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石巷,程煦安敲了敲后座车门,换顾易开车黎澈座上副驾。回家路上,黎澈侧身转头看着闭目养神的程煦南好奇地问:“煦安哥,你为什么会喜欢他啊。”他语气里有疑惑有好奇。
程煦安没睁眼只是反问:“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喜欢就是喜欢。”
“那你为什么喜欢顾易?”他无所谓反问。
闻言,专注开车的人分给黎澈一个眼神,正准落入对方炽热的星星眼,怔愣间,身侧人说出专攻他心脏的回答:“不知道,从小就喜欢,记事起的第一个生日愿望就是跟哥结婚。”
顾易握住方向盘的手一紧。
“哦,期待早日喝上你俩的喜酒。”这个回答并不意外,从小黎澈就是顾易的小尾巴,大院里的人都知道。以前在首都读书的时候,程煦安和顾易是大院里最聪明的小孩,黎澈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顾易和程煦安已经跳级到初三了,为此黎澈还大哭大闹过一次。后来黎家给学校捐了所图书馆和教学楼,目的就是让黎澈在初三一班教室里有专属自己的小课桌椅,天天陪顾易上晚自习然后一起放学回家。
持续一周后,小小的黎澈迎来了一次大感冒,高烧不退,连在市医院挂了三天吊瓶,急的黎家人没日没夜的陪同在侧。后来初三一班教室再没有专属黎澈的小课桌椅,因为医生说这次生病是因为昼夜温差大受了凉,所以顾易就申请了不再上晚自习,于是黎澈每天放学后都会跟不用上晚自习的顾易坐车回家,然后黏着顾易陪自己玩心爱的拼图。
那段时间程煦安忍不住埋怨黎澈抢走了自己的放学伙伴,随后他也索性不去上晚自习了,尽管如此两人的成绩依旧在年纪名列前茅。
周二,池溪南去学校试课,程煦安就在校园里瞎逛等他下课,他环顾四周打量,操场两幢对立的篮球架已经破败,水泥地板上的场地标线有些不平整,但场上的孩子们依旧玩的忘乎所以,他拿出手机给助理打电话。
下课铃响。
班上孩子一窝蜂上前围住池溪南,眼里全是好奇与童真。程煦安靠在门边饶有兴趣地看热闹,发现有陌生帅气面孔,孩子们目光齐刷刷转移到程煦安身上,一孩子大喊:“你是来接池老师回家的吗?”
池溪南也顺着声线看过去,就见程煦安正注视着他,眼底泛起笑:“没错,顺便带你们池老师去吃饭。”
孩子懂事:“那好吧,池老师再见。”
“池老师再见。”孩子们的声线很整齐,也很有礼貌。
池溪南轻笑摆了摆手:“孩子们再见,下次见。”
池溪南走出教室,跟着程煦安一起下楼离开学校。
程煦安自然顺手拿过池溪南手里的东西,忍不住打趣他:“池老师,中午想吃什么?”
对方熟练地举动像情场上游刃有余地高手,“池老师”三个字在孩子们嘴里说出来正常,在程煦安嘴里说出来就多了层蛊惑人心的韵味。池溪南扭头,不答反问:“不无聊吗?”
程煦安嗤笑:“不无聊,我乐意跟着你。”虽然独自在学校闲逛的时间确实无趣,但他可不会承认。
“下午还有课吗?”程煦安问他。
“没有了。”一周只有六节课,周二到周四各两节,因为是第一周试课,校长这周就只给他安排了三节课,各班一节。
程煦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明天要回趟首都,周四回来。”他简单说了下自己的行程,又问:“周四有课吗?”
“下午的课。”
“好,那我周四来接你下课。”
池溪南柔声道:“其实你不用来接我下课。”我并不需要别人花时间特意陪伴自己,不过后面这句话他没有说出口,只在心里默念。
程煦安仍笑着:“我愿意,喜欢来接你下课。”
此话一处,池溪南便没再多说,轻笑一下:“好吧,你随意就好。”
一周的试课结果反响非常不错,学生时代的小孩对副课的喜欢程度总是大于主课,加上池溪南性格柔软好说话,所以三个班的学生都对他喜爱有加。下课铃响后,过几秒。池溪南口袋里的手机也发起震动,不用看他都知道消息的主人是谁,他拿出手机,果然,屏幕上赫然亮出程煦安发来的消息。
程煦安:【校门口等你。】
池溪南:【好。】
“池老师,你在跟女朋友聊天吗?”一个俏皮男孩盯着他问。
池溪南一怔,收起手机摇摇头说:“不是哦。”
他有些好奇:“那你为什么看着手机笑?”
池溪南想了会,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最后只说:“笑的原因有很多,老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笑。”
男孩挠了挠脑袋,似懂非懂:“好吧,其实我有时候也会莫名其妙的笑。”
“原来我们都一样。”池溪南朝他笑笑:“好好休息,老师先走了,再见。”
男孩朝他摆了摆手:“老师再见。”
池溪南离开的脚步比平时快上几分,但他本人却浑然不知,校门口程煦安抱手而立什么都没有做,只是抬头静静望着教学楼平坝连接操场的步梯。两人皆到看对方,池溪南走出校门,程煦安提步朝他走去:“池老师,好久不见。”
池溪南笑笑,明明就昨天没见。
“好久不见。”
程煦安接过他手里的东西,还有一串自制千纸鹤风铃,他提起在空中轻轻旋转,小小的蓝色千纸鹤像是真的活过来般。
“池老师真受欢迎,我都快吃醋了。”
池溪南看他一眼移开视线,对方惯会口无遮拦,相处的这段时间他已然明了,池溪南轻笑问:“想吃什么?”
程煦安见好就收:“想吃池老师亲手做的可以吗?”
池溪南脚步一顿,偏头看他,程煦安西装革履领带打的一丝不苟,看样子像是从什么正经场所赶回来的。犹豫了一下,他说:“我厨艺并不好。”
程煦安耸肩,醉翁之意不在酒:“没关系,我嘴不挑。”
“好吧,有想吃的菜就告诉我。”
“你做的我都想吃。”程煦安替他打开车门。
池溪南一愣,副驾驶座上赫然摆放了束纯白洋桔梗,程煦安打开后座车门将池溪南的东西放进去,转头见他一脸惊诧,忍不住轻笑:“路过花店时见这束洋桔梗开得正艳,很像你,所以就买下了。”
所以这束花是送给自己的?见池溪南没反应,他俯身拿起花放到池溪南怀里,心蕊花瓣上还有颗颗晶莹水珠,程煦安看着他说:“庆祝池老师一周试课圆满结束。”他怕池溪南拒绝,就以祝贺的形式送他觉得像他的花。
在程家程父不管多忙回家都会给程母带一束开得正艳的花,有时出差远赴海外,也会定束精挑细选的鲜花送到家,母亲每天都有幸运色,所以父亲送的花从未和母亲幸运色相悖。耳濡目染中,程煦安才会在今早路过花店时驻足。
池溪南垂眸看着怀里的花,睫毛颤了一下,轻声说了句谢谢。
程煦安揉了揉他的脑袋:“回家。”他绕道坐上主驾,系好安全带出发离开。
回到家,池系南给程煦安倒了杯温水,自己提着刚在超市买的食材走进厨房,让程煦安自己待在客厅休息。程煦安倒也不客气,闲散的倒在沙发上看了会手机,听到厨房有炒菜的声响他才起身悠悠挪步到厨房门口,开门打开一条缝,探出头:“南南,你真厉害。”
池溪南握铲的手一顿,“南南”二字真的过分亲密,池溪南扭头看他一眼:“等会做出来你不要嫌弃就好。”
厨房通风做的好亮堂,阳光从窗外打进来,尘埃烟火气在金光中展露无遗,池溪南翻铲的动作变得僵硬,耳尖泛红。程煦安全都尽收眼底,笑着说:“怎么会。”
池溪南就笑了。
程煦安抱手而立倚靠在厨房门口,就像过年过节趴在厨房门口望着油锅里滋滋冒油炸鸡腿的馋嘴小孩。被人一直注视着池溪南就特别紧张,导致动作机械,撒盐吧地手也控制不好力度。
饭桌上,池溪南夹起一筷子酸辣土豆丝喂进嘴里,瞬间皱眉,好咸。
他抬头看向程煦安食欲很佳的样子,不禁怀疑对方是不是没有味觉。池溪南自我怀疑又夹筷对方刚夹过的那盘青椒肉丝,放进嘴里,还好这道不咸,看眼程煦安就要对那盘酸辣土豆丝下手。池溪南立马端走,不好意思道:“这道菜盐放多了,很咸,不要吃了,吃其他菜吧。”
程煦安不信,伸直手夹起筷土豆丝放嘴里,一脸平静道:“配米饭刚刚好。”
池溪南就笑了。
然后一顿饭下来程煦安明显是饮水饱,还不忘时不时夸他厉害,一口一个“南南”像上瘾似的,池溪南无奈轻笑随他去。饭后程煦南赖在沙发上看电影,中途却被一个电话打断,匆匆回了老宅。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池溪南再没见过程煦安,前两天星邢的新发产品PV池溪南倒是观看过,视频里那是他从未见过的程煦安,冷脸,严肃,游刃有余,眼底有着睥睨天下的姿态。池溪南浏览一遍便熄灭手机,恢复原有的状态,做自己该做的事。
程煦安回到首都的第一件事就是订机票,首都到栎城的机票。程父不满意他的行程:“一回首都就往栎城跑,也不知道多陪陪你妈。”
程煦安坐在沙发上翘腿发消息:【南南,我明天一点落地栎城,你来接我好不好?】
程父看了他一眼,抿了口茶,试探性问:“你在栎城养人了?”
闻言,程母看着自家儿子两眼放光,伸手往他嘴里喂了颗樱桃:“煦宝,啥情况啊?”
程煦安皱眉:“妈,你能不能改掉往我嘴里喂次果的毛病。”嘴里这个樱桃和程母刚吃进肚的樱桃甜度明显云泥之别。
“你小子别想转移话题。”她又往自己嘴里喂了颗大红樱桃:“再说次果你不吃不就浪费了?”
“......”
“快说,你是不是在栎城有人了?”程母强调补充。
夫妻俩齐刷刷盯着自己。
“......”程煦安简直气笑,奇怪反问:“什么叫我在栎城有人了?我目前单身,情感史清白不杂乱,坦坦白白喜欢一个人,怎么在你俩嘴里跟在外养小三似的。”
程母捕捉重点精准无误:“谁?喜欢谁?你外公外婆见过吗?”
程父:“家世好不好没关系,能传宗接代就行。”
程煦安:“......”
最近圈子里顾黎两家小子的风言风语都传进他耳朵了,虽说两孩子都是他看着长大的,自己也非迂腐老顽固,但真发生在自己人身边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程煦安双手环于脑后,不以为然:“人还没到喜欢上我的程度,我正在追他。”
闻言,程母程父皆鼎力支持:“不错,有你爸当年风范,追到了就带回来让我们见见人小姑娘。”
“我又没说人是小姑娘。”
耳鸣,俩夫妻呆若木鸡,冷场半响后,程母弱弱开口:“煦安,别开玩笑。”她自我安慰道:“虽然我和你爸还年轻,可也不惊这么吓啊。”
程煦安神情难得正经起来,语气认真:“谁在吓你,我是真的喜欢他。”他朝程父扬了扬下巴:“就跟爸对妈一样,一见钟情。”
程父蹙眉,欲言又止,现在流行同性恋?
程母止住笑,没有说话。
客厅瞬间陷入死寂,程煦安朝他爸使眼色看了看他妈,程父抹脖子瞪他,几秒后,任命般起身公主抱起自己老婆回卧室。程煦安看了眼手机见人没回复,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给池溪南打电话。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