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言肆去找阿松那几个好大哥,秦铃儿给她带路。
“你都不用去上工吗?”她问。
“现在还早,我只要在店里忙的时候去就行了,就是偶尔一两天不去也没什么。”
“哦。”言肆有时无法理解秦铃儿的自由,但有人带路也好,否则她一个外地人闷头去找,总归麻烦。
很快她就发现刻板印象害死人,本地人也靠不住。
隔着好几里地,言四爷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及到了近前,那七零八落坍塌的毫无秩序的坟包、那黄土间处处散落的白骨,以及风中上下飘飞的白幡……无一不在向她昭示着:到家了。
言肆欲言又止,准备带秦铃儿绕路。
她还没来得及开口,秦铃儿已率先踏进坟地,挥手一指这片场子,一笑间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颇有些得意地介绍道:“穿过这片乱葬岗,再往前走两里多就到了。从镇里出来就是这条路最近,如果不从这里过,就要从后山绕,要多走十几里地呢。”
她热情地向言肆发出邀请:“你站着干什么,走啊。”
“……”,人只要死得够长,真是什么都能见到,言肆问她:“你不害怕吗?”
“啊?这里不是坟地吗?”
“对啊!这里不是坟地吗?”
西风吹过,带来一股腐烂的味道,风中有几声碎裂的枭叫,细听时又像是人的呻吟。
秦铃儿恍然大悟:“女侠,你害怕呀?”
“别怕,都是死人,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把眼睛闭上,我牵着你好了。”
言肆的眉心又突突地跳起来,她一言不发,越过秦铃儿走在前方,每一步都恨不得跨出老远,仿佛在贴地飞行。
清脆的笑声从她背后传来:“好好好,我不说了、我不说了还不行吗?哎呀你等等我呀!”
*
两人一直走到镇西的山脚下,迎面见到一围篱笆墙,两间土房,墙倒屋塌,一副荒废已久的模样。
屋外空地上,一个青年面带怒容,正揪着一个乞丐胸前的衣服,一副挥拳要打他的样子——这青年不是别人,居然是陈大官人。
陈堂老早就听到了脚步声,等看清来的是她们,忍不住皱眉冲言肆道:“又是你,怎么哪都有你?”
言肆的表情也不好看:“这话应该我说吧,陈大官人?”
秦铃儿环视一圈,半塌的屋中躺着一个老乞丐,如风箱一般断断续续地穿着粗气,屋外地上也躺着两个乞丐,有一下没一下的抓身上的虱子,眼睛却盯着她们几个不速之客,她和声问:“你们几位有谁认识松哥吗?”
抓虱子的两个人都拿眼睛看被陈堂抓着的那个乞丐,那乞丐一脸无赖相的笑起来:“原来两个美人儿是来找我的,你朱二爷今天真是个香饽饽。”
“你就是朱二?”言肆问:“你最近见过阿松?”
陈堂心中不悦,说道:“阁下总应该有点先来后到吧?”
朱二梗着脖子冲他说:“先来后到个屁,你今天弄死爷爷,爷爷也是不知道!”转头却向秦铃儿和言肆抛了个媚眼,说:“倒是两个美人儿,哥哥最心疼了,让哥哥香一个,哥哥什么都告诉你们。”
陈堂眉毛挑的快要从脸上飞出来,他松开朱二,看着他认真说道:“真看不出来你还有这等胆略,谁你都敢调戏,佩服、佩服!”
朱二没听出他话中的嘲讽,只觉得面上十分有光,居然真就凑到言肆和秦铃儿身边来。他用手指梳梳结块的头发,一副极潇洒倜傥的模样,“美人儿,找你朱二哥有什么事?”
陈堂抱着胳膊靠在土墙上,简直生出几分看戏的心情来了。
言肆与秦铃儿为找阿松而来,都对朱二的轻佻不加理会,秦铃儿问:“跟朱二哥打听一下,你最后一次见到松哥是什么时候?”
“小美人儿这声音听的哥哥都酥了,让哥哥摸摸,哥哥就告诉你松哥儿去哪了。”朱二一边说一边伸手来拉扯秦铃儿,可他连秦铃儿的影子都没碰到,就被言肆抓住胸前破衣,单手拎开了地面。
言肆寒声道:“今日才发现陈大官人的行事做派虽然粗暴,却也自有几分道理。”
陈堂在一旁拱了拱手,给捧了一句:“好说、好说。”
院中有一口废井,深不见底,言肆拎着朱二走到井旁,将他腰搁在井沿,头向下,半身按进井里:“我再问你一遍,见过阿松没有,他去哪了?”
“臭娘们!”那躺着的乞丐见朱二吃了亏,跳起来便向她扑来,刚一挪脚又忽然脑子一转,眼见言肆不好惹,转头向秦铃儿扑去。然而扑过去还未及伸手,腿上忽然凌空挨了一计石子,力道之大将他打的向前栽倒,惨叫一声,扑通跪到了秦铃儿面前,吓了秦铃儿一跳。
陈堂仍靠在墙上,一只手上下掂着另一枚石子,冷笑道:“我劝你要命就老实待着,那位要是动手,你可就不是摔一跤这么便宜了。”
乞丐转头,言肆正冷冷地看着他,一双眼睛如同千丈寒潭,森森凉意深不见底。乞丐在暮春的闷热中打了个寒颤,再也顾不上其他,连滚带爬跑了出去。
言肆一直看着他跑没了影,转头逼视朱二,手松开又抓住,朱二在这一松一抓之间又向井中滑了几尺,大半个人都在井里了,吓得他大叫起来,“女侠饶命!我说、我说!”
“松哥儿就来让小的给打听什么挖心挖肝的事,小的本本分分要饭,平时什么杀人劫道都是小的吹的,小的哪知道这事啊!”
“小的从那之后再没见过松哥儿,有一句假话,天打五雷轰!”
朱二倒悬在井中,头昏脑胀,以为陈堂和她们是一起的,连着他问的事情也竹筒倒豆子交待了:“那位爷,老贾要了一阵子饭就死了,病死的,就埋前头乱葬岗子里了,我发誓,我说的都是真话,饶命啊!”
*
回去时,三人同路。陈堂神色十分落寞,一路都不说话,还有两三里地就要进镇子时,他在一个卖吃食的小摊前停下来,“两位略坐一坐再回去如何?”
言肆看秦铃儿,她点了点头,两人遂坐下来,她们也有许多问题想问陈堂。
陈堂问老板要了两坛烧刀子,言肆以目光询问秦铃儿,她又摇了摇头。
“铃儿不喝,我陪你。”言肆道。
“好!”陈堂给她倒了满满一碗,自己也斟满了一碗,先仰头饮尽了,将碗底亮给她看。
陈塘没有说多余的话,但举止间却透出挑衅之意,言肆端起酒碗,不紧不慢地喝了,也同样冲他扬了扬碗底。
“好酒量!”陈堂称赞了一声,飞快又喝了一碗,言肆拿过酒坛倒满,又是不紧不慢地喝了。两个人就这么互相标着对方,一碗接着一碗,什么菜都没都没吃,仿佛酒鬼上身一般,沉默着各自喝下了两斤烈酒。
陈堂心中苦闷,本就想喝几杯,又想着灌醉了人方便套话,最不济套不出话来,也能让她出出丑找回些场子,存了这样的心思,故而从一开始就喝得飞快。他原本预计最多一两坛就能放倒言肆,可是酒过数巡,言肆面色如常,他干一碗她就跟一碗,仿佛喝水一般,一副可以喝到地老天荒的样子,让他不得不放慢了速度。桌上的酒坛越摆越多,陈堂的眼睛也越瞪越大,终于在又斟满一碗后,端起来犹豫再三,肩膀一塌,放下了酒碗:“不行了,再喝我就真的醉了。”
言肆微一挑眉,仍将手中酒一饮而尽,淡淡地说:“你随意。”
陈堂苦笑一声:“阁下真是克我。”他揉着额头缓了一会,径直问道:“阿松是谁,他怎么会打听人命案子,这镇上有人遇害被挖了心肝吗?”
言肆淡淡地看着他。
这熟悉的目光把他带回了第一次见面时那个寒凉的晚上,陈堂自嘲一笑:“我管不着,是吧?”
他又喝了一口酒,沉默了片刻,望着远处自顾自说起来:“但他打听的那人,可能与我有关。”
“实不相瞒,我本名花堂,山西应县人,五年前我哥哥花存到江南贩卖皮货,一走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一天夜里,花堂闭门读书,斗室之中凭空一阵阴风吹熄了烛火,两年多不见的大哥满身是血,推门直入,“二弟,你如今只想着读书,可还记得大哥吗?”
“我死的好冤枉,兄弟你要替我报仇!”
“替我报仇!”
花堂猛然苏醒,惊出一头冷汗,原来是自己看书看的累了,不止几时伏案而睡,此刻烛火明明,屋门紧闭,房中哪有哥哥的影子?
第二天晚上,大哥又是满身血污,站在窗外高声哀嚎:“兄弟为什么不理睬我,我死不瞑目啊!”
一连三夜,花存夜夜入梦,要弟弟给他报仇雪恨。
第四天,花堂收拾了行装,拜别父母,决意离家去寻找大哥。
嫂嫂李氏送出县城五里:“叔叔,我女人家不能跟你同去,可你大哥他走时跟我说过,这一趟最多一年就会回来,还赶得上我的生辰。”
“我们成亲这么多年,他一直说话算话。可如今已经两年多了,他还不回来,只怕是不成了。但无论如何不能让你大哥这么不明不白的流落在外头,活要见人,死、死……”,李氏几番哽咽,还是不愿意说出最坏的结果来。
花堂一仰头将碗里的酒喝尽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要找到我大哥,我要给他报仇!”
他的声音有三分激昂,更多的却是悲凉和绝望,言肆也将自己的酒一饮而尽,这样的心情她能体会。
秦铃儿问他:“你怀疑这镇上的人杀了你大哥?”
“正是。我哥那一趟是去江西路昌南镇卖货,货物脱手,他就返程了。我先到的昌南镇,一路倒追着他的踪迹北上,到这里就消失了,我在这镇上到处打听,居然没一个人见过他。”
“只有最近才有了点眉目,倩娘说几年前一天傍晚,她从县里回来,在镇外的茶摊上歇息,遇到过一个四十多岁的客商。”
“那客商雇了辆驴车拉行李货物,看着很是丰厚,她就留下了印象。客商是紧赶慢赶才在天黑前赶到镇上,他看见镇子就在眼前还长出了口气,下车来买了碗茶喝。”
“后来大路上又来了个汉子,和那客商似是旧相识,两个人攀谈了一会,就一起搭伴进镇子去了。”
“这是我这么久以来,听到的最有用的消息。”
言肆问:“你觉得那个客商是你大哥?”
“对,年纪和东西都对得上。倩娘明明见他进了镇子,可是镇上人却没见过,一个大活人怎么会凭空消失呢,只怕我大哥进镇的当夜就遇害了。”
秦铃儿问:“大官人,那你应该去找那个一起搭伴进镇的人啊,怎么会来找朱二呢?”
花堂脱下了陈大官人那身轻浮浪荡的皮子,赧然一笑道:“惭愧,姑娘叫我花堂吧,只要人前避着就行了。”
“我想茶摊的老板应该认识那个攀谈的人,兴许还能记得。听人说茶摊的老板姓贾,生意失败,又欠了债,后来做了乞丐,我就在镇上的乞丐里挨个打听,刚刚才知道人已经死了。”
秦铃儿又问:“那你又怎么会找上卖豆腐家的沈娘子?为了这事冯大哥和她天天吵架,她都不知道哭了多少回了。”
花堂瞥了言肆一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姑娘家里有个三彩的鸡公哨子吧?”
“是有一个”,秦铃儿不明白他怎么忽然提起哨子来,又突然灵光一闪,“哦,我想起来了!”
花堂点点头:“来升前阵子去姑娘家定二十斤细面,跟姑娘打听那个哨子,姑娘说是卖豆腐家沈娘子给的。”
“那个哨子是昌南镇的特产,别的地方烧不出这种窑。我从来没在曲阳镇见过这种东西,我猜这极有可能是我大哥带来的,或者至少有点关联。”
“那你直接去问沈娘子不就好了?”
说到这个花堂也十分无奈:“起初我也这么想,但是我去的不巧,她家男人正在家里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发疯,一见了我就说怪不得他老婆这么硬气,原来是另攀了高枝了,又喊又叫的要打我,把我轰出来了。”
言肆和秦铃儿听了,异口同声道:“他是有点扭曲了。”
“所以我只好让来升每天去盯着,借买豆腐为由,看有没有机会跟沈娘子打听打听。”
言肆想起他到处溜门撬锁、翻箱倒柜的做派,问道:“你哥哥可有什么信物或者凭证带在身上?”
花堂沉默片刻,从领口里拽出一枚红绳系着的玉佩,说:“这个玉佩我们兄弟一人一个,我哥那块恐怕已经不在他身上了。”
“一个人可以凭空消失,他的银子和信物却不会。这些东西会流向哪里,我仔细的想过。无论是谁拿了一笔横财,短时间内最有可能挥霍的地方无非赌坊、当铺、花街柳巷。只要舍得花钱,从这些地方打探消息最是便捷。”
“可是镇上这些地方我都去遍了,居然没有人见过这玉佩,连我哥的扳指、扇坠、印章……一样都没见过。”
“说来惭愧,为此我总盼着有万一的希望,也许我大哥还活着,也许只是残废了或者变得痴傻了,才回不了家,那都没关系,活着就好。”
他这话说的让人大为不忍,秦铃儿道:“花二爷,哨子的事情我去问问沈娘子,或许会有消息。”
活人的事言肆很少插手,但花堂这桩事她想帮一帮,于是说:“还是我去问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