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出兰秀敏家前的小路时,雨后的村路依旧湿滑。昨夜倾盆而下的雨水顺着山坡冲刷下来,在凹陷的地方留下了泥泞的积水,车驶过,行车道路上反复印出一道道泥黄的车辙印。
源野坐在副驾,视线随着车窗外的景象一闪一闪。远远地能看到有村民从田埂边走过,身后跟着一只毛发有些湿漉漉的土狗,村□□篓里装着刚收下来的蔬菜,空气里混着泥土和植物的气息。
他并不算真正出神,而是在反复咀嚼刚才的对话。
“兰秀敏……”他低声念了一遍名字,像是在确认记忆。
霍霁霄单手握着方向盘,半晌没听到源野的回答,余光瞥了他一眼:“你觉得她哪里不对劲?”
源野没立即回答,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我不知道……我就是觉得,她说话的内容没问题,情绪也没问题。我是说……才十几岁的半大孩子,第一次被警察上门问话,紧张也很正常。不管怎么想,好像都找不出有什么问题。”
车厢里安静了一瞬,霍霁霄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指尖轻点方向盘,像在打着拍子边思索:“你只是直觉有问题?”
“可能吧……”源野有些烦躁地挠了挠后脑勺,随即整个人靠进椅背里,仿佛泄了气似的,声音里带着几分自暴自弃,“也可能是我自己想太多了。很多人都说做刑警的,有直觉是很正常的,甚至有些源于经验的直觉往往异常准确。可问题是,直觉再强,也不能当成呈堂证据。”
霍霁霄侧目看了源野一眼,手指轻敲方向盘的动作停下,斟酌开口:“直觉本身确实不能作证,但它能提醒我们去找证据。很多时候,案件的突破口,最初就是来自直觉。你觉得自己可能想太多了,可正因为你想得比别人多,才更容易提前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
“只能说有这种可能。”
“你的直觉没错,”话一出口,霍霁霄甚至不用余光看都能感觉到源野在盯着自己,“兰秀敏家的餐桌椅子上,挂着一件浅蓝色的女士薄开衫,从款式、颜色和材质来看,应该和死者穿的浅蓝色半裙是一套的。”
源野微微张嘴,神情先是从惊讶再到懊悔,“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就在你问她是什么时候发现尸体的时候。”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源野皱着脸懊恼。
“你当时在问话。”
源野没把这当做安慰,“可我明明也看到那件开衫了……可恶。”
他现在有一种憋闷的屈辱感,仿佛自己这二十九年陪着老妈和老姐逛过的无数条街、见识过的成堆女装,全都白看了——居然在这么细微的地方漏算。
源野掏出手机,给王国忠和花朵发信息,让他们找派出所民警到兰秀敏家,把兰秀敏和那件衣服一起带回所里。
霍霁霄偏过头看了一眼源野,唇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声音带着不明显的笑意:“接下来去哪,源副队长?”
车窗外,临近中午的太阳好不容易努力从云层里探出一点光,湿漉漉的空气在逐渐升温。
“几点了?”源野揉了揉肚子。
霍霁霄垂眸看眼表:“十二点半。”
“怪不得有点饿,”源野直起身,目光在路边搜寻,“下馆子就算了,找个地方凑合凑合。”
他们在村口停下车,一家不起眼的小卖部映入眼帘。小卖部门口的屋檐下吊着一盏昏黄灯泡,白天也亮着,似乎是为了弥补门口背光导致昏暗的光线。门口摆着几张被雨水打湿的塑料凳子,灰墙上斑驳的饮料广告海报已经翘了角,破破烂烂地在风里摇晃。
源野推门进去,正努力工作着的嘎吱嘎吱响的老旧风扇扇着的风,夹着货架上混乱的塑料味扑面而来。陈旧的柜台后坐着个老头,戴着老花镜,正慢吞吞地翻着报纸。
整间小卖部的面积小得可怜,勉强算下来也就个位数平方,三面墙各自靠着一排窄窄的货架,把空间挤得更逼仄。货架上的东西不多,食物几乎都是泡面、饮料、饼干之类的速食品,颜色鲜亮的包装把小小的空间衬得杂乱而拥挤。
源野目光随意一扫,立刻伸手拎下一桶海鲜味泡面,又顺手抓了一个卤蛋和三根火腿肠,动作利落,像是早就对这种搭配习以为常。
“吃得惯吧?”他举到霍霁霄眼前。
霍霁霄的表情不算抗拒,但眉心轻轻一蹙:“热气,会上火。”
“将就点吧,等回燕北了再带你去逛大超市。”源野转身在角落里摸到几袋小包装餐包,“你平时口味清淡,这些……确实对你来说难以下咽……红豆、椰奶各两个,行不行?”
霍霁霄的动作顿了顿,眼神落在餐包上,神思仿佛飘回到多年前某个并不算重要却清晰的记忆中。沉默了好一会儿,空气像被拖慢了半拍,直到源野忍不住又追问了一句,他才微微挑眉,像是才回过神来般,将目光从餐包上移开。
“行,就当你同意了。”源野自顾自丢进篮子,又拎了两瓶水。
结账时,老头慢悠悠地按着会大声报数的计算机。源野也不着急,耐心等老头算钱,还顺口问:“大爷,这附近中午都吃啥?”
“自己家里做,村子里可没有大超市买饭。”老头头也不抬。
源野笑笑,也不恼,看到大爷手边的水壶,开口问:“大爷,借个热水。”
大爷把已经算了钱的泡面推向源野,“自己倒。”
源野掂着热水壶出来,蹲在门口给泡面冲上。热气立刻弥漫开来,在潮湿空气里化作白雾。
霍霁霄坐在塑料凳上,拆开餐包,动作优雅克制,在背景的灰墙和周围泥泞乡土的环境中有一种别样的戏剧感。
“你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刑警。”他说。
源野正吸溜着面条,听到霍霁霄这么夸自己,想不出是什么让他突然有感而发,但直觉霍霁霄话里有话,含糊回一句:“什么意思?”
“你能走进群众之中。”
“……民以食为天。”
话音未落,卤蛋已经被泡面配的塑料小叉子剖开,连同火腿一起拌进面里。
霍霁霄无奈地摇摇头,唇角压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
边上村屋的院子里几只鸡在扑棱翅膀,忙着啄食,远处传来犬吠声,断断续续,混合着风拂过泥土的味道。
源野喝完最后一口汤,长长吐出一口气,身体略微靠在椅背上放松了一瞬,然后把空桶轻轻放到小卖部门口的垃圾桶里。
“行了,补给完毕,走吧。”
……
村委会坐落在村中间的一块平地上,青砖灰瓦,院墙不高。院子里停着几辆摩托车和农用三轮车,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正搬运堆放的防雨物资。
他们的车刚停下,就有几道目光望过来。
接待他们的是村妇女主任刘桂华,四十岁出头,身材微胖,戴着眼镜,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衫。她神情干练,待人热情,把他们请进办公室坐下。
“王所长跟我说过,你们是来问几个报警的孩子们的情况吧?”她一边倒水,一边道。
“是的。”源野点头,“我们主要想了解几个孩子的家庭情况。”
刘桂华爽快开口:“行,那我就把我知道的一一跟你们说。”
源野特意点出:“尤其是兰秀敏家的情况。”
“噢,”刘桂华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难怪刚才王所长还说,要让我们村委派一个人一起和派出所民警上兰秀敏家去。是这样的这几个孩子……”
刘桂华和王国忠已经通过了电话,大概知道要和他们说什么,早早把几个孩子家的材料都找了出来,加上她自己了解的情况都一一告知。前四个年级小的孩子的家庭情况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倒是兰秀敏的情况更特殊些……
“……没记错的话,兰秀敏今年应该是十六岁了,她初中毕业后考上县里的职业学校。早几年的时候,她父母就带着弟弟妹妹去燕北市打工,把她留在家里和奶奶一起。他们家家里条件一般,父母觉得上高中花销大,就让她学技术,将来早点挣钱。”
她顿了顿,语气里带着惋惜:“其实这孩子学习成绩不错,老师都希望她能继续念书。可家里拗不过去,她自己也懂事,没吭声。”
源野顺势问:“她去的是什么学校?”
“东河县新未来职业技术学院,在县城里。”刘桂华答。
“她和弟弟妹妹感情如何?”
“挺好,村里另外几个堂表弟妹和亲弟妹都是她带过的,弟弟妹妹都黏她。”
“所以大人都放心兰秀敏带着小孩子上山玩?”
“是的吧,咱们这地方,这山就是小孩子的游乐场。一直都很安全,没出过什么大事。”
谈话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刘桂华把能想起来的都说了,末了,她拍了拍膝盖:“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你们要是还想打听,可以去兰秀敏的学校问问。”
两人走回车里,关上车门的瞬间,车内空气因为湿热而略显沉闷。
霍霁霄低手旋开空调开关,冷气缓缓吹出,两人都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坐着,仿佛闷热把说话的力气都悄悄抽走,车内只有空调运作的低鸣和两人轻微的呼吸声。少顷,冷气驱散了一些闷热,也让车内的空气变得清爽不少。
霍霁霄望着前方车窗外闪动的阳光和泥路,低声开口:“打电话给那个技术学校,了解兰秀敏的情况。”
源野打开手机搜索:“真巧,我正打算联系她的学校,问问老师她平常在校的情况。”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