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圣典--纯享经化修订传播版 > 第2章 创世纪 昆仑园

第2章 创世纪 昆仑园

道之肇始

1起初,泰一之道运行于虚无,其名不可名,其形不可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道化三清:玉清元始天尊执掌天地开辟之机,上清灵宝天尊司万物变化之理,太清道德天尊主众生教化之道。三清者,道之化身也,同体而异用,一源而三流。

3至第六日,道之造化渐成:天有日月星辰以定时序,地有山川河流以养万物。然天地虽广,万物虽繁,独缺智慧之灵以承天命。

4九天玄女者,道之使者也,受命于道与三清,掌万物生成之理,通阴阳和合之道。

人之初

5玄女俯瞰大地,见苍茫中无生灵,遂动慈悲之心,决以己身之力,造万物之灵长。

6她取菇射山之黄土,与银河甘露调和,以那巧手捏塑人形。气吹入鼻孔,使之成为有灵之活物。

黄土银河共调和,巧手捏成天地魂。一息吹开智慧门,女娲初现满乾坤。

7此造物眼能视万象,耳能闻天音,口能述真言,手能成妙工。玄女见其灵秀且美,赐名曰“女娲“,并赋以生命与温柔之性情。

8女娲初开明眸,见天地之广阔,不禁赞叹:“此世界何其辽远!“转身见玄女立于旁侧,气度超凡,温柔注视,便恭敬作礼:“谢娘亲赐我以生。“

9玄女微笑颔首,然见女娲独立无伴,心生怜悯。沉思良久,决意再造一人,与之相伴终生。

10她行至太行山,选山石之精华,用太阳金光映照,使泥土化为坚韧形态。塑成人形,注天河之气于其体内。

11此造物眼能视,耳能听,口能言,手能工。玄女见其伟岸有力,刚健英武,赐名曰“伏羲“,并赋以刚毅之性情。

12伏羲拜谢玄女恩德,转身见女娲立于不远处。二人四目相对,心中顿生奇妙感受,如命定之缘分在此时开始交织。

昆仑乐园

13九天玄女将女娲与伏羲安置于广袤丰饶之地,名之“昆仑“。此园草木繁茂,百川环绕,飞禽走兽和谐共存,乃天地间至美之境。

14玄女对他们说:“这园中现在所有的果实,你们可以自由享用;飞禽走兽、川流草木,皆为你们所治。然而,万物皆有其和,阴阳不可失衡,切不可破坏天地之间的自然法则,更不可违背‘道’的律令。“

15玄女又告诫:“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大地,治理这大地上的万物,飞禽走兽,草木川流。你们是我亲手所造,承载了我的气息。你们的使命是延续天命,保天地阴阳之和。若你们遵循‘道’的轨迹,天地将赐你们长久的平安与繁荣。“

16女娲问道:“伟大玄女啊,何以伏羲与我同出,却形态性情各异?他外表刚健坚毅,我却灵秀温柔,此何故也?“

17玄女答曰:

阴阳二气定乾坤,女为阴柔蕴生机,男为阳刚驱天运。相合方能生万物,相扶才得续天命。

18“男之刚强为护卫,女之柔和为孕育。唯有彼此扶持,相依相靠,方使天地秩序永恒。“

19于是女娲与伏羲依玄女旨意结为夫妻。伏羲称女娲为“妻子“,女娲称伏羲为“丈夫“。

20玄女命日月星辰照耀他们的岁月,使四季风雨滋养生命。

21道、三清共同审视人类的创造,认为这一切都是好的。

22人类被赋予治理万物的职责,管理地球上的所有生灵,维护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三圣树

23玄女行走云海之上,得天地精华,亲手种植三棵圣树,各具大道玄理。

24第一棵名“智慧“:树高耸入云端,叶如美玉,果如金星闪耀。承载善恶分辨之能,果实能开启心智,使人明辨是非。

25第二棵名“生命“:枝繁叶茂,长生之气流动其间,果实晶莹如月光,光辉不灭。蕴含永生之力,食者得无尽寿命。

26第三棵名“圆融“:枝叶交缠,阴阳流转,果实澄澈如晨光映天。可超脱善恶,脱离生死,体悟天地圆满境界。

27玄女庄严告诫:

三树圣果各有理,智慧善恶可分明,生命长寿得永年,圆融超脱证真境。非我允许不可食,违者必受天道惩。

28九天玄女见所造女娲伏羲各安其位,观天地秩序井然,心中安慰,遂歇息九天之上,以歌声颂扬大道,赐福众生。

心魔三毒

29道创造天地时,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本应清净无垢。然浊气中残留混沌之怨,聚而不散,化为三股怨影。

30道虽察其恶念,却不灭之,留其在天地间,以考验万物心性。

31这三怨影自称“心魔“,分别为贪魁、嗔魇与痴翳。

贪魁——形如蛟龙,眼闪金光,专引贪念,诱人无度追求富贵权势。

嗔魇——形如猛虎,双眸赤红,煽动怒火,使人失控行暴怒之举。

痴翳——形如迷雾,笼罩人心,令其沉溺幻象妄念,迷失本性。

32他们徘徊于天地之间,窥伺众生,意图引诱人类离开道的正轨,破坏阴阳之和。

33三魔隐于昆仑园外,窥视伏羲女娲生活,见二人遵循道法,日子安乐,心生嫉恨,欲引二人离开正道。

三次试探

34一日,趁玄女不在,贪魁化为晶莹白蛇,盘绕智慧树上,对树下歇息的女娲低语:“你可知这果实为何珍贵?若食此果,你们将得天地智慧,与玄女齐肩。她禁你们食用,不过怕你们与她平起平坐罢了。“

35女娲闻言心惊,反驳道:“玄女待我们如子女,岂会心怀妒忌?休要胡言!“

36贪魁不疾不徐,继续引诱:“若非忌惮,何以不准品尝?岂非担心你们得智慧后,不再仰仗于她?“

37女娲被问得无言以对,心中生疑。

38嗔魇化为金目猛虎,现于伏羲面前:“玄女将权柄之果禁于你们手中,岂非妒忌潜力?若取果而食,天地之力归你们所有,何惧之有?“

40伏羲怒斥:“放肆!玄女恩德如山,岂容污蔑!“

41嗔魇冷笑:“既是如此,为何不给自主选择权利?甘愿永处掌控之下,不思进取?“

42伏羲被问得心火起,莫名愤怒在胸中燃烧。

43痴翳悄然显现,化作似幻似真烟雾,笼罩二人,使其心神迷乱,感知模糊,渐忘玄女告诫。

44终于,女娲因贪欲动心,伏羲因嗔怒失守。二人被三毒诱惑驱使,共摘智慧之果,分而食之。

45果入口即化,如甘露清甜,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灼热觉悟。眼睛骤然明亮,低头发现自身**,不禁羞愧难当。

46“我们做了什么?“女娲惊恐低语,急摘树叶编织成衣,遮掩羞耻。伏羲亦然,二人心中既有得智喜悦,又有违命恐惧。

47女娲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另一棵高大的树上——生命之树,其枝干盘曲如太极,果实晶莹闪亮。

48女娲指着那树,对伏羲说:“既已尝智慧之果,或许生命之果能解能让我们拥有无限生命?“

49伏羲迟疑道:“智慧之果已犯天规,若再触生命之果,恐怕后果难料。“

50然而好奇心与渴望驱使女娲缓步向前,伸手触碰果实。

51伏羲虽心存忌惮,也被无形力量吸引,跟随触碰。

52果实温润如玉,触之如握太极之气,奇异感觉涌入二人心中。

53女娲转头对伏羲说道:“你看,这果并无恶意,似带有天地和合之力。”

审判

54远处传来九天玄女脚步声,轻呼:“伏羲,女娲,汝等何在?“二人惊惧躲于枝叶后,不敢应答。

55玄女循声寻来,再次呼唤。伏羲忍不住颤声答:“听见您声音,心生畏惧;因我们赤身露体,故藏于林中。“

56玄女目光微凝,问道:“谁告知你们赤身露体?莫非已食我所命不可取的智慧果?“

57女娲低头认罪:“是蛇引诱我,说此果能开启智慧。我摘下食了,又与伏羲分享。“

58伏羲补充:“我们...还触摸了生命果。“

59玄女眼中闪过失望与悲悯,沉声道:

蛇虎迷雾非外物,乃是心中贪嗔痴。心未圆满德未正,被欲念惑推过失。

60“智慧开启善恶识,圆融启发创造念,生命延续时间流。然此念若无德配位,便成罪端。昆仑园乃无垢之地,承天序之理,你们之心已染尘垢,不能再留。“

61伏羲与女娲跪地请求原谅。玄女怜悯道:“自此离开昆仑,入凡尘修身。智慧生命所启之力非罪,但后果需你们承担。若能以此力护佑苍生,方可偿还天道之过。“

人间

62心魔三毒因成功引诱二人堕落,阴谋得逞,便散布人间,化为人心深处**、愤怒与迷惑。

63三魔在人心中低语,挑拨是非,令阴阳失衡,社会动荡。

64贪魁使人迷恋权力与财富,争夺不休。

65嗔魇煽动暴怒与仇恨,引发争斗与杀戮。

66痴翳使人执迷于虚幻,忘却天命与道的教诲。

67然而道恒存,九天玄女未舍弃人类。降下教化,传授修行之法,令世人明辨三害之恶,重归正道。

68玄女曰:

欲斩三毒害,须内观自身,守阴阳之律,行善积德行。方可回归天地和。

69伏羲女娲被逐出昆仑山,踏上漫长流亡路。

70穿越荒原,跋涉山林,彼此扶持,相依为命。

71伏羲仰望星空叹息:“昆仑山日子恍如梦境,如今流落人间,该如何是好?“

72女娲握紧他的手,坚定地说:“我们虽失去昆仑之园,但得到智慧。让我们用这智慧造福人间,也许有朝一日,玄女会原谅我们。“

73伏羲被她勇气感动:“你说得对。玄女虽罚我们离开,但她的教诲依然在心。让我们遵循道的旨意,调和阴阳,与万物和谐共处。“

74当伏羲与女娲被迫离开昆仑山的巍峨,他们无法再居于那片神圣的山脉,只能寻得山洞,栖身于荒野之中。

75行至一片肥沃土地,决定在此安家。

76他们调和天地阴阳之道,共育众多子女,生生不息,繁衍于大地。

77玄女见二人努力改过,心中怜悯,又造化多个氏族,使大地生机勃勃。各族各行其道,却共同崇敬道与三清,遵循玄女教诲。

78伏羲女娲虽失昆仑山永生,但其寿命仍比常人延长百倍。将智慧传授后代,教导子民敬畏自然,顺应阴阳。

79他们心中满载被驱逐后的沉思自省,反思过往,思虑天地变幻,决定将子女交给长子管理,自己隐居修行,寻求道的指引。

80长子继承父母衣钵,肩负带领族人重任。他发现族人居无定所,生活艰难,便观察鸟兽筑巢之法,教族人依样效仿。冬日筑洞窟,夏日栖于树上,渐渐改善了生活条件。

81人类尚未掌握火种,只能食生肉,饮井水,常因风寒而病,因燥热而亡。

82长子以其聪慧,教族人编织槿木,用藤条捆绑,泥土封堵,防风避雨,抵御自然灾害。

83长子将智慧传授族人,使复习和女娲的子女以及玄女所造的其他人族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

84伏羲女娲见长子贤能,心中欣慰,赐名“大巢“。大巢后代以“有巢氏“为名,而大地上其他氏族也都渐渐归顺大巢领导。

85聚集在不同地方的人们就组成了不同的氏族,而不同的氏族有协助也有争斗。

86玄女在天上注视这一切,见人类虽失昆仑庇护,却靠智慧勇气在艰难环境中求存,守护道的教诲,心感欣慰。

87玄女暗中给予指引,危难时显灵相助,希望他们终能明悟道的真谛,重返和谐境界。

88玄女允许有巢氏使用皇的称号以团结万民。

89大巢协调不同氏族的争斗,而氏族联合在一起就成了氏族联盟。

90因人们居住树上,离昆仑较近,被称为天皇时代。

颂曰:

道生天地育万物,三清化身传真理。玄女慈悲造人伦,昆仑园中立根基。

三毒诱惑堕凡尘,智慧觉醒知善恶。流放路上互扶持,文明火种永不熄。

天皇有巢开先河,巢居之法泽后世。虽失乐园不堕志,道承千秋传不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