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市的天空仿佛被人捅破了窟窿,雨淅淅沥沥地下个没完,潮气顺着警局的墙缝往里钻,就连藏在抽屉深处的卷宗都染上了股霉味。
姜倩倩握着搪瓷缸,缸里的胖大海在热水中浮浮沉沉,推开法医室的瞬间,浓重的福尔马林味混着血腥味儿扑面而来,呛得她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宋知远正全神贯注地附身查看那名纺织厂女工的尸体,白大褂口袋里的钢笔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笔帽上的“英雄”标志在解剖灯下闪着微光。
尸体安静地躺在解剖台上,青灰色的皮肤紧绷在颧骨上,半睁的瞳孔蒙着层浊白的翳,脖颈处原被认为是溺水所致的瘀痕,在冷白光下显出异样的青紫色。
“宋法医,尸检报告有结果了吗?”姜倩倩将搪瓷缸轻轻放在角落的桌上,目光忍不住又落在尸体上,心里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对劲。
宋知远直起腰,金丝眼镜顺着鼻梁滑下,他伸手推了推,镜片后的眼神透着困惑:“姜同志,有些地方……很不对劲儿。”
他翻开牛皮记录本,钢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死者肺部积水里的含沙量异常得很,按理说,要是溺亡在蓄水池西南角的死水区域,应该是以硅藻为主,可她肺里的沙子成分,却和东郊化工厂排污口的沙子高度吻合。”
“还有你看。”宋知远将尸体的下颌轻轻抬起:“之前我就发现了,她脖颈上还有一道青紫色的掐痕,只是没有那么明显,就被大家忽略了。”
原本被忽略的淡紫色痕迹在强光下显出端倪,那不是溺水常见的蕈状出血,而是两道平行的指压痕,间距恰好与成年男性拇指和食指的跨度吻合。
他又说:“这是典型的扼颈体征,生活反应不明显,说明是濒死期施加的暴力。”他用止血钳轻叩下颌骨,“舌骨大角有轻微骨膜下出血,符合机械性窒息的间接证据。”
姜倩倩心里猛地一紧,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掌心那道疤痕,那道从2025年带来的伤疤在阴雨天总是隐隐发烫。她想起雨夜追捕时,陈国栋那充满不甘和愤怒的嘶吼“你们栽赃”,种种线索在脑海中交织,却又理不出头绪。
“不止这些。”宋知远戴上一双新的乳胶手套,动作轻柔却又透着谨慎,小心翼翼地举起一个证物袋,里面躺着一枚沾着血渍的青铜钮扣,暗红的血迹在金属表面凝结,显得格外刺眼。
“你看,对比陈国栋被捕时的照片,他左袖口原本应该缝着两枚钮扣,现在却只发现一枚。可我们在案发现场找到的这枚钮扣,边缘磨损程度和他衣服布料完全对不上号,就好像……这枚钮扣根本不属于他的衣服。”
窗外,惊雷突然炸响,震得玻璃嗡嗡作响。
姜倩倩死死盯着证物袋里的钮扣,它的纹路与傅沉舟袖口、自己当初从凶手衣袖上扯下来的那枚如出一辙,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审讯室里陈国栋疯狂挣扎的模样、他眼中的恐惧和绝望,还有那句“你们根本没证据”,此刻都在她耳边回响。
“我得去找傅顾问。”姜倩倩转身就要往外走,却被宋知远急切地声音叫住。
她回头,看见年轻法医摘下眼镜,正用衣角仔细擦拭,镜片后的眼神满是担忧:“姜同志,张队长刚才来过,他说……说再查下去,我这法医资格证就该换成户籍科的橡皮章了。”
*
走廊里,白炽灯时不时发出滋滋的电流声,灯光忽明忽暗。
姜倩倩攥着牛皮记录本,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走到审讯室门口时,张智国粗粝的声音清晰地传了出来:“什么乱七八糟的疑点?陈国栋人赃俱获,证据确凿,姜倩倩那丫头懂什么刑侦?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张队,可尸检报告确实有不少矛盾的地方……”宋知远的声音带着几分怯意,却很快被张智国拍桌子的巨响淹没:“够了!再提这事,就去户籍科报到!”
姜倩倩再也按捺不住,猛地推开门,将牛皮记录本重重的摔在桌上,纸张撞击桌面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响亮:“死者肺里的沙子来自东郊化工厂,钮扣也对不上,这难道不是漏洞?”
她胸口剧烈起伏,警服领口微微敞开,锁骨处的汗珠在灯光下闪烁。
张智国的烟斗狠狠砸在烟灰缸里,火星四溅,他脖颈上的青筋暴起,绷带边缘又渗出暗红的血渍,看起来格外狰狞:“姜倩倩!你别以为自己破了个案子就不知天高地厚!陈国栋右手残疾,又是左撇子作案,现场指纹、带血纱巾,证据链完整得像铁桶,你告诉我哪里有漏洞?”
“如果这些都是有人故意伪造的证据呢?”
姜倩倩的声音不自觉地发颤,1983年化工厂爆炸的画面在她脑海中闪现,那个戴着皮手套、右手残疾的模糊人影,还有他领口露出的青铜钮扣:“张队,83年化工厂爆炸案和这次凶杀案,说不定……”
“住口!”张智国愤怒地掀翻椅子,搪瓷缸里的茶水泼在姜倩倩鞋面上,温热的液体浸湿了鞋面:“83年的案子是你能碰的?当年化工厂爆炸死了七个人!”
“从今天起,你负责整理档案。”张智国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狠戾:“刑侦队的门,你以后少进。”
*
傅沉舟家的灯是暖黄色的,透过雨帘看过去像块融化的黄油。姜倩倩站在门口时,雨水已经顺着帽檐灌满了衣领,藏青色警服紧紧贴在背上,冷得她指尖发颤。
她抬手敲门,门却突然从里面打开。
傅沉舟穿着藏青色毛衣,手里拿着本翻旧的《刑事技术》,屋中灯暖黄的光透过门缝洒在她身上,与冰冷的雨水形成鲜明对比。
“进来。”傅沉舟侧身让开,目光扫过她手中攥得发皱的记录本:“张智国又为难你了?”
姜倩倩一进来就跌坐在木质椅子上,椅面的纹路硌的大腿生疼,她顾不上这些,直接开口:“陈国栋不是真凶。”
说着,她将尸检报告推过去,纸页上的钢笔字被水晕开,“东郊化工厂”四个字糊成一团淡蓝,她指尖用力点在关键数据上说道:“陈国栋不是凶手。宋法医在死者肺里发现了矽尘,还有扼颈的痕迹,钮扣也对不上号。”
傅沉舟戴上一副金丝眼镜,台灯的光晕在镜片上流转。他指尖划过记录,无名指的薄茧蹭得纸页沙沙响:“东郊化工厂在 83 年爆炸后就停产了,排污口早就用水泥封死。”
他的食指无意识地摸索着左手无名指的薄茧:“你接着说。”
“我怀疑真凶另有其人,并且这个人和当年的爆炸案有关,张智国应该也是知道的。”姜倩倩压低声音,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张智国为什么这么抗拒重查?当年化工厂的新闻,还有我们看到陈国栋那的报纸……”
窗外,雨打在芭蕉叶上,发出密集的声响。
傅沉舟起身倒了杯热茶,瓷杯边缘的红梅图案在热气中若隐若现:“83年我在爆炸现场失去右臂。”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姜倩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83年爆炸时,我亲眼看见有人往反应池里扔青铜器。但当初那个案子直到现在都是悬案,导致爆炸的凶手也没有发现。”
姜倩倩猛地抬头,与傅沉舟的目光相撞。记忆中的画面与现实重叠,暴雨夜的化工厂、闪电照亮的青铜钮扣,还有傅沉舟……
她想起自己重生时攥在手里的那枚纽扣,想起傅沉舟风衣上的那枚,还有证物袋里的这枚——三枚纽扣在记忆中重叠,纹路严丝合缝,像三把钥匙,即将开启某个尘封的秘密。
她的掌心开始发烫,灼烧感让她轻咬下唇才强忍下来。
“我相信你。”傅沉舟将热茶推到她面前,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手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温度:“明天我去找局长申请重启调查。”
他顿了顿,眼神突然变得无比严肃:“但这次的案子会很危险,东郊化工厂爆炸案背后牵扯的势力,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姜倩倩捧着茶杯,热气氤氲中,她看见傅沉舟袖口的青铜钮扣泛着幽光。
“我不怕。”她抬起头,眼神坚定而明亮,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只要能够揭开真相,就算再危险,我也要查到底。”
傅沉舟凝视着她,台灯的光在他眼中映出细碎的亮斑,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赏,有担忧,还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温柔。
他伸手替她拂去额前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好,我们一起查。”
还是那句,过于专业的知识要是有错误,不要太过于深究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