“不,”“架构师”盯着屏幕,数据流瞳孔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他们……撤退了。不是因为我们挡住了,而是……有别的‘东西’干扰了它们。”
他调出一段刚刚捕获的、极其短暂且怪异的信号频谱:“在攻击停止前的瞬间,检测到另一个未知的高维信号介入,其模式与‘收割者’的攻击截然不同,更加……混乱,无序,但充满破坏性。像是……第三方势力。”
“第三方?”顾允衡扶着控制台站稳,“除了循环三方和我们这些反抗者,还有别的?”
顾允执和沈知遥相互搀扶着走出冥想室,虽然虚弱,但眼神却更加锐利。刚才生死边缘的抵抗,让他们对自身能力的结合有了质的飞跃。
“不管是什么,‘收割者’已经亲自下场了。”顾允执的声音沙哑却坚定,“它们注意到了我们,并且将我们视为必须清除的威胁。我们的时间,可能比想象中更少。”
沈知遥补充道,她的感知捕捉到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个介入的第三方……我感觉到一种纯粹的……‘饥饿’?它对‘收割者’和我们,似乎都抱有……敌意?”
局势愈发诡谲。循环的三位一体,古老的火种议会,现在又出现了充满“饥饿”感的未知高维存在……
“我们必须立刻找到‘起源之井’!”顾允衡斩钉截铁,“只有在循环的核心,我们才有可能找到答案和生机!”
“去准备吧,”“架构师”看向顾允执和沈知遥,“你们刚刚证明了自己拥有成为‘变量’的潜力。下一次,我们需要你们真正‘共振’,不是在这里,而是在通往‘起源之井’的路上。”
维度追猎的阴影已然笼罩,他们必须在被彻底吞噬前,完成那孤注一掷的跳跃。
“龙渊”基地内部弥漫着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紧张气氛。如果说之前对抗“净化派”和系统像是与强大的敌人周旋,那么这次来自“收割者”的维度锚定攻击,则更像是被某种天灾或自然规律本身所针对,带着一种令人绝望的、无可匹敌的压迫感。
顾允执和沈知遥被强制要求进入深度恢复舱休整。尽管身体和精神都极度疲惫,但两人的意识却异常活跃。在抵抗剥离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共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许多之前模糊的感知此刻变得清晰,许多无法理解的数据流现在也有了脉络。
“那个介入的第三方……”沈知遥在精神链接中与顾允执交流,这种链接在他们深度共鸣后变得更加稳定和自然,“它的‘饥饿’感非常原始,不像是有意识的敌意,更像是一种……本能。对能量?对信息?还是对……存在本身?”
顾允执调用基地的主机,结合“架构师”捕获的信号碎片进行分析:“信号结构极其混沌,内部充满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闭环和不断湮灭再生的信息奇点。它不像是一个有序的文明或个体,更像是一种……规则层面的‘掠食性现象’?或者说是宇宙本身某种我们未知的……‘免疫反应’?”
这个推测令人不安。如果“收割者”代表的是有序的、周期性的“清理”,那么这个第三方,是否代表着无序的、随机的“吞噬”?
“无论是哪种,我们都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顾允执的意识流带着绝对的理性,“‘收割者’将我们视为威胁,这个‘饥饿’的第三方似乎也无差别地攻击它。敌人的敌人,未必是朋友,但或许可以成为暂时的……屏障。”
休整了十二小时后,两人状态基本恢复,甚至感觉对能力的掌控更精进了一层。基地的核心团队再次集结。
“根据你们抵抗攻击时产生的能量 signature,以及‘薪火议会’留下的关于‘起源之井’的抽象描述,”“架构师”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数学模型,“我初步构建了一个理论上的‘导航模型’。要定位并连接‘起源之井’,需要同时满足几个几乎不可能的条件。”
他列出关键点:
“第一,需要一个强大的、指向性的‘信标’,其能量 signature 必须包含对现有规则体系的‘否定’与‘重构’意向。理论上,三个高维变量的完全共振可以产生这种信标。”
“第二,需要一个能承受并引导这种信标能量的‘载体’或‘通道’。常规物质会在瞬间湮灭。可能需要利用宇宙中天然存在的某些极端环境,比如……中子星合并的瞬间产生的引力波涟漪,或者黑洞视界附近的极端时空曲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执行者必须在过程中保持绝对的‘自我定义’,否则会被‘起源之井’本身的规则洪流同化、吞噬,成为循环的一部分。”
每一个条件都如同天方夜谭。
“三个变量共振作为信标,我们可以拼命一试。”顾允衡眉头紧锁,“但载体呢?难道我们要去找一个即将合并的中子星,或者跳进黑洞?”
“或许不需要那么极端。”“吟唱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指尖跳跃着“星瞳”的能量微光,“‘星瞳’能扭曲逻辑,AX-73能修改物理常数,再加上顾和沈的能力结合……我们或许可以……自己创造一个临时的、微型的‘极端环境’?一个足够强大的共振场本身,或许就能扭曲出符合条件的时空结构?”
这个想法极为大胆,等于让他们自己成为火箭的同时,还要自己制造发射场。
“风险指数无法计算。”“架构师”坦言,“但这是目前唯一理论上可行的方案,不需要我们进行数万光年的旅行去寻找天然极端环境。”
“那就这么定。”顾允执一锤定音,“我们没有时间犹豫了。‘收割者’的攻击不会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在他们下次到来之前,主动出击。”
接下来的时间,基地进入了最高强度的备战状态。
“架构师”和“吟唱者”全力优化三变量共振模型,并将其与“起源之井”导航模型整合。
林逸飞博士带领团队,利用所有资源,开始建造一个巨大的、能够容纳和引导共振能量的环状装置——“奇点发生器”基座。
顾允衡调动了顾家隐藏在最深处的战略储备,包括一些来自祖父时代遗留的、用途不明的奇异矿物和能量核心,为这次行动提供物质支持。
陈守拙则与“守夜人”网络中尚存的几位元老取得联系,开始准备一些古老而危险的仪式,据说能在关键时刻稳定心神,对抗“同化”。
顾允执和沈知遥则继续进行深度共鸣训练,目标是能在需要时,稳定地进入并维持那种“自我定义”的临时变量状态。
在一次深度冥想中,沈知遥的感知再次触碰到了那古老而微弱的“薪火议会”信号。这一次,信号更加模糊,仿佛风中残烛,但传递过来的信息却至关重要:
“……小心……‘观察者’的……倒影……”
“……井中……并非……空无……”
“……循环之外……亦有……牢笼……”
信号再次中断。
“观察者的倒影?”顾允执陷入沉思,“是指‘收割者’?还是别的什么?井中并非空无……这意味着‘起源之井’里有‘东西’?循环之外亦有牢笼……”
这最后的警告,让原本就扑朔迷离的终局,更添了一层诡异的色彩。
他们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的探险者,只知道必须向前,却不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出口,是更深的深渊,还是……另一个更大监狱的入口。
但箭已上弦,不得不发。
七天后,“奇点发生器”基座在基地最大的穹腔内建造完成。顾允执、沈知遥、“吟唱者”(手持“星瞳”容器)分别站在基座的三个能量焦点上。木盒中的AX-73序列已被激活,悬浮在基座中心。
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
“导航模型加载完毕。”
“能量核心输出稳定。”
“外部屏蔽场最大化。”
“心理稳定仪式准备启动。”
顾允衡在主控室发出最终指令:“‘破壁’行动,开始!”
三人同时闭上眼睛,引导着三种截然不同却同样强大的力量,向着基座中心,向着那理论上的“起源之井”坐标,发出了孤注一掷的共鸣!
巨大的能量瞬间淹没了整个穹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