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氪金大佬在先秦普度众生 > 第4章 恨不得神女在侧

第4章 恨不得神女在侧

秋风萧瑟天气凉,虽未至深秋,从秦岭吹来的寒风已使南郡的田野稻穗微黄,农人抹把汗,一心侍弄这几亩薄田,好在初冬前收获足以换来麻衣的粮食。

自从南郑那堆土豆种子传出“姑射神女”的名号后,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从汉中飞到南郡,又从南郡飞到郢都,即便是刚刚被攻下的赵国,也崩溃地接受了这个有些荒诞而令人羡慕的传言。

这地方连个WIFI信号都没有,八卦倒传得比5G还快。

灵息本想窝在洞天仙境多躺几天,可前日出来溜达,路过南郡时听到了些风声——她的神女事迹传得太快太远,连南郡的黔首都开始议论纷纷。彼时她正施了潜行术在市廛东摇西逛,冷不丁听到行人说起南郑的神仙奇迹:

姑射神女如传说中一般清冷出尘,她足下生风,霓旌蔽空,自天外下降,有玄鸟自丹穴来仪,曳九光之尾,振五德之羽随侍左右。神女见黎民有难,一掌拍死丈高熊罴,拯救了押送军粮的什伍,又赐下亩产千斤的粮种,救秦人于水火。

秦国连年起兵戈,并吞四海之心昭然若揭。今年收成眼见是不好了,不光赵国饥民嗷嗷,秦国也一样啊,即便如此亦征徭役,筹措军粮。割下的春小麦还未进黔首的瓮便忙忙装填进麻袋,连同自家青涩的儿子一起,送往赵国邯郸。

南郡人对那位秦王是很有些疑虑又不服的,有传言他承载天命,又有雄心,注定结束这乱世。但南郡!原本就在秦楚两国连年征伐中惴惴不安,最后归于秦王治下亦未得安宁,流水一般送出去的粮食役卒,除了得到轻飘飘的死讯和沉甸甸的穷苦,他们还得到了什么?他们不仅要抵御自秦岭而来的寒风,也要提防随时会发生的战乱,在那位冷酷果决,有囊括天地之志的秦王眼皮底下瑟瑟发抖。

——传闻负刍大人对新王很不满呢。

——听说那是位有谋略有才干的好儿郎,只是李氏当政……

——若能还政于真,圣主绍统?

王翦攻下邯郸的消息和楚国宗室间的暗流,使旧楚人的心弦崩得愈来愈紧,他们暗地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在生人前道路以目,似乎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就能够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保全自己。

但现在不一样了,姑射神女赠了秦人亩产千斤的粮种!

若是……若是他们顺服些,应该也能得到神女赐下的粮种吧?

最后一粒粮种也被掘尽了,大秦铁甲踏过,尘土纷飞后留下的只有杂乱不堪的残迹,和老幼痛苦哀切的哭声。原本就饥荒,地动后家业不曾整治回来,不过靠着往年陈粮过活。她家算小有薄产的,到底在饥荒与粮税中勉强喂活了翁姑与两个幼子,岂不见城中城外是什么光景呢?

可是秦人来了!金戈铁马隆隆而来,震起寒鸦无数,仿佛又是一场地动!

那也确实是一场地动,不独秦人抢她家的粮,饿到绝境的小民,战败逃走的士兵,奉命收税的小吏,各个都盯上了她“小有薄产”的家。可是她哪里有粮?!她抱着两个小娃娃,木然坐在家徒四壁的屋子里,想以后要怎么养活一家人。

这地动伤不到大户豪强,他们从囷里窨里搬出许多粮食,流水一般送去王翦与羌瘣军中,擦擦额头细汗谄媚地笑:“正要迎王师啊!特奉牛酒,以劳将军。将军,王上何时驾临?……鄙人岂敢打探?族中有好女,歆慕……”

似他这般身段柔软的狗大户不少,闭门不出硬挺着被纳粮征收的赵国旧人也很多,他们还有公子嘉,保住一点钱粮,就是保住将来起兵的根本!公子!公子!一定会再临信宫,重塑河山的。他们就是怀着这样的信念,铁骨铮铮地在地动中死去。

死人很多,邯郸信宫内亦是一股血腥气,烛火摇摇,映得殿内的铜柱泛着冷光。这座宫室没有在攻赵之战中遭受太多损毁,即便是地动后的坍塌也很快被工匠修复,依旧屹立于城北高地,殿外斜阳渐沉,余晖透过雕窗洒入,远远有将士秦歌传来,飘荡在赵地邯郸上空。

嬴政端坐丹墀之上,玄衣冷沉沉如墨,英俊的眉眼在烛光下显得愈发深邃。他手里捏着一张明心纸,上书栽培土豆的捷报——当真亩产千斤!

神女赠予南郑的神种早已被快马加鞭运回咸阳,招了一批识天时晓耕作的田典试种。从王翦打下东阳开始,前线兵马高歌猛进,大破赵军乃至生擒赵王迁,治粟内史拿出的栽培报告也顺利得不可思议。不过半载,土豆就如神女所授那般完成了亩产千斤的使命,想来大秦将再无饥馑,一统六国的夙愿也能如激湍漂石之势达成。

虽是宫宴,大胜之下也没那许多规矩,时蔬猪羊细细切了摆好盘,流水一样由娴雅宫人送来。秦国臣子均惬意闲适地享受来之不易的公款假期,从歌功颂德的间隙里浮出来,还能和同僚促狭地畅想一下赵女多姿,楚女细腰,言语间满是闲适与揶揄。

——王上威加海内,**一统,天命攸归!诸君来一杯!

——打下赵国,那可是了不得的功勋,王将军满饮此杯吧!

——神种既成,德被四方。全仰王上圣德天眷,再满一杯!

殿内诸臣频频举杯共饮,有人轻敲案几,有人低声应和,一时间歌颂之声此起彼伏。

嬴政嗯了一声,目光扫过殿内,这群人倒是会想他所想,神女亦如是,送来粮种与天书,可神女终究无所踪迹,难觅其影,他心有怅然地饮了一杯酒。

“因缘际会,天地交感,赠君纸笔,书尽九州”,字迹古拙俊秀,乃楚文残章。他命王贲送去南郡,原想以此证实天命在秦,令崇巫信天的楚人看清神灵眷顾的究竟是谁。谁知楚国宗室会借此生事,连楚地边境都开始骚动。

“邯郸既平,当设郡治之。”嬴政低声道,目光转向殿下的李斯,“传令下去,即日起设邯郸郡,命人清点户籍,整肃城防。”李斯颔首应喏,正欲退下,嬴政却忽地抬手止住他,声音转冷:“还有一事。当年与孤母家结怨之人,皆在邯郸豪族之中,尽数查出,一个不留。”

李斯微微一怔,随即低首道:“臣领命。”他退至一旁,心中却暗自掂量——王上此举,既是清算旧怨,亦是震慑新附之地。

大胜的秦王又饮了一口酒,忽的有些怅然。

他虽生于邯郸城中,母亲赵姬乃是邯郸富商之女,但赵人并未将他视作自己人。谁会忘记秦将白起坑杀四十万赵人!这桩惨事不过数十年,还有许多将士的子孙还活着,记得父兄离去时的背影,记得阿母夜半无人时的啜泣,也记得衰退惨淡的阴影,伴着缟素新坟,一直笼罩整个赵国。赵姬携他寄身于此,饱受冷眼与屈辱。那些年,赵地豪族与商贾中,不乏与赵姬家族结下仇怨之人,他们或嘲其出身,或欺其势弱,甚至曾欲置其母子于死地。如今十九年过去,物是人非,他以秦王之尊重返故地,那些旧日的恩怨如地底潜伏的暗流,再度翻涌上来,搅得他心中不平不宁。

暮色渐沉,残阳如血,远处田野荒芜,炊烟稀疏,隐隐有百姓低泣之声——秦王政十九年,秦国大饥,然赵地新破,民生凋敝,饿殍遍野,较之秦地尤甚。

“神女所赐粮种,当如何?”

座下臣子不乏六国之后,大秦广纳天下英才,不拘一格,赢政很想听听他们的意见。是只给秦国本地呢?还是分一点给听话的新地呢?还是大家都有不分厚薄呢。

老秦人比较务实,纵然亩产千斤,分下去也没有多少了,首要是先喂饱自己,才好在对外战事上摧枯拉朽。而且神女怎么单给秦人不给楚人蜀人呢?全是神明的爱护之情啊!

博士们都讲究仁爱,当然应该天下皆有,不论秦楚韩赵之地。此后再无饥馑,粮种亩产千斤,正是为此啊。再说假如神女再赐他地,看你打不打脸吧。

廷尉觉得不可因地而变,也不能人人均等,总要赏罚分明。不问功绩过错,谁还乖乖做顺民?自然是谁听话给谁,比如王翦将军这样打了胜仗的,南郡太守那样臣服依附的,廷尉这样肝脑涂地的……还有获得战功的将士,新秦人若想要,参军、徭役、属官,总有给挣功劳的地方。

“孤知道了。”帝王长长的眼睫低垂下来,一片相思苦闷地饮了一杯酒。

臣子们交换了一个眼神,王上梳妆打扮,不是,梳洗更衣等了神女一夜的事隐隐约约有听说啦。

机灵的周青臣举杯应喏:“赵地新破,民心未附,又逢大饥,若王上遣使寻得神女,迎其入秦,则粮仓充盈,民心自安。岂不正应了天意归秦?”

此言一出,群臣皆是一愣,随即窃窃私语。

迎神女入秦,不错,那自然是极好的,谁想不到获得神女的青睐意味着什么?偏要他讲出来献策讨巧么?难为的终究是神踪难觅,如隔水望伊人,道阻且长。

“嗯。”嬴政颔首,“昔日见神女,皎若明月光。将辞去未行,伤气且徊肠。自咸阳宫一别,寡人颠倒失据,情独私怀无可语者。爱卿便为孤寻到神女,如何?”

周青臣谄媚机灵的笑有些凝固了,额上渗出细汗,王上您要不加点原创呢?高唐赋大家都读过的。他是想要在朝堂上再进一步,但不是被打发得远远的找不见踪影的姑射神女,又不是要卷款跑路!但没办法,领导任务下来要完成的:“诺。臣领命前往南郑,寻访神女踪迹,献于王上,以彰天命。”

只找一处,只寻一处。南郑这个地方,找不找得到另说,去神女现身的地方拜遏一番也好。

那点小心思嬴政一清二楚,无妨,原本就是想放出寻仙的消息,吸引神仙自行前来罢了。

“如此,粮种之事,容后再议。”

复健复健,越复越拉,现在回头看文笔还不如一年前。

不立日更flag了,就努力做到日更复健锻炼好了[害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恨不得神女在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出格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女主并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