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莲开 > 第6章 第六章:痕序

第6章 第六章:痕序

林薇猛地松了口气,转身就快步抱住了陆晏:“晏姐,你可算来了!刚才吓死我了,那女人指着星妍鼻子骂,我都快忍不住了!”

“麻烦你了,”陆晏回抱住她,闻着她身上淡淡的牛奶香皂味,心里的火气渐渐散了,“薇薇,谢谢。”

“跟我还客气什么呀。”林薇松开她,拿起桌上的柠檬水递给她,“你选这家幼儿园,不就是信得过我嘛!”她往窗外看了看,压低了声音,“其实我早就看那李太太不顺眼了,仗着跟投资人认识,天天对我们指手画脚的。”

陆晏笑了笑,喝了口柠檬水,酸意从舌尖漫到心里。当年她离婚带着星妍回了上海,需要上幼儿园时,是林薇说这家幼儿园虽然贵,但理念跟她对星妍的教育想法合拍,还能帮她照看着孩子。

自己算算公立幼儿园放学时间早,还得去托班又不正规;再加上小学前得自己在培训机构补各种幼小衔接,她咬咬牙交了年费。

“说真的,晏姐,你给星妍讲的那些‘规则’,有时候连我都觉得深奥。”林薇坐在她对面,想起刚才星妍哭着说“编号37必须在最高层,这是规则”时的认真,忍不住笑了,“别的中班孩子还在玩过家家,她已经在研究积木的排列逻辑了。”

陆晏看着女儿蹲在地上重新搭城堡,小小的手把积木摆得整整齐齐,忽然叹了口气:“我只是想让她知道,规则不是别人定的条条框框,是让大家都舒服的办法。”

她走过去,蹲在星妍身边,“就像刚才,你和浩浩都想玩积木,这不是谁的错,是你们还没找到让两个人都能玩得开心的规则,对不对?”

星妍抬起头,睫毛上还挂着点星泪:“那……可以轮流玩吗?我先搭完我的规则城堡,再给浩浩搭尖尖的?”

“当然可以。”陆晏亲了亲她的额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呀。”

林薇站在旁边看着,忽然轻声说:“晏姐,你总太较真规则,有时候会让人觉得疏远。”

她望着陆晏低头安抚星妍的侧脸,眼底泛起怀念的柔光,“你忘了吗?当年在联影,你带我的时候可不是这样。那时候你虽然也讲究流程,核对数据时连小数点都不肯放过,但可比现在鲜活多了。”

林薇恍惚间又回到了联影的办公室。

那时候的陆晏,眼里的光比现在亮得多。记得运营部提交的人才梯队规划太封闭,只盯着内部晋升,忽略了跨部门轮岗对骨干成长的重要性——那可是陆晏熬了三个通宵,带着团队做的全公司人才盘点。

当时陆晏抱着厚厚的人才梯队架构图,直接闯进了总监办公室。隔着门板都能听见她拔高的声音。不是气急败坏,是带着股执拗的清亮:“管理壁垒就是这么来的!我们安排轮岗不是折腾人,是为了让他们看见更宽的路!”

林薇当时躲在茶水间,看见陆晏出来时耳尖都红了,被气得跑出去买奶茶,回来时还不忘给她带了杯热可可,“规则是死的,但不能看着他们把路走窄了。”

林薇想到这,不由得笑起来,“还记得有次部门团建,玩你画我猜。晏姐,你抽中了‘固执’这个词,居然当场掏出了《员工手册》,”梨涡在脸颊漾开来,“把‘迟到扣款’的条款圈出来,旁边画了个叉腰瞪眼的小人,逗得我们全桌人笑到肚子疼。”

接着她声音轻了些:“现在倒是总把自己裹在规则里,像给自己画了个圈。”

可她心里清楚,是陆晏让她明白了,规则该守,更要有守住底线的底气。当年若不是陆晏看出她在行政岗位的挣扎,鼓励她辞掉了当时的工作,去考幼师资格证,她大概永远也遇不到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陆晏的动作顿了顿,她知道林薇说的是实话。现在的她把自己浸在了规则的逻辑里,习惯用条理和规律锚定生活,以为这样就能让一切可掌控。但却忘了有时候人情的温度,比僵硬的道理更能熨帖人心。

离开幼儿园时,陆晏抱着星妍,她的小脑袋靠在陆晏肩上,手里还攥着那块编号37的积木。

路过便利店,她进去买了本新的笔记本。回到理疗馆,王仲山和小玉已经收拾好了残局,消毒水的味道淡了许多。回到家,哄星妍睡着后,陆晏给自己泡了杯咖啡,坐在书桌前,翻开了笔记本。

第一页,她写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然后,她托着腮想起叶尘跪在地上按压的姿势,想起他对自己说的那些漏洞,想起他最后那句“以后有需要,可以找我”。笔尖在纸上划过,写下:

每季度进行一次急救培训,邀请专业医护人员授课(下周就联系社区医院);

急救包配备双份除颤仪,每日下班前检查电量,专人签字确认;

与三家以上三甲医院急诊科建立绿色通道;(可以考虑叶尘提供)

客户突发状况时,优先保证生命安全,后续责任认定由专人负责对接……

虽然知道绿色通道还需要资质和长期磨合,但这次事故让她明白,还是得靠规范流程兜底——医疗安全里,从来没有捷径可走。

咖啡渐渐凉了,笔记本上的字迹却越来越清晰。陆晏看着窗外的月光,忽然觉得,今天的这场混乱,或许不只是场意外。那个叫叶尘的男人,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不仅打破了平静,还让水底的东西,渐渐浮出了水面。

等把预案框架搭完,陆晏攥着笔杆发呆,笔记本的角落里,多了个皱眉的小人。她捏了捏发酸的肩颈,拿起手机给顾景行打了个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对方接起,背景里隐约有仪器运作的嗡鸣。

“顾教授,今天下午陈老先生突发心脏停搏,”陆晏的声音还带着点后怕的微哑,“仪器全程正常,但我还是想确认下,会不会是我们其他问题引起的?”

顾景行在那头沉默了片刻,键盘声停了,“刚查了你们系统的日志,导入功率、中药分子渗透率都在安全阈值内,不是仪器的问题。”背景里隐约传来文件翻动的窸窣,“陈老先生肝癌,本身的凝血功能就差,又在做靶向药治疗。你们有没有问过家属,他今天吃了什么?”

还没等陆晏回答,顾景行像是对着空气轻叹了声:“广州那边……最近在琢磨着打算开一家。”尾音有点发紧,藏着显而易见的不自在,“核心的后台,我坚持用我们现在这套——毕竟跑了有一年了,都没什么问题。到时候,你选择性开放些。”

陆晏握着听筒的手紧了紧。广州要另起炉灶?心猛地一沉,可“用我们这套”几个字又让她心头一跳。 “我知道了,教授。”她稳住声音,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只有专业的关切,“那我让小玉明天去医院时,仔细问问。”

“嗯。肝癌患者用温补类中药时,最忌生冷油腻,尤其是不能碰绿豆、白萝卜这些解药性的食物,”顾景行的声音又恢复了专业的笃定,“我给的方案里使用的都是温补的方子。靶向药本身有心脏毒性,有些个别案例遇上绿豆这种‘解药’,容易诱发心脏应激反应。”

“那我把饮食禁忌表再完善完善,到时候您给看一下?”陆晏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记着,下意识想把流程做得更周全。

“好的。”顾景行的回应很淡,顿了顿才补充道,“这些流程平常你都挺注意,但也别弄太多了,列个核心禁忌就行。我们主要还是治病,不是搞行政管理,别把精力都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

“知道了,教授。”挂了电话,陆晏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指尖却轻轻敲了敲笔记本上“流程细化”四个字。她清楚顾教授的性子,在他眼里,精准用药、控制病情远比规范表格重要,这些琐碎的管理工作,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但刚刚“选择性开放”几个字又像颗定心丸,顾景行这话哪是在抱怨,分明是在不动声色地递消息:就算那边另搞一套,根子还得用她们的。

他不肯让广州另起灶时换掉数据管理的模式,或许不只是信得过她们的系统,更是在守住自己熬了八年的心血。而她们,恰好成了他守住根的那道绳。

绳的另一头,攥在自己手里。这个认知让陆晏的心跳漏了半拍,既紧张,又忍不住泛起点藏不住的笑意,找机会跟苏茵说说。

她很快给小玉发了消息,把绿豆、白萝卜等禁忌项加粗标红,想想又给陈女士发了条微信,语气尽量温和:“陈姐,陈老先生现在情况怎么样?医生有没有说诱发原因?下午太急,忘了问您,老先生今天中午饮食有没有特别的?”

消息发出不到两分钟,陈女士就回了过来,字里行间带着明显的慌乱和自责:“小陆啊,真是对不起……我爸脱离危险了,但医生说可能是饮食的问题。中午我想着天热,给他熬了绿豆汤,还拌了点白萝卜,他说‘败火’,我就没拦着……早知道不能混着吃,我肯定不让他碰啊!都怪我,差点害了他……”

陆晏看着屏幕上的文字,仿佛能看见陈女士红着眼圈打字的样子。她回了句“您别太自责了,老先生没事就好,明天我让小玉把饮食禁忌表给您送过去,我们以后多注意”,指尖在屏幕上顿了顿,又补了句“有需要随时联系我”。

放下手机,陆晏心里最后一点紧绷的弦,也终于彻底松开了。不是仪器的问题,也不是操作失误,这场虚惊有了合理的解释,陆晏一下放松的靠在了椅背上。

只是陈女士那句“都怪我”,真的是怪她吗?让她想起自己刚才写预案时的郑重——有些规则可能是他人的疏漏,自己更要垒砌堤坝,这些不是束缚,是护着彼此的底气。

窗外的月光爬上了桌面,在笔记本上投下淡淡的影。陆晏忽然想起叶尘跪在地上急救时的样子,衬衫前襟沾着污渍,那双覆着冰霜的眼睛里,当时竟燃着一种近乎执拗的专注。

她拿起手机翻到李奕的微信,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发消息道谢——这人的气场太强了,哪怕只是一句感谢,都像自己在承认某种不该有的依赖。

正出神时,手机突然震动了起来,是苏茵的视频电话。接通后屏幕里的她穿着真丝裙,背景是洱海边的网红打卡点。声音却透着刻意压低的急:“阿晏,我刚听小玉说了!没出大事吧?那家属闹着索赔了吗?”

“放心,人救回来了,我本来想明天跟你说的。家属刚才也发微信道歉了,说是饮食没注意犯了忌讳,”陆晏合上笔记本,手指划开旁边的平板,在“应急资金”那栏轻轻敲了敲,“医生说急救费和检查费走医保,自付部分不到三千。陈阿姨刚才已经转过来了,还多转了两千说是‘赔罪’,我给退回去了,只收了实际费用。”

苏茵在视频那头愣了愣,:“就这么顺利?没闹着要我们担责任?”

“肝癌患者的饮食本来就有禁忌,”陆晏起身给咖啡续了点热水,雾气模糊了她的侧脸,“我让小玉明天送饮食表过去,顺带补份《重症患者理疗须知》,双方都签字确认。既然不是我们的责任,就不需要我们垫付了。但该补的流程还得补上。还有......”

视频里传来老周喊苏茵去看星星的声音,她急急的应了一声,转头对着屏幕挥挥手:“行,那你看着办吧。对了,那个叶先生的理疗,你可别真推给我,以后有机会和他吃吃饭还行,我可不想研究什么仪器参数……”

“知道啦。”陆晏笑着挂了电话,腕间的红绳随着动作晃了晃,银珠撞在咖啡杯沿,叮地一声轻响。

她划开了平板,在“客户维护”那页补充道:“为重症客户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包含饮食禁忌、用药清单、既往病史,每周更新一次。”指尖又顿了顿,添了一行备注,“叶尘——下次理疗时,需确认是否在服用其他药物。”

接着陆晏帮着登录陈老先生的康复档案,老中医总还是喜欢自己手写些东西。发现了一张夹在里面的便签,毛笔字十分工整:“八月初四,患者说梦到亡妻递艾草,往加了三钱,竟比仪器数据更见效”。

她对着便签笑了笑。系统里的中药渗透率曲线平滑如镜,那些藏在数据背后的“念想”,可能才是真正的变量。就像星妍总说红绳上有“星星的味道”,科学解释不了,却真实存在。

她瞄了一眼日历,明天是十五,该去庙里烧柱香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风止何安

隐婚甜蜜蜜:总裁,超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