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周楚宜把采访剪辑成“完整版”和“花絮版”两条。完整版保留了专业问答,花絮则加进粉丝互动与成员间的互损玩笑,既“有料”也“有人情味”。上线三小时,播放数据一路飙升,弹幕里满是“毕业季真的要散了”“最后一次同框哭了”的感慨。
沈丛一的表现圈粉无数。他最后的那句话,被网友剪成单独片段,迅速登上热搜。评论区风向渐渐转变,有沈丛一的粉丝幸灾乐祸点炮留言:“你的哥哥我的哥哥好像不一样~”
本来沈丛一和程昱的粉丝就互相视彼此为对家,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沈丛一的粉丝此刻自然是力挺周楚宜。
同时,也有人回头去翻周楚宜的报道,才发现她写得并不偏激,而是有理有据。舆论的天平也逐渐开始倾斜。
但另一头,她关于程昱的深度报道依旧在发酵。程昱的经纪团队没有正面回应,只不断放出“慈善捐款”和“逆应援粉丝”的正面物料。他的粉丝群体不容小觑,水军依旧像潮水一样朝她个人微博涌来:脏话、P图、造谣她“收钱抹黑”。
中午,华宜新闻部会议室里,主编把门一关:“楚宜,这篇你再往深里挖,风险会上升。对方后台硬,能量大。”
“我有匿名受访者和现场视频,论证链还能再补两环。”她摊开笔记本电脑,指着时间线,“这不是单一‘溜粉’,是长线运营的情绪收割,以及道德败坏,欺辱女性。”
主编沉默几秒,递过来一句保守话术:“那就再把匿名核实做扎实。”
晚上,周楚宜和吴桐在小馆子碰头。吴桐压低嗓子:“我这边摸了两位前化妆师和一个场务的口径,基本一致。另外还有两位脱粉粉丝愿意出录音,但要变声。”
“行,我来做后期。”
两人正说着,门外的风铃一响,有个年轻女孩探头:“请问是吴桐吗?”
是一个戴口罩的大学生,眼眶微微泛红。吴桐招呼她坐下,给周楚宜解释道:“这个是我联系的一位粉丝,她可能需要当面和你谈一下。”
“我……就为了和他说上一句话,曾被诱导给他买奢侈品,欠了信用卡。后来他把我带到酒店做了那种事……还拍了照片要挟我。我为了不被泄漏出去一直对他言听计从,但是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现在我抑郁复发需要买药,信用卡还没还完……你能不能……帮我们把真相说出去?我不想再有女生被他欺骗。” 对面的女生像是没讲一句都需要鼓足莫大的勇气,在讲述的同时也在局促的扣着自己的手指。
周楚宜沉了沉,心中满是酸意,为这些被欺骗的女孩打抱不平,也更是对程昱的忿恨:“我会。但是你说的这些匿名呈现在采访中,你可以吗?”
对面的女生点头应下声来。
夜色里,她把每一个证词像珠子一样串在轴上:时间、人物、地点、物证、旁证,新闻训练让她冷静,而现实中的残忍与不公让她更坚决。
凭什么一个男人可以凭借着众多女生的喜欢登上神坛,然后随意伤害对他用尽真心的女生?她绝不会对这种事坐视不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