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三皇子他养虎为患! > 第3章 殿下何时与苏大公子交好了?

第3章 殿下何时与苏大公子交好了?

李卓走在前面,阿六推着轮椅跟在李卓后面。清风园宴饮,李卓还未进去便早已有小厮前去通报。

此次踏青,李卓是受外公刘秉忠之邀来的月湖亭,朝中要员多数受邀到此。李卓年十五,景安帝至今未立太子,一是景安帝正值壮年,二是元皇后所生之先太子李璋三年前不幸病逝,因此太子之事便耽搁了下来。朝中并非无人着心于立储之事,只是两年前督察院左都御史萧恒曾上奏请立二皇子为太子,被贬谪沧州,此后便无人敢遑论皇储之事。但朝中势力暗暗分作两派,分别是□□以萧中谦为首的二皇子派和□□以刘秉忠为首的三皇子派。

李宏二十三岁,性情沉稳,为人谦和守礼,颇受百姓拥戴,前年豫州大旱,他亲下豫州,开仓放粮赈灾。据传闻,李宏府中装饰清简,比寻常官员看上去还要清寒,奴仆皆衣着朴素,出行少有人马伺候,不像李卓,跟着的仆人随从都乌泱泱一堆。

先太子逝后,朝中人莫不以为二皇子会被立为新太子,当时连右相刘秉忠都认为李宏将被立为太子成为下任新帝,毕竟自己的外孙太荒唐。但是御史萧恒贬谪案给了刘秉忠新的希望,君恩难测,或许景安帝就是中意自家的活阎王,有意立李卓为太子呢。于是在萧恒贬谪后,刘秉忠暗中为李卓纠结了一股势力,但凡景安帝有一点暗示李卓为太子的意思,这股暗中不为人知的三皇子派会立刻如春日新笋,一夜之间,破土而出,且声势浩荡。这次踏青明面上是春日闲聚,但暗地里也是一次为李卓拉帮结派的机会。

宫中皇子亲临,自通报后,各路官员及其亲眷都于清风园门处等待,为首的便是刘秉忠。

见李卓来了,刘秉忠笑着上前行礼道:“三皇子安,一路上来累了吧?王大人与陈大人在阁内略备了些茶水糕点,还请三皇子与老臣前去。”

李卓颔首,有些不耐烦道:“又是王实甫和陈守义,在宫学里见到他俩都够烦了,好容易出个宫,还要见他俩,我不去,你也别跟着我,都让开。”

刘秉忠的笑容僵了一下,但不愧是老丞相,很快调整好了心态,笑道:“贵妃娘娘特意叮嘱老臣要照看好殿下,还请殿下念及贵妃娘娘,莫叫娘娘担心才好。”

李卓眉头一皱,不管一排行礼的官员及其子弟,自顾自抬腿便要走,见阿六还愣在后面,烦躁地呵斥道:“蠢货,跟上。”

阿六低头,暗中看了眼右相,开口道:“殿下,娘娘确实吩咐过奴才......”

此时,刘秉忠注意到轮椅上的苏文锦,第一眼只觉得眼熟,但是没想起来是苏登阁的儿子,看见他腰间别的玉佩,只以为李卓又在胡闹,随便哪里相好的戏子男倌也带来,还放轮椅上推着,真是丢人,他们刘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混世恶霸,偏偏还是皇子,要是自己的儿孙,八条腿都给打折了,哪里还容得他作乱。哎,景安帝是个守成的好君主,可惜太仁厚,对李卓太纵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其实他也想偷偷站二皇子派,但□□萧中谦和其门生苏登阁政策与他完全相反,不能纵容他们对昭明瞎改革。李卓顽劣但本性不坏,到时候让他做个逍遥皇帝不问政事,自己把理昭明,一定会让昭明做大做强!更进一步!

刘秉忠看着苏文锦,假笑道:“这位小公子是?月湖亭未受邀者不得入内,小公子还请回吧。”言罢对贴身仆人阿忠使了个眼色,阿忠即刻便要将苏文锦往外推。

李卓闻言不怀好意地笑道:“且慢,刘相怎知他未曾受邀,不知其名,不明所以便要撵人,你也太武断了吧。”老东西老管他,还想撵他带的人,要是知道此人是他死对头苏登阁之子,场面一定很精彩。

苏文锦不慌不忙地朝刘秉忠作揖道:“晚生苏文锦,见过刘丞相,晚生天生腿疾,失礼之处,还望丞相海涵。”这么多人注视着,苏文锦是有些紧张的,但十七年来苏府里受的种种难堪,也让他学会遇事即使内心再慌乱,表面上看着也要镇定。

见父亲刘秉忠还没反应过来,刘慎明上前行礼笑道:“原来是苏府大公子,百闻不如一见,果真有天人之姿,那首永夜,当真是好诗,此次清风宴,还望苏公子不吝笔墨,让愚兄瞻仰学习一二。”

苏文锦道:“刘少卿过誉了,不才愚拙,还望少卿不吝赐教。”

刘秉忠很快反应过来,李卓把苏登阁家大儿子给带来了,虽说此次踏青苏登阁也来了月湖亭,但□□大多会于揽月台处,清风宴也多是□□官员,李卓把左相之子带到清风园,真是......岂有此理,臭小子越来越会气人了!柳直那会儿景安帝怎么没给他打死!还把他的贺礼给了苏家人!三皇子眼见是废了,要不换个苗栽吧,四皇子病弱,五皇子年幼,圣上啊!怎么就给老臣留了这么颗坏苗子,这么好的太阳,老臣心里凉飕飕的。

即使心里很气,不知道苏登阁那个老狐狸的小狐狸儿子和三皇子牵扯上是想使什么坏,刘秉忠脸上的笑容还是很和蔼,眼角的褶子在笑容下抽搐道:“虎父无犬子,苏公子气质非凡,还请与老臣前往阁中一叙,殿下可愿同去?”

李卓想回绝,但苏文锦先答谢了,且刘慎明很自然地推上了轮椅,和苏文锦交流起了诗词,仿佛相见恨晚一般,二人一答一问之间都开始称兄道弟了。似乎谁也不记得刚才刘秉忠还要撵他走。

刘秉忠吩咐完阿忠去请苏登阁来清风园,便笑着对李卓道:“请吧,殿下。”

李卓看着苏文锦的轮椅被推向清风阁,也只能顺着刘秉忠跟上去了。

“殿下何时与苏大公子交好了?老臣甚是不解。”刘秉忠问道。

李卓道:“本宫与和人来往你也要管?粤州水患处理好了吗?难怪吏部参你办事倦怠。”

刘秉忠见李卓关心蝗灾和朝中事情,心中还是欣慰的,顺着他的话道:“水患一事虽关系重大,但粤州偏僻地荒,非粮草供应之地,已派遣陈侍郎携湘江粮米调度;吏部多萧苏子弟,与老臣素来不合,无事生非,殿下不可轻信。水患一事,殿下看法如何?”

清风园杨柳依依,花丛簇簇,奇花异树,随处可见,微风阵阵,鸟鸣婉转;而两千公里外,无数人家家破人亡,洪水冲毁房屋,淹没土地,对于贫穷的百姓而言,田地房屋就是命,一场大水,淹了多少房屋,造就了多少流民。如此残酷惨淡之事,对于京城中的人而言,不过是饭后谈资,多数京中百姓上请京兵严看城门,切勿放流民进城扰乱他们的生活秩序。人和人之间差异的巨大,让生来富裕安定的人根本无法去共情那些困苦的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房屋田产后该如何生存,比起考虑同胞的死亡痛苦,不如去勾栏听曲,瓦舍斗蛐自在快活。

自然,对于生在京城中的万金之躯李卓而言,粤州水患也不过是他打发刘秉忠一时想起的敷衍之词罢了,粤州百姓的死活与他何干,只要昭明在一天,他就是昭明的皇子,天底下顶顶尊贵的人,皇室子弟,向来是视人命如草芥的。即使二哥装的再贤德,豫州赈灾时,他何曾出过州府,何曾断过肉糜,那点亲力亲为的假作派,不过是愚民争权罢了。

于是,李卓道:“昭明百姓何其多,粤州水患何苦调湘江粮,天降水于粤州,便是粤州之灾,与湘江何干?与朝廷何干?与我何干?”

刘秉忠心中一寒,李卓言及水患时表情漠然,似乎人命当真如蝼蚁般轻贱,薄情至此,当真是君王人选吗?

刘秉忠正言道:“民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仁德之君方能使社稷安稳,国富民强,殿下无视于粤州之灾,不怕粤州人反乎?”

李卓笑道:“天道如此,粤州人反亦是天意,天要昭明亡,昭明不亡也亡,天要昭明昌,昭明不昌也昌。”

刘秉忠道:“殿下,事在人为,古今千百年来,亡国之君无不是荒淫无道以致国破,而贤德仁义之君无不使国旺民安。”

李卓不屑道:“刘相,成王败寇,于开国之君而言,前朝败者必然是寇,与仁义贤德有何干系?再说,我无意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我只想做个混蛋王爷,二哥贤德,必然容得下我作乱。”

刘秉忠小声道:“殿下,手足之情如何与父子之情相提并论,焚书案景安帝容得下你,二皇子未必容得下,殿下不为自身考虑,也请为贵妃娘娘着想。”

李卓神色一寒道:“刘丞相今日话也太多了些吧。”

刘秉忠恭敬劝道:“老臣一片苦心,望殿下明知,苏文锦乃苏家子,殿下还是远些他好。”

李卓不予理会,快步甩开刘秉忠,追上前面被刘慎明推着的苏文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