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请留步。”道纪回头,听见有沉稳的女声唤他,回过头去,是岳雪。
“少卿大人,有事找我?”道纪行了个道揖,天色已晚,但这位少卿精神奕奕,脸上毫无疲惫之色,难不成是个夜猫子?
似乎对他的称呼颇为满意,岳雪冲他微笑。
“倒不是什么大事。”岳雪说。
道纪方才在晚议上并未发言,更没有不妥之处,至于和岳雪的交集,似乎一点也没有。
岳雪上前一步,鞠手说:“听说霜剑玄澄子正在国师府上做客,可否让我同他切磋一番?”
道纪闻言迷惑地眨眨眼:“?”
“霜剑大名……习武之人皆心向往之。据说霜剑并非武器之名,而是人,玄澄子便是霜剑,至于他手中的剑,就是普通的兵器。”
道纪点头,这倒不是传闻中吹嘘,玄澄子的剑就是一把普通的玄铁剑。
“他行迹无踪,我又不方便无诏离开北耀城,这次他既然来了……就想请教一番。”岳雪颔首,似有些不安,眼神飘忽,和在夜议时的模样大不相同。
道纪叹了一声,原来岳雪是个武痴,想来北耀城里的高手该都被她挑战过了,“可惜少卿大人可来晚了一步。”
岳雪愕然。
“下月白露是少阳山的罗天礁祭,师门人少,他便先回山帮忙了,而且在秋分之前他不会离开少阳山。”
岳雪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来约战玄澄子,竟没想到迈出的第一步就被踹了回去。
注意到她的轻微叹息,道纪忙说:“若少卿大人得空,可来少阳山同他比试,正好礁祭的时候,弟子们可以随意请教比试。”
岳雪眼睛一亮:“真的?那不信道的也能去吗?”
道纪失笑,这岳雪说的还真是直接,“大人放心,少阳山欢迎善信,也欢迎朋友。”
“好!”岳雪喜笑颜开,鞠手道,“国师是个爽快人,礼尚往来,有空来大理寺坐坐。”
道纪噎了一下,这大理寺哪是寻常官员走动交际的地方,况且他何止是来过,还夜闯过地牢面见锒铛入狱的陈遇……
“多谢大人盛情。”道纪微微俯身。
“国师这是要回去吗?岳雪有些意外,顺势望了一眼天际,“就快天亮了。”
她方才见到徐珀和宁非物打着哈欠就去偏殿住下了,没见到道纪的人影,于是出来找他。
“尚有要事处理。”道纪歪了歪头。“大人不也要回大理寺吗?”
岳雪若有所思:“那是因为大理寺离皇城近,来去不到一刻,国师府离这里可有些路程吧。”
“无妨,只是来回去了一趟北州,积压的事繁多,还需回去整理一二。”道纪说。
岳雪想了想,国师说的有道理,徐珀是个清闲皇子,手里的活不多。宁非物的天塌下来了还有几位礼部侍郎顶着,偏偏国师的事儿无人可替。
“那我送送大人。”
“有劳了。”
说是送,其实到了皇城门口,两人便分道扬镳,国师府和大理寺并不在一个方向。
道纪回了国师府,首要之事就是把礼部送来的奏表看了,明日早朝后让人送回礼部去。
至于一些没那么着急的奏表,道纪准备过几天在看。
如今当务之急就是明日朝会商议之事——陈惘的去留。
道纪安静地坐在卧房中,面前摆着一只檀木盒子,看起来已有些年头了,但是花纹考究,盒盖上镶着两颗玉珠,两颗玉珠之间刻的花纹清晰可见。
是金陵萧家的竹纹。
道纪轻轻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两团锦缎,里面包着一块玉佩。
不用打开,道纪就知道玉佩的模样,螭龙纹和云纹交错盘旋,中央是一朵牡丹,是皇家独有的雕刻手艺。
这是萧清羽留给他的唯一信物,而这玉佩并非是萧清羽的,而是昭王送她的定情信物。
昔年徐帝和昭王兄弟形影不离的美名传遍了天下,可知道萧清羽的,大多都认为她是个鹤立独行的妃子。
其实不然,彼时徐帝尚未登基,还是太子,但政事清闲,边境安定。
昭王平日里并不待在宫里,是个闲散王爷,他游历天南地北,有一年在金陵常住,便叨扰了金陵第一府的萧家,自然认识了萧家的大小姐。
一来二去,两人生了情愫。
本是一桩美事,但萧家并不同意萧清羽和当朝的皇子结亲,更何况还是太子的亲胞弟,怕以后若兄弟反目,萧清羽会被连累。
萧清羽闹了好一阵的脾气,离家出走,去各地挑战剑术高手,昭王时常跟着,笑眯眯地替她收拾烂摊子。
后来萧清羽就和昭王私定了终身。
昭王本想求先帝赐婚,但萧清羽却不愿意。
昭王虽总是宠着她,但诏书一宣他回北耀城,昭王便不打招呼急匆匆地走了。
这让她觉得,或许萧老太太的想法并没有错。
皇室之后,终为皇室所累。
她们萧家富甲一方,和皇室做着生意,也有自己的生意,无论如何,是不会缺钱的,更不用说要把女儿嫁给皇室当媳妇谋钱财、谋地位了。
后两年昭王政事忙碌,又要替太子当老师,无暇出宫。
萧清羽只好来宫里寻找昭王,一来二去,就此认识了昭王的太子兄长——如今的徐帝。
虽是双胞兄弟,但昭王和徐帝的性格却大有不同,徐帝强势、雷厉风行。或许正因有如此魄力的哥哥,他的弟弟昭王敏锐少言,甚至有些优柔寡断。
当徐帝在二人之间横插一脚之时,萧清羽便模糊地预见——自己和昭王,大约是没有未来了。
后来她给徐帝生了个孩子,也不过是不想令兄弟阋墙,让徐帝为难昭王。
徐帝初登皇位,心头正热,任是朝臣也不敢得罪新帝。
昭王已赏无可赏,徐帝便封他为太子少傅,那时徐瑛已经会读书了,总爱黏着昭王。因此朝臣们常开玩笑,说昭王是帝师。
再后来,萧清羽忽然消失,正值北州战事频发,情场失意的昭王以为萧清羽不再想见到自己,便离开北耀城,奔赴北州跟随边军作战。
没过几年,便听闻萧清羽未婚生子,昭王寒了心,但却不知道萧清羽为何忽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一意孤行。
昭王放心不下,给金陵萧家去了多封书信,萧清羽一字未答,态度异常坚决。
大概萧清羽是真的伤了他的心,昭王便没有亲去金陵问个究竟。
赤水之战勉强获胜之后,北朝和夜蒙战事几近结束,还有些扫尾和布防的工事,昭王无心过问,便辞官隐退,这么大的功臣说走就走,徐帝竟也同意了。
没过了两年,徐帝认领萧云何,封萧清羽为贵妃之事震惊朝野,彼时昭王已杳无音讯,不再过问任何政事。
还有萧清羽的死讯,不知昭王是否得知。
昭王千想万想,也未曾想过自己的亲哥哥,当朝的皇帝,会和亲弟弟抢女人,还在萧清羽之事上大动手脚,蒙骗自己。
——道纪是在萧清羽留下的一封长信中知晓这一切的。
这封长信是萧清羽早年写的,留给自己的孩子,即便她并不爱他。
所以萧清羽不愿抚养这个孩子,先在萧家和风月楼里找奶娘养了几年,等孩子牙牙学语之时,就送去了少阳山。
但她又不愿这个孩子重回皇室的漩涡,便找了个同龄的孩子,送回萧家。
这两个孩子她哪一个都不爱,但或许,她从很多年前起,就忘记了爱是什么,她的爱留给了那年跟在她屁股后面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少年王爷。
信里有她的歉意和愧疚,却没有爱。
和这封长信一起交到道纪手里的,还有这些年昭王给萧清羽所有的来信。
萧清羽到底是惦念着昭王,竟一封信都没有扔。
这次下山,道纪把玉佩和信件都带来了,他冥冥之中感应到出任国师,怕是要他来解决这段过往带来的麻烦。
却不想半路想遇到了陈遇,只是事情蜿蜒曲折,还是回到了道纪这里。
陈遇是泉关、赤水两场战役中的重要人物,而赤水一战不仅是北朝和夜蒙巨大的分支点,也是徐帝和昭王的决裂之刻。
至于是否真的决裂了,无人得知,毕竟连陈遇都不知道昭王去了哪儿。
但如果世上还有一个人能知道昭王的去处,那便是太子徐瑛。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道纪喟叹,在观星楼一坐便是两个时辰。
群星晦暗不明,深红色的阴影藏在漆黑的夜幕之中,时隐时现。
道纪清晰地知道,这是噩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1章 定情信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