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雨丝像被扯碎的银线,密密斜斜地织着,将亚历山大桥笼罩在一片朦胧里。任安倚着桥栏,目光越过涌动的人潮,望向远处埃菲尔铁塔模糊的轮廓。身边的粉丝还在拼命往前挤,经纪人和保安的劝阻声像投入湖面的石子,瞬间被更汹涌的呼喊吞没——“任安!任安!”
就在这喧嚣的顶点,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桥畔的老树下,一个身影在雨雾中若隐若现,熟悉得像刻在骨头上的旧痕,却又陌生得让他不敢相认。“是她吗?”他下意识地呢喃,指尖攥紧了背包带,“不可能的,她怎么会来看我……”
下一秒,声浪猛地回潮,将他从怔忡中拽醒。“向前走,别在桥上发呆!”经纪人茉莉的声音穿透嘈杂,带着不容置疑的干练。任安慌忙应声,再朝树下望去时,那里早已被攒动的人头填满,方才的身影连同那点渺茫的念想,都被挤得没了踪迹。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说不清是释然还是怅然的笑,转身跟上队伍。
谁都知道任安如今的分量——既是搅动乐坛的音乐家,也是执笔就能掀起风浪的剧作者。他刚导演的《你和我》在各大榜单霸榜,里面的配乐像有魔力,能把最坚硬的心都泡得柔软。这次来巴黎,正是为了领取那座沉甸甸的默克敦奖。
“发言稿背熟了?第一场穿黑西装,第二场去更衣室换紫色那件,还有……”茉莉的叮嘱像细密的针,扎在耳边。“茉姐,说了八百遍了,我连每个标点都记牢了。”任安转头看向窗外,雨丝依旧斜斜地挂着,白花花的一片,把远方糊成了晕开的水墨画。“这雨……和那天真像啊。”他轻声说,“看不清尽头,就像我和你。”
“又瞎想什么?行程这么赶,赶紧再过遍流程!”茉莉敲了敲他的胳膊,低头打开电脑处理工作。任安没再反驳,只是望着雨幕,眼神飘得很远。
会场藏在一条安静的巷弄里,典型的法式小楼带着旧时光的温润,几张铺着白桌布的桌子旁,坐的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主位上的莫尔顿尤其惹眼——这位音乐剧界的泰斗,早年凭《花里错》《黎明前》奠定地位,哪怕当年尚未大红,任安也早已把他的作品翻来覆去地研究。能和他聊聊新构思,是任安藏了多年的梦。
黑色西装衬得任安身形愈发挺拔,中式立领里透着股内敛的俊朗。他对着镜子系好领带,茉莉在一旁念叨:“多跟前辈取取经,这机会可不是天天有。”“知道了。”他应声,推开化妆间的门。
闪光灯像追光的星子,从走廊尽头一路铺过来。任安踏着光走出去,板正的姿态里带着东方人特有的沉静,快门声顿时像爆豆般响起。“任导这颜值,出道都绰绰有余啊!”“有才又有颜,这是要上天啊!”议论声里,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记者挤到跟前,亮了亮胸前的铭牌:“任老师您好,我是明日媒体的蛋挞,能耽误您几分钟吗?”
“请说。”任安颔首。
“《我和你》里的背景太妙了,真实里裹着梦幻。”蛋挞眼睛亮亮的,“大家都在磕张琪沐和任宇的CP,可我总觉得,郑芷和任宇的关系不一般——他们到底是爱情,还是友情?”
任安挑眉:“你倒是和别人不一样。”
“我就觉得郑芷在任宇心里不该是配角。”蛋挞笃定地说,“这是我的直觉。”
“你的直觉很准。”任安刚要往下说,茉莉的声音就追了过来:“时间到了,快进去!”
“抱歉。”他对蛋挞致歉。
“没事。”女记者笑得狡黠,朝他挥挥手,“我们会再见的。”
任安脚步一顿。会再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雨还在下,像个没讲完的谜语,缠得他心里微微发紧。
衷心感谢每一位读到这里的朋友。这篇《念彗安》,藏着六成的真实过往——那些雨天的凝视、掌心的温度、时光里的拉扯,都是曾真实发生过的片段。作为初次提笔的尝试,文字里或许有生涩的棱角,叙事中可能藏着未打磨的粗糙,但每一笔都浸着真诚。如果这些片段曾让你有过片刻的共鸣,便是它最好的运气。也恳请大家多些包容,若有余味,不妨继续往下走——后面的故事里,还有更多关于等待、成长与和解的细节,在时光里静静待着,盼着与你相遇。再次鞠躬致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斩获默克敦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