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柳公子相助,菀之方侥幸渡过一劫。心中不胜感激,略备薄礼,聊表谢意,望请笑纳。
公子晦看着度光简上江菀之发来的传文,便知太平书院中的传闻不虚。
太平书院中虽大多都是凡人,却也有不少弟子出身仙门。这些弟子通常天资不佳,仙门世家在其身上投入的资源与回报极难成正比,便早早劝其放弃仙途。但这类人的父辈通常在仙门中还算有些身份,又不好完全弃之不顾,于是就送进太平书院中。
而天衍学宫和太平书院间的消息正由这些人传递,他们自然也就知道公子晦身份不凡之处,也愿意同其结交。昨日,公子晦便从这些人口中得知江菀之战胜君珏一事。这个结果或许对他人来说是意料之外,公子晦却是对江菀之的实力略知一二的。
唯一让他困惑的是江菀之的意图,倘若淡淡的只是为出尽风头,剑林中又何必多此一举?
加上这条传文,公子晦思绪纷纭,手中的书卷是如何也读不进去了。
人人都说江菀之剑不出鞘,好不威风,却都猜到那剑是上善剑。而他则是上善剑如今明面上的主人,可江菀之至今也未曾告知或暗示他需要说什么、做什么来配合。
当听到有客来访时,竟如释重负。
可来者却不是令他久等的江菀之。
“顾某并非不通情理之人,只是仙凡终究有别。家中小妹不谙世事,我身为兄长却不能坐视不理。”
顾峥话音方落,紧随其后的侍从便将四个樟木箱子陈列在地,依次打开。后两箱中盛满金锭,灿灿的金光在箱子打开的瞬间就溢了出来。金银珠宝凡人视之为华贵之物,对顾峥这样的修士而言却无异于身外浮云。何况他因卫四缘故背靠卫氏,有千百年的底蕴在,即使公子晦开口再要十箱黄金,照顾峥在卫氏的地位想来也不是难事。
这四箱中,精贵之物在于前两箱。一箱摆满白瓷小瓶,与在春风堂时钱裕所用别无二样,其中都是已炼制好的丹药,效用各异;另一箱则叠满木盒,每一盒中都是仔细收纳的名贵药材。
顾峥并不多言,只由这些侍从逐一简要介绍。这些仆从不知是否是因顾峥的授意,语气平淡,但却丝毫不影响听者认识到这些物品的珍奇——无数达官显贵都梦寐以求。
待介绍完毕,顾峥挥了挥手,侍从便有序地退出屋内,在外静守。
不等公子晦做出答复,顾峥从袖中乾坤里取出一方小盒,郑重道:“柳公子得元清仙尊传承,凡物未必入眼,特赠此物替家中小妹还恩。”
小盒刚启一小隙,丹香满室。
盒中独有一枚丹,上有六道丹纹浮现,隐隐有瑞气环绕。
公子晦按捺下心中惊诧,不动声色,未置一词,双眼更是毫不避讳地与顾峥对视上。江姑娘曾与他说过顾峥,苍梧卫氏的天骄,甫一进门时他就注意到对方的目光最先锁在那被他供在架上的上善剑。
公子晦又想起剑林山巅上的那个夜晚,万籁俱寂,一言不发之下无数仙人却俱是毕恭毕敬。狐假虎威想来也便是如此了,而今眼前不过天衍山一介弟子,怎能与剑林时群仙相较?
所谓言多必失,有时千言百语不如一默。
何况,正如顾峥所说,对外而言,他从来不是普通凡人柳晦,而是与那元清仙尊关系匪浅。既如此,他不如暂且效仿江姑娘,就让他们自己去想、去猜。
见公子晦并不表态,顾峥以为对方瞧出蹊跷,于是接道;“此物虽只是残品,若柳公子他日得机缘,仍有圆满可能。”
公子晦迟疑之际,脑海中忽有一道声音传来,隐隐约约,似远在天边,又如近在眼前。缥缈之余,听之使人心境祥和平静,从音色上辨别,应是一位男子,不知老少。
然而屋内可见唯有他与顾峥两人,顾峥面色如常,想来未曾发现异常。
那声音不徐不疾指示道:“小子,既知其借花献佛之意,但取无妨。”
他心中有诸多考虑,却说不出口,眼前画面再一转,已是人去茶凉。公子晦不知自己究竟是何时收下那枚灵丹。他的记忆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短暂缺失了一小段,同样在那段时间内他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宛如提线木偶一般,可他清楚自己分明没有刹那分神。
公子晦这才意识到那句话并非建议,而是命令,不容迟疑,不容置喙,更不容违背。
这个无名仙人和此前他说见到的所有修士都不同,仿佛横行霸道惯了一般,没有丝毫顾忌。
“神色那么凝重做什么,小子你日后总有一日会谢本座的。”
公子晦循着笑声看去,忽见屋内主座上有一道虚影。定睛一看,是一位玄衣仙君,须发皆白,双目深邃,历经沧桑。面容上却又不显老态,反是位英俊青年模样,坐姿潇洒更显其风流倜傥,莫名有几分眼熟。
“那弟子说是残品”,玄衣仙君轻笑一声,“其实只是枚九转金丹半成品,但对你而言,已是大有裨益。”
公子晦恭敬道:“愿闻其详。”
这才知原来那一道丹纹便对应的便是一次提炼。他日若能有丹道大成者将其重归丹鼎,再补药封炉,以文武火候交替炼制九九八十一天,成就九转,自有生死人而肉白骨一奇效。
公子晦道:“人既已魂归天地,又如何起死回生?”
那仙君耐心道:“凡人身死七日之内,魂魄未散,服九转金丹可再度聚魂,并将凡躯化为仙躯,就像人们常说的羽化登仙。而后既已褪凡,自不再受生老病死束缚。”
“仙君可知何等境界才算是大成?”
玄衣仙君大笑一声,“你这小子也曾在天衍待过,怎么还不明白天机不可泄露的道理?”
褪凡一十三境之上方称仙,得九转金丹着便可谓之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公子晦只庆幸这并非是实打实的九转金丹,好歹是暂时免去怀璧之罪了。可他也不禁去想,这般珍重之物,顾峥当真能如此随意赠送他人吗?虽只是六转,效用比不上九转,难道一点用处都没有?江姑娘在度光简上说了谢礼,但这种厚重程度又是否还在她的意料之中?这些问题公子晦自己无法给出答案,只能姑且一一记下,等下次再与江菀之见面时试探一二。
他这边思绪纷纭,另一边玄衣仙君却已开始打量起屋内的装潢。
“小子,我掐指一算,你我有一段师徒之缘,不知你意下如何?”
闻言,公子晦一怔,显然没想到对方会如此语出惊人。
他哪里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
江姑娘不论真实身份究竟如何,至少在天衍学宫内还有与他人的羁绊束缚,否则也不必将他推至明面上。而眼前之人,实则更像一缕孤魂,实力莫测之外,还全然是一副游戏人间的态度。显然比江姑娘要可怕几分。
事已至此,公子晦也没什么好再拖泥带水了,直接干脆利落地行了拜师礼。
那玄衣仙君见他识时务的样子,心情不错,“你既已认我为师,本座便也以三言相赠。”
公子晦倾耳而听。
一者,这位仙君姓司,名长青。
二者,放眼当世,尚有能人可炼制九转金丹。此人还曾与公子晦有过几面之缘,正是那被尊为雍朝国师的桓清玄。
三者,仙人间亦纷争无数,望他好自为之。
最后,只以一种讳莫如深的眼神扫了一眼架上那把上善剑,随后化作一缕青烟归于那枚度光简中去了。
*
中域极东之地,旸谷。
除去正当空的一日,扶桑木上尚余九日,赤红如血,金辉万丈,却在刹那间被遮蔽住光芒。
三足金乌也不再啼鸣。
旸谷君氏位列仙门十二世家之首,见此天地异象也再难平静。族中仆从忙领命取出人鱼烛,换入灯盏中。此烛由鲛人膏制炼制,纵遇风雨,仍可千年长明不灭。于修士修行或无太多益处,依旧是实打实的奇物。
可烛火方才点上,还不足一盏茶的功夫,就闻得鹤唳声穿云而过。
云海翻涌,聚而复散。
虽不见鹤影,却见鹤羽飘然而下。
正在此时,有一纤影如蜻蜓点水般掠过几羽。衣上仅黑白二色,与身后红日形成明烈对比,迤然而落,仿若轻如鸿毛。
而那鹤羽在触地前已化为点点金光消散。
女子容貌清丽脱俗,身处旸谷,可面对君氏众人时行事却毫不顾忌。甚至,轻车熟路地踏入君氏的议事厅,居于主位。
旸谷君氏的长老、亲信无一人敢有所置喙。
他们连对方大驾光临究竟为何都不清楚,更不敢妄自揣度。
君氏家主,躬身道:“不知何事让仙使屈尊亲至?”
君珏许是这辈子都难以想象出自己父亲有朝一日会如此卑躬屈膝。
鹤吏笑道:“自是来取羿神弓的。”
此言一出,座下君氏众人皆是面色一怔。
君氏家主道:“五百多年前,衍天君借羿神弓而去,归还时神弓已毁,望请仙使明鉴。”
鹤吏道:“赤明子,无天尊敕令,你君氏竟胆敢将羿神弓随意予人,酿成大祸,五百年间却毫无改过弥补之意,该当何罪?”
赤明子听到此话,也不知该作何辩解。先辈借的弓,债却得让他来背。再者,谁人不知那衍天君乃是天尊亲传,五百年前,天尊不理世事,衍天君开口谁人敢拒绝,谁人能拒绝?事到如今,难不成自己要到那天外天找衍天君理论去?
“不知天尊取羿神弓何用?”
这话他身为君氏家主本不该问,可眼下着实两难。
“羿神弓已毁,但君氏尚有其余神器,或可赎罪。”
鹤吏道:“若是天尊要取,你当真还以为我能与你拖到现在?看在你家老祖的情面上,我可以告诉你,此次是替一位学宫弟子来取?”
赤明子听罢,先是松了一口气,不至于跌坐在地。同样心中更疑惑不已,他修行多载,还是首次听说能使唤得动鹤吏的弟子,但只要不是天尊亲自要取,一切都有回转的余地。
无论君氏如何相求,鹤吏再不愿多说,只丢下一句,说是天尊已替君氏留了面子,其余还不如去问君氏二公子。
赤明子无法,只能求得再宽延几日。
待送走鹤吏后,赤明子一问,才知几日前确有一则关于天衍学宫的传信。但那时一来君珏并不以为自己会输,二来两个小辈间的赌约再大多数人眼中不过笑谈。甚至最后胜负学宫的夫子也未明说,还以为早都已经不了了之了。
赤明子私下命人将信呈上,阅毕,勃然大怒,大骂一句“孽障”。
待略做平复,便立即再差人给君珏传信。
放长假时懒癌犯了,写一章太拖延了,还是之前苦中作乐写得舒坦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祸福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