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辽国人早有预谋,我们大魏却毫无准备,此战几无胜算呐。为了保全祖宗基业,愿官家忍一时之辱,立即派使者议和,这也是为调兵遣将争取时间呐。”
主战派也沉默了,纠集大军去边境也需要时间哇。
熙宁帝被说服了,他问:“何人愿意出使辽国?”
赵丞相已经有了人选,此时胸有成竹地说:“臣推举工部尚书蒋延。其为人八面玲珑,素有急智,是最佳人选。”
更重要的是,蒋延是寿安长公主的驸马,是皇室中人,有份量,但又没那么重要,死了也熙宁帝也不伤心。
熙宁帝又问:“姐夫,你可愿意替大魏走一遭?”
蒋延好似被谁兜头打了一棍子,就像即将被宰杀的鱼,虽仍在挣扎求生,可死局已定。
“臣做事毛躁,不知变通,恐怕难当此任。”
赵丞相便说:“蒋大人和寿安长公主结缡二十余载,从未听闻有什么龃龉。工部大大小小的事儿,也都处理得很妥当。何谈毛躁呢?蒋大人,官家对你可谓是厚爱了。如今,为了大魏的百姓,万望你不惜此身,报效君恩!”
蒋延欲哭无泪,只能钻进赵丞相给他设的套子里,顺手打了个结。
“臣深受君恩,唯有以死报之。臣愿为使者,奔赴辽国,替我大魏谋得时机,消弭战争。”
蒋延出使安抚辽国,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可万一安抚不住,辽国打定了主意进攻大魏,怎么办?
熙宁帝不得不勒令宰执和枢密使筹谋备战事宜,又下令八百里加急,给边境守军示警,防备辽国。
熙宁帝看着臣子们满脸的疲惫,大手一挥宣布退朝了。
他还发话给宫变的亲历者放了半天假,准他们回家补觉,明天再回来办差,又贴心地赐下了不少药材。
许回有些失望,这么大的朝会,愣是一件事儿也没落实。
齐王随大流安慰了两句蒋延,回来便发现许回嘴角向下。
“担心也没用。真要打过来,也没办法。”
许回斜了齐王一眼,“事关重大,你还嬉皮笑脸,满不当一回事!”
齐王无奈摇头,“那么多大人都没有好主意,我又能如何?”
许回越发愤怒,“我厚着脸留在朝会上,就是想第一时间知道朝廷对辽举措。可没想到竟还是要议和!满朝文武,吵嚷不休,却没真正办成几件事儿!”
“嘘,你小点儿声!”齐王飞快左右盼望,他拉了拉许回的衣袖,低声道,“朝会原本就不是办事儿的地方。越是人多,越办不成事儿!想必,父皇还要跟几位重臣商议之后,才会发明旨晓喻六部。”
许回只觉得齐王在敷衍她,并没有当真,转身离开。
齐王也不多言,总归许回以后就知道了。他跟上许回的脚步,一起回府。
可等他们二人靠近宫门的时候,却听见隐隐约约的哭声。
走出来一看,发现宫门口围满了人,一个个都戴着孝,哭天抹泪。浓郁的哀婉气息,让路人也为之伤悲。
这些都是宫变死难者的家属,他们是来接亲人尸首回家的。
许回和齐王对视一眼,心里堵得慌。
辽国人杀了这么多大魏人,大魏不思报仇雪恨,反而担心触怒辽国,这岂不是莫大的讽刺?
两人一路无话,草草用过饭,分头歇息。
等他们睁开眼睛,太阳已经下山了。
残阳如血,火红的太阳被一团一团的白云晕开了,整片天空都是红色。天上的红倾斜而下,金碧辉煌的屋顶、枯黄的竹叶和水池里的乌龟,都染上了颜色,好似被一团火困住了。
“什么!”许回和齐王双双发出惊叹。
原来在他们歇息之际,熙宁帝发了几道圣旨。
这头一件,自然是废太子诏书,大家心中都有数了。
可旁的旨意就叫人摸不着头脑了。
“你是说父皇让我和晋王去户部当侍郎?”
“正是。官家封王爷为户部右曹侍郎,晋王为户部左曹侍郎,让二位王爷充实国库呢!”
齐王腹诽:老头真疯了!
许回的第一反应是:原来齐王没有骗她!大事儿果然都不是在朝会儿上办成的,真的都是在小会议上确定下来的。
她沉思片刻,而后说:“想来这是官家给你们的考验,看看你和晋王,哪一个适合做太子。”
齐王愁眉苦脸,“这是挑账房先生还是选太子呢?我又不通经济!”
许回安慰道:“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四哥想想,哪一件大事离得开户部呢?无论是民生还是军事,都得花钱,四哥也该好好学学经济庶务。”
齐王暂且把心中的烦恼抛却了,期待地问:“那王妃呢?王妃被封了个什么官?”
杨长史笑着说:“娘娘得了几箱子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得给王妃道喜呢,官家封许家老爷为忠义伯,还赏了资政殿大学士的头衔!”
齐王心里一颤,当即回头去看许回的脸色。
许回脸上果然阴阴的,半点儿瞧不出父亲封爵的喜悦。
虽然她不在意封赏,可从官家的态度来看,对方没有把她当作寻常的官员。
于官家而言,她只是她父亲和丈夫的附属品。
所以她立了功,官家不直接封赏她,而是推恩父亲。
那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许回告诉自己,都是一家人,她怎么能和父亲计较这些呢?
于是飞快地收敛情绪,尽力微笑。
齐王正想说些什么,外头有人来报,说寿安长公主来了。
许回和齐王连忙把旁的暂时搁下,前去花厅见客。
寿安长公主一见许回和齐王就哭,“小四,救救你姑父!”
齐王和许回一左一右扶住了寿安长公主,口中安慰道:“姑母坐下说话。”
寿安长公主拿手帕擦去脸上的眼泪,哽咽道:“皇兄非要你姑父出使辽国,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人人都知道这是个苦差事,他们不敢去,见你姑父面软好欺负,硬生生让他去送死啊!”
齐王头皮发麻,“姑母,让姑父去辽国,这是父皇亲自下的命令,我也无能为力呀!”
许回也说:“姑母不如去求求父皇。”
寿安长公主气愤道:“你们以为我没去吗?我这才知道皇兄的心有多硬啊!我跪下来求他,我求他可怜可怜我,我的孩子才五岁啊!小四,算姑母求你了,你帮帮你姑父,你在皇兄面前给你姑父求求情,别让你姑父去辽国送死!”
看着往日目无下尘的姑母这样放低姿态,齐王颇为感慨。
可是,这件事儿,他帮不上忙。
“父皇一向优容姑母,连姑母都不能让父皇回心转意,我就更不行了。”
寿安长公主狠狠拍了拍桌子,她柳眉倒竖,指着齐王的鼻子骂道:“好啊,算我白疼你一场!你和晋王一样,冷心冷肺,眼睁睁看着你姑父去送死,却无动于衷!好一对儿明哲保身的亲兄弟,一样的自私自利!”
许回挠了挠头,“姑母稍安勿躁,我和王爷定然会上书替姑父求情。只是,派人出使辽国势在必行,姑父不去,总有旁人……”
寿安长公主激动地打断,“我不管旁人,我只要驸马平安!”
许回叹了口气,郑重地说:“人都趋利避害,倘若没有人愿意出使辽国,想来父皇也没办法把姑父换下来。”
齐王点点头,“是啊,姑母。姑父不愿意以身涉险,难道别人就愿意吗?”
“这可怎么办?你姑父可怎么办呢?”寿安长公主嚎啕大哭,怨毒地说:“都怪姓赵的那个老不死,是他向皇兄提议非要驸马去辽国!皇兄怎么能这样?分明是太子联合辽国人造反,太子还活的好好的,你姑父却顶了这个雷,不知道有没有回来的一天!就应该让奚家人去,让该死的奚家人赎罪。”
说完,也不待许回和齐王反应,风风火火地离开了。
齐王晕头转向的,“姑母想干嘛?”
许回心里一突,“恐怕去找奚家人的麻烦了。”
齐王眉毛一挑,笑着说:“那可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了!倘若姑母能让奚家人换下姑父,也算是做了一桩好事。”
许回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的。
齐王知道许回心里难受,可他也不能上书,求父皇不要给许路明封爵。
一个“孝”字压着,他和许回都不能翻身!
他温声道:“时日不早,该用晚膳了,终于能好生坐下来吃饭。”
许回勉强一笑,“发生了太多的事,让人没有胃口呢。”
齐王揽着许回安慰道:“这件事儿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难不成事情一日不解决,你一天不吃饭么?”
许回双眼出神,轻轻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理。”
齐王又说:“诶,昨个晚上,你可是大放异彩了。一箭射死耶律斛,把那些武将都比下去了!什么时候也教教我呢?”
许回嘴角微微上扬,“王爷要学的还有很多呢!君子六艺,样样都不能落下。”
齐王假意哀嚎,“那本王的苦日子要来了。许大人,念在咱们夫妻一场,你可要手下留情呐!”
许回笑着看向齐王的侧脸,没有说话。
寿安长公主果然去了奚家,她领着人把奚家砸了个稀巴烂,放了无数的狠话,又掉头进宫面圣。
她哭得梨花带雨,想让熙宁帝回心转意,又把奚二郎推出来。
熙宁帝心里犯嘀咕,这奚二郎贪酒好色、不学无术,让他当使者,不会起到反效果吧?
“朕早已向皇妹许诺子孙尊贵,你缘何执迷不悟?”
熙宁帝和寿安章公主的大小有点乱,改一下。
年龄从大到小:熙宁帝、寿安、三王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6章 第 8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