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了,这可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盼望已久的美好时光,也是叶家变得格外热闹的时候。
天刚蒙蒙亮,孩子们早早地起了床。一时间,宅子里喧闹声此起彼伏,那声音就像欢乐的乐章在大宅里奏响。院子里到处都充盈着孩子们清脆的欢笑声,仿佛每一个角落都被这快乐的音符填满。
孩子们像一群活泼的小鹿,穿梭在大宅一进又一进的院子中。那院子一个连着一个,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韵味。他们穿过蜿蜒曲折、雕梁画栋的长廊,长廊的青石板地面上留下的是孩子们欢快的脚步,记载着他们童年留下的有趣故事。而后,孩子们又迂回在大宅不同的花园之中,那些花园里繁花似锦,有娇艳的月季,有随风摇曳的竹子,还有散发着淡淡幽香的茉莉。他们在花丛间穿来穿去,像是一群快乐的精灵,将整个大宅的空间利用的淋漓尽致,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活力,肆意地玩耍起来。
鼎少爷更是满心欢喜。暑假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宝藏。他可以在这大宅绞尽脑汁地玩出各种新鲜花样,每一个点子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他的脑海里闪烁。他还能够休闲地看小说,沉浸在那些精彩绝伦的故事之中。午后纳凉的时候,来到二姐的房中,从收音机里收听评弹,从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传奇的故事中,享受着他最喜欢的时光。夜晚,最让他陶醉的还是大哥吹奏的萧声,那萧声悠扬婉转,仿佛能带着他的思绪飘向遥远的天际。
尤其在这个暑期,叶家特别高兴。大少爷寿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二少爷在石梅小学高年级读书,成绩优秀,受到了校方的奖励。这两件喜事给叶老爷脸上增添了光彩。最近庆幸的是老爷太太的孩子们能要求上进,刻苦读书,取得了如此的好成绩,老爷认为这也是子女前程无量的前兆。老爷太太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三个儿子身上,并因此对二个小儿子更严加管教,尤其是小少爷鼎,他聪明伶俐,但又顽皮。他是太太的宝贝,受宠养刁,易误入歧途。只有好好的加强教育,才能长成棵好苗。
所以老爷吩咐鼎少爷每天必须早起,练习写毛笔字,背诵古诗词和写作文。这一切也都交给了大少爷负责辅导,因为大少爷的文笔是相当的厉害和出色。
这段时间鼎少爷插班读书,学习上进步很快。尤其是数学,这次大考得了个满分,看来年龄并不是什么问题。对大姐来说能为小弟作出早点进学校读书这样的选择,而取得一定的成果,是最令她高兴之事。尤其小弟为她这个做校长的姐姐脸上增光了,心里是非常的得意,对小弟更是关心有加。
这会儿一大早,鼎少爷正在自己的房里练毛笔字,大约写了二张左右,他实在坐不住了。心里老惦记着从娘房里拿来的那本《三国演义》的线装本插图小人书。昨天他才翻阅了没几页呀,就被老爷发现,说他贪玩不用功,被训斥了一顿,可这里面的故事太吸引他了。
这时他心里蠢蠢欲动,顶不住诱惑,便蹑手蹑脚地来到娘的书房书橱前,打开橱门,在那一排排的书中抽出了那本《三国演义》。别看他人小,他已可以看一些书了。这些书橱里的书大部分是娘给他安放着的,娘希望他长大后能读懂它。也有一些是他能看得懂的、并且非常喜欢的书,他从娘的房间里拿来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
他开始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书中的人物引起了这个小男孩的特大浓厚的兴趣……。
佛堂里,太太念完佛经后,正将一串串用锡箔折成的纸锭燃烧成灰烬,化为冥钞,送给那些阴间里的列祖列宗。愿他们在那里生活得好一点,并且能保佑子孙们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然而,那些纸锭都是平时由丫鬟们抽空余时间折成的。老爷太太每天都要烧纸锭来祭祀祖先,所以丫鬟们只要有空就得不停地折纸锭,从不空歇。
有一天,太太偶然见到了彤小姐,忽然想起了什么重要事情,她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别样的光芒,对着子彤说道:“彤儿,你去跟阿菊学折纸锭吧。来,跟我一起去佛堂。”太太的声音不高不低,却有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小女孩战战惊惊跟着太太来到佛堂,只见在佛堂的一角有几个丫鬟围坐在一起折着纸锭,她们有说有笑的。另侧坐着一丫鬟,只见她用五颜六色的棉线排列着,一手拿了一只梭子在那彩线中来来回回地穿梭,织成了一条有美丽图案的衣带,这就是家中平常所需要使用的一种绳带。
太太来到织衣带的丫鬟面前说:“阿菊,你教教彤小姐折纸锭吧,我看她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点事做做。女孩嘛,在这方面还是要学习一下的。”
“哎!太太。”阿菊放下手中的织带,拉过站在太太身旁的小女孩,耐心地手把手地教了起来。
太太又对女孩说:“彤儿,你是女孩 ,要多学学女孩应该会做的事。你看阿菊,她心灵手巧,你以后跟她多学着点啊。”
从这以后,子彤小姐每天都要和丫鬟们一起在佛堂里折纸锭。
佛堂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那袅袅青烟从精致的香炉中缓缓升起,仿佛是一条通往神秘世界的丝带。
子彤和丫鬟们坐在一起,她们每个人的手法都很娴熟。子彤纤细的手指轻轻捏着纸张,按照阿菊的教授方法开始了折纸锭。她动作起初很生疏,折痕歪歪扭扭的,但她很努力地想要做好。
“彤小姐,你看,这个角度要这样折才整齐呢。”阿菊轻声说道。她是丫鬟里最心灵手巧的,做女红更是拿手和漂亮。
子彤小姐抬起头,眼睛里带着一丝羞涩和不好意思,说道:“阿菊姐,你再给我做一次,让我再学一下。”
阿菊便又慢慢地示范起来,她的手指如同灵动的蝴蝶,在纸上飞舞着。子彤小姐仔细地看着,一边看一边模仿,渐渐就学会了个大概。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子彤小姐的这个手艺终于可以过关了,也得到了阿菊的肯定。于是她每天都会陪着太太去佛堂,太太念经,做佛事,子彤就在一处完成她每天一定量的折纸锭。而太太每天看见子彤一人可以完成一定量的工作,脸上都会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神色,似乎这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
这会儿,子彤小姐又在大堂里折纸锭了,只见依旧分配给她一大叠锡泊纸,她感觉自己仿佛进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美好都离她而去,给她带来的是无休止烦恼,天天如此的循环做这种无聊的事情,让她有了厌恶的感觉,她的心是那么的浮躁,那么的不安宁,心里真是千万个不愿意。
小女孩怨恨地折着,她得折完后,才能出去玩,这是太太对她的规定。每天如此,所以她很心烦。而这样长此下去没完没了,她实在是太不情愿了。再说,好不容易在暑假里,鼎哥哥有空在家,正是他们小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可现在,她每天都被困在这里,做这些讨厌和无聊的事情,她从心底不愿意,但有啥办法呢?
于是,她的小脑子开动起来,开始想办法,如何才能对付这样的局面呢。这时脑子里突发奇想:要是不做或少做点就好了,看来是不可能的。太太很凶,她也没胆量提出这个要求。那么如何能早点完成每天的工作量呢?这倒可以动一下脑筋。只见小女孩想了一下,计上心来,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于是,她将锡泊纸两张并一张、三张并一张的折成一个纸锭。不一会儿,一大叠锡泊纸很快就折完了。而后她又急忙将自己折成的纸锭放到一个大伙一起放纸锭的竹编大箩筐里,这下完事了。人不知,鬼不觉的,谁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张纸叠在一起做的,是她子彤所做,她可以心安理得地玩去了。
此时,太太也刚好做完了她每天必做的那些事,转身发现彤小姐已把规定的纸锭全都折完了。心想:这女孩倒也蛮心灵手巧的,没多会儿就干完了这活,就对她说道:“彤儿,你去看看鼎少爷。昨天老爷还说他在房里看小说,根本不在读书写字用功呢。”
“唉!”彤小姐一声回答。两脚小步“哒、哒、哒……”往外跑去,心想:“快走,快走,不然又要差遣她干活了。”
太太看着急着想离去的彤儿,就又对她大声地说:“慢着!从明天起,你还必须和我一起念经,我会教你的。以后你必须慢慢地将佛经熟背下来,知道吗?这样对你有好处的。”
“是,姆妈。”彤小姐此时一心想离开这讨厌的地方,就敷衍了事地回答,但心中非常的不快起来,但太太的话就是命令,子彤是不敢违背的。
彤小姐来叶家已近半年,思娘的心也渐渐平复下来。现在对叶家的生活也已适应。她将老爷太太视为父亲母亲。由于年龄小,对自己的娘家影响也渐渐淡忘。她已经完全溶入了这户人家。在叶家,她最怕的是太太,最喜欢的是二姐。除此以外她都觉得还可以相处,感情最好的就是那鼎哥哥了。可近来鼎哥哥念书不常在家,她只能去汝佳姐处,和几个月大的海宝玩去了。
此时的彤小姐跑在花园,穿过走廊,吮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心情无比的欢快。在这里她可以自由自在,不必拘泥小节,也不必遭受太太的白眼和训斥。她象小鸟一样欢快地跳跃着、奔跑着、飞翔着。
这时,专心的鼎少爷只听见咚、咚、咚……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朝着他的房间跑来。他先是一阵紧张,不知是谁。而后,细听那脚步声却是小孩的,他马上判断一定是彤妹来了,也就不再害怕。于是他放下书,目光朝房门瞅去……。
只见彤妹推门进来,小脸上汗渍渍的,进门就说:“太太要我来查看你的。”她看见鼎少爷正如太太所说,在看小说,就说:“好!好!你在看小说,不在写字。嘿!嘿!怎么样,要不要告诉太太呀!”
鼎少爷胸有成竹地说:“我知道你是不会告我的状的。”
“是的,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太太的。”子彤很肯定地说。然后甜甜的笑了起来:“我是和你闹着玩的呀!”
看来他们这样的联盟已经默契很久了。
“你怎么今天这么快就折好纸锭了呢!”鼎少爷对子彤说。
子彤神秘兮兮地说:“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不要对别人说的噢。”
然后把她的妙计告诉了鼎少爷。
只见二个小孩哈、哈、哈……笑的前迎后仰,喘不过气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