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本名《撷芳词》,取自北宋宫宛撷芳园之名,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佳句,故有此名。这首词亦有一段伤心故事,陆游和发妻唐婉分离后,在沈园不期而遇,便写下词句抒发胸中哀怨怅恨。
后来陆放翁古稀之年,故地重游,写下沈园二首,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句。二人魂牵梦萦之沈园乃江南园林,彼时南方未遭兵燹之祸,仍不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图景。
且说绍兴初年,暮春三月,姑苏城中,游人如织。网师园内,天色尚早,行人寥落。彩霞池畔,萧声回荡,真如苏子所言,如泣如诉,如怨如慕,余音袅袅,不绝于耳。吹箫人是建州人氏,姓范,名醇之,望得春色寂寞,执管便韵。
一曲完毕,他瞥见碧桃之后站着一人,奈何繁花似锦,只能看到粉艳锦缎裙子,依约画扇轻摇,如同玉色蝴蝶扇动大翅膀。他待要上前,又默默坐回去,轻轻放下洞箫,抚摩腿脚,不禁黯然。须臾,临水照花人飘然而去。
*本文改编自冯梦龙《情史》中故事,原文如下:范希周建炎庚戌岁,建州贼范汝为,因饥荒,啸聚至十馀万。次年春,有关西人吕忠翊,受福州税官。方之任,道过建州,有女十七八岁,为贼徒所掠。汝为有族子,名希周,本士人,年二十五六,犹未娶。吕监女为希周所得。希周知为宦家女,又有色,性复和柔,遂卜日,合族告祖,备礼册为正室。是冬,朝廷命韩郡王统大军讨捕。吕氏谓希周曰:"妾闻贞女不事二夫;君既告祖成婚,则君家之妇也。孤城危逼,其势必破。君乃贼之亲党,其能免乎!妾不忍见君之死。"引刀将自刎。希周急止之曰:"我陷贼中,原非本心,无以自明,死有馀责。汝衣冠儿女,掳劫在此,大为不幸。大将军将士,皆北人,汝既属同方,或言语相合,骨肉宛转相遇,又是再生。"吕氏曰:"果然,妾亦终身无再嫁理;但恐为军将所掳,誓不再辱,惟一死耳!"希周曰:"吾万一漏网,亦终身不娶,以答汝今日之心。"先是,吕监与韩郡王有旧。韩过福州,辟吕监为提辖官,同到建州。十馀日城破,希周不知所之。吕氏见兵势甚盛,急就荒屋自缢。吕监巡警之次,适见之,使人解下,乃其女也。良久方苏,具言所以。父子相见,且悲且喜。事定,吕监随韩帅归临安,将改嫁女。女不欲,父骂曰:"汝恋贼耶?"吕氏曰:"彼虽名贼,实君子也,但为宗人所逼,不得已而从之。在贼中常与人作方便,若有天理,其人必不死。儿今且奉道在家,亦足娱侍二亲,何必嫁也。"绍兴壬戌岁,吕监为封州将领。一日,广州使臣贺承信,以公牒到将领司,吕监延于厅上。既去,吕氏谓吕监曰:"适来者何人?"吕监曰:"广州使臣。"吕氏曰:"言语走趋,宛类建州范氏子。"监笑曰:"勿妄言!彼自姓贺,与尔范家子毫无相惹。"吕氏嘿然而止。
后半载,贺承信以职事复至吕监厅事,吕监时或延以酒食。吕氏屡窥之,知实希周也。乃宛诉其父,因饮酒款熟间,问乡贯出身。贺羞愧曰:"某建州人,实姓范。宗人范汝为者叛逆,某陷在贼中。既而大军来讨,诚陷,举黄旗招安。某恐以贼之宗族一并诛夷,遂改姓贺,出就招安。后拨在岳承宣军下。收杨么时,某以南人便水,常在前锋。每战,某尤尽力。主将知之,贼平后,遂特与某解繇。初任和州指使,第二任授合州监。以阙远,遂只受此广州指使。"吕监又问曰:"令孺人何姓?初娶再娶乎?"范泣曰:"在贼中时,虏得一官员女为妻。是冬城破,夫妻各分散走逃,且约苟存性命,彼此勿娶嫁。某后来又在信州寻得老母,见今不曾娶,只有母子二人,爨妾一人而已。"语讫,悲泣失声。吕监感其恩义,亦为泣下;引入中堂见其女。留住数日。事毕,令随希周归广州。
后一年,吕监解满,迂道之广州,待希周任满同赴临安。吕得淮上州钤,范得淮上监税官。
范子作贼,吕氏从贼,皆非正也。贪生畏逼,违心苟就,其实俱有不得已者焉。既而鳏旷相守,天亦怜其贞而终成就之,奇哉!
*参考文献主要为《八闽通志》,根据小说创作需求修改部分细节,和现实、史料不相符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惊鸿一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