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显化
1:1太初有道,道与天地同在,道就是天地。万物是借着道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道造的。
1:2在道里有生命,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1:3道成为三清,住在人间,充充满满地有真理有恩典。
1:4三清中元始天尊掌握天之规律;灵宝天尊执掌地之秩序;道德天尊引领人间正道。
1:5玄女则为道之化身,万母之源,育养众生。
天穹如盖,万象森罗,
道心无极,万物皆所。
三清显化,恩泽无疆,
玄女慈悲,万灵之光。
天皇之世
2:1伏羲与女娲常仰望星空,俯察大地。晨昏之际,他们立于昆仑圣山之巅,眼中闪烁着洞察宇宙奥秘的神光。
2:2伏羲对众子民言:“昔日我等居于昆仑,蒙玄女大人指引我等观天象,识四时,明阴阳。今大巢,汝当为天下之主,秉承道之旨意,引导众生。“
2:3女娲言:“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世不忘,后事之师。“
2:4于是,十三天皇相继而立:有巢氏传大庭氏,大庭氏传柏皇氏,柏皇氏传中央氏,中央氏传栗陆氏,栗陆氏传骊连氏,骊连氏传赫胥氏,赫胥氏传尊卢氏,尊卢氏传混沌氏,混沌氏传朱襄氏,朱襄氏传葛天氏,葛天氏传阴康氏,阴康氏传无怀氏。
2:5皆为道所拣选,彰显天意。世代相传,如同星辰更替,永不停歇。
大地丰盈
3:1昔日,玄女对伏羲言:“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在地上。“
3:2伏羲与女娲带领子民播种五谷,栽培百果,使大地丰盈。他们的手触及土壤,便有生机勃发;他们的足迹所至,便有花果飘香。
3:3然而人类在广袤旷野中挣扎求生,以生食为主,未经烹调,采集根茎叶实充饥,身着粗陋兽皮或简陋植物编织物。
3:4为防御野兽侵袭,他们仅有石块与天然工具作为武器。玄女言:“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
庇护渐失
4:1在无怀氏时期,伏羲与女娲依旧享受着玄女的特殊庇佑,身强体健,寿命绵长,如同橡树般茂盛不衰。
4:2玄女言:“义人要发旺如棕树,生长如黎巴嫩的香柏树。“
4:3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新生的部族子民逐渐失去了玄女的护佑。这些新血脉在时光长河中,渐渐脱离了天道的恩泽。
4:4伏羲与女娲虽仍关爱族人,却感到那份庞护之光日渐暗淡,如同天光被厚云遮蔽,难以普照四方。
4:5灵宝天尊叹息道:“世人心已远离大道,如何能得庇护?“
4:6道德天尊言:“人心不古,日渐迷失,当以善道引之。“
4:7元始天尊则言:“道在人心,自当觉醒,不可强求。“
三清对语,天地倾听,
人心渐远,道缘难寻。
慈悲如海,智慧如山,
众生迷失,何日归还?
火之启示
5:1那时,大地常被烈火吞噬,野兽尸骸因磷而自燃,地下煤炭因压力而点燃,烈日炙烤大地,引发森林烈火。
5:2人们常见火光蔓延,天际火舌舔舐苍穹,森林烈焰如洪水般肆虐。火光映照在他们惊恐的面庞上,既是毁灭的象征,也是希望的预示。
5:3偶然间,人们拾得火烤熟的兽肉,品尝后发现味道异常美好。心想:“若能掌握此火,岂不妙哉?“
5:4于是族人便四处寻觅,想方设法保存火种。然风雨无情,火种难存,食物多未经火烤,疾病频繁侵扰,寿命短暂,难以长久。
燧人得道
6:1玄女见人类困苦,怜悯众生,心中涌起无尽慈悲。她的目光如春风化雨,轻抚大地苍生。
6:2于是灵感降临于燧人氏身上,如神光灌顶,智慧顿开。
6:3燧明氏定居商丘,称为燧明国。燧人氏出自雄耳,龙门之岳,无怀氏时期居于商丘,后迁良渚。
6:4一日,燧人氏见鸟啄食燧木,忽有火光迸出,顿时心有所悟。“道显其迹!“燧人氏惊呼,声震山谷。
6:5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揭开钻木取火与击石生火的奥秘,成为人类掌握火种的先驱,为世人带来文明之光。
6:6燧人氏曰:“道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
文明曙光
7:1燧人氏不仅发明取火技术,还创造了搓绳工艺,发明“结绳记事“的方法。
7:2那时,人类尚无文字,全凭记忆,事过境迁,多有遗忘。燧人氏将柔韧树皮搓成细绳,整齐排列,悬挂记事。
7:3大事大结,小事小结,先事内结,后事外结。为使记事更加明确,燧人氏巧用植物天然色彩,将绳索染为不同颜色。
7:4各色代表不同事物,使记事更加明确易辨。如经云:“要记念我向你所说的话,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
7:5燧人氏仰观天象,研究五木,记录巨人足迹。仰望北斗极星,确定方位,为四方命名。
7:6确立了东西南北之称,成为四方命名始祖。这一切铸就燧人氏的伟大智慧,引领众人迈向文明光明之路。
地皇传承
8:1无怀氏见燧人氏功德卓著,决定传位于他。但燧人氏热衷追寻地上火种,伏羲与女娲便令中国人称燧人氏为地皇。
8:2燧人氏称三光为日、月、星,以日照为昼,月照为夜,一昼夜为日,三十日为月。
8:3燧人氏制定历法,十二月为岁,配合玄女所定七日为周,人们初步依据历法生活起居。
8:4燧人氏言:“日头管白昼,月亮管黑夜,又设立星辰,定下节令、日子、年岁。“
8:5燧明国的燧木茂盛葱郁,枝繁叶茂,覆盖万顷沃土,云雾缭绕其间。
8:6颂曰:“嘉树萱草,绿叶青青。“
火德昌盛
9:1人类开始领略自然奥秘,掌握了天火之力。在火的协助下,人类开始在地上居住。
9:2颂曰:“道如同熊熊之火,炼净万物。“火乃天道恩典,是大地子民用以照明取暖的神奇之物。
9:3人们发现自然火种,学会利用神圣火光,燃烧枯枝,照明取暖,烹调食物,开创全新生活方式。
9:4燧人氏不仅掌握了火之奥秘,还创造了结绳记事之法,使知识得以传承。
9:5制网罟以捕鱼鸟,造陶器以盛水谷,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9:6燧人氏因此被尊为后土,成为地皇,养育众生。传至二十三代,历经二千余载。
9:7言:“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火光熊熊,照亮人间,
文明初启,道在其间。
结绳记事,智慧传承,
后土德泽,万世不倾。
母系社会
10:1昔日未有男女之别,唯知其母,不知其父。人们如圣言所述:“你们都是一家,你们虽然是不同母亲所生,但是你们都是天上的玄女的子女。“
10:2天皇、地皇皆为女性,承玄女之意,以慈悲之心治世,如母抚育众子,以德化民,以仁济世。
10:3玄女见万物和谐,众生安乐,便说:“这是好的。“
泥人之谜
11:1当伏羲与女娲的族人,与玄女创立的诸多氏族联合起来,共同探索未知领域之时,他们在蛮荒之地遇见了其他的生灵。
11:2这些生灵形貌近似人类,却头颅硕大,形状怪异,如同混沌未开之物。各氏族称之为“泥人“。
11:3众人相传:“这些泥人乃玄女于黄河泥淤中以柳枝挥洒而生,未经道之气息点化,仅是自然之力偶然所成,非真正生命之始。“
11:4人言:“玄女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泥人。“
11:5泥人游荡于黄河两岸,不知礼义,不识阴阳,如野兽般生存。
11:6道对玄女说:“看哪,你所造之人如同行尸走肉,不知我之道法,不明善恶之理。“
11:7玄女忧伤道:“我当点化他们,使他们知晓天地之理。“
11:8道说:“你要在他们心中注入良知,使他们分辨善恶。“玄女便在泥人心中植入先天之知,使他们得以分辨道义。
泥人消失
12:1然而当大巢统治的天皇时代降临,昔日充斥泥人踪迹的土地上,几乎不见其影。
12:2他们如尘埃般被风吹散,如蒿草般被时光遗忘,渐渐消失于人类视野之外。
12:3整个大地都是伏羲女娲的后代了。
12:4如人言:“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
12:5泥人之事,唯留下只言片语,成为后世饭后谈资,成为传说与故事。
12:6元始天尊言:“泥人乃为道之试验,未获大道真传,终将回归尘土。人之子孙方能世代相传。“
血脉传承
13:1于是,在天皇统治的时代,氏族内部血脉相连,子嗣繁衍,遵循古老的族规家法。
13:2燧人氏为地皇,大幅扩张伏羲女娲子孙领地,而后各氏族间开始通婚。
13:3如此传承二十三世:燧人氏传巨灵氏,巨灵氏传句疆氏;句疆氏传谯明氏,谯明氏传涿光氏;涿光氏传钩陈氏,钩陈氏传黄神氏;黄神氏传巨神氏,巨神氏传犁灵氏;犁灵氏传大隗氏,大隗氏传鬼隗氏;鬼隗氏传掩兹氏,掩兹氏传泰逢氏;泰逢氏传冉相氏,冉相氏传盖盈氏;盖盈氏传大敦氏,大敦氏传云阳氏;云阳氏传巫常氏,巫常氏传泰壹氏;泰壹氏传空桑氏,空桑氏传神民氏;神民氏传倚帝氏,倚帝氏传次民氏。
13:4地皇传承二十三世,平均寿命八十余岁,地皇时代共两千余年。
13:5天皇与地皇时代皆为混居时期,世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天皇地皇均为女性。
13:6颂曰:“昔三代之世,质而不文。“
后土之德
14:1燧人氏深得玄女宠爱,被授予掌管阴阳、育养万物之权,因此被尊为大地之母。世人称其为后土。
14:2玄女言:“我要与你们立我的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灭绝,你必将信我的义。“
14:3后土护佑苍生:“道在众生心中,如月在云里。“道临于人,使万物昌盛,大地繁荣。
后土慈悲,万物生长,
道心如月,云里深藏。
血脉相传,代代不绝,
天地恩泽,永世不缺。
华胥踏迹
1 太初之时,天皇赫胥氏心怀大义如山河,将天皇之位传于尊卢氏,自己则更名为华胥氏,退居族长之位。此乃道之意志显现,为使权柄如水流转,不滞不积。颂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 上清灵宝天尊立于九天之巅,欣然观此交替,因秩序需要更迭方能长存。如春夏秋冬之轮回,如日月星辰之运转,权力亦当顺应天道,流转不息。
3 华胥氏族长奉道之训,循自然之理,不恋权位如不恋浮云。其心如明镜高悬,不染尘垢;其行如上善之水,柔而不争,却能载舟覆舟。玉清元始天尊见其明心见性,智慧圆满,甚是欢喜。
4 地皇次民氏时期,华胥氏族长于雷泽之地追猎。天高云淡,秋风萧瑟,族长踏过金黄的草丛,忽见地上一巨人足迹,形若展翅凤凰,长逾丈余,深可容水。
5 族长凝视此迹,心中涌起奇异之感,仿佛有无形之力牵引着她的灵魂。那足迹周围,草木异常葱茏,花朵绽放得比别处更加艳丽,蝴蝶翩翩起舞,百鸟争鸣和谐。
6 她心怀敬畏,步履轻缓如猫踏雪,徐徐踏上此神迹。刹那间,天地变色如墨染青空,风云突变如龙翻江海,一道神光自九天降下,直射其身如利箭穿心。族长如遭雷击,身体颤抖,昏厥于地,周身被神光包裹。
雷泽神迹显,
凤形印大地。
华胥心敬畏,
踏迹天地惊。
7 太清道德天尊俯视人间如慈父望子,轻叹如微风拂柳:"时机已至,当有圣人降世,为天下立极,为苍生开道。道法自然,因缘际会,非偶然也。"
8 九天玄女见时机成熟如瓜熟蒂落,降临人间,身披五彩霞衣,手持净瓶甘露,赐予圣胎。华胥氏族长因而受孕,胎动时常有祥瑞显现:房中光华流转,梦中见龙凤呈祥。
9 十二月后,于成纪之地,天降甘露,地涌金莲,华胥氏族长诞下一子,名曰皞。此子生而神异:头顶有日月之光如冠冕,背后有龙凤之形如刺青,手足生有六趾如莲花瓣,双目璀璨如夜空繁星。
10 皞初生时,啼声清亮如凤鸣,响彻云霄。玄女现于空中,身形如云如雾,声如洪钟大吕:"此子乃道之选,当承天命,为人间开太平之世。尔等当善养之,勿违天意,勿负天恩。"
11 族人闻声,皆俯首跪拜如稻麦倒伏,不敢仰视神容。玄女言毕,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于云端,留下满天霞彩,经久不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