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船行至运河中段,距离扬州已不远了,俗话讲烟花三月下扬州,此番行径倒也符合。沈砚辞依旧常坐在船尾,要么默写经义,要么对着水面梳理思路,看着跃起的鱼,思考未来每一步的走向,张叔的死让她认识到,乱世需谨慎,未雨绸缪总归不是坏处。
这日清晨,她刚铺开纸笔,准备默写《论语》中的章节,就见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的书生,背着半旧的书箱,小心翼翼地挤到船尾的角落。书生约莫十**岁,面容清瘦,但身姿挺拔,眼中含着光,倒符合世人的刻板印象。
怀里紧紧抱着一卷线装书,正是《论语》。
注意到沈砚辞的目光,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拱手:“在下柳彦,是去上京赶考的,船仓里人满了,只好来船尾挤一挤,叨扰兄台了。”
沈砚辞放下笔,回了一礼:“无妨,在下沈砚辞,也是赴京赶考的。柳兄若不嫌弃,便坐这里吧,正好有块空地方。”说着,她往旁边挪了挪,让出半边蒲团。
柳彦大喜,连忙坐下,小心翼翼地把书箱放在脚边,又轻轻展开怀里的《论语》,指尖在书页上摩挲着,像是对这本书格外珍视。
“这是家父留给我的,翻了好些年,都快破了,让沈兄见笑了。”他见沈砚辞盯着书看,有些腼腆地解释。
“好书不在新旧,在是否能读进心里。”沈砚辞笑了笑,指着书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一句,“柳兄对这句话,可有见解?”
提到见解,柳彦的眼睛瞬间亮了,也忘了拘谨:“我觉得,‘为政以德’,首在‘安民’。君王若能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不用流离失所,避免大兴土木,百姓自然会像北辰周围的星辰一样,归附于他。像唐太宗李世民呈现大唐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反观秦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二世而亡。可如今……”
他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下来,“边境军饷短缺,北胡时常来犯;地方官吏贪墨,流民遍地,这‘德政’,怕是还没落到实处啊。”
沈砚辞心中一动——柳彦的想法,倒也有些说头。她点头附和:“柳兄说得是。但我觉得秦大兴土木反倒是为了缓解战争后的散兵游勇,不然反倒易生祸乱。去年淮扬水灾,朝廷发了赈灾款,却被贪官克扣,百姓只能逃荒,这样的‘德政’,不过是纸上谈兵。
我觉得,‘为政以德’,不仅要君主有德,更要官吏有德,百姓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跟着官走的;不仅要谈礼义,更要先解百姓的温饱。”
“沈兄此言,在理,说到我心坎上了!”柳彦激动地拍了下大腿,有种相见恨晚,“之前在江南时,我见过流民啃树皮、卖儿女,心里难过得很,可我只是个穷书生,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盼着考上科举,将来能当个好官,为百姓做些实事。”
沈砚辞看着他眼中的赤诚,想起了从前的自己——若不是沈家遭难,她或许也只是个在暖阁里读经、玩些女儿家的物什,年纪到了找个夫家,后半辈子蹉跎在后宅,想起此,只觉得大好人生浪费。
她坚定道:“柳兄有这份心,就比那些只知空谈礼制的腐儒强多了。将来若我们都能及第,定能一起做些实事,共建这大靖王朝的盛世。”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论语》聊到《资治通鉴》,从经义聊到时政。柳彦提到边境军饷的困境,皱着眉说:“有人说该加赋税充军饷,可百姓已经够苦了,再加赋,怕是要逼得更多人流离失所。”
“加赋不是办法,节流才是。”沈砚辞脱口而出,随即又觉得失言,赶紧补充,“我是说,边境有些老弱残兵,留在军中不仅不能打仗,还占军饷;若能让他们退役,发放半饷养老,既能省出一部分军饷,也能让年轻力壮的士兵得到更多补给。,同时提高军队整体素质。另外,边境有不少荒地,若让军户屯田种粮,也能补充军粮,减轻国库压力。”
柳彦听得眼睛发直,愣了好一会儿才道:“沈兄这想法……太妙了!既不苦百姓,又能解军饷之困,比那些大臣的主意实用多了!沈兄,你若去殿试,定能得到陛下赏识!”
沈砚辞笑了笑,没接话——她何尝不盼着能在殿试上说出这些想法,可李嵩党羽遍布,能否顺利走到皇帝面前,还是未知数。
船行至午后,王伯端来两碗糙米饭,还特意给两人加了碟咸菜,虽然是粗茶淡饭,但柳彦只觉得满足,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侧,坐船漂浮于运河之上,所谓“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现在确是“柳生与友同行于运河之上”。柳彦端起碗,拿木箸大口吃起来,一抬头发现沈砚辞斯文吃相,两人相视一笑,均觉得惬意自然。
夕阳西下时,船行到一处码头,需要停靠补给。柳彦站在船边,望着远处的炊烟,突然道:“沈兄,柳某现才发现,人生得一知己难寻,我自知现在说这个话有些为时过早,但总觉得你我定能有一番功成名就,我柳彦结交到你是幸事。”
沈砚辞心中一暖,这柳彦倒也是个性情中人,张叔走后,她第一次感受到同伴的温暖。她点头:“刘兄自谦了,你我二人同为考生,在这乱世之中相识相知,虽不似伯牙子期心有灵犀,但也同管仲鲍叔牙一般,若日后为同袍,朝堂之上还望柳兄多多担待。”
柳彦抿唇一笑,这个知己便定下了,情谊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
暮色渐浓,船再次启航。柳彦坐在船尾,借着夕阳的光读《论语》,沈砚辞则铺开纸笔,继续默写经义。晚风拂过,带着水面的湿气,两人虽未再说话,却有种莫名的默契。
这份在漕运船上结下的书生情谊,像一粒种子,悄悄在两人心中扎了根,也为沈砚辞未来的上京之路,埋下了第一个可靠的盟友伏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