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石送往玄门总坛后,凌霄宗彻底迎来了安稳日子。后山的桂花谢了又开,练剑场的弟子换了一茬又一茬,林砚和苏微早已能独当一面,不仅带着弟子们下山巡查、解决村落麻烦,还时常受邀去其他门派交流琴剑之术,成了玄门里人人称赞的年轻一辈翘楚。
这年霜降,凌霄宗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清溪村的村长,还带着村里的孩子,提着一篮刚成熟的柿子和一袋新磨的面粉,说是来感谢沈清辞他们当年救了灵狐、净化水源,如今村里风调雨顺,特意来送些心意。
沈清辞和谢云澜正在后山整理琴谱,听见山门前的热闹声,便携手往那边走。远远就看见林砚和苏微正陪着村长说话,孩子们围着张伯,叽叽喳喳问着凌霄宗的趣事,张伯笑得合不拢嘴,正从食盒里拿桂花糖分给孩子们。
“村长,这么远的路,还劳烦你亲自跑一趟。”沈清辞走上前,接过村长手里的篮子,“村里一切都好?”
“好!好得很!”村长笑得眼角皱成了细纹,“自从灵狐在村里安了家,野物再也不敢来捣乱,今年的庄稼收成比往年翻了一倍,孩子们也长得壮实。我这次来,还想请苏微姑娘再去村里教孩子们弹弹琴,孩子们念叨好多次了。”
苏微笑着应下:“没问题,明日我就带着琴房的弟子过去,教孩子们弹些简单的曲子。”
村长连连道谢,又拉着沈清辞说起村里的新鲜事,从灵狐生了第二窝幼崽,到村民们修了新的蓄水池,说得滔滔不绝,眼里满是对安稳日子的珍惜。
中午,张伯做了一大桌菜,有清溪村送来的柿子做的甜汤,还有用新磨面粉蒸的馒头,孩子们吃得满脸都是,林砚和苏微忙着给孩子们擦嘴,像极了温柔的兄长姐姐。饭后,孩子们在练剑场追着灵狐幼崽跑,琴房的弟子们弹起了《合魂曲》,琴音伴着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山谷间,格外温馨。
傍晚,村长带着孩子们准备回程,沈清辞让林砚装了些桂花糕和新酿的桂花酒,让他们带回去给村民们尝尝。孩子们舍不得走,拉着苏微的衣角,问她下次什么时候再去教弹琴,苏微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说等雪落了,就去教他们弹《踏雪曲》。
送走村长和孩子们,沈清辞和谢云澜并肩往后山走。夕阳将天空染成橘红色,桂花树的叶子泛着金边,练剑场的弟子们还在练剑,剑光在暮色中划出冷芒,琴房的琴音还没停,与剑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你看,这就是我们想守护的日子。”谢云澜停下脚步,看向沈清辞,眼里满是温柔,“没有邪祟,没有战乱,只有琴音、剑声和孩子们的笑声。”
沈清辞握紧他的手,轻轻点头:“爹和谢老爷当年种桂花树时,盼的就是这样的日子。现在,他们的心愿实现了。”
两人坐在后山的石桌旁,看着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张伯在厨房门口忙碌的身影隐约可见。谢云澜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册子,递给沈清辞:“这是我整理的《合魂曲》新谱,加入了一些适合初学者的指法,以后教弟子们学琴,能更简单些。”
沈清辞接过册子,翻开一看,里面的字迹工整,每一段旋律旁都标注着详细的指法注解,还有几处用红笔修改的痕迹,显然是花了不少心思。他抬头看向谢云澜,眼里满是笑意:“你总是这么细心。我也整理了《沈氏剑经》的补编,加入了林砚创的‘凝霜式’变式,还有对付普通妖兽的基础剑招,刚入门的弟子也能学。”
两人相视一笑,将册子放在石桌上。风吹过,桂花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的默契喝彩。
转眼到了冬至,凌霄宗下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覆盖了练剑场和琴房,整个山谷银装素裹。林砚带着弟子们在练剑场练剑,雪落在剑刃上,瞬间融化,少年们的额头却渗着汗,剑光比雪光更亮;苏微则带着琴房的弟子在竹屋里弹琴,炉火烧得正旺,琴音温暖,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沈清辞和谢云澜坐在竹屋里,煮着热茶,看着窗外的雪景。林砚和苏微推门进来,身上还带着雪的寒气,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册子。
“宗主,先生,这是我们整理的《玄门历练记》。”林砚将册子放在桌上,“里面记录了我们这几年下山历练遇到的问题,还有解决办法,比如如何辨别怨煞之气、如何用净化符净化水源,以后弟子们下山,就能少走些弯路。”
苏微也补充道:“我还在里面加了琴音的运用,比如遇到妖兽时,如何用《镇魂曲》压制凶性,遇到村民有心结时,如何用琴音安抚心神,希望能帮到更多人。”
沈清辞和谢云澜翻开册子,里面不仅有文字记录,还有插图,比如妖兽的模样、净化符的画法,甚至还有琴音灵力运转的示意图,看得出来,林砚和苏微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整理完成。
“做得很好。”沈清辞抬起头,眼里满是赞许,“这本册子,我们可以交给玄门总坛,让各派弟子都能学习,也算是我们凌霄宗为玄门做的一点贡献。”
谢云澜也点头:“等明年玄门论道,我们就把册子带过去,让各位掌门看看,咱们凌霄宗的年轻弟子,已经能扛起责任了。”
林砚和苏微听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雪越下越大,竹屋里的炉火越烧越旺。四人围坐在炉旁,喝着热茶,聊着明年的计划——林砚想带着弟子们去陨星谷看看,确认封印是否稳固;苏微想研究新的琴曲,用琴音滋养地脉,让周边的草木长得更茂盛;沈清辞和谢云澜则想把藏书阁的古籍重新整理一遍,将琴剑传承的故事记录下来,留给后世弟子。
夜深时,雪渐渐停了。沈清辞和谢云澜送林砚和苏微回客房,雪地上留下四串脚印,紧紧相依。回到竹屋,谢云澜将炉火烧得更旺,沈清辞则拿出那本《琴剑合璧录》,翻开最后一页,提笔写下:“琴剑同源,守心即守道;薪火相传,太平永安康。”
写完,他将笔放下,靠在谢云澜的肩上。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书页上,照亮了那行字。谢云澜握住他的手,轻声说:“以后,我们就守着凌霄宗,看着林砚和苏微带着弟子们成长,看着玄门越来越太平,好不好?”
“好。”沈清辞轻声应着,眼里满是安稳。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练剑场就传来了剑声。林砚带着弟子们在雪地里练剑,雪花落在他们的肩头,却挡不住他们的热情;琴房的琴音也响了起来,苏微带着弟子们弹起了《踏雪曲》,琴音清脆,像雪落在竹叶上的声音。
沈清辞和谢云澜站在竹屋门口,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琴剑的传承不会断,守护的初心不会变。凌霄宗的桂花会年年盛开,玄门的太平会代代延续,而他们的故事,会像这雪地里的脚印一样,深深印在岁月里,永远不会褪色。
风拂过桂花树,落下几片带着雪的叶子,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也在祝福着未来的安稳。琴音还在继续,剑声还在回荡,在这片被守护的山谷里,在玄门的岁月长河里,新的故事,还在悄悄书写,永不落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