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朔风长歌【霍去病】 > 第3章 未央宫·帝王问

第3章 未央宫·帝王问

天还没亮透,顾宁就被帐外的梆子声敲醒了。

西帐的毡垫硬得像块铁板,他浑身骨头硌得发疼,睁开眼时,帐顶的麻布上还沾着昨晚漏进来的霜花,白森森的,透着股寒气。怀里的狼尾骨哨被体温焐得温热,他摸了摸,骨头上的纹路已经被指尖磨得熟悉。

“顾宁!起来干活了!”

疤脸士兵的粗嗓门在帐外炸开,顾宁慌忙爬起来,套上那身宽大的麻布短打。衣服洗得发白,袖口磨出了毛边,穿在身上像裹了层麻袋,远不如他的运动服舒服。可他还是仔细系好了腰带——这是在军营里,规矩比什么都重要。

走出帐时,营里已经闹腾起来。士兵们扛着戟矛往校场去,嘴里呼着白气,脚步声踏碎了地上的薄霜。伙夫营的方向飘来米粥的香气,混着马粪和艾草的味道,是属于清晨的、鲜活的气息。

“跟我来。”疤脸士兵瞥了他一眼,转身朝主帐附近的文书营走去。他的步伐很大,顾宁得小跑才能跟上,麻布裤子扫过脚踝,凉飕飕的。

文书营是几间连在一起的帐篷,里面堆着比霍去病帐里多得多的竹简,空气里飘着墨香和陈旧的书卷气。一个戴着高冠、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正坐在案前,手里拿着枚小刀,慢悠悠地刮着竹简上的错字。

“张文书,这就是将军说的那个识字的。”疤脸士兵朝老者拱了拱手,语气比对顾宁温和了些。

张文书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顾宁,目光在他松垮的短打上停了停,又扫过他被冻得发红的耳朵,慢悠悠地说:“会写隶书?”

“会。”顾宁赶紧点头。他大学辅修过书法,汉代隶书的蚕头燕尾练得还算像样。

张文书没说话,从案上推过来一卷空白竹简和一支狼毫:“写几个字看看。”

顾宁深吸一口气,蘸了蘸墨。墨是松烟墨,带着点涩味,狼毫笔比他平时用的毛笔硬得多。他定了定神,在竹简上写下“大汉天威”四个字,笔画力求古朴,带着隶书特有的厚重感。

张文书捻着山羊胡看了半晌,点了点头:“还行。跟我来吧,今日要抄的军报在里帐。”

里帐更逼仄些,靠墙堆着几排木架,上面摆满了捆好的竹简,标签上写着“陇西”“北地”“上郡”等地名。张文书从最上层抽出一卷竹简,递给顾宁:“把这个抄三份,午时前要。”

顾宁接过竹简,入手沉甸甸的。展开一看,上面是关于陇西郡粮草运输的记录,字迹是标准的隶书,却带着股刚硬的力道,像是武将写的。他忽然想起霍去病帐里的地图,那上面的字迹似乎和这个有些像。

“这是……将军写的?”他忍不住问。

张文书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带着点诧异:“你还知道将军会写字?不少人以为骠骑将军只懂骑马射箭呢。”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将军虽少读书,字却写得扎实,一笔一划都透着股劲。”

顾宁捧着竹简,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刻痕。他想起史书记载,霍去病出身平阳公主府,年少时确实没读过多少书,汉武帝想教他《孙子兵法》,他还说“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可这字里的沉稳,却不像个不读书的人。

“发什么呆?”张文书敲了敲他的案几,“赶紧抄,误了时辰,将军怪罪下来,谁也担待不起。”

顾宁赶紧收回思绪,铺开竹简,研磨蘸墨。笔尖落在竹面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和帐外士兵操练的呐喊、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他抄得很认真,连数字都反复核对——这些粮草关乎前线士兵的性命,半点错不得。抄到一半时,帐帘被掀开,一股寒气裹着熟悉的皮革味涌进来。

顾宁抬头,心脏猛地一跳。

霍去病站在帐门口,身上还穿着那身玄色软甲,大概是刚从校场回来,额角带着薄汗,发带被风吹得松了些,几缕黑发贴在颈间。他的目光扫过帐内,在顾宁笔下的竹简上停了停。

“抄得怎么样了?”他问张文书,声音里带着点刚练过武的微哑。

“回将军,这后生字写得不错,抄得也仔细。”张文书拱手回话。

霍去病“嗯”了一声,走到顾宁案前。顾宁下意识地停了笔,手心有点冒汗。对方的目光落在他写的字上,眉头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秫米三千石’,这个‘秫’字,你少写了一笔。”霍去病忽然开口,指尖轻轻点在竹简上。

顾宁赶紧看去,果然,“秫”字右边的“术”少了一点。他脸一红,连忙拿起小刀想刮掉重写,却被霍去病按住了手。

“不必改了,记着就是。”霍去病的指尖带着甲片的凉意,碰在他手背上,像冰珠落进温水里。顾宁僵了一下,感觉那点凉意顺着血管往上窜,连耳根都热了。

霍去病没注意他的异样,转身对张文书道:“陛下召我入宫,今日的军报,你先核着。”

“是。”张文书应道。

顾宁心里却咯噔一下。入宫?是去未央宫见汉武帝?

他看着霍去病转身要走,鬼使神差地开口:“将军!”

霍去病回头,琥珀色的眸子带着点疑问。

顾宁攥紧了手里的狼毫,指尖泛白:“宫里……人多眼杂,将军万事小心。”

这话一出,不仅霍去病愣住了,连张文书都惊讶地看着他。一个刚入营的无名小卒,竟敢对骠骑将军说这种话,简直是胆大包天。

霍去病盯着他看了半晌,目光里的探究又深了些。他忽然想起昨天顾宁说的那些河西之战的细节,想起他写的字里藏着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规整,喉结轻轻动了动。

“知道了。”他淡淡地应了一声,转身掀帘走了。

帐里静了半晌,张文书才摸着山羊胡,低声道:“后生,有些话不是你该说的。将军在陛下面前的分量,不是你能揣度的。”

顾宁低下头,看着竹简上那个写错的“秫”字,心里一阵发紧。他知道自己失言了,可他控制不住。史书上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宠信,从来都带着帝王的权衡,那看似荣宠的背后,藏着多少猜忌和算计,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他定了定神,重新拿起笔。不管怎样,他现在能做的,只有把眼前的事做好。

抄完军报时,日头已经升到头顶。张文书检查无误后,让他把抄本送到主帐。顾宁抱着竹简往主帐走,路过校场时,看见士兵们正在比武,呐喊声震得他耳朵嗡嗡响。

主帐里空无一人,案上的地图还摊着,旁边放着那枚狼尾骨哨,大概是霍去病匆忙间落下的。顾宁把竹简放在案上,犹豫了一下,拿起骨哨。

骨哨上还沾着点淡淡的汗味,是霍去病的味道。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忽然想起刚才对方转身时,玄甲边缘蹭到帐帘,带起的那阵风里,似乎有淡淡的草药香——是治风寒的那种。

他把骨哨放回原处,目光落在地图上。地图上用朱砂标着几条线,大概是行军路线,其中一条直指北方的狼居胥山,墨迹新得发亮。

顾宁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他知道,这条线,将是霍去病最辉煌的征途,也将是……他命运的转折点。

从主帐出来,他没回文书营,而是顺着营里的小路往东门走。他想去看看长安城的方向,看看那座困住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未央宫。

营门的士兵认识他,见他穿着麻布短打,也没拦着。走出辕门,视野豁然开朗。远处的长安城像一头蛰伏的巨兽,灰色的城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未央宫的琉璃瓦在城中央闪着金辉,遥远得像个梦。

顾宁站在土坡上,望着那片金辉,心里五味杂陈。

汉武帝刘彻,那个雄才大略又猜忌多疑的帝王,此刻应该正在未央宫里,等着他的骠骑将军。他们会谈论什么?是漠北的战事,还是朝堂的纷争?

他不知道霍去病此去会遭遇什么,只能在心里一遍遍地祈祷。

风从北方吹来,带着草原的寒意,刮得他脸颊生疼。顾宁裹紧了身上的短打,转身往营里走。他得赶紧回去,还有很多军报要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不能改变历史的洪流,但或许,他可以做那个在洪流里,悄悄递过一块石头的人。

回到文书营时,张文书正在翻查旧档。见他进来,头也没抬地说:“刚才将军派人来,说让你收拾一下,随他入宫。”

顾宁愣住了:“入宫?我?”

“嗯,”张文书抬起头,眼神古怪,“将军说,你识字,又懂些地理,让你跟着当记室,记录西域风物。”

顾宁的心跳瞬间快得像要蹦出来。他能去未央宫了?能亲眼见到汉武帝了?还能……再见到霍去病?

“快去准备吧,车马就在营外等着。”张文书挥了挥手。

顾宁应了声,转身往外跑。麻布短打被风吹得鼓起,像只笨拙的鸟。他跑到西帐,翻出那套叠得整整齐齐的运动服,犹豫了一下,又放下了。

他从怀里摸出那半块碎瓦当,塞进短打的口袋里,又摸了摸藏在腰间的狼尾骨哨——刚才从主帐出来时,他还是忍不住把它带上了。

指尖触到骨哨的冰凉,他忽然定了定神。

未央宫也好,汉武帝也罢,他都不怕。

因为他知道,在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有他必须去见的人,有他必须去做的事。

营外的马车已经备好,黑色的车厢,四匹骏马拉着,车帘上绣着低调的狼纹。顾宁深吸一口气,抬脚踩上了马车的踏板。

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响起,朝着长安城的方向驶去。顾宁坐在摇晃的车厢里,摸着口袋里的碎瓦当和狼尾骨哨,忽然觉得,这场穿越,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要和那个少年将军,一起走进那片风雨里。

[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未央宫·帝王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女主并不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