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理性破局手册(快穿) > 第16章 第 16 章

第16章 第 16 章

刑部大堂,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高悬的明镜高悬匾额下,三位主审官正襟危坐。刑部尚书郑元培,年约五旬,面容瘦削严肃,是朝中有名的铁面判官,但在此案中态度暧昧。大理寺卿周崇,须发花白,是老成持重的代表,眉头紧锁,看着堂下纷争,面露忧色。都察院左都御史严文渊,性子刚烈,最恨贪腐舞弊,此刻脸色铁青。

旁听席上,更是重量级人物云集,有大皇子萧令峰的舅父、光禄寺少卿李文渊。还有二皇子萧令晖的心腹谋士、詹事府丞赵志明,此人面无表情,手指无声地敲着膝盖,似乎在计算着什么。三皇子萧令宸的代表则是其母嘉妃的族弟、工部郎中孙耀宗,此人凭借裙带关系上位,此刻虽强作镇定,但额角细微的汗珠暴露了他的紧张。安国公谢渊一身常服,坐在上首,腰杆挺得笔直,面色沉静,但紧握的拳头显示他内心的不平静。他身后坐着面色不善的镇北将军秦莽和一脸凝重的兵部侍郎赵恺。此外,还有以太傅王崇明为首的数位清流老臣。王太傅闭目养神,嘴唇紧抿。

萧令月一身素雅宫装,坐在大堂侧后方垂下的珠帘之后,面容被遮掩大半,只留下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眸,冷静地观察着堂上每一个人。素盏侍立在一旁。

谢玉书被带上堂,他穿着驸马常服,脸色苍白,眼神惶恐,但比起在江南时的绝望,多了几分强撑的镇定——安国公早已派人暗中叮嘱过他,只需否认。

江南道监察御史张启明率先发难,此人是孙耀宗的姻亲。他呈上证据:账目上的明显亏空、几匹明显以次充好的劣质丝绸样本、以及两个经办小吏的证词。“人证物证俱在!谢驸马,你还有何话可说?!”他厉声质问,目光逼视谢玉书。

孙耀宗嘴角忍不住勾起一丝得意的弧度。

就在此时,光禄寺少卿李文渊冷笑一声,站起身,向主审官拱手:“郑尚书,周寺卿,严御史,下官有疑!此案取证过程,未免太过‘顺畅’!江南官员为何能如此精准地拦截下驸马爷的船队,时间、地点分毫不差,仿佛早已预知船上有何‘罪证’一般?这难道不是有人精心设局,欲盖弥彰?”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向张启明和孙耀宗:“再者,下官听闻,这位慷慨陈词的张御史,与三殿下的堂舅孙郎中乃是连襟!”他直接点明了其中的私人关系网,“如此牵扯,岂能不让天下人怀疑此案有徇私枉法、构陷忠良之嫌?!”

李文渊的话如同冷水滴入热油锅。张启明脸色一变:“李大人!你这是血口喷人!下官办案,只讲证据,不问亲疏!”

詹事府丞赵志明此时也不紧不慢地开口了,他向三位主审官微微欠身:“李大人所言,虽言辞激烈,但其担忧不无道理。办案嘛,首重程序公正,避嫌确实是重中之重。否则,即便证据确凿,也难以服众。”紧接着,他走到那几匹作为物证的劣质丝绸前,用手拈了拈:“不过,诸位大人请看,这些丝绸,虽然质地粗劣,经纬稀疏,染工不佳,但观其材质,也非寻常市井小民所能常用。若谢驸马果真有心贪墨,何至于选用如此……嗯……显眼且易于追查的次品来以次充好?这未免……太过不合常理。”他抬起头,若有所思:“这倒像是……像是有人急于栽赃,仓促之间寻来的货色,以至于留下了如此明显的破绽。啧啧,真是……手艺粗糙啊。”

“赵志明!你含沙射影!”孙耀祖忍不住拍案而起,脸色涨得通红。

“孙郎中何必动怒?本官只是就事论事,提出一种合理的怀疑而已。”赵志明淡淡回应,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

三皇子派系的其他官员也纷纷起身反驳,言语间甚至不免涉及对大皇子迂腐”、二皇子阴阳怪气的攻击。堂上顿时吵成一团,唾沫横飞,几乎完全偏离了审问谢玉书本身,变成了三位皇子派系之间的互相攻讦、揭短谩骂。刑部尚书郑元培连连用力敲击惊堂木:“肃静!公堂之上,成何体统!”但收效甚微。

安国公谢渊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他猛地站起身,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运气一声怒吼:“肃静!!!”声如洪钟,带着沙场宿将的杀伐之气,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震得整个大堂嗡嗡作响,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怒吼惊得闭上了嘴,目光齐刷刷地看向他。

谢渊先向三位主审官抱拳一礼,语气沉痛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郑尚书,周寺卿,严御史!老夫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弯弯绕绕!今日这三司会审,审的是我儿玉书是否贪墨国帑、玩忽职守!不是来看某些人在这里借题发挥,公报私仇,互相倾轧的!”

他虎目含威,如同利剑般扫过李文渊、赵志明、孙耀祖等人:“尔等在此如同市井泼妇般互相攀咬,视国法朝纲如无物,将这庄严的刑部大堂当作你们党同伐异的战场!成何体统?!”

一番斥责,说得几位官员面红耳赤,却一时无法反驳。

谢渊不再看他们,转身从怀中取出几封信函,高高举起:“主审大人!这才是此案的关键!有人蓄意构陷驸马!这些密信,足以证明!”他将信函呈递给书记官,由书记官转交三位主审。

“此乃江南某些官员与京中人士往来密信的抄本!内容详尽记录了如何篡改账目、如何安排所谓‘人证’、如何挑选‘物证’、甚至包括事成之后如何瓜分利益、如何向主子请功!字字句句,触目惊心!请三位大人明鉴!”

密信的出现,如同巨石投入深潭,激起千层浪!场面彻底失控!

孙耀宗和张启明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猛地站起身,声音尖利:“假的!这是伪造的!安国公,你竟敢伪造证据,污蔑朝廷命官?!”李文渊和赵志明则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几乎同时起身,义正词严地要求:“主审大人!此事事关重大!若密信为真,则构陷驸马、欺君罔上,罪大恶极!必须严查密信来源,彻查幕后主使!绝不能姑息!”

三位主审官传阅密信,脸色越来越难看。尤其是都察院严文渊,气得浑身发抖:“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一直闭目养神的太傅王崇明此刻也猛地睁开眼,接过书记官递来的密信副本,快速浏览后,痛心疾首地顿足:“荒唐!无耻之尤!国之重器,竟被如此私心龌龊之辈玩弄!此风绝不可长!必须彻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位,绝不姑息!”他的表态,瞬间代表清流给此事定了性。

【目标情绪:孙耀祖/张启明(漆黑-恐惧/绝望),李文渊(亮黄-兴奋/机会),赵志明(暗绿-算计/谨慎),谢渊(赤金-坚定/愤怒),王崇明(湛蓝-震怒/坚定),郑元培(灰白-为难/焦虑),周崇(褐黄-忧虑/沉重),严文渊(鲜红-愤怒/正义)】系统在萧令月脑中实时汇报。帘后的萧令月,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弧度。

皇帝萧彻在深宫听取心腹太监的汇报,听到朝堂上儿子们互相攻讦、臣子们争吵不休,甚至牵扯出构陷驸马的丑闻,气得又是一阵剧烈咳嗽,病情加重了几分。他既怒又失望,更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最终下旨:涉案一干人等,无论官职大小,一律收监待审!三皇子萧令宸管教门下不严,禁足王府反省!谢玉书暂停职务,回府候审!

这个结果,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三皇子损失最为惨重:党羽折损,名声扫地,还被禁足。安国公府虽然谢玉书暂时脱罪,但经此一事,与三皇子一派彻底撕破脸。

当日朝会后,安国公谢渊亲自来到公主府,这一次,他的态度恭敬了许多,甚至带上一丝感激和后怕。“此次……多谢殿下警示之恩。”他虽不清楚萧令月具体如何得知消息,但那份“梦”的预警和后来的匿名证据,都来自这位公主。

萧令月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疲惫与悲伤:“公爷不必言谢。玉书是我的驸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是没想到,他们竟如此容不下我们……”

谢渊目光锐利:“殿下放心,经此一事,安国公府,知道日后该如何自处了。”

“公爷言重了。眼下父皇病重,朝局不稳,我们更需谨慎。”萧令月轻声道,“或许……我们该多为将来打算。比如,军中一些忠于母后、忠于大雍的老将,久被冷落,实在可惜。若有可能,玉书日后或许也可在军中,为父皇分忧一二……”

谢渊是何等人精,立刻明白了她的暗示。如今谢玉书身上有了被构陷的悲**彩,反而更容易赢得部分军中旧部的同情和接纳。他沉吟片刻,重重点头:“殿下所言极是。”

与此同时,萧令月也通过系统和王太傅那边隐约透露出的信息,开始筛选文官集团中那些对当前皇子争斗感到失望、或更注重实务、或曾受武宁皇后恩惠的官员名单,以备将来。

她还让系统整理了武宁皇后当年提出过但未被采纳的一些关于民生、吏治的建议,稍加修改,准备在合适的时机,以“追思母后、为民请命”的方式提出,既能刷声望,又能潜移默化地改变朝臣对女性参政的观感。

关于未来登基后的稳定,她的思路非常清晰:她的继承权合法化是根基。得利用这次皇子混战、皇帝病重和皇孙年幼的真空期,以维护国本、稳定朝局为由,由重臣如王太傅、安国公等和宗室共同提出长公主监国。再一步步制造天命所归的舆论,如“神迹”、祥瑞等,同时强调武宁皇后的功绩和她这唯一嫡出血脉的身份,逐步将女帝的合法性植入人心。

关键点在于整肃礼部。修改典章制度,从法理上明确女性的继承权。这需要强大的武力后盾和舆论控制能力。

之后嘛,提拔女官、紧握军权、分化文官、推行利民政策、引导民间议论、平衡宗室,都得一步步来呀!

道路艰难,但蓝图已在萧令月心中徐徐展开。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精妙的算计和果决的行动。三皇子虽暂受挫,但并未彻底倒下,大皇子、二皇子也在虎视眈眈。皇帝的病情,成了悬在所有人头顶的一柄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过天门

洪荒:我能强化灵根

灵气复苏:亿万倍天赋

洪荒封神:开局救下龟灵圣母!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