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陪夫郎流放琼州 > 第16章 修路

第16章 修路

现在县里有了救济粮食,粮食的价格也比之前要低些,柴玉成一口气买了二百斤,又跑到城外安置难民的地方去看。

许多难民们听说发救济粮食,加之退水了,已经散去不少。现在还在的难民,基本上是无家可归的了,只能靠着每日一次的施粥活下来。旁边就的隔离得严实的水毒疫病区域,看起来人少了不少。

柴玉成一瞧这些难民,大多数都是干瘦的青年,估计小孩和老人也没有这么耐抗。他们散落成一堆堆,目光麻木,对柴玉成的到来也不好奇。空气中弥散着一股诡异的臭味,柴玉成皱着眉头大喊:

“你们谁会做饭做菜的?我雇人!还有力气走路干活的,我先雇十个!今晚就能吃上饱饭!”

他这话一出,蓬头垢面的难民们纷纷抬头。除了县令和官差,整个贫穷的县里没有别人关注他们,毕竟其他人也自顾不暇。

这还是头一次,他们听说有人找他们去干活的。

“我找人干活啊!一日有三餐,没有工钱,但能饱肚子!谁要来!”

人群嗡嗡响动起来,很快,他们就踉踉跄跄地站起来,跑到柴玉成的跟前,柴玉成先数了十个看起来还有点力气的汉子,这么多人里只有一个老夫郎和一个妇人,说自己会做饭,但是得带着孩子一块。

柴玉成看了他们的孩子,还没人小腿高,脸黑瘦黑瘦的,几乎看不清楚是汉子还是哥儿:

“行,你们先一块来。”

“大老爷,我们也有力气,也让我们去吧!”“是啊,我也想吃饱饭!”“我也想去!”

柴玉成拱拱手:

“各位,过几日县城东边招工,有力气的,攒着力气到那儿挣钱去。”

柴玉成带了一伙衣衫褴褛的人,先让他们把几大车的粮食用小推车推上,他看着舆图,往陈家寨的方向走。一路上柴玉成没怎么骑马,去陈家寨的路不是上山就是下坡,实在是崎岖,而且这群难民也没有多少力气,根本走不快。

他们晚上就在山脚下扎营,王婶和燕夫郎在用陶锅煮野菜粥,他们好久都没见过这么浓稠的粥了,大家都饿得直吞口水。

柴玉成坐在一边,用溪水洗了把脸,山下野兽不多,但山上多,所以陈象特意说了让他们不要在山上过夜。

不知道钟渊现在在做什么?古人的生活可真无聊啊,也没手机玩。

“东家,来喝口水——”

有人给柴玉成端来了热水,自从县令大人说了要把水烧热喝才不会得水毒,他们都忍着饥饿去拾柴火,给负责看陶锅的官差用。

“东家,我们这到底是去哪啊?再进山里,就是黎人的地盘了。”

十个汉子想到晚上有顿饱饭吃,又是跟着东家去干活,不能丢人,就都到溪边去洗了洗。现在和柴玉成搭话的人还很年轻,不过二十多岁,只是脸晒得黢黑。

“就进山里去,我们去给黎人修路,你们运去的粮食,就是给你们和黎人准备的。”

“给黎人修路?我们县里的黎人可凶悍了,去山里砍柴都砍不得,会被他们打的!”

“听说黎人有神保佑,他们能百发百中?”

大家七嘴八舌地坐着,闻着粥香吞吞口水,柴玉成听着他们稀奇古怪的提问,笑了几声:

“哪有什么神怪?黎人不也是人嘛,只是他们久居深山,难免抱成团,咱们这次去,就是把路修大些,让这驴车马车也能经过,这样就方便了。”

虽然大家不知道方便在哪里,与黎人方便又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但他们知道——面前这碗热乎乎的稠稠的粥是无比实在的!

王婶他们熬了两个大陶锅,每个人都分到了两碗稠粥,连孩子也是。

他们都喝得饱饱的,年轻人想起在水灾里饿死的父母,中年人想起失去的孩子,都偷偷地抹了泪。

晚上是汉子们轮流生着火堆守夜,天蒙蒙亮了,大家就重新动身,朝着山上去。刚走到半山腰,迎面就来了一群戴着头巾、背着弓箭的男人,他们正惊疑不定,柴玉成从队伍后面蹿到前面:

“飞哥!是我,我带粮食来了!”

领头的正是陈飞,他本来还抱有戒心,看见柴玉成才朝着后面的汉子做了个没事的手势:

“我阿爸猜得真对,就猜你马上要带人进山,怕你们路不熟走错了,山上可有豹子黑熊,我们是来接你的。”

“太好了,正愁着呢。早听说你们黎人各个都是好猎人,路上有什么猎物,咱们就能吃点荤腥了!”

原本跟在陈飞身后的汉子,听到面前的汉人如此说话,都松了口气,昂首挺胸地把背上的弓箭,腰间的弯刀露出来。陈飞也招呼人帮忙去推小三轮车和扛粮食,他们的速度就加快了许多。

柴玉成牵着马,到路上平坦的地方也偶然能骑一骑,就这样还是没黎人那么气定神闲。这路真的太崎岖,太远了,若是有条件就该用炸弹炸山,可他现在还没这么多积分兑换配方,只能先将就着就用人力把路扩大了。

陈家峒就在一个深山坳里,两边都是茂密的林子,一楼悬空的竹楼或者木楼、土楼就散落在山坳中,山坳中间有一块平地,正聚了不少男女老少,见到他们来了,都大声招呼队伍里认识的人,也对里面的汉人投以注视。

柴玉成不怕生,也高高兴兴地和他们打招呼,黎人们都是一愣,直到陈飞介绍说这就是要雇他们修路开路的人,他们才回应起来。

陈飞:“我阿爸带人去山里看去儋州和陵水县的路了。”

那两条路才真的是年久失修,他们去县城的路至少还有人走呢。

柴玉成先让陈飞帮忙安顿下自己带来的十四个人,先让他们歇歇脚,他则把舆图拿出来仔细看。

陈飞的阿娘送来了一碗茶水,柴玉成喝了一口。陈飞安顿了人就急匆匆回来,坐到他们家的火塘边上,看着柴玉成:

“柴兄弟,怎么开工?”

柴玉成点了点舆图,从陈家峒到县城的路要尽量开大些,还要少些弯路。陈飞还带了几个他的叔伯在,他们说起话来粗声粗气,但对这大王岭很是熟悉,见这汉人是真心想要开路,才认真提起建议来。

“咱们的人力有限,先就扩大路边,要架桥挖山的地方留着不做,等以后有钱了再做。至少,要让大骡车能通过才行。这样你们的蔗杆、野物、山货才能运到山外去。”

“柴东家,咱们的蔗杆是有你收了,可黎人的野物、山货根本没人要嘛。”

柴玉成嘿嘿一笑,他摇摇头:

“是你们卖得太便宜了,新鲜的野物才十多文,京城里的山珍野味可是二两银子起步呢。咱们不要只盯着临高,看看儋州、海县、陵水,再看看岭南、中原呢!先把路打通了,让天下人都知道你们黎人的野味有多好呢!”

陈飞大喊了一声“好”,心潮澎湃,听着这话太顺耳,他从小就觉得他们采蘑菇打猎不容易,每次要卖都那么便宜,那些汉人还不识货,真让人恼火。但柴玉成这话,几乎让他看到了黎人名号响彻大夏朝的场景。

只有冷静一些的叔伯在暗自想:……这山珍真是那么好的东西?

不论如何,他们是立刻就开始开工了,几乎临近的几个峒的汉子都被喊来了,听说是陈老大要人修路,有的连酬劳是什么都没听就来了,直到听说是管三餐饭更是感觉捡到大便宜了。

柴玉成乐得高兴,人多更好办事,只是大家的工具不算特别多,他估摸着得下次再运些工具进来。当天下午他们就把陈家峒到山边的路修得又宽又大,大石头都挖开,树木杂草都劈开了留着烧火用,一群人就在陈家峒的门口的大坪上吃粥。

他还花了银子跟本地黎人买了风干的肉,炖进粥里,好歹也算是有肉了。不过他们的肉存货不多,还得想办法从县城里运过来才是。

大家都围着篝火喝粥吃东西,有家在陈家峒的,直接把分到的那碗热粥带回家去,给家里人一起分着喝,柴玉成也没阻止。

不少峒里的人,也好奇地远远看着他们:

峒里少有汉人,听说他们还住在族长的屋里,不知道是来做什么的?

“听说是来修路的。”

“修什么路嘞?我听阿飞哥说,县里还收蔗杆,我们什么时候背些出去到县里卖?”

众人正在各自说话,就见三个壮汉从后山的路上来了,他们纷纷喊族长、象哥、象爷爷等等。

柴玉成见他们来了,也招手:

“陈族长,过来一块吃吧,正好说说你们探路的情况。”

陈象也不和他客气,带着两个儿子过来了,他的大儿子大概有二十五六岁叫陈熊,二儿子陈河才二十出头,陈飞赶紧给他们去舀粥:

“阿爸,熊哥、河哥,你们打到什么了?”

“今天运气不好,只打到只红毛的狐狸,还挺肥的。”

陈河手里提着狐狸,和弟弟嬉笑起来。陈象和陈熊则坐到了柴玉成边上,呼噜噜地先喝了两碗热粥,吃到粥里的肉糜,陈象眯了眯眼睛。

柴玉成看了眼那只红狐狸,皮毛水亮。

陈象吃完了,就立刻开始说去两州县的路的情况:一是旧路被草木淹没,容易迷失;二是大王岭山中野兽众多,实在不适合行走;三是还要经过四五个不同的山峒,都不是陈象的地盘,没有什么交集。

柴玉成:山珍是最好滴!

某作者:忽悠,再接着忽悠——[眼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修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出格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