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宋时家宴 > 第4章 新年快乐

第4章 新年快乐

晨光熹微,柳嘉之随晏井承坐上了马车。

转过巷口时,熟悉的雕梁画栋再度撞入眼帘,与那日初见时别无二致。

马车停稳,柳嘉之扶着听莲缓缓落车,往来人群的依旧喧嚷。

那天她深怕一脚踏入,草鞋底就会在锃亮的地砖上蹭出泥印。

此刻再站在同样的位置,月白襦裙外罩着她只一眼便爱上了的雪絮绛纱披风。雪缎上绣着绿萼梅花,清新雅致。

恍惚间,竟像是隔了一世。

跨过门槛,伙计们托着托盘穿梭如燕,算盘珠子的脆响从账房方向传来。

“这位是周掌柜,州江楼的管事。”柳嘉之循着听莲的声音望过去,一长须长者已双手交叠,躬身行了个礼,“后厨采买、堂内调度都归我管,姑娘有事尽管吩咐。”

柳嘉之笑着发愁,咋回这礼?是不是该蹲一下还是什么的?

*

正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余光瞥见听莲已福身还礼,她慌忙学着听莲的模样屈膝。

周掌柜见状,眼中闪过笑意,抬手虚扶道:“折煞小人了,姑娘不必多礼。”

听莲正要继续介绍,忽听得堂内传来清脆的吆喝声:“两碗肉糜粥——”

循声望去,两个身着棉质窄袖衫的年轻伙计疾步而来。

前头的阿福眼尖,见晏井承立在廊下,立刻咧嘴笑道:“东家许久没来了!”

“这是阿福,最机灵的跑堂。”听莲指了指浓眉大眼的少年,又转向后头抱着酒坛的青年。小五子局促地蹭了蹭布鞋,“我、我叫小五子……”

“阿福腿脚比谁都勤快。”听莲话音未落,柳嘉之敏锐捕捉到她不自然的神情。

阿福慌忙害羞低下头,柳嘉之抿嘴忍住笑意,余光瞥见晏井承正似笑非笑地望着这一幕。

*

“哎呦,东家!这就是你说的,要来带咱们研究新菜的姑娘?”

柳嘉之还未及行礼,那妇人已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粗糙的手掌在围裙上蹭了蹭,眯起眼睛打量她:“看着倒是灵巧模样!姑娘贵姓?往后在厨房,跟着我便是!”

“我姓柳,柳嘉之。”

晏井承闪过一丝怔愣,原来相识这些时日,他竟从未问过她的名字,只道一句姑娘。

听莲适时上前,“这位是咱们后厨最热心肠的王婶,往后咱们可得跟着她干活咯。”

柳嘉之激动望向听莲:“你陪我一起吗?”

听莲坚定地点头:“那是自然,姑娘在哪我就在哪。”

“王婶,我想先看看后厨的食材……”还没说完,已被王婶拽着往后厨走。

只留下晏井承望着她被众人簇拥的背影,听着她清脆的笑声混在嘈杂人声里。

【蒋丫,益州稻禾村,蝗灾孤女】,突然跃上心头。

等等——他瞳孔微缩。蒋丫?可她刚刚明明说自己叫柳嘉之。

晏井承眉头越皱越紧,漠然撩袍离去,连周掌柜唤他的声音都没听见。

*

众人拐进后厨,扑面而来的热气裹着面香与肉臊味。

原以为会撞见锅铲翻飞的忙乱景象,入目却是意外的井然。

二十几口黑铁锅按大小依次排开,笼屉垒得齐整,连装调味品的陶瓮都贴着工整的标签。

“咋样?”王婶叉着腰,阿福抱着新劈的柴火从她面前小跑而过,“辛苦小阿福了。”

柳嘉之本想上前细看陶瓮上的标签,忽听得哐当一声,掌勺刘师傅撂下铁勺:“这就是新来的小娘子?快让咱们瞧瞧!”

话音未落,揉面的、切菜的、烧火的二十几号人呼啦啦围拢过来。

王婶拍了拍柳嘉之肩膀,“都把眼珠子收一收!这是柳姑娘,往后带咱们琢磨新花样!”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哎哟,光顾着热闹。”王婶突然一拍脑门,“快让姑娘尝尝咱们的手艺。”眨眼间,案板上堆满了吃食。

“姑娘快尝尝!”听莲硬往柳嘉之手里塞了个环饼。

柳嘉之轻咬一口,连连点头道:“好吃。”

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响,气氛被烘得格外滚烫。

*

柳嘉之刚跟着王婶摸熟了后厨的坛坛罐罐,日头已爬到中天。

午饭时分,众人围坐在灶台边的长木桌旁。

王婶夹起一筷子炙鸡,突然压低声音开启八卦模式:“柳姑娘,你刚来还不知道,咱们州江楼最近可不得安生。”

“咋回事?”柳嘉之好奇道,竟生出些午饭时间在茶水间的错觉。

阿福低头扒拉着米饭,听莲往她碗里添了筷子菜,“还不是聚仙楼的人,三天两头来挑刺,说咱们的菜油腻,摆盘不够精致……”

“可不是?”刘师傅豪迈夹起一块五花肉,“这月第三回了,那群小王八羔子找茬都找出门道了。”

“我怎么听街坊邻居说,是那苏掌柜看上咱们东家了,刻意引东家出来相看呢。”阿福嘴里塞满米饭,含糊不清地冒了一句,喜提听莲狠狠掐了把胳膊。

*

柳嘉之夹菜的手微微一顿,很快又稳稳送入口中,“苏掌柜,何许人也?”

听莲急忙接道:“聚仙楼的女掌柜,甚是普通。”

话音未落,王婶朝着这边摆了摆手,“这话可不对,满益州里谁人不知?聚仙楼的苏晴枝,生得那叫一个天仙模样,媚眼如丝,只可惜性子太烈。”

说罢学着苏晴枝摇扇子的架势,惹得众人笑作一团。

“可惜咱们东家瞧不上,”小五子嚼着腌菜插话,“上个月聚仙楼送了两坛好酒,说是苏掌柜亲自酿的。结果,全被东家让周掌柜分给咱们尝鲜了。”

众人再次哄笑起来,柳嘉之虽微微松了口气,但再执起筷子,碗里的红烧肉怎么都不香了。

*

夜幕时分,听莲提着灯笼与柳嘉之并肩行至院里。

“姑娘别往心里去,”听莲气鼓鼓地说道,“那苏掌柜再美又如何?家主整日忙得脚不沾地,指不定连她长啥样都记不清呢。”

柳嘉之踢开脚边的石子,看着它骨碌碌滚到墙根。

“我晓得,不过是听个热闹罢了。”她转头望向听莲生气的模样,甚是惹人喜爱,“倒是你,以后别喊我姑娘了,叫姐姐来得亲。”

听莲愣了一瞬,随即笑得露出虎牙,“好,姐姐!”

推开房门,听莲手里的灯笼突然晃了晃。

柳嘉之看见窗前立着道身影,月白广袖顺着覆在身后的手臂垂落。

*

“听莲,你先回去。”晏井承嗓音低沉。

柳嘉之挡在听莲身前,“不必,有话直说便是。”

听莲轻轻拍了拍柳嘉之的手背,“姐姐,我先下去准备盥洗之物。”

听莲脚步声渐弱,柳嘉之这才看清晏井承眉骨投下的冷硬阴影,含着愠色。

白日里的八卦在耳畔回响,柳嘉之自嘲般笑了笑。

“今日在州江……”晏井承刚开口,柳嘉之已抢先开口,“东家,我想搬到酒楼住。”

晏井承眉头霎时间皱起,无声瞧着少女倔强地仰起下巴。

“总不能一直叨扰您府上。”柳嘉之垂眸盯着自己下午不小心沾上了油渍的裙摆,“况且我与大伙儿相处得很好,住在这儿更方便研究新菜。”

晏井承深深凝望着她倔强的杏眼,喉间的质问像卡住的鱼刺,吐不出,也咽不下。

“好。”

柳嘉之睫毛剧烈颤动,努力扯出一抹笑,“多谢东家成全。”

*

次日,柳嘉之在正门看见那马车,整个人惊得嘴都合不上。

车厢塞得满满当当,哪是搬家,倒像是富家小姐的嫁妆。

“姐姐!”听莲抱着一个包袱气喘吁吁跑来,“这些都是家主天不亮就命人送来的,还有这——”

她掀开马车帘子,露出铺着狐皮的软榻,“家主说您还是会时不时咳嗽,特意让我带上了保暖的软垫。”

柳嘉之手指悬在一方箱盖上,迟迟落不下去。

“我也要跟姐姐一起去!”听莲突然握住她的手,掌心滚烫,“说好的,姐姐在哪我在哪。”

柳嘉之眼眶突然发烫,这满车的物什,不知何故,教人欢喜,又教人无端生出几分委屈来。

柳嘉之回望晏府大门,一缕晨光恰好照在了匾额上的【晏】字上。

“姐姐?”

马车另一端,红马不耐烦地刨着蹄子,柳嘉之垂下眼睫,重重回握了一下对方的手,让她安心。

“走吧。”

*

晏井承裹着墨色大氅,立在角楼的飞檐下。

他看到了柳嘉之仰头凝望匾额,那双眼睛确实甚是好看。

直到马车转过巷口,雪粒子簌簌砸在地上,他才惊觉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雪。

空荡荡的回廊,犹如又响起了那日抱着她慌乱的脚步声。她口中那些听不懂的呢喃,此刻都被风雪卷着,散得无影无踪。

“来人,”晏井承拢紧大氅,“天愈发冷了,所有院子,暖炉炭火不可断。”

[1]肉糜粥:将碎肉(多为猪肉)与米同煮的粥品,北宋《山家清供》提及“碎切肉,入米熬煮”,口感细腻易吸收,适合病弱、老人补充营养,体现宋代“以肉入粥”的食疗智慧。

[2]环饼:北宋时期的油炸面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其以面粉揉制后环环相套,经油炸至金黄酥脆,形如古钱,是汴京街市常见的节庆或茶点小吃,体现宋代面点工艺的精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互藏心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婚内上瘾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