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举人横眉竖眼,“老夫可没同意收这弟子。”
两人多年夫妻,张氏才懒得听他讲,凉凉瞥他一眼,拉着余挽舟便往家中走,江举人虽然吹胡子瞪眼的,到底没拦着。
江举人家住得不远,就在市集往西二三里的距离。
这片地方狭小无比,余挽舟跟在张氏身后,严重怀疑,江举人若是在家中打鼾,隔壁能听得一清二楚。
进了屋,张氏急忙忙去烧饭,下决心要好生款待余挽舟这个客人。
“舟哥儿,你先歇会儿,师母这就给你烧饭去!”不等余挽舟拒绝,张氏便如风一般往后厨跑,生怕余挽舟着急。
江举人早就看不下去了,见张氏离开,立马端着脸,轻瞥一眼余挽舟,“外界对老夫的那些传言你应当知晓了吧,就不怕被老夫连累?”
余挽舟以为江举人会刁难自己,结果就问了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她当即坐端正,一脸正气表明自己的立场,“学生认为,江夫子行得端坐得正,外界只是不了解您罢了......”
更何况,这件事早就查清楚了,所谓的流言不过是以讹传讹。
余挽舟本就不是这里的人,并不在意那所谓的名声,否则她就不会去考科举了。
听到余挽舟毫不犹豫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江举人说不动容肯定是假的,再次看余挽舟,只觉得这弟子怎么看怎么满意。
脑海中蓦然想过王大娘的话,江举人眉心一动,正要开口探口风时被人打断。
“爹,家里来客人了?”随着声音响起,少女已至眼前。
余挽舟下意识看去,恰好与好奇打量的江竹英对视,比起余挽舟的淡定,江竹英险些没控制住自己的表情。
实在是面前这姑娘太好看了!
江举人连忙给两人介绍,“英姐儿来了!这是我新收的弟子,余挽舟字攸宁,你比他长两岁,唤他舟哥儿或者攸宁就行 ”
说完,他又向余挽舟解释,“这边是老夫的女儿,闺名竹英,你唤她英姐姐便是。”
听完江举人的话,在场的另外两人都有些迟疑,尤其是江竹英,看了余挽舟好几眼,却碍于什么没有说出口。
还是余挽舟率先调理好,对着江竹英拱手,“见过江家姐姐。”
那声“英姐姐”余挽舟实在叫不出口,尤其是江竹英才十三四岁,在她前世还是个初中生,这让她一个心理年龄已到成年的人怎么好意思?
其实江竹英也很不自在。
自小的教养告诉她不该窥探别人**,可她不擅说谎,好几次都忍不住要说破余挽舟的身份。
偏江举人半点不觉,甚至认为俩孩子相处“甚好”,暗戳戳想要撮合两人。
“英姐儿,你可别看舟哥儿年纪小,人家读过的书可比你多多了!还得了这次的县案首,跟你爹当年一样呢!”江举人见着机会就在女儿面前夸赞这个新学生,眼角的笑意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说江竹英一开始只是有一点点难受得话,等听完后半句,她整个人如坠冰窖,看向余挽舟的眼神复杂极了。
她低声喃喃:“不一样的......”
实则江竹英心里正在呐喊:这怎么能一样?余挽舟她是女子啊!
江举人并没有发觉女儿心不在焉,只以为女儿说的不一样是指余挽舟不及自己当年,笑得更开怀了。
想到什么,他连忙扭过头对余挽舟道:“你如今的成就并不算什么,府试在即,可千万不能得意忘形!”
若说江举人对余挽舟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年岁太小,年纪小还如此优秀,太容易骄傲自满了。
幸好江举人仔细观察过余挽舟,暂时没从余挽舟身上看出这样的毛病。
“好小子,稳住!”江举人满意地拍着余挽舟的肩膀,看得江竹英心惊肉跳。
用饭时,张氏一个劲给余挽舟夹菜,殷切叮嘱,“多吃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说着,她开始说起另一件事,“最近镇上染风寒的人太多了,改日我得买些草药备着......”
饭桌上,张氏说起各种听来的闲话,江举人有一搭没一搭应着,余挽舟也适当充当捧哏,逗得张氏开怀大笑,差点当场认余挽舟为义子。
用完饭天色已不早,余挽舟告辞归家,江竹英却一直魂不守舍。
这一幕自然被张氏看出来,但她并没有多想,只以为是年少慕艾,甚至还在私底下要求江举人多让两个孩子接触。
江举人刚进入梦乡,猛地被人推醒,结果话里话外都让他照顾别人,他格外烦躁,打定主意明日要好好为难余挽舟那小子。
此时正挑灯夜读的余挽舟打了个喷嚏:总感觉后背发凉......
“是不是着了风寒?”江氏睡不着,听到屋里余挽舟打喷嚏,立马紧张起来。
——余父就是因为风寒去世的,她对此格外敏感。
“无妨,可能是方才吹了点冷风。”今年的春天来得晚,明明已是阳春三月,村里的桃花却迟迟不开,今日听师母说,镇上已经有不少人染了风寒。
余挽舟并没有在意,随意翻过一页纸,正打算继续看时,听到勺子碰到碗发出的“叮当”声。
转头一看,发现桌上不知何时被放了一碗姜汤,汤底清澈见底,颜色微微泛黄,一股浓烈的生姜味直冲鼻底,余挽舟微微皱眉,喉咙一紧。
“这姜汤就没必要了吧?”余挽舟身体一向很好,从小就没怎么生过病,在她看来,风寒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且,她真的很讨厌姜味!
就这么一会儿,余挽舟已经被这味道冲得屏住呼吸了。
可惜,近来对余挽舟几乎百依百顺的江氏并没有依她,一副余挽舟不喝,她就站那不走的样子。
磨了半响,余挽舟只好捏着鼻子一口闷下去。
好不容易把那股气味咽下,转眼那只碗又被递过来,余挽舟一看,发现江氏用旁边的茶水又给她“冲”了一碗。
罢了,都到这份上,余挽舟不再坚持,又是一口闷灌。
不知是不是错觉,后半夜睡觉时,余挽舟总觉得浑身都暖暖的,一夜无梦。
这也导致余挽舟第二天起晚了。
拎着芹菜,桂圆干肉条等六礼束脩,余挽舟在江家门前迟迟不敢敲门。
昨日约好的辰时初行拜师礼,结果现下都快辰时末了,余挽舟有些纠结,担心会被江举人连人带礼全部赶出来。
虽然江举人看起来并不那种很重视规矩的人,可这种事情换作任何人恐怕都会不高兴,现下说不定已经打消要收她做学生的主意了。
且就算江举人当真不在意,她自己也没脸......
“还不快进来!在门口磨唧什么呢?”语气还带着气,百般嫌弃。
余挽舟却从中听出了希望,抬头去看,发现是江竹英来给她开门,她轻声道了句谢,连忙道歉。
“学生今日来迟了,还望夫子能原谅这回。”说这句话的时候,余挽舟甚至不敢抬眼看江举人的神情,只低下头满脸羞愧。
江竹英欲言又止,却发现亲爹眼含戏谑,她默了默,退到一边旁观。
余挽舟憋得耳尖都红了,还没等到江举人出声谅解,她悄悄往上看,结果正正好对上江举人戏谑的目光。
见余挽舟发现,江举人丝毫不慌,往旁边太师椅一坐,悠悠道:“怎么,你小子不装了?”
哼!他早看出这小子不老实。
余挽舟一本正经,半点被拆穿的不好意思都没有,“学生实在羞愧,只盼夫子别赶学生走。”
江举人好以整暇,还欲说几句,抬眼发现天色不早,只好暂时放过,“哼,赶快些,等下还要拜孔夫子!”
要不是赶着辰时行拜师礼,他势必好好好教训这个臭小子!满身心眼子,一看就是做奸臣的料子。
拜师的仪式很繁复,真要全部流程走下来,起码得用整整一个时辰,幸好江举人不耐这些,且除去江竹英,他正式收的也就余挽舟一个,并没有这么讲究。
简单的带着余挽舟拜了孔夫子,喝过余挽舟敬的茶后,随意训了几句话便作罢。
即便如此,等整个拜师礼结束,也已经过去快半个时辰了。
“用过早膳没?赶快用些看书去,老夫等下要考校。”说着,江夫子满脸不情愿把屋里的食盒拿出来,摆在余挽舟面前。
看到江夫子莫名生气,余挽舟满头雾水,还是江竹英看不下去解释,“这糕点是我娘做的,我爹最爱吃,可惜他吃不得太多甜的。”
余挽舟了然,捻起糕点往嘴里塞。
其实她来时已经吃过了,动作特意放慢了些,只等江竹英吃好。
方才拜师时江夫子特意说过,江竹英是他第一个学生,日后他们二人一同读书。
说实话,余挽舟是震惊的,她本以为余父那样已经是离经叛道了,没想到江夫子也如此。
余挽舟吃得漫不经心,完全没注意到江竹英屡屡欲言又止。
“你......”
“怎么?”余挽舟侧过头。
想到今后就这么一位同窗,余挽舟自然也希望与这位师姐打好关系。
江竹英攥紧了裙边,话到嘴边却如何也吐不出来,她知道,有些话一旦开口便再难收回。
“师姐?”余挽舟听到江夫子在唤她们,江竹英一直不说话,她只当姑娘家害羞,只好先岔开话题。
“我带你去书房。”错失良机,江竹英只好起身,在前面引路。
“嘎吱”一声响,木门被打开,余挽舟有些担心的看了眼木门,生怕其突然脱落。
似乎看出她的担忧,江竹英笑着回忆,“小时候我第一次来也觉得这门很破,实际上自我记事以来,家里的桌子椅子都坏过,只有这道门依旧稳固。”
“废话,老夫都修好几次了。”
余挽舟刚有些动容,就听到江夫子不耐烦的声音,她瞬间收回目光,心里那点感触烟消云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