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朔风长歌【霍去病】 > 第7章 夜巡营·寒衣薄

第7章 夜巡营·寒衣薄

入秋的风带着棱角,刮在脸上像细沙打磨。顾宁抱着刚抄完的军报往主帐走时,天边最后一缕霞光正被墨色吞没,营里的火把次第亮起,橙红的光在夯土墙上晃出跳动的影子。

“顾先生。”

身后传来脚步声,顾宁回头,见是疤脸士兵,手里提着个沉甸甸的布包,神色比往日柔和些:“张文书说这份军报得连夜送呈将军,让我给您搭个伴。”

顾宁接过布包掂量了下,里面是裹好的棉衣,大概是张文书怕他夜里着凉。他笑了笑:“多谢。”

“谢啥,”疤脸士兵挠了挠头,“上次陇西军报的事,多亏了你。不然……”他没说下去,但眼里的感激很明显——他有个堂弟正在朔方当兵,若是粮草真误了,遭殃的就是那些最底层的士卒。

两人并肩往主帐走,路过校场时,正撞见一队士兵在操练。黑黢黢的人影在火把下起伏,喊杀声震得地面发颤,可仔细听去,那声音里带着点虚浮的沙哑,像是底气不足。

“他们穿的还是单衣?”顾宁忽然停下脚步,眉头蹙起。

校场上的士兵果然都穿着短打,胳膊腿冻得发红,握戟的手指僵硬地蜷着,连挥戟的动作都透着股滞涩。

疤脸士兵叹了口气:“今年的冬衣还没运到。说是长安那边织坊出了岔子,料子迟迟送不过来……”

顾宁心里一沉。汉代的纺织业本就赶不上军需,每年冬衣延误是常事,可今年漠北战事在即,士兵们连御寒的衣服都凑不齐,怎么经得起草原的风雪?

他忽然想起自己背包里那几张改良棉甲的草图——刚穿越时凭着模糊的记忆画的,想着汉代军服太笨重,若是能在夹层里塞棉花,既能保暖又不影响动作,后来忙起来就忘了。

“我先去送军报,回头找你。”顾宁对疤脸士兵道,转身快步往主帐走。

主帐的油灯亮得刺眼,霍去病正趴在案上写着什么,玄色披风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单薄的襕衫。顾宁进来时,他正好写完最后一笔,抬头时眼里带着红血丝:“军报拿来了?”

“嗯。”顾宁把竹简放在案上,目光落在他冻得发红的耳尖上,“将军怎么不披件披风?”

霍去病随手揉了揉眉心,拿起军报翻看:“习惯了。在漠北的时候,比这冷十倍的天,照样穿着单甲睡觉。”

顾宁没接话,走到案边给油灯添了点油。火苗蹿高了些,照亮了案角堆着的几张帛书,上面是各地送来的急报,“冬衣短缺”四个字刺眼地重复出现。

他犹豫了一下,从怀里掏出那几张草图,轻轻放在霍去病手边:“将军,您看这个。”

霍去病挑眉,拿起草图。上面画着件改良过的铠甲,样式比寻常玄甲轻便,夹层里用虚线标着“絮”(汉代对棉花的称呼),旁边注着“可防寒,不妨碍挥戟”。

“这是……”他的指尖划过那些线条,眼里闪过诧异。

“是我琢磨的棉甲。”顾宁解释道,“把旧甲的甲片拆下来,重新编缀在厚帛上,中间塞层絮,既能挡箭,又比寻常铠甲轻,还暖和……”

他越说越急,生怕对方觉得异想天开。汉代虽然已有棉花传入,但多用作观赏,没人想过塞进铠甲里。可他知道,这是让士兵们在寒冬里保命的法子。

霍去病没说话,盯着草图看了半晌,忽然拿起狼毫笔,在“絮”字旁边画了个圈,又添了句“可用旧麻混纺,更耐磨损”。

顾宁愣住了。他没想到对方不仅没觉得荒唐,还认真地琢磨起来。

“想法不错。”霍去病放下笔,语气平淡,却带着肯定,“只是……絮不多,旧麻也得从民户手里收,怕是赶不及。”

“能赶多少是多少!”顾宁急道,“哪怕先给前锋营做一批,也好过让他们光着膀子去打仗!”

最后几个字带着点冲劲,说完他就后悔了——在等级森严的汉代,一个记室是不该用这种语气对将军说话的。

可霍去病没生气,反而看着他发红的眼眶,沉默片刻:“你想怎么做?”

顾宁的心跳瞬间快了起来,他深吸一口气,把早就想好的法子说出来:“先清点营里的旧甲和多余的布料,让伙夫营的婶子们帮忙缝补,絮不够就用旧棉絮和麻混合,能凑一件是一件。我去跟张文书说,让他统计各营的尺寸,今夜就开工!”

他说得太快,唾沫星子都溅到了案上,却没察觉自己的手正紧紧攥着霍去病的衣袖,像抓住救命稻草。

霍去病看着他眼里的光,那光比帐里的油灯还亮,带着股不管不顾的执拗。他忽然想起卫青说的“心重”,或许眼前这人才是真的心重,重到把别人的冷暖都扛在自己肩上。

“好。”他轻轻挣开衣袖,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我让亲卫配合你。”

顾宁愣了愣,随即狂喜涌上心头:“谢将军!”

他转身就往外跑,跑到帐门口又停下,回头道:“将军也早点休息,别总熬夜。”

霍去病挥了挥手,看着他像阵风似的冲出去,帐帘被带起的风里,还飘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他低头看向那几张草图,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线条,忽然拿起案上的狼尾骨哨,吹了声短音。

亲卫很快进来:“将军。”

“去把营里的裁缝和伙夫都叫到中军帐,”霍去病的声音沉稳,“再让军需官清点旧甲、布料和絮,立刻送来。”

“是。”亲卫虽疑惑,却还是领命而去。

霍去病重新拿起草图,借着灯光仔细看。顾宁的字算不上好,线条却画得极准,连甲片的编缀方式都标得清清楚楚,显然是花了心思的。他忽然想起这几日顾宁总往士兵堆里钻,吃饭时也捧着碗蹲在伙夫营,原来不是闲得慌,是在看这些。

帐外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夹杂着女人的说话声和布料摩擦的窸窣声。霍去病知道是顾宁已经把人召集起来了,他站起身,想出去看看,却被案上的军报绊住——汉武帝刚送来的急报,催他尽快确定漠北的行军路线。

他拿起狼毫笔,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帐外。

顾宁此刻正站在中军帐的空地上,指挥着几个士兵搭木板当工作台。伙夫营的婶子们围着他,手里拿着布料比划,叽叽喳喳地问:“顾先生,这夹层真要塞麻?扎得慌咋办?”“甲片这么缝,会不会不结实?”

“婶子们听我说!”顾宁爬上一个土坡,手里举着草图,“麻要先用水煮过,软了就不扎了!甲片斜着缝,既稳当又方便抬胳膊!咱们先做十件试试,成了就批量做,给咱们的兵崽子们穿!”

他说得通俗,婶子们都笑起来,手里的活计也快了。军需官抱着一堆旧甲和布料跑来,累得直喘气:“顾先生,都在这儿了,絮实在不够,只有这些旧棉絮。”

顾宁跳下来,翻看那些棉絮,大多是发黑发硬的,却还是拍板:“够了!跟麻混在一起,多缝几层!”

他拿起一件旧甲,亲自演示怎么拆甲片,手指被生锈的甲片划破了也没察觉,血珠滴在布料上,像开出朵小红花。

“顾先生,您歇会儿,让我们来。”一个胖婶子抢过他手里的活计,心疼地说,“看你这细皮嫩肉的,哪干过这粗活。”

顾宁笑了笑,没逞强,转身去给大家烧热水。火光映着他的侧脸,汗珠顺着下颌线往下掉,落在粗布短打上,洇出深色的印子。

不知过了多久,第一件改良棉甲缝好了。一个小个子士兵自告奋勇试穿,套上后活动了几下胳膊,惊喜地喊:“真不沉!还暖和!”

周围爆发出一阵欢呼,婶子们的劲头更足了,连几个原本在旁边看热闹的士兵都撸起袖子帮忙穿线。

顾宁看着那件灰扑扑的棉甲,心里暖融融的。他知道这远远不够,可至少,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顾先生。”

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顾宁回头,见霍去病不知何时站在了火光里,玄色披风在夜风中轻轻摆动。他手里拿着件东西,走到顾宁面前递过来——是块用油布包着的糕点,还带着点温度。

“刚从长安送来的,桂花糕。”霍去病的声音很轻,“垫垫肚子。”

顾宁接过糕点,油布上还沾着他的体温。他掰了一块塞进嘴里,甜香混着桂花香在舌尖散开,驱散了不少疲惫。

“将军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的成果。”霍去病的目光落在那件棉甲上,又看向那些忙碌的婶子和士兵,眼里的光比平时柔和,“做得不错。”

“是大家帮忙。”顾宁的脸颊有点热,“就是……絮太少了,怕是做不了多少。”

“我让人去附近的郡县收,”霍去病道,“再给长安发急报,让他们优先送絮和麻过来。”

顾宁愣住了,他没想到对方会做到这个地步。

“愣着干什么?”霍去病挑眉,“不想让你的兵崽子们穿暖和点?”

顾宁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点头:“想!当然想!”

霍去病看着他笑得傻乎乎的样子,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夜风掀起他的披风,露出里面的襕衫,顾宁这才发现他也只穿了件单衣,手背上冻得起了层鸡皮疙瘩。

“将军怎么也不多穿点?”顾宁把手里的桂花糕往他面前递了递,“您要是冻着了,谁来指挥我们?”

霍去病没接糕点,却忽然伸手,用指腹轻轻碰了碰他的额头:“你也没少熬夜,当心生病。”

指尖的凉意让顾宁的心跳漏了一拍,他下意识地往后躲了躲,却被对方按住了肩膀。霍去病的目光落在他被甲片划破的手指上,眉头微蹙:“怎么弄的?”

“不小心……”

“去军医那里包一下。”霍去病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这里有我盯着。”

顾宁还想说什么,却对上他认真的眼神,只好点了点头。他转身往军医帐走,走了几步又回头,见霍去病正接过一个婶子递来的针线,笨拙地学着穿线,火光落在他脸上,把他平时冷硬的线条都柔和了。

顾宁的心里忽然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胀胀的。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上面还残留着对方指尖的凉意,和桂花糕的甜香混在一起,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

夜风还在吹,却好像没那么冷了。远处传来士兵们操练的声音,比刚才响亮了许多,大概是知道有人在为他们的冬衣忙碌,连底气都足了。

顾宁加快脚步往军医帐走。他知道,今晚注定是个不眠夜,但他不怕。

因为他知道,在那片火光里,有个人和他一起,在为那些即将踏上征途的士兵们,做着能做的一切。

这就够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