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主任,今天怎么有空过来?”童舒在铁门口给居民递东西收钱,看到朱成出现,和他打招呼。
朱成笑眯眯的:“我去你家小作坊看了,做出来的被子和衣服和之前大商场买的一样好。”说罢,他又伸出手给童舒看,手上是一双黑色的手套。“你姨妈非要给我,这也确实比上面发下来的那双好多了,就是老拿你家东西怪不好意思的。”
“您别这么客气,一点心意罢了。”
朱成点点头。
“你家那两台机器的部件是从哪里找的?”朱成硬着头皮问。
童舒心里一紧,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地答道:“都是之前水底下捞的,我爸之前做这些,我去外面进货的时候路过工业园区那边的时候就会换几台泡水的机器,带回来给我爸拆。”
“是这么回事啊。”
“嗯,现在放在3幢的两台机器都是我从W市带回来的,别看机子新,其实都是我爸拿锉刀一点一点打磨的,费了不少劲。”童舒面不改色地扯谎。
朱成清楚了,照这么说,这两台机器能重新投入使用,可得花不少心思时间在上面。
“朱主任,你问这个做什么?”童舒眼睛滴溜一转,问道。
朱成的老脸微微泛红,说道:“是这样,无线电昨晚刚刚修好,物资船那边今早和城南取得了联系,那边情况很不好...”
“李科长知道我们社区在捣鼓小作坊的事,想要和我们换一批防寒物资,数量大又要得急,我不知道你那就两台机器五六个人的,能不能忙活得过来...”
听到朱成这么说,童舒悬起的心落下一半,只要不是怀疑她家东西来路不明就行。
“这好说,棉花之前囤了很多,咱们社区也给我们送来过不少,原材料这边不用担心,要速度加快的话,那就再找几个会针线活的阿姐阿婆,多几个人一起赶工,总能做出来的。”
朱成听她这么说也安心了:“那我再去给你找几个工人来,李科长说三天后就准备派人去一趟城南,到时候把物资给他们带一批过去,咱们能做多少做多少,多做一件棉袄,多救一个人啊!”
童舒严肃地点头:“我明白的,今天吃饭的时候我和我姨妈说,她知道怎么安排。”
----
无线电修复后,小小的九龙交社区空前忙碌起来。
闻少程带人巡查过的地方,在无线电接通后,无一不和城北物资船取得联系,希望城北伸出援手。
童舒家小作坊的工人已经达到了十余人,临时打造的工作台上错乱有序地摆放着型号不一的小型缝纫机,一群女工忙得头也不抬,张明和老庄头填充棉花、抽气打包的手就没停过。
舒丽忙活一早上,回来吃午饭的时候对童舒说:“我还是觉得人太多了,我们一家总有周全不到的地方,万一哪天被人看出点不对,那就吃力不讨好了。”
童舒对此也有一些顾虑,好在朱成为人处世比较周到,一边时常来童舒这儿安抚,一边在物资船那给童家争取利益,今早她又收到朱成的消息,说政府那边在技工校区搭了几个暖房,除了种一些生长周期短的作物之外,棉花也种了不少,虽然离成熟还有不少时间,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好歹也是有个盼头。
“政府在收集泡水的旧衣服旧被子,等准备工作做完,会把多的人领到新建的厂房那边去做工,这些人现在的工资也是物资船那边出,我们家不包饭,还是只管之前那几个人的工资和三餐。”童舒对舒丽说。
舒丽松了一口气:“那就好。也不是家里缺这么几口饭,实在是怕人看出来什么。”
3幢工人的饭菜现在是舒华在送,童舒早就和舒华打过招呼,这些天的餐食按照物资船那边送来的标准做,省得让新来的人看出端倪。
至于卖水的事,自打童舒把木船外租之后,排队租船的人就没有断过,基本一天能收回2-3块冰,好的情况下4块冰也不是没有,这就足够小卖部应付前来买水的居民了,童家众人也乐得如此,只是忙了秦潇潇一个人。
眼看着第二个小动物的信仰点差一点点就攒满了,童舒强迫症又犯了,奈何她脚受伤,除了在小卖部卖东西,其他的都帮不上忙,急得她舌头上冒了个燎泡。
“你急也没用,我妈他们这批物资今天送到就够了,耐心等等。”王杰递了一罐凉茶给童舒。
“神经,大冷天喝凉茶,我不要。”童舒白他一眼。
王杰都无语了:“....因为它降火才叫凉茶好吗?不然我给你拿热水烫一下?”
童舒也是因为满脑子进度条就差一丁点的事没反应过来,她一把夺过凉茶咕嘟咕嘟灌了几口,转身又蔫蔫地趴在餐桌上了:“不够...不够!现在就差600点了,姨妈这批只有200件货,小卖部每天卖出去的东西也就300左右,就差一点点啊!!”
“那就隔天呗。”王杰理解不了童舒为什么非得今天搞满。
“你不懂。”童舒坐起来,绷着一张脸说道:“你去看看仓库还有什么数量比较多的物资,拿去社区强买强卖。”
“....不是你有病吧?”王杰还想吐槽,童舒已经瞪圆眼睛看过来,手上的竹竿蠢蠢欲动:“...算了算了,我拿干菜去卖,你在家等着。”
童舒这才满意。
“...真是个祖宗。”王杰嘟囔着走了。
童舒再次没骨头似的趴下来,小卖部攒信仰点实在是太慢了,而小作坊那边,虽然已经靠着闻少程打开了销路,但是产能实在跟不上,一天撑死了只能做十来件衣服被子,攒十几个点,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除了穿的,还得再想点别的拿出去卖。
童舒掏出纸币又开始盘算。
如果要拿到外头和别的城区换物资,路途比较远的情况下,肯定要比较轻便的东西容易运输。
童舒在纸上写下一个关键词:轻。
打开销路的目的就是交易出去更多的物资,换更多的信仰点,而且根据棉制品生产的经验来看,产能还是非常关键的,必须找能在一天时间内快速且大量生产的物资。
童舒又写下:快、多。
来回看着三个关键词,童舒心里有了计较,连忙把她爸妈喊来。
“爸,你说我们做方便面怎么样?”童舒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童嵩明。
“你要我做方便面机?”童嵩明一眼就看出了童舒眼里的意思,拒绝道:“小型机器就算了,这种大型机器你想瞒过谁?做不了。”
看着童舒一下子垮下去的脸,舒华想了想说道:“是不是你想得太复杂了,舒舒可能就是想要几个小机器呢?我看做方便面也简单得很,难的无非是要把面条烘干,把面饼定型,你想想能不能做个烘干的和塑形的不就好了。”
“对的对的!”童舒又精神了,“老爸,你就按照老妈说的弄呗,不然问问朱主任也行,让他瞧瞧能不能找些旧机器过来,你稍微改改就行。”
童嵩明琢磨了一下,觉得也可行,点头答允了。
朱成听说他们家又有了新想法,连忙张罗着去找机器去了,和童家打配合的时候,他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
-----
“舒舒,你来看看这些秋衣秋裤怎么样。”舒丽从小岛出来,将手上的一套秋衣秋裤递给童舒。
童舒摸了摸外层柔软的布料,又将手伸进去触摸里层柔顺的绒毛,赞不绝口道:“好舒服,穿在身上一定会很暖和,姨妈,这秋衣秋裤是准备批量生产吗?”
舒丽摇头:“批量不了,昨天李科长托朱主任拿了几十张皮子到我那边,说是W市过来换物资的时候带的,拢共就那么些,做成秋衣秋裤也就二三十来套吧,拿出去换物资不划算。”
童舒摸摸下巴想了想:“那不然给我们家工人一人做上一套,反正我们家里人都有神奇布料做的保暖内衣,这个加了皮的秋衣秋裤反而有点厚重了,用不上。”
舒丽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他们在毛坯房干活,也没个空调,就靠着几个火盆取暖,我看这些人都挺勤快的,咱们也照顾照顾。”
“行,那给他们量了尺寸就做吧,衣服穿暖和了干活也快。”童舒说着,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道:“...姨妈,你能不能去物资船问问那边的战士,闻少校穿的什么码子,也给他做一套吧。”
舒丽闻言,脸上露出八卦的神色,揶揄道:“你倒是挺挂心他的,你不说我都没想起来呢,不过咱家舒舒眼光是不错,闻少校长得确实板正...”
“啊呀姨妈!”童舒羞恼地打断她:“人家在外面这么卖力地给我们打广告呢!我送套衣服裤子报答他怎么了。”
“又不是他一个人出去,他不是还有个副官,你怎么不说给那副官做。”舒丽不依不饶。
“做做做!都做!”童舒耍起无赖,“刘副官做,朱主任做,给徐姐小段谁谁的都做上!”
“哼。”舒丽抱着衣裤转身就走:“才没那么多料子呢,你想办法偷来给我。”
说完也不等童舒回嘴,直接进入了小岛。
童舒两只胳膊撑起脸蛋,用手拍了拍微微发烫的脸颊,有些别扭地撅了噘嘴。
应该让姨妈给他做件大红色的。
童舒坏笑。
想到闻少程回来,她将一套红火的秋衣秋裤递给他,童舒撑着脑袋一个人乐了半天。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第 3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