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君是千堆雪 > 第60章 君与臣

第60章 君与臣

第六十章

东宫,历来为储君所居之地,位于宋国宫廷东部,寓意“紫气东来”,以昭示江山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苏清宴虽与太子殿下有数面之缘,还险些给太后指作太子妃,但她却是第一次踏入这东宫,落马车抬首时仍是被眼前恢宏大气的宫殿所震撼。

近侍早已在殿外等候,连忙引见苏清宴入内。

“——照霜郡主到!”

显德殿内,太子殿下宋徊彻端坐中央,他着一身玄色华服,肩披墨貂狐裘,气度高华,相貌俊逸,但因连日处理朝政甚少休息,眉间已难掩疲惫之色。

“照霜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见到郡主,一派和颜悦色:“郡主免礼。”

“谢太子殿下。”

临照王苏长陵比她早到,早已伫立在侧,见父王神色肃穆,不怒自威,令殿内安静的气氛微微凝滞,苏清宴不禁敛色,心下不安的感觉愈发沉重。

除此之外,苏清宴还看到了一副久违的熟悉面孔,乃留守在泉城守备的兄弟张怀张校尉。

张校尉任临照铁骑传令一职,骑术俱佳,一夜奔赴千里不在话下,想必从泉城送来的是极为要紧的军报。

军情重大,万不能贻误战机,太子殿下不多叙话,便叫人递了军报到苏清宴手里,一边说道:“今日急召临照王与郡主前来,是为泉城遭遇敌袭一事。想必二位知晓,羌国素来荒芜野蛮,这个游牧部落昔年便是靠掠夺周边邻国起家,无论男女老幼皆是好战。去年冬季,羌国便大举掠夺糟蹋纪国城池,我军援兵虽及时赶到,遏制了羌军进犯,但敌人虽退,未来必定会卷土重来。故而父皇远见,促使我宋与纪国交好,就是为了以后防患未然,共同抗击敌寇。”

“而就在今年年初,羌国部族内出现重大政见分歧,巴塔部与呼延部的头目为了争夺最高领导权而出现内讧,因此大打出手。但不知为何,两部族又在极短暂的时间内重修于好,所以今年故技重施,羌军狼骑卷土重来,夜袭了泉城边境。”

临照王跟羌国打交道多年,听出了此番不妥之处:“巴塔部首领是女性领导,掌管羌国势力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大可汗。而呼延部从前则是巴塔部帐下的得力干将,年初时陛下因病不能处理朝政,这个节点恰好又是两部族内讧之时,如今重归于好或许是真,短暂内讧也可能只是使得他国对其放下戒备的障眼法。”

“临照王所言极是。”太子宋徊彻轻轻颔首,眸光忽而闪过一抹沉沉杀意,但声如清泉,面若君子:“内讧的时机相差无几,也许我们宋国朝廷内已然有羌国的奸细了。”

“太子殿下,倘若奸细的消息是由锦城传出,御林军责无旁贷,该当领罪。”郑宸礼屈膝跪于殿内,磕头请罪道。

总督军务范围虽不在泉城,但郑宸礼负责锦城守备,自然也是天子近卫,若果真如太子殿下所言,实乃御林军职责纰漏,也有疏于防范之嫌。

但宋徊彻却让近侍扶起总督,说道:“偌大的锦城实难密不透风。要按时间推算,奸细传信到达羌国也需时日,估摸父皇昏迷当夜就有消息走漏。我在明,敌在暗,实乃防不胜防。况且去年御林军已被罚俸一年,今年若再如此,便是有些不通人情,过分苛责了。”

太子殿下先礼后兵,话锋一转,继续道:“但不予处罚又和我朝律法相悖,故而本宫即命令御林军戴罪立功,暗中调查宫廷奸细,若有疑似者,即刻上报,不得延误。”

“是,末将领旨。”

太子殿下恩威并济,帝王制衡权术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临照王一旁瞧着,心中亦有对这位储君殿下临朝称制的能力表示认可与赞赏。

苏清宴仔仔细细看完军报,方才说道:“太子殿下,军报所述此番夜袭泉城的羌军逾上万之数,更别说羌国仍有十万狼骑蠢蠢欲动,羌国难道是想一举突破泉城守备,长驱直入我大宋疆土吗?”

见女儿有自己见解,苏长陵心中欣慰,同时一旁补充道:“泉城乃边境关隘,自古以来便是通往中原的要道,数朝君主皆在此地布设重兵把守,为得就是防范游牧部族进犯长驱。若今年的羌军能够一举破防,往后逐步蚕食周边或邻国疆土便是易如反掌。”

苏清宴当下领悟父王之意,她心间一念而动,便已立马屈膝作揖,言辞恳切:“太子殿下,泉城守备的临照铁骑精锐大多参与过援纪一役,我军凯旋之后便遵陛下旨意留守竹林校场操练整备,此番羌军进犯,主将尚在锦城,若迟迟不回防边境,恐令羌军战意更盛!况且,夜袭已是敌方查探泉城守备实力之举......”

机会若不掌握便会稍纵即逝。

苏清宴知晓苏长陵已辞军务不能过于明言,但苏清宴头脑敏锐,知道此番羌军夜袭,乃天赐的携军归返泉城之机。

但宋徊彻亦是储君明主,如何不知晓其中利害?

昔日临照铁骑援纪凯旋后势头正盛,恰巧当时主将已换成临照王之女苏清宴。彼时郡主年轻,根基未稳,虽首战告捷,也正是合理制衡的最好时机。所以父皇才会费尽周折,用恰当的理由让临照铁骑留守锦城,甚至在建章宫提出让郡主嫁与自己做太子妃,为了就是把这支铁骑牢牢栓在可控范围,当王府利益与君王权力捆绑一起,这支军队就翻不出天去。

可宋徊彻始终清楚明白,帝王限制边境精锐在身边总非长久之计。何况,如今泉城受到进犯,主将不在阵地,战局容易生变,会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

但他若轻易允准临照铁骑返回泉城,便是与父皇当初的费心部署初衷相悖,而且异姓封王手持重兵,对权力也是一种莫大的威胁......

临照王负手而立,苏清宴屈膝跪地,太子殿下则高高在上,于华殿高处俯视众臣。

彼此隔得远了,君与臣皆辨不明神色,也猜不透各自心中所想。

显德殿的匾额高悬于上,御笔亲题仍留余威,却无端在此刻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御林军得了戴罪立功的恩旨,那么临照铁骑呢?

半晌,临照王向前一步,先打破了沉寂:“太子殿下,本王守备泉城多年,素悉羌军脾性最是诡谲,战场兵贵神速,两军交战避无可避,泉城被动防守需有朝廷支撑,而主将返境一事刻不容缓,还请太子殿下早做抉择。”

“另外,陛下如今龙体未愈,通敌奸细也尚未查清。照霜尚值大好年华,正该是竭力报效君恩之际。本王已病辞军务多时,陛下也在锦城为王府安置了新宅邸。临照王府既深受皇恩,年青一辈就当在沙场忠心为国,肝脑涂地。本王已是年老,泉城路远,实无力再作奔波。”

“故而自请留在锦城养老,愿替陛下与太子镇守锦城,护佑大宋江山万岁太平。”

一番肺腑忠君之言回荡殿内,让在场众人听后无不内心震动。

临照王虽然眼睛不好,但是他的话语仍旧铿锵有力,中气十足。

苏清宴霎时面露惊诧,猛地抬首,看向苏长陵所站方向。

那一道挺拔高大的背影就像一座巍峨大山,坚定地挡在她的身前,抵挡了所有山雨欲来,诡谲算计。

似乎自苏清宴出生之日起,苏长陵便是如此。他总是用身体力行鼓励她大胆地往前走,因为父亲始终会无怨无悔地支撑着自己,护佑好女儿的一世周全。

若太子殿下肯放临照铁骑回去,又怎可能踌躇良久。可苏清宴从没想过,她回泉城的代价,竟是要牺牲自己的父亲永远不能返回故乡......

内心惊痛之余,她只能跪于冰冷的地面,死死忍住泪水不让掉落。

苏清宴其实很少哭,因为她总觉得,那是心志脆弱的人忍不住才会如此。

但她现在不觉得了。

因为苏长陵用行动和言语告诉自己,苏清宴可以是一往无前锋利的刺敌刀枪,也可以是临照铁骑立在前方最坚硬的护盾。

她仍可以存有柔软的后背与脆弱,只留给爱她惜她护她的人。

太子殿下看着临照王异常坚定的模样,内心叹气,遂将目光悄然挪移到那抹跪在地上的倩影之上。

郡主虽已垂首看不清神色,但那微微颤抖的肩膀无疑暴露了她内心的悲戚与难过。

他与郡主一见如故,感同身受,怎会不明。

可宋徊彻是大宋储君,不出意外的话将来也会成为宋国的君主。他有他的不得已,也有自己难以道明的苦衷和难处。

太子殿下轻轻颔首,缓和道:“战局瞬息万变,主将是应当早日回到阵地,指挥作战。”

“本宫亦明白体恤临照王所言与苦心。既然事不宜迟,本宫即刻便传令兵部与内阁着手安排。不日后,照霜郡主将与临照铁骑动员启程,返回泉城,抗击敌寇。”

宋徊彻承认,他对照霜郡主其实早存有几分朦胧复杂的情愫。虽未来得及生根发芽,但却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

然而在家国面前,儿女情长太过渺小,谁都不得不为此做出牺牲。即便是临照王,即便是他宋徊彻贵为太子......

此令既下,无可转圜。他愿意成全临照王的让步,许苏清宴得以归家。

即便宋徊彻内心深知,此番过后,他与郡主再无可能......

不过也罢。郡主终归对他无意,嫁了自己也不一定欢喜。

若难以将她放在手里,那不如就将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搁在心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君与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