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雪总在悄无声息中落下,像是城市无声中的一次温柔告白。
这天傍晚,杨琳仍在图书馆二楼的阅读区翻阅资料,窗外天色渐暗,她起身时,恰好看到玻璃上凝了一层细细的白。她走到窗边轻轻擦拭一角,视线投向街道,只见银白色的雪已经悄悄落了一地,连人行道的边缘也被薄雪覆盖,世界安静得像一封还未打开的书页。
走出图书馆时,冷风扑面而来,雪花仍在下。那不是瓢泼,也不显纷繁,而是轻盈地旋转着,像一个个安静坠落的音符,在城市的夜色里缓缓飘落。
街道被积雪轻覆,路灯透着微黄的光芒,像是在雪幕中泛着一圈柔和的光晕,把夜色衬得愈发安静。高楼的玻璃反射着雪花的流动,仿佛整座城市都慢了下来,裹上了羽毛般轻盈的寂静。
杨琳裹紧了围巾,将手插进大衣口袋里,呼出的白气迅速在空气中散开。她下意识地低头看手机,屏幕上方弹出一条消息——
沈奕:[在学校门口等你。]
她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像雪夜中悄然绽放的一点温意。
她加快脚步,走过校园小径,树枝上积着雪,偶尔有风吹落一片,落在她肩头,像是冬天打来的一个轻轻的招呼。
远远地,她就看到沈奕站在校门口的路灯下。
他穿着深色呢大衣,双手插在口袋里,站姿安稳。雪花落在他肩膀上没有拂去,鼻尖已经被寒意染得微微发红。他看到她,抬手轻轻挥了挥,眼中是冬夜路灯下那种藏不住的暖。
“冷不冷?”他走近几步,伸出手替她把围巾拢了拢,动作自然又细致。
杨琳摇了摇头,鼻尖泛红,但眼睛里却透着笑:“有点饿了。”
沈奕笑了笑,从大衣口袋里拿出一个银色保温杯递给她,杯身还冒着热气。
“我猜你没吃饭。”他说,“给你带了点热汤,先喝点,暖暖胃。”
杨琳接过杯子,两只手紧紧握着杯身,指尖一触即温,整个人好像都被这温度包裹住了。她打开杯盖,一股热腾腾的香气扑鼻而来,是她熟悉的南瓜浓汤,略带一点姜香,温柔中带着驱寒的力道。
“你怎么知道我想喝这个?”她抿了一口,轻声问。
沈奕看着她:“我猜你今天会在图书馆耗到很晚,出来肯定冷,也肯定没吃东西。南瓜汤刚好不会太油,胃也好受。”
杨琳低头轻轻一笑,那一刻的她仿佛忘了雪夜的寒冷,只有手中的温热和心里的踏实。
他们沿着雪覆盖的人行道缓缓走着。脚步踏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是冬天最温柔的节奏。
街边的建筑像一幅幅安静的剪影,橱窗里透出橘黄色的光,偶尔有咖啡馆里传来低低的爵士乐,还有人抱着鲜花从花店走出来,雪落在花瓣上,别有一种浪漫。
城市被雪夜安抚得安静下来,像是一座正在轻声呼吸的生物。
“明天要去看展览吗?”沈奕轻声问,打破了夜的沉默。
“嗯,听说是亚洲文化主题展,应该很有意思。”杨琳又喝了一口汤,热气在口腔中散开,暖意一路从喉咙滑入胃里。她抬眸看他,“你陪我去?”
沈奕没有犹豫:“当然。”
他说话的时候语调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毫无保留的认真。
“只要是你喜欢的,我都愿意陪你去。”
杨琳没再说话。她走在他身旁,脚步慢了半拍,像是为了捕捉雪夜的细节,也像是想让这一刻停得久一点。
然后,她伸出手,轻轻拽住了他的衣袖。
沈奕低头看她,没有说什么,但嘴角微微扬起。
她的手指微凉,但动作却很轻巧,就像是一种默契的确认。她没有牵手,但那一下下拽住衣袖的动作,比牵手更深一层——是一种依赖,也是一种接纳。
—
雪还在下。
他们走过图书馆门前的广场,走过雪松下结着晶霜的雕塑,也走过那间还亮着灯的小书店。城市在雪夜中沉静下来,车流也少了,只剩偶尔驶过的车灯拉出一长串温暖的尾光。
冬夜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他们在这座城市里留下的脚印,一步一个地落在雪地上,彼此交叠。
杨琳心里忽然想起了T.S. Eliot那句话:
“Every moment is a fresh beginning.”
也许,这样的雪夜,就是最恰当的“新开始”——没有誓言,也没有宣告,只是一个眼神、一杯热汤、一段不慌不忙的并肩而行。
她侧过脸,望向沈奕。
他正望着前方,一如既往地沉稳,安静地等她愿意开口。
而她已经知道,在这个被雪包围的城市里,在这个夜晚,他们正在一起缓慢、坚定地走向未来。
他们的故事,没有**迭起的情节,却在一个寻常雪夜中悄悄继续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