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冬夜,雪依旧在轻柔地飘落。街灯的光晕透过薄薄的雪幕,像一层温暖的纱,将整座城市都裹进柔光之中。空气清冽却不刺骨,仿佛连寒意也被雪花安抚过一般,变得缓慢而温和。
杨琳和沈奕从书店出来,手里各自拎着一袋书。街边橱窗倒映出他们被围巾和大衣裹得严严实实的身影,看起来像两个刚从一段静谧时光里走出来的人。
“你买了什么?”沈奕侧头问她,语气轻缓。
杨琳扬了扬手中的书袋,封面上有英文字母隐隐透出:“一本关于跨文化传播的案例集,内容挺实用的,可能对我那边的研究会有些启发。”
沈奕点点头,脚下的雪“咯吱”作响:“那看来你是准备一回去就开工了?”
“也没那么急,”杨琳嘴角弯起,语调悠然,“今天晚上还是先好好享受这场雪吧。”
她仰头看着夜空,那些落下来的雪花悄然贴在她的睫毛和发梢上,像是夜色赠与的微光。沈奕也抬头看了一眼,城市的天空尽管被灯光映成浅橘色,但那份雪夜的安宁,仍旧真实地落在他们身边。
?
两人并肩沿着街道慢慢走着。繁华的大道仍车流不息,但多了一份雪天独有的沉静感。走到中央公园的入口时,杨琳忽然停下脚步,视线被那片雪白吸引。
“进去走走?”沈奕轻声问。
杨琳点点头:“走吧。”
踏入公园,四周一下子安静下来,只余雪落在树梢的声音和脚下踏雪的“咯吱”声。雪将每一条小路都铺上了浅浅一层白,像是给城市的喧嚣涂了一层静音滤镜。
路灯斜照在湖面上,湖水已结上一层薄冰,泛着淡淡的银光。湖心的木桥在雪中半隐半现,松树的枝条上垂着晶莹的冰凌,四周静得仿佛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你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见到雪的样子吗?”杨琳轻声问。
沈奕思索了一下,嘴角带着点笑意:“记得。有一次,刚起床我妈就说‘今天下雪了’,我还半信半疑。结果拉开窗帘一看,外面全白了,连屋顶和车都被盖得严严实实的。”
“那天学校还照常上课,但我一路上都觉得自己像走在童话里。””
“那时候是不是特别开心?”杨琳转头看他,眼中含着笑意。
“开心到不想去学校。”沈奕笑了笑,“结果还是被揪着去了,但整整一上午,心思都在窗外的雪上。”
杨琳也轻笑:“我第一次见到雪是在奶奶家,过年那会儿。她家院子里下了一夜的雪,我用小铲子堆了个雪人,还非得把自己的小红帽摘下来给它戴。”
沈奕一边听着,一边不动声色地看着她,仿佛能从她的讲述中看见那个小时候倔强、又带着童趣的女孩。
“你小时候一定很可爱。”他轻声道。
“当然。”杨琳扬起眉,带着一点俏皮的神气,紧接着又轻轻叹了口气,“只是,长大后看雪的心情就不太一样了。”
沈奕听出她语气里的细微转变,缓缓问道:“怎么不一样?”
杨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慢地蹲下身,从雪地里捧起一团松软的雪,轻轻捏了捏,然后松开,雪屑从指缝间滑落。
“小时候看雪,总觉得世界一下子安静又纯净,像什么烦恼都被覆盖了。但现在……”她站起身,望向远处的林影和沉静的湖水,“现在看雪,会想起过去的事,也会想未来的事。雪是美的,但它也让人意识到时间在走,很多东西不会停下。”
沈奕没有急着说话,只是伸手握住了她的手,掌心温热,穿过手套也能感受到那份厚实的存在感。
“那也没关系。”他的声音温柔却坚定,“不管时间怎么走,我们还在一起。雪会停,夜会深,但你不会一个人。”
杨琳看向他,街灯照亮他的眼睛,仿佛映出整片雪夜的光亮。她微微一笑:“嗯。”
他们继续向前走,步履缓慢,却坚定。雪花轻轻落在他们肩头,化成细微的水珠,又迅速被寒意蒸干。
夜色下的中央公园仿佛一个远离现实的梦境之地,湖面结冰、树影沉静,一切都被雪覆盖,却也因此变得柔软温存。
而他们的脚步声,在这片寂静里,仿佛也走进了更加真实和温暖的未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