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咕嘟沸腾的药罐与燃烧柴火的噼里啪啦交叉而响,恰巧盖住了外头的脚步声,让纪寒时一时间没发觉有人过来。
淡淡的铁锈味还未消散,他无法躲避,也无法欲盖弥彰。
话落的一瞬,纪寒时的背影顿了顿,内心不禁叹了口气,只得转过身来,回视那双满含不解之色,同时又夹杂着震惊情绪的眼睛。
素来沉静如水的面容漾出了一丝苦涩,纪寒时唇瓣微动了动:“......师姐。”
“别叫我师姐。”秋青黛秀眉一拧,猛地打断道。
她重重放下簸箕,两步上前,拉出纪寒时本掩盖在袖子下的手腕,举起到面前,质问道:“与你师出同门,我怎得不知,竟有药方治人需要用人血做引?”
蜿蜒的血线流淌而下,又从伤口缓缓溢出,纪寒时看着那双惊痛的眼眸,静静地说:“平康大街那块的‘太岁’,不是寻常的‘太岁’。”
“什么意思?”闻言,秋青黛身躯微震了震,反问道。
“那块‘太岁’被人烹煮过,掺了药材与毒物浸染,使得毒性更加猛烈,也发作更加迅速。”
秋青黛有些难以置信,她紧张地环顾四周,确认四下无人方才松开纪寒时的手腕,轻声道:“你的意思是......有人居心叵测,朝锦城投毒?”
“那你为何不告知他人?譬如内阁首辅。”
纪寒时没有说话,他取了干净棉布把手腕伤口简单包扎了一下,便听到秋青黛怔怔地说:“不对,你若是告诉朝廷的人,你就会有嫌疑。因为你了解得太清楚了。”
“可偌大的御医院,居然没人瞧出点端倪吗?”
“若是寻常毒物,或许可以。但‘太岁’并不常见,生长环境亦极为苛刻,只有特殊地带才会出现,譬如晋国。”
秋青黛眨了眨眼,仍有不解,“......晋国?这又与晋国有何关系?”
纪寒时微微笑了笑,却回道:“师姐忘了吗?晋国盛产毒物,自然得天独厚。”
“但那与你用人血入药有何关系?师弟,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纪寒时默了默,半晌方才回道:“既非寻常毒物,自然也非寻常药石可解。我已仔细钻研过药方,用人血可中和其毒性,配合其他药石一并疗补,可温和治愈,达到病症根除。”
他没有跟秋青黛言明,所需的血液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只有他的血才可入药,方能令病患药到病除。
秋青黛知晓这位师弟从前在外游医多年,见多识广,但她仍是将信将疑,“就非得如此?师弟这般为救黎民百姓煞费苦心,又自损身子,我虽钦佩你为民牺牲的勇气,但无法完全认同你的做法。”她话语一顿,似是想到了什么,又道:“况且,若师父知晓,定然会找你问责......”
纪寒时唇角微弯,却含笑看她,“所以师姐不会让师父知道的,对么。”
他太了解自己的师姐了,一贯的刀子嘴,豆腐心。
“师弟便是如此笃定,我会替你向师父隐瞒此事?”秋青黛秀丽的眉间含了一丝不悦之色,“你一向知晓,师父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你。”
“待这里一切事毕,寒时自会向师父负荆请罪。”他如是说。
秋青黛略焦躁地揉了揉眉心,看着他那双镇静平淡的眼睛,内心几分妥协,但言语终归不饶人。
“你最好是。”
·
入夜,安济坊又恢复了宁静。
到了时辰,苏清宴与其他将士交接班,她正要去偏房更衣用膳,却蓦地抬望见不远处的烟囱里,正徐徐往外冒着炊烟。
她掐算了一下时辰,估摸着纪寒时这会还在煎药,思索了下,便已不自觉地往那边走去。
血腥气早就散了,苏清宴过来的时候并没有察觉不妥,只有萦绕鼻尖不散的清苦药味,一点点地将她浸染。
“微臣见过郡主。”
依旧是一贯清冷的声线,低眉垂眸顺从的神情。
“估摸到了用膳时候,见煎药房还在冒着热气,便猜到寒时还在这里。”
令人意外的关切之语,纪寒时端倒汤药的动作微顿了顿,眸光里的某些思绪一闪而过,让人难以捕捉。
“郡主提点,微臣倒是忙忘了时辰。今日还剩这些汤药未分发,待会弄好之后便去。”纪寒时似乎想到了什么,唇角勾了勾,话锋一转,语气里也带着一些狡黠的试探,“郡主一会也会跟微臣一起去么?”
自安济坊开放以后,为了防止再出意外事端或是病没痊愈的病患胡乱出走,临照铁骑和御林军近期都要派人在此戍守值班。
正所谓军医不分家,所以严格来讲,此时的苏清宴与纪寒时应是同僚,互相关心一下无可厚非。
但苏清宴有自己的私心,她脸皮子薄,不愿与人道。
女子圆润的耳廓旁蔓延了几分可疑的薄红,只见人轻轻颔首,言语简短,极轻地回应:“嗯。”
纪寒时剑眉微挑,弯唇一笑,“若要早些用膳,微臣可否请郡主帮个忙。”
木托盘上的汤药还在氤氲着热气蒸腾,苏清宴眼明手快,自然而然地端起托盘,先走了出去。
郡主一向毫无矫情架子,也不会觉得有何不妥,“我也确实有些饿了,快走罢。”
纪寒时眼底笑意不减,遂跟了上去。
·
安济坊的病患们众多,分了好几间屋子安置,苏清宴他们来的这间是两家子住在一块,有六个病人。
巧的是两家人还是邻居,彼此熟悉,但不幸的是他们都因‘太岁’而相继病倒。
纪寒时昨儿看过了,号了脉也用了药下去,此时大多已经退了高热,入夜也睡得安稳了些。
两家夫人坐在榻上,彼此手里都打着络子正叙话,丈夫们则是盘腿坐在地上,看着两个孩子在旁边嬉闹,怕他们嗑着碰着,一刻也不敢松懈。
苏清宴从外头进来之时,看到这一幕竟感觉意外地有些温馨。
屋里的人抬首见到二人入内,连忙敛色,齐声行礼参拜。
“草民拜见照霜郡主。”
“民妇拜见照霜郡主。”
苏清宴忙将托盘搁置好,上前扶起他们,和颜悦色:“在这里没有什么郡主,只当我是安济坊的守卫将士便可,不必多礼。”
两家大人对视了一眼,犹豫地说:“这怎么成呢......”
纪寒时适时开口,缓和说道:“安济坊本就是朝廷为黎民百姓所开放的安置地,诸位当务之急是先养好身子,动辄跪拜行礼与疾病休养无益。况且照霜郡主素性随和,想必诸位都有知晓一二,郡主既说免礼,也就不必拘礼了。”
听得此话,几位皆是面露感激之色,又见郡主十分亲和地逐一扶起自己,一位心软的夫人眼底隐有泪光,连声道谢,倒是让苏清宴有些手足无措。
孩子们年纪尚小,不懂爹娘为何如此动容,只是眨巴着一双眼睛,看苏清宴和纪寒时并不严肃可怖,所以嘴里咿呀喊着他们大夫哥哥、将军姐姐,不禁逗乐了一屋子的大人。
二人从屋内出来的时候,如墨的夜空已垂挂漫天星子,皎月则隐在云层之后,只余留一点朦胧的月光悄然洒落,泠泠清清地映照着底下的人。
苏清宴今夜所见到的,是纪寒时哄幼儿喝苦药时意外耐心的温柔眉眼,与他素日自持端方的清冷疏离全然不同。
她似乎窥见了男子从未展现过的另一面。
寂静的心湖因纪寒时的关联而被轻轻触动,莫名地,如有春风拂至,竟也生长出了几缕如月色朦胧般的陌生情愫。
家国安危牵念,君王圣意难测,她不敢过早轻言儿女之情。
于是自然而然地,也将心事悄藏云端,羞于启齿。
苏清宴轻踩着自己行走的影子,忽而侧眸,轻声问:“寒时,你说他们会好起来吗?”
手腕放血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纪寒时向来能忍,闻听此句,目光坚定回视她,静静地点了点头。
他的话语渐被风所吹散,却沉沉地落入了她的心中。
“会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