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没吃过穷的苦
辛远这栋楼的天台自然也是属于辛远。
本来只有辛远的租户们将这里当作休闲地点之一。
但也许是因为辛远将他的天台打理得成为了本小区各栋楼天台中的最佳,于是别的楼的住户也经常会来。
辛远的租户们不解:
“你们不能去打理你们自己的天台吗?”
“使用自己楼的天台明显会方便很多。”
其他楼的住户:
“这里面存在一点问题。”
“你们这个天台属于辛远,这是明明白白、没有任何争议的。
“所以除了搞违章建筑之外,辛远想怎么布置这天台都是他的自由。
“辛远自己也乐意在他的天台上花钱。”
“但其他楼的天台却都不属于哪个住户,它们和小区的院子一样,是公共财产。”
“也就是,没有谁能一言堂做决定。”
“比如有些人可能想在天台上种菜,但有些人因为担心会招来蚊虫所以坚决反对。”
“没有谁能立下规矩要求全楼的住户都遵守。”
“还有护栏、防水处理等,让住户们集资出钱吧,几乎所有人都不肯。
“指望社区走公账建设吧,社区倒也没明确说不行,但反正就是排队。
“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全都做完后,社区可能才会考虑处理这个。”
“而我们都知道,‘事情全都已做完’这在工作中,基本算是一个不存在的状态。”
“所以其他楼的天台在以前、现在,以及可预见的未来,一直都是光秃秃的。”
“因为怕出事,还常年把进出天台的门锁着。”
“锁因为开得太少,都已经生锈了。”
辛远的租户们:
“说起来,我们的房东先生在这栋楼上好像是花了不少他本来可以不花的钱。
“天台都还是小钱了,房子里的基础家电,还有定期的保洁,他本来可以不用安排得这么好。”
其他住户们:
“因为辛远是把这里当家的啊。”
“你们与他虽然是金钱关系,但他也想留一份友情。”
“还别说,真让辛远以这种方式建立了一些人脉。”
“有些租户住在这里的时间不长,但因为住的经历愉快,对辛远印象不错,所以后来发达了逢年过节时还会送辛远点小礼物。
“如果辛远以后遇到麻烦去求助他们,相信他们至少不会拒绝举手之劳程度的帮忙。”
辛远的租户们:
“一个眼光长远的房东。
“并不只看着房租。”
辛远:
“……请不要随便拔高我的人设高度。
“我只是希望我自己的生活环境舒适一点而已。
“适当地让利租户也只是为了达成这一核心目标。
“关键是,我收的房租一直完全满足我的生活所需及存款目标。
“如果对待租户们更苛刻一些,我收到的房租是可以增多少许,但我为此付出的心情代价、与租户们的勾心斗角会让我觉得更亏。”
齐促辉:
“本质上就是没穷过,所以才有底气将自己的心情而非金钱放在第一位。
“像我就是穷怕了。所以别说心情,我连健康都可以部分牺牲用来交换金钱。
“天天都在赌自己的身体会垮得循序渐进,而不会猝死。”
辛远觉得齐促辉说得很对。
他们辛家的这两代人确实是没吃过穷的苦,所以才总是大手大脚地将一笔又一笔钱赔出去。
相比辛家的其他人,辛远只是少赚点,已经堪称节俭了。
辛远再次确信自己果然是家里最后的底线。
虽然辛远将自己楼的天台打理得很好,但因为楼里没电梯,想上天台就必须先爬七楼,所以除了辛远楼内的高层租户以及不放过任何可以养花种菜地方的几人外,平常到天台上玩的人也不多。
一般差不多就只跟常去天台的猫的数量持平而已。
甚至连辛远自己,除了定期上去检查安全设施外,通常也更喜欢在楼外的院子里待着。
不过天台有一个好处是院子比不上的:视野。
虽然老房子只有七楼,不算太高,但因为方圆几百米内比这更高的楼有限,所以可见范围依然相当不错。
能看到小学操场里闹腾的小孩、菜市场里或匆匆忙忙或挑剔细致的摊贩及顾客、街道上的车辆行人、快递点外大大小小的包裹等。
比起走在地面上时,能看见的更多,但能听见的声音更少,二者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而且天台的空气似乎也比地面的清爽很多。
有严谨的租户说:
“不是‘似乎’,我测过,天台的空气质量确实比一楼的好。”
“这也可以理解,像是汽车尾气、餐馆油烟什么的,都是在一楼那个高度产生的。
“虽然那些污染会飘向高空,但飘的过程中会被空气稀释,所以我们在七楼之上呼吸到的空气肯定更好。”
辛远:
“可得了吧。
“我们这儿虽然不是市中心,但距离郊区也差不多有二十公里。
“也就是,以我们这儿为中心画个半径二十公里的圈,圈内挤满了城市废气。
“它们能怎么被稀释?
“这楼要是有十七层,说与地面空气差距巨大也就罢了。
“但它其实只是连电梯都不配安装的七层。
“觉得天台空气更好主要可能是因为天台人少,显得空荡。
“就像学校里的教室与操场,相隔十来米,呼吸的感觉确实很不一样。”
租户:
“其实吧,七楼也是可以安装电梯的。”
“现在不是有那种加装在楼外的电梯吗?
“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实用案例也很多。
“房东你考虑一下。”
租户们觉得这事很有希望。
其他楼想加装电梯需要全楼住户同意,而低楼层住户因为不太用得上,于是很容易拒绝。
哪怕高楼层住户同意低楼层住户不出钱或少出钱,低楼层住户也可能因为嫌弃安装过程妨碍他们进出而不配合。
但辛远这楼就很简单了。
辛远一人拍板就行。
辛远:
“考虑过。
“依然在斟酌阶段。
“如果小区的其他楼都不装,只我装,施工方未必愿意来。
“即使来,价钱方面也会偏高。
“而且装了电梯后,其他楼的人想上我楼的天台,是随便他们使用电梯呢,还是设置一些限制呢?
“其他楼的人不是我的租户,我不好给他们定规矩,那样一来,如果他们在天台出事……”
租户们继续怂恿:
“你可以给你的楼设门禁。
“保证除了本楼住户外,其他谁也进不来。
“反正这楼完全属于你,你想对它做什么改造,只要不违法,都是你一句话的事。”
辛远:
“你们不在这里长期住所以不明白,这种老小区,太特立独行了不好。
“我可是好不容易才以如此年轻的条件混入他们中老年群体的。
“电梯一装、门禁一设,他们肯定不会再带我玩了。
“虽然到时候面上客气应该还是会保留,小区里有什么重要事情也不可能不通知我,于是好像我也不是不能生活。
“但那个气氛,我想我应该不会喜欢。
“我这个人,不喜欢太热闹、不喜欢别人太干涉我的私生活,但我也不喜欢太冷清,不喜欢谁也不管我。
“不然我也不会直接跟租户们住在同一栋楼里了。
“很显然的,如果我住到其他地方,只定期在线上让租户们续约交租金,我需要操心的事情起码能少三分之二。”
租户们虽然遗憾,但也表示了理解。
主要是,他们多数确实不会在这里长住。
真要加装电梯,他们未必能等到完工,也就是享受不到成果,还要忍受安装过程的尘土及噪音,所以自然不会执着。
至于长住的几户,即使刚搬来时只有高楼层可选,但住的时间长了后,总能等到低楼层租户搬走,于是早就换到了低楼层租。
比如班玖,刚来时是住七楼,仅住了两个月就搬到了三楼,然后一直在三楼住到现在。
辛远也向王阿姨等人问过加装电梯的事。
王阿姨:
“这事吧,要申请得到批准很容易,本来这几年上面就在推进老小区改造工作。
“问题是,在向上面申请之前,需要得到所有住户的同意。
“而我们小区的住户你知道的,上了岁数的人居多。
“虽然他们的经济条件其实基本都不差,拿出几万块完全算不上负担,但都是节省惯了的人,很不乐意花那么一笔钱加装。
“别说低楼层住户了,连六七楼的老家伙们都嚷嚷他们身体好着呢,每天上下楼十几次也轻轻松松,还能顺便锻炼身体。
“所以,没办法。
“你要是实在想装,我可以给你单独申请。”
辛远:
“我肯定跟着小区整体规划一起。
“我自己没那么强烈的需求。
“而我的租户们年轻人居多,让他们多爬楼锻炼锻炼也好。”
王阿姨:
“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应该多锻炼。
“一个个虚的哟。
“就说岳矢,但凡她多长点肉,能只因为踩个平衡车就被错认成女鬼吗?”
辛远:
“我看过岳矢的体检报告,她的体重指数确实稍微低了一点。”
王阿姨:
“看看看,我就知道。
“等等,你为什么要看她的体检报告?
“你现在筛选租户还包括了这项条款?
“已经严格到这种程度了?”
看着王阿姨好像开始担心他房子再降价也要租不出去的样子,辛远连忙解释:
“目前还没有这项条款。
“我看岳矢的体检报告纯粹是因为,我需要她向我证明她的种族是人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23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