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门槛,视线暗了一瞬,本以为里面会很昏暗,结果转个角就发现,这里头有一扇很大的窗子,将整个书房照亮,江夫子此时正坐在书案前等他们。
“随意坐吧。”江夫子随手一指,眼神却示意余挽舟坐近些,相反,江竹英倒是坐得离余挽舟隔了个桌子。
“那日考校,老夫发现你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才坐下,江夫子就说起余挽舟的问题,让她连疑惑江竹英不同自己坐在一处的时间都没有。
话毕,江夫子拿出一叠纸,将其移到余挽舟面前,“嘴上说得好听,不如试试笔下功夫。”
这时候,余挽舟才空出心神,下意识询问,“那师姐呢?”
同是学生,总不能厚此薄彼吧?
江夫子瞅她一眼,微微点头道:“英姐儿自然也是要写的,只不过你们的进度不一样。”
余挽舟好奇心被勾起,想问江竹英如今学到哪里了,结果被江夫子敲桌子警告,她无奈作罢。
余挽舟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前世今生,她的目标永远是争第一,听到江竹英的进度与自己不一样,她心底生出无限好胜心,只想与之比个高低!
可惜她这心思怕是被江夫子看出来了,接下来不管她如何旁敲侧击,江竹英那里是半点口风不露,让余挽舟抓耳挠腮险些没稳住。
夜里挑灯夜读的次数多了不少。
以前挑灯夜读,余挽舟总有不得其解的地方,最后只能带着一肚子疑惑入睡,而今有了江夫子,余挽舟的任何问题都能得到解决,遇到不懂的地方,她可以先记下,等次日去问江夫子。
余挽舟从不觉得自己有这么多问题要问,越是往下读,她越是发现自己学识浅薄,临近府试,她却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不懂。
府试要去府城考,观淮县离府城不算太远,到东怀县乘船六七日便能抵达。
未免路上出意外,余挽舟决定提前半月出发,陈大牛本想陪她去府城,可眼下正是农忙的时候,陈家的三个儿子在镇上也忙得脚不离地,村里根本离不得陈大牛,只能无奈放弃。
码头边上,来往的商人匆匆启航,脚夫们忙的团团转,或推着推车或背着货物,来往于人群之间。
东怀县地处偏僻,唯一的码头也因为年久失修而破旧不堪,路过的商人根本不愿意停下落脚。
余挽舟好不容易才找到路过府城的商队,并且对方也愿意捎她一程。
“您快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余挽舟催促着陈大牛。
陈大牛依旧不为所动,反而乐呵呵劝着余挽舟,“不急,姨父等你上了船再走。”
陈大牛活这么大岁数什么场面没见过,商人最是不靠谱,别看已经答应要捎上舟哥儿,谁知道中途会不会反水呢。
没亲眼看到余挽舟上船,陈大牛怎么都不放心。
其实陈大牛是听村里人说多了才对商人印象不好,且不说余挽舟是给了银子的,再者,商人们大多圆滑,从不轻易得罪人,多捎一个人而已,他们没有必要在这种地方为难人。
余挽舟拗不过陈大牛,加上风已起,那商队已经休整好要扬帆了,她只好跟上去。
等余挽舟站到甲板上时,船早已驶离岸边,陈大牛的面容渐渐变得模糊,她赶紧挥着手示意他回去,隔得远,余挽舟只勉强看得陈大牛嘴巴张了张,却听不清说了什么,唯有耳边的风声经久不绝。
等船正式驶入东河,余挽舟山这才进入船舱。
之前没仔细打听,现在上了船听说这些人闲聊才知道,原来这是燕家的船队,从南边运货要去京城的。
收了余挽舟银子的是一名管事,人还算厚道,听到余挽舟要去府城考试,还特意给她安排了一间光线很好的厢房。
“小公子没事也可以出去走走,当然,东边那几间厢房万不可去打搅!”管事仔细叮嘱着。
见余挽舟面露疑惑,担心她年纪小不分轻重,管事想了想,低声道:“那边是我家公子待的地方......总之,你别去那边晃悠就行。”
余挽舟注意到,这管事说起那位公子时,眼底似有不屑,她眨了眨眼,认真的点头,表明自己只在里面看书,不会去打扰他家公子。
管事出去后,又依次去了另外一处,把说给余挽舟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得到同样的回复后,才安心地回去休息。
晃荡的船舱里根本看不下书,余挽舟看得眼睛疼,只好放下书在心里默背,反反复复一直到夜幕降临。
管事遣人送来餐食,还告诉余挽舟,这船上还有其他与她一起去府城考试的学子。
余挽舟谢过那位小厮,却没有要去交流的打算。
齐飞飞早就去了府试,走时还特意来问了余挽舟要不要同去,只是余挽舟担心自己功底不够扎实,便婉拒了。
此时在船上的必然不会是齐飞飞,既如此,她便不去讨人嫌了。
这件事说起来还托了赵理的福,她日日去江家,自然被赵理看到了,于是余挽舟拜江夫子为师的消息就这么被传开。
余挽舟作为这次的县案首,本就颇受关注,大家都以为她会去范夫子那里求学,结果听到她拜了一个名不经传的江夫子为师,正疑惑间,又打听到那江夫子曾陷入科举舞弊案。
一时间,余挽舟便成了他们嘴里明珠暗投,自甘堕落之人。
这些事余挽舟并没有告诉江夫子,一来,她知道江夫子一直对那件事耿耿于怀,她不想让江夫子再想起那些往事;二来,那群人不过是为了恶心她,余挽舟要真计较才是落了对方下怀。
余挽舟没有主动去那人,到了晚间,那人竟自己找上门来了。
“余弟原来是你!”杨衡一脸惊喜,同时心里很是复杂。
相比之下,余挽舟格外平淡,甚至有些不胜其烦。
她怎么也没想到,杨衡居然会跟自己在同一艘船,真是晦气。
等等~
她怎么总觉得这剧情有些熟悉呢?
想到什么,余挽舟让开身,示意杨衡进来,“听闻杨兄拜了范夫子为师,想来进步不少,不知可有幸讨教一二?”
杨衡自是求之不得,从见到余挽舟第一眼开始,他心里就一直有个声音告诉他:一定要同余挽舟交好,这样的直觉让杨衡从小到大得到了很多好处,所以不管余挽舟对他有多冷淡,他总是会不自觉的想要靠近。
进了屋,杨衡发现余挽舟的屋子比自己的还要敞亮些,就连桌子上的茶点都比他的好,当下就有些不忿。
明明梨儿给那管事递了足足一贯钱,那管事居然还区别对待!
要是余挽舟知道他内心的想法,可能会笑出声:她可是给了足足有三两银子!
自从她报名参加县试后,江氏就开始接绣活补贴家用了,江氏绣工了得,镇上那些乡绅家的夫人们也给得大方,一二来去,她们家也攒了不少家底。
这次出门,江氏拿了一整张的银票缝进余挽舟的里衣,还去镇上钱庄换了不少碎银让余挽舟带着就怕她钱不凑手。
刚坐下,杨衡就迫不及待说起自己近日的感悟,最后略带遗憾道:“本以为攸宁会与我一起摆在范夫子名下,可惜......”
余挽舟坐下,拿起没看完的书随意翻着,“没甚可惜,在杨兄看来范夫子是千好万好,可在我这里,江夫子才是最合适的。”
范夫子的确能力强,在原书后期,范夫子接连教出三个进士,京城的勋贵们都想把自家孩子送去范夫子的学堂。
可在余挽舟看来,江夫子的能力绝对不在范夫子之下,范夫子之所以如此受追捧,其中未必没有男女主的原因。
她可没忘记,其中喊得最大声的那位侯爷可是女主的头号爱慕者。
想到这里,她看向杨衡的目光不自觉带了些同情。
原书是因为有她这个女配在其中吸引了绝大多数的火力,导致女主的追求者们满腔怒火全都发泄到女配身上,而今没有她这个女配在,也不知杨衡能不能承受住......
杨衡总觉得余挽舟意有所指,他不自在地别开眼,开始说起今日看书的感悟。
接下来的几日,杨衡准时来余挽舟这里一起看书,要不是知道男主的性格,余挽舟真的要怀疑他是不是来蹭吃蹭喝的。
“听闻这次东川府有近万学子应考,仅录百二十人。”杨衡说的时候还算平静,可当他第一次从夫子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可是楞得许久没有说话。
本以为会吓到余挽舟,谁料对方只惊讶一瞬,很快就跟没事人一样,这让杨衡生出一股挫败。
余挽舟早就知道这个消息,虽有些惊讶,但想想也觉得正常,若科举之路不难,怎么会被称为改换门楣之路呢?
这时,门外传来细微动静,似乎在搜查什么人,隐隐绰绰有火光在舞动,屋内说话的两人顿时停下,对视一眼,都没有动作。
与杨衡的紧张相比,余挽舟从容得多,甚至眼底有丝丝激动。
她就知道!书中没有明说杨衡是怎么与燕家家主交好,可余挽舟还是从细枝末节中猜出,杨衡一定在对方落魄时帮过大忙。
能让这种人视之为知己,肯定是事关性命的大事!
从听到这艘船是燕家的,余挽舟就有种异样,这样的感觉在看到杨衡的时候达到顶峰。
再过两日就该到府城,一路上什么迹象都没有,余挽舟本还担心是自己猜错了,没想到居然就在今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风起(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