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午饭是在六餐吃的,一群人到底没研究出来怎么用食堂的高科技厨具蒸米饭,最后是个在麻辣烫档口兼职过的女生回到了自己曾经工作的档口,借用煮麻辣烫的大铁桶煮了一锅面条,一百多个人凑活着吃了起来。
这一顿几乎就用掉了麻辣烫档口的所有存货。
校园里的物资看起来多,可平均到每个人身上,数据就很触目惊心了。
许是从来没有做过大锅饭的缘故,两锅面条一锅夹生一锅稀烂。被困在宿舍一天一夜还没有存货的同学自然吃的狼吞虎咽,也有不小一部分同学明显没什么胃口,但也不动声色地慢慢吃起来。
许尧将所有人的反应都看在眼里,盘算着如果食堂真的断粮,这些宿舍里有囤货的同学大概也还能撑上几天。
【10月20日买了一袋5kg的大米,两个人吃到今天11月17日终于吃完了】
【一个女孩子,三个多月能吃完10kg的大米】
网络上的信息过于纷杂,他不断翻看着小红薯上的帖子,试图从只言片语中估算他想要的数据。
“姑且就算一个人一月吃3kg米,现在群里一共有177人,一个月就要吃531斤米。”
“昨天在六餐发现了七百多斤大米。”他看了眼那些食不下咽的同学:“省着点吃的话,大概还能撑两个月。”
“现在是七月十号,两个月后就是九月十号。”人群中响起一个恍惚的声音:“就是说,其实我们连冬天都撑不到。”
“而且人不能光吃大米吧?”一个瘦高的女生举手发言:“碳水、维生素、蛋白质,维持人体基本健康缺一不可。食堂能屯大米,总不能屯蔬菜吧?我在韩餐后厨做过兼职,基本是几天送一次货,青菜更是每天现送。”
餐厅里确实只有当天的蔬菜,甚至一些绿叶菜在没放进冰箱的情况下已经蔫吧了。许尧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那就把蔬菜问题提到前面,第二个就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现在还好,起码遍地都是绿叶子,总能找到野菜吧。”李穗回忆起她太奶,小老太太总是天一亮就垮着个竹篮子不知道跑哪个山上去,回来的时候篮子就装满了各种她不认识的野菜,面一伸一拽,几条宽面落入热气腾腾的滚水中,野菜也在沸水中滚一遍,面汤也染上浓浓的绿意。
再用豆豉、辣子调一碗红彤彤的蘸水,就是她老家的野菜蘸水面。
“等到秋冬,连点绿色都找不着了,到时候连维生素都没地补充去了。”李穗托腮叹息,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似的抬头皮笑肉不笑:“差点忘了,那时候连最基本的碳水都吃完了,饭都没得吃了,还操心什么维生素的事。”
“冬天也不是没有一点野草野菜,宿舍楼前那片草地在雪天也能挖到荠菜。”姜杞随口提起,似乎并未意识到有何不妥。
阮青舒不动声色地和朱妙妙对视了一眼,连向来迟钝的李穗都缓缓低下头,抿着嘴默默扣草皮。
“现在放在首位的还是粮食问题。两个月后我们怎么才能吃饱。”许尧在米面上画了一个圈:“北方是春小麦、秋小麦两季,现在我们手中也没有种子,也不是种植的季节。”
上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即使心中有想法,也是悄悄地先在宿舍小群里商量着。
也许是长期节食把自己的胃饿小了,毛恨竹吃的很慢,慢到夹生的面条都已经逐渐坨掉,筷子一夹就断。最后,两只瘦的几乎只剩骨头的胳膊认真的捧起碗来,碎面条杂着黏糊糊的面汤扒拉进嘴里,小口小口,竟也全都喝完了。
她放下碗,看了看周围一声不吭的人群。沉默的时光总是显得格外漫长,似乎过了很久,毛恨竹举起手来:“土豆淀粉含量也很高,我们可以种土豆。”
颤抖的声音不是害怕、怯弱,而是陌生。
她并不适应被注视,但上次被注视时感觉还不错,所以她愿意再尝试一次。
所有人都向这边看过来,零星响起几个附和的声音:“对啊!土豆当主食也很顶饱,减脂期我们都这样吃。”
几乎没有一个女生能逃脱减肥这个永恒的命题。
“还有地瓜,我看那些老电视剧里都是把地瓜当粮食,我家以前还有个专门放地瓜的地窖!”
“地瓜叶子也能吃!叶子裹面粉蒸了蘸蒜泥,梗也可以清炒当菜吃。”
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查看土豆地瓜的生长期。地瓜的最佳种植时间好像是四到五月,生长周期长达四个月。但是有的资料上说土豆四季都可以种植,现在正好处于夏播的尾巴,5到7月播种,10到12月就可以收获。
如果现在播种,差不多正好赶上断粮的时间。
“种小麦要种子,种土豆就不用种子了吗?”这个扫兴的声音在一众欢呼显得格外刺耳,说不清是阴阳怪气还是自暴自弃:“就我们这群大学生真的能种出来东西吗?那些祖祖辈辈种地的人还要看天吃饭,求风调雨顺才能有口饭吃。而且外面全都是那些吃人的丧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冲进学校里来吧?我们,我们真的能活到那个时候吗?”
从上午大家聚在一起,一直到现在,这几乎是唯一一句发泄负面情绪的话语。
话音未落,一个女生就循着声音拨开人群大步冲了上去,对准那个男生的后脑勺狠狠地打了下去:“就你话多!就你话多!!就你话多!”
“董明睿,老娘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说不定,你再扫兴一句我就保证你活不到那个时候!”
李穗等人暗自叫好,并默默收回正准备暗中踹人的脚。
“姐,姐!”董明睿被打得嗷嗷乱叫,五官乱飞,手足无措的在亲姐姐手底下胡乱挣扎。压抑了一天一夜的董明昧哪里听得进去,几个响亮的巴掌下去,很难说不是在趁机发泄情绪。
“不好意思哈,我弟弟嘴欠,我自己教育。”董明昧一手拎着嗷嗷乱叫的亲弟弟,一边转头面对大家露出真诚的微笑:“暴力是不对的,大家不要向我学习。即使末日也要遵守规则纪律。”
她还不忘向毛恨竹投向歉意的目光:“种土豆肯定是比种小麦现实,支持,我支持。”
明事理的姐姐和嘴臭丧气的弟弟在大庭广众下上演着大家喜闻乐见的好戏。大家又恢复了积极团结的氛围,食堂中洋溢着人们对熊孩子被制裁的满意。姜杞也混在人群中间笑了两声,笑着笑着,忽然觉得有些诡异。
那个董明睿,其实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吧。
身处末世,怎么可能连句牢骚都没有。与其说他是对毛恨竹阴阳怪气,不如说是对未来的生活自暴自弃。
大家因为末世的巨大压力聚在一起,恶劣环境将这个小型社会的部分情绪压得几乎毫无踪迹,又无限放大另一部分情绪。多数人已经感受过丧尸、秩序失衡以及被困宿舍无人救援的恐怖,所以情不自禁地想将自己融入集体,下意识排斥任何可能导致分裂的行为。
这种压力模式下,几乎不允许出现其他的声音,没有人承担得起离群索居的代价。
姜杞再看向那对姐弟,董明昧在大家认同的目光中继续给了弟弟后脑勺两巴掌,董明睿挣扎的身影在众多看好戏的目光中显得狼狈至极,他只抿着嘴抱着头,似乎想走,却又不敢走出去。
她忽然觉得心缺了一块。
这个糟糕的世界。
姜杞还在恍惚寻找着自己缺失的灵魂,一旁忽然响起毛恨竹颤抖的声音:“夕夕买菜的那个驿站里还有我买的三斤土豆!已经好几天了,快放假了吃不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直拖着没去拿!”
“我也想起来了!餐厅后厨就有一大盆已经切成块的土豆。”一个人激动地站起来,朝后厨的方向跑过去。
那盆土豆已经清洗干净切成了快,大概是备菜后没用上,泡在水里留到了现在。不幸中的万幸是土豆没去皮,六餐饭菜简陋瓜果不去皮鸡蛋能吃出壳是出了名的,素来饱受诟病。万事阴差阳错,谁也没想到有一天还会为此感到庆幸。
生命的及格线上,绝望和希望反复跳跃。
这一大盆土豆被当成宝贝珍重地供起来,毛恨竹在几个同学的簇拥下去校内夕夕买菜的那个驿站取快递,还有十来个兴奋地同学立刻回宿舍翻腾工具,发誓要今天就把耕种的地翻出来。
人们像是被打通了任通二脉,仔细翻找着食堂仅剩的一点新鲜蔬菜,看看还有什么能当种子培育起来。
姜杞不动声色地从人群中退出来。
宿舍里有赶海用的铲子,也许能用来开荒耕地,她要去找出来。
学校的大坡将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姜杞抬手挡住阳光,低头踩着自己的影子。慢慢的,几个头的影子从她脚边冒出来,并逐渐拉长。她停下脚步,直到四个影子头脚都凑到一块。
“你们怎么也出来了?”她闷声问。
阮青舒想了想:“让那些学长学姐规划学校未来去吧,我们几个被疫情困了一冬天,对学校啥都不了解的大一凑什么热闹。”她在“困了一冬天”这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显得有些阴阳怪气。不过她老阴阳人了,姜杞丝毫没有在意。
李穗素来是指哪打哪,让做事绝不问为啥,除非自己想挑刺。她嬉皮笑脸地踩着其他几人的影子,也不在意这是要去哪。
“我们不跟出来,你连宿舍门都进不去。”整个宿舍只有朱妙妙绝对记得带钥匙,她带着影子躲开李穗的脚,本就无语的脸上又多了几分复杂。
姜杞最终找到了那把铲子,铲子是赶海的时候挖蛏子用的,有些小,开荒有些勉强,但在一群或者纯手动或者铁勺子挖土的人中已经是鹤立鸡群,四个人拎着小铁锨小铲子,根据微信群的消息小跑着来到教师教育学院教学楼后面的那块荒地。
这是一块盆地?南面是教学楼后背,西边是废弃宿舍楼,东北两面都是山崖,姜杞她们的宿舍楼就在北面的山崖上。
这里很大,大概有两亩地。四面都被包围也很隐蔽,荒草丛生,杂树环绕。平时上学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这里。
“你怎么知道是两亩?”李穗挑眉。
阮青舒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了她一眼,施舍般指了指门口挂着的告示牌。
【农园种植基地:占地约两亩……闲人免进】
“这里都废弃好多年了,直到去年学校才松口批给了农院,准备在这里建大棚,修种植基地。”李佳宁搬开一块碎石,擦了把脸上的汗:“丧尸要是晚爆发一年,温室大棚什么的就全建起来了。农院有个小番茄老师一直嫌主校区后山地方小,到时候肯定会搬过来,小番茄一排排一串串红彤彤圆滚滚!还有老师专门培育食用菌菇,不过没法长在阳光房里。但是有好多研究生都栽培无土生菜,主区的大棚里就绿莹莹的从地面种到天花板!到时候咱把玻璃房门一反锁,守着整个大棚的菜吃都吃不完。”
光是搬运荒地上废弃的建筑垃圾就让大家累得全身冒汗,接下来还要翻地,拌草木灰……不少人根本不去理会李佳宁毫无意义的幻想。可就算没人理睬李佳宁还是闲不住嘴,他就是喜欢幻想一些让自己高兴的事情,这个癖好让他一次次在绝望中撑了下去。
他本来是农院的学生,去年转专业来到了商院。都说国际贸易也是天坑,但总比坑死人的农业强上不止一点。这一整个学年他都抱着对未来的巨大憧憬补习大一的课程,专业课从早排到晚,除了周日的下午,一星期六天都是不停奔波在各个教学楼各个教室里。
累,但好在只累一年。
这个学期他光专业课就要考九门,为此他提前两个月复习,到期末月的时候更是每天两眼一睁就是学,知识带给他自信,他怀着满腹的自信迎接最后一场考试。
跟高考一样,他再一次在命运转折之际压错了考点。
辛苦复习了两个月的内容全都没有考到,因为这次考的是末日求生,他龇牙咧嘴的冲出考场,哪怕再慢一秒,命都会留在里面。
他的人生仿佛永远徘徊在及格线。
那么一大盆土豆也就只有个百十来块,估计好种植面积,勉强达到标准后搬运建筑垃圾的人就停了下来。早知道种地这么累,刚才食堂里诉苦的人就该全拉过来。
坐在钢筋石板上休息时,才有人满了半拍般畅想起李佳宁绘声绘色的描述,无意义的幻想远不如现实的好处来的有吸引力,那人思维发散到到农院所在的主校区,羡慕道:“主校区有温室大棚,后山还有种植基地,一定不愁没吃的吧。”
旁边的人嗤笑一声,低声道:“主校区人多啊,周围是商圈,地势低还没什么围墙,估计早就沦为丧尸乐园了。”他朝那边努嘴:“真安全的话,那几个人为什么还跑到东区来?”
从主校区跑来的候源林三人置若未闻,只是汗滴落在眼睛里的时候,会抬头看会天。
“接下来就是播种了吧?”“还有翻土、拌肥料呢。”
“啊啊啊啊啊累死了!”
本以为累成狗一样,种完地后她们不会再留恋那片土地一眼。可埋下最后一捧土后,所有人都没着急奔赴宿舍柔软的小床,反而不约而同的蹲在田埂上,挤在墙角的树荫下里,期待着看着这片算不上肥沃的土地。
平整,田埂歪歪扭扭,但每个小土坑里都认认真真埋下了希望。
甚至有人趴在地上祈求上天保佑,愿用今年全部挂科换取土豆健康成长。
阮青舒冷哼:“净给些没人要的东西。”
许是天无绝人之路,第二天天空就飘起了雨丝,小雨密密地下了一整天。
许尧很快就能明白,一个人一个月吃三斤米是在修仙
触发支线任务:姜杞的秘密[问号]
很喜欢李佳宁的这一段[熊猫头]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好好生活。
祝愿姜杞以后也能拥有一颗健康、稳定的心灵。大家也一样[撒花]
下一章开始,节奏就快起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种土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