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银边桂下的时光琥珀
一、标本册里的活桂花
纪念馆的库房整理时,念安在一个标着“1965·桂香号余物”的木箱底层,翻出了本牛皮纸封面的标本册。册页边缘已经发脆,却透着股淡淡的香,像有新鲜桂花在里面呼吸。翻开第一页,夹着片银边桂花——不是干枯的标本,花瓣边缘泛着湿润的银白,凑近了看,竟能瞧见细微的露珠在叶尖滚动。
“是活的?”小石头伸手想碰,被念安拦住。册页右下角有行铅笔字,是太奶奶的笔迹:“霜降前采的晚桂,用井水浸过的棉纸裹三层,能存住半季的活气。”再往后翻,每片标本旁都记着日期和短句:“秋分,满仓说这朵像妞妞笑起来的酒窝”“寒露,船板缝里钻出的野桂,带着咸腥味”……最末页夹着片完整的银边桂,旁边画着艘小小的船,船帆上写着“等雪落”。
“‘等雪落’是什么意思?”妞妞趴在桌上,指尖点着那行字。念安想起周爷爷说过,太奶奶总盼着望海镇下场雪,说想看看桂花沾着雪的样子。她找出太爷爷的航海日志,1965年的冬至页果然画着个雪人,雪人手里举着枝桂花,旁边写:“阿月说,雪桂能治满仓的老寒腿。”
当天夜里,标本册突然发出细碎的响动。念安抱着册页跑到“双香井”边,只见那片银边桂从纸页里飘出来,落在井水上打着旋,井水立刻腾起白雾,雾里浮出艘小小的木船,船上坐着两个模糊的身影,正往井里撒桂花。念安恍惚听见太奶奶的声音:“满仓你看,这样存的桂花,等下雪时就会发芽啦。”
第二天一早,井台边果然冒出圈嫩芽,叶片边缘带着银边,正是银边桂的新苗。孩子们蹲在旁边数叶片,突然发现每片叶子背面都写着个小字,连起来是:“雪落时,桂香号会回家。”
二、雪桂谣与老唱机
念念从槟城寄来的旧唱片机修好了。念安抱着它坐在银边桂树下,放上那张贴着桂花纸条的唱片,指针落下时,先是一阵海浪拍船的声响,接着传出太爷爷带着笑的咳嗽声:“阿月,别碰唱针,当心扎着手。”太奶奶的声音带着点娇嗔:“就想听你唱《雪桂谣》,上次在槟城港你没唱完。”
唱片转着转着,旋律慢慢淌出来,是段从未听过的调子,太爷爷的嗓音有些沙哑,却唱得认真:“浪打船板响呀,桂花香满舱;阿月织渔网呀,银线缠满筐……”唱到“雪落桂花梢”时,突然卡壳了,太奶奶的笑声混着唱片的杂音漫出来:“忘词了吧?该罚你剥三斤桂花!”
孩子们围坐在唱机旁,跟着调子轻轻晃腿。小石头突然指着银边桂树,“看!”只见花瓣上真的沾了层细雪似的白霜,在阳光下闪着光。念安抬头望天,秋日晴空万里,哪来的雪?再低头时,唱机里传出太爷爷的声音:“阿月你看,这糖霜撒得像不像雪?”太奶奶笑着回:“骗我呢!等真下雪了,我要把桂花糖霜抹在你鼻尖上。”
原来那不是雪,是清晨的露水混着桂花蜜凝结的霜。可奇怪的是,只有唱《雪桂谣》时,银边桂才会结出这样的“雪”。念安把唱机搬到潮音壁前,当唱到“船靠望海镇”时,壁上的水痕突然漫出条航线,从槟城港一直画到望海镇老码头,航线旁还画着串小小的桂花。
三、冬至雪与桂花酿
冬至前三天,望海镇真的飘起了雪。细碎的雪花落在银边桂树上,竟真如太奶奶所愿,白的雪衬着金的花,香得清冽。念安想起标本册里的“等雪落”,赶紧翻出太爷爷的酿酒方子——用雪水、银边桂和三年陈的米酒,密封在“桂香号”的旧酒桶里,埋在双香井旁。
“太爷爷写要埋三尺深,说这样能借着井里的暖气发酵。”念安拿着铁锹,孩子们在旁边帮忙铲雪,妞妞突然喊:“这里的雪化得好快!”果然,井边三尺见方的地方,雪一落地就化成了水,露出下面湿润的泥土,正好能埋下酒桶。
埋桶时,念安发现泥土里混着些细小的木片,拼起来像块船板,上面刻着“桂香号”三个字。周爷爷蹲在旁边用手刨土,突然掏出个锈迹斑斑的金属牌,牌上刻着只衔着桂花的螃蟹——是太奶奶的标记,她总说螃蟹是望海镇的“福气信使”。
“这是当年太爷爷埋的‘酒引’。”周爷爷用布擦着金属牌,“他说等雪落时,让螃蟹带着桂花酿找阿月喜欢的方向发酵。”话音刚落,双香井里突然冒起串气泡,井水漫出井口半寸,带着股甜香,落在雪地上,竟冲出条细小的水道,一直延伸到银边桂树下。
唱片机还在循环播放《雪桂谣》,太奶奶的声音混着雪声传来:“满仓你说,二十年后的望海镇,会不会有孩子捧着我们酿的桂花酒?”太爷爷的声音带着笑意:“不仅有孩子,还有会结糖霜的新桂树。”
四、会说话的船板
开春后,纪念馆决定修复“桂香号”的残骸,工人们在船底发现块特殊的船板,上面布满细小的孔洞,像被某种生物蛀过,却又排列得整齐,像串密码。念安让工匠小心地把船板取下来,放在潮音壁旁的展柜里。
夜里值班时,念安听见展柜里有“沙沙”声,凑近一看,只见孔洞里冒出细小的光,在墙上投出字迹:“阿月的顶针掉在货舱了”“今天的鱼获够换三斤桂花糖”……竟是太爷爷的航海日志片段。她试着往孔洞里塞了片银边桂花瓣,船板突然震动起来,投出的字迹变得清晰:“3月12日,阿月用顶针做了个桂花针插,说比店里买的好看。”
原来这是太爷爷特意做的“声纹船板”,把想对太奶奶说的话用特制的工具刻进木纹里,遇到桂花香气就会显影。念安又塞了片花瓣,墙上的字迹变成太奶奶的:“满仓总把桂花糖藏在船板夹层,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早就在那里放了防潮的石灰粉。”
孩子们轮流往孔洞里塞花瓣,船板投出的字迹越来越多:有太爷爷记录的航线修正,有太奶奶标注的桂花盛开时间,甚至还有段两人的拌嘴——“你又把我的绣花线缠在船舵上了!”“谁让你总把线团放在我掌舵的地方?”
最动人的是段没头没尾的话,太爷爷的字迹带着点急切:“阿月别怕,船漏了我顶着,只要桂花酿还在,我们就有家。”下面是太奶奶的字迹,温柔得像水:“傻瓜,有你的地方才是家。”
五、时光琥珀里的重逢
银边桂开满第三茬花时,念安在双香井里捞出个奇怪的东西——块拳头大的琥珀,里面裹着半朵桂花和片船板碎片,碎片上能看清“桂”字的一半。琥珀表面刻着圈细小的花纹,和太奶奶围裙上的桂花边一模一样。
她把琥珀放在唱片机旁,当《雪桂谣》唱到“银霜落满舱”时,琥珀突然透出光,里面的桂花缓缓舒展,船板碎片上的字也慢慢变完整——是“桂香号回家了”。光里浮现出模糊的影像:太爷爷撑着船,太奶奶坐在船头撒桂花,船后跟着群小小的银边桂鱼苗,正往望海镇的方向游。
“是太爷爷太奶奶!”小石头指着琥珀,里面的影像越来越清晰,太奶奶正把桂花撒进水里,鱼苗们争抢着花瓣,太爷爷的笑声顺着唱片的杂音传出来:“你看,它们跟着船走呢,以后望海镇的海里,全是带着桂花香的鱼。”
那天下午,海洋研究所的人来检测银边桂附近的海水,发现水里真的有种特殊的菌群,能让鱼类身上带着淡淡的桂花味,而这种菌群的基因序列,竟和“桂香号”船板上的微生物完全匹配。
念安把琥珀放进恒温展柜,旁边摆着那本活标本册和修复好的唱片机。孩子们趴在柜前,看着琥珀里的桂花慢慢旋转,像在跳一支永远不会停的舞。周爷爷捋着胡须笑:“满仓和阿月哪是离开了,他们是把望海镇变成了自己的船,带着桂香,永远漂在时光里。”
闭馆时,念安习惯性地往双香井里投了盏桂花灯,灯影在水里晃啊晃,突然和琥珀里的船影重叠在一起。她仿佛听见太爷爷喊:“阿月快看,孩子们在等我们回家呢。”太奶奶的声音跟着响起,软得像桂花糖:“来了——”
夜色漫过望海镇,银边桂的香气裹着歌声、笑声、海浪声,在每片花瓣、每滴海水、每块船板里轻轻摇晃,像块浸在时光里的琥珀,把所有牵挂都封得好好的,又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透出温润的光。
江西开五交店万海宁爸妈万泰万宁
万海宁高海宁扮的 爸妈 邱华春 邱妮
万海宁 老公男朋友 张振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第 3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