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杂志社的试镜邀请,像一根及时的稻草,抛向了在犹豫之海中浮沉的林深。他没有立刻回复杨莉,而是决定先去看看这个“不错的机会”究竟如何。或许,这次小范围的试镜,能帮他更具体地理解“模特”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试镜地点在城南的一个创意产业园,由旧厂房改造的摄影棚里。相比“星途”写字楼的冰冷精致,这里充满了艺术化的凌乱感:裸露的红砖墙,随意堆放的摄影器材,巨大的背景布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颜料和定影液气味。
接待他的正是那天在商场遇到的工作人员,自称阿Ken,穿着破洞牛仔裤和印花T恤,热情得有些过度:“林先生!你可算来了!今天这个拍摄主题特别适合你,青春、自然,带点书卷气!”
摄影棚里已经有不少人在忙碌。几个妆容精致、身材高挑的年轻男女坐在一旁等待,神情或漠然或紧张。他们看到林深进来,目光在他身上短暂停留,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林深能感觉到那种无声的比较,这让他有些不自在。
阿Ken把他引荐给今天的摄影师,一个留着络腮胡、扎着马尾辫的男人,大家都叫他“杰森老师”。杰森上下扫了林深几眼,点点头,对化妆师说:“底子不错,不用太复杂,打个底,头发抓一下,突出清爽感。”
坐在化妆镜前,任由柔软的刷子在脸上扫过,林深看着镜中自己一点点发生变化。肤色被均匀提亮,眉毛被修剪得更显轮廓,头发被造型产品抓出看似随意实则精心设计的纹理。这还是他,却又有些陌生,像被精心包装后的商品。
拍摄的主题是“城市新锐”。背景是简单的灰色幕布,道具只有一把高脚凳和一本厚厚的精装书。杰森指挥着:“好,坐在凳子上,腿自然放松……对,把书拿起来,不用真看,假装翻阅……眼神,眼神给我一点,不要放空,想象你在思考某个难题……”
林深僵硬地执行着指令。他习惯了用逻辑解决问题,而这种需要调动情绪、用身体和表情“表演”出某种状态的要求,让他手足无措。他的动作显得笨拙,眼神要么过于直白,要么完全找不到焦点。
“放松点,帅哥!别像在拍证件照!”杰森的语气开始有些不耐烦,“你是大学生,刚毕业,对未来有憧憬也有迷茫,懂吗?把那种感觉拿出来!”
憧憬?迷茫?林深心里苦笑,这倒是不用演,他此刻正深陷其中。他尝试放松身体,回想这段时间的真实心境,眼神不自觉地飘向远处,带着一丝不确定。
“好!就是这个状态!保持住!”杰森突然兴奋起来,快门声变得密集。
短暂的兴奋过后,是更深的疲惫。接下来换了几套衣服,从休闲西装到简单的白T恤,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有时尚感,又要有生活气息。林深像个提线木偶,努力理解并执行着指令,但始终感觉隔了一层,无法真正融入。
休息间隙,他听到旁边一个等待的模特低声对同伴抱怨:“又是这种新人,空有张脸,一点表现力都没有,浪费大家时间。”
林深的脸微微发烫。他意识到,在这个领域,他引以为傲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似乎派不上用场,他赖以生存的规则被彻底颠覆了。这里看重的是瞬间的爆发力、镜头前的表现力、以及对身体极致的控制——这些都是他极度缺乏的。
试镜终于结束。杰森看着相机里的原片,眉头微蹙,对阿Ken说:“硬件是真好,但太生了,需要花大力气磨。你们要是有耐心,可以试试。”
阿Ken倒是依旧热情,拍着林深的肩膀:“第一次嘛,已经很不错了!很有潜力!回头我把样片整理好发给你看看,我们再谈合作细节!”
回程的地铁上,林深看着玻璃窗上自己模糊的倒影,脸上还带着未完全卸干净的妆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席卷了他。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那个环境里,他像个误入歧途的异类,所有的笨拙和不适应都被放大在聚光灯下。
他原本以为,模特不过是站着走路、摆摆姿势,凭借外形就能轻松胜任。今天的经历彻底打破了这个幼稚的幻想。这也是一条需要极高专业素养和天赋的道路,甚至比编程更依赖于某种与生俱来的、难以言喻的“感觉”。
回到家,奶奶看出他情绪低落,没有多问,只是默默给他热了饭菜。晚上,林深收到阿Ken发来的几张修过的样片。照片上的他,在光影和后期技术的修饰下,确实显得帅气逼人,有种介于青涩与成熟之间的独特味道。但林深看着照片,却觉得那不像自己,更像一个被制造出来的、符合某种市场需求的精美形象。
他点开杨莉的微信对话框,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有按下。是承认失败,回归“正轨”,去面对那些代码和格子间?还是接受这个更具挑战、更不确定,但或许也更能触碰内心某种渴望的可能性?
“风尚”的试镜,没有给他答案,反而将选择的矛盾推向了更尖锐的境地。它让他看到了这条路的真实面貌,既有诱人的光彩,也有冰冷的门槛。而越过这道门槛需要付出的代价,他现在,有了更切肤的体会。
窗外夜色深沉,林深知道,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无论是成都的安稳,还是北京的未知,他都不能再原地徘徊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