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家小吃摊是年代打卡点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林秋搬进陆家那天,家属院的晾衣绳上正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被褥。三楼的张大妈踮着脚收床单,眼角的余光却黏在陆母身后的姑娘身上 —— 蓝布褂子洗得发白,辫梢还沾着点乡下的黄土,怎么看都不像能配得上陆湛的姑娘。

“老陆嫂子,这就是…… 陆湛的对象?” 张大妈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路过的邻居听见。手里的床单被风吹得飘起来,像面打探消息的小旗子。

陆母正往楼上搬行李,头也不抬地应:“是我家儿媳妇,叫林秋,往后就住这儿了。”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当天傍晚,洗衣房里就炸开了锅。

“我当是啥金枝玉叶呢,原来是乡下姑娘。” 隔壁的李婶搓着衣服,肥皂沫溅了一地,“陆湛可是军人,咋找个没工作的?”

二单元的王嫂子正给孩子喂奶,搭腔道:“听说还是个孤女,老陆家这是图啥?怕不是被灌了**汤。” 她瞥了眼晾在绳上的粗布衣裳,嘴角撇了撇,“穿得还没我家小三体面。”

这些话像长了翅膀,三天两头往陆家的窗缝里钻。林秋早上去食堂帮工,总能撞见楼道里的邻居们对着她窃窃私语,眼神里的打量像针似的扎人。有次她提着菜篮子回来,听见张大妈跟人说:“保准是看中老陆家的城市户口,想攀高枝呢。”

陆母听了这些闲话,嘴上不说,心里却憋着股劲。每次开家属院大会,她都特意拉着林秋坐在前排,逢人就夸:“我家秋手可巧了,蒸的馒头香的不行。”

可闲话哪是那么好堵的。直到上周,林秋在食堂试工的消息传开,李婶又开始酸:“临时工有啥稀罕?说不定干两天就被撵回来了,到时候还不是吃老陆家的闲饭。”

这话传到王嫂子耳朵里,她倒没接茬。前几天孩子发烧没胃口,是林秋熬了小米粥送过来,绵密得像奶水,孩子竟喝了小半碗。她摸着粥碗的余温,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 这姑娘看着闷,心眼倒实诚。

今天傍晚,陆母去传达室拿报纸,碰见张大妈正跟人说:“听说没?老陆家那乡下媳妇,在机床厂食堂转正了!正式工呢!”

“真的假的?” 有人咋呼起来,“那可是铁饭碗,多少人盯着呢!”

张大妈的嗓门更高了:“可不是嘛!我家老头子中午打饭,说食堂的萝卜干炒腊肉就是她做的,香得能多吃俩馒头!” 她忽然想起自己前阵子说的闲话,声音低了些,“这姑娘…… 倒真是块干活的料。”

李婶挎着菜篮子路过,听见这话,脸有点挂不住。她儿媳妇托关系进车间当临时工,干了仨月还没转正,没想到这乡下姑娘倒先成了正式工。“哼,还不是靠老陆家的关系。” 她嘴里嘟囔着,心里却忍不住泛酸 —— 早知道这姑娘有这本事,当初就不该说那些刻薄话。

王嫂子抱着孩子在楼下晒太阳,听着邻居们的议论,悄悄笑了。刚才去食堂打饭,她特意多要了勺林秋做的豆腐羹,滑嫩得像布丁。“往后可有口福了。” 她拍着孩子的后背,“等你爸回来,咱也去打份红烧肉,尝尝那姑娘的手艺。”

暮色渐浓时,林秋从食堂回来,手里拎着给陆家二老买的苹果。路过晾衣绳,张大妈忽然笑着跟她打招呼:“小秋啊,下班啦?你做的葱花饼真好吃,改天教教我呗?”

林秋愣了愣,随即笑了:“成啊张大妈,您啥时候有空,我去您家教您。”

看着她上楼的背影,张大妈摸着手里的床单,忽然觉得这姑娘的粗布衣裳也没那么难看了。那些细碎的闲话像被晚风吹散的烟,渐渐淡了。只有食堂飘来的饭菜香,还在家属院里慢悠悠地转,像在说: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好不好,舌尖最知道。

陆母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渐渐散去的邻居,嘴角悄悄扬了起来。她就知道,这丫头不会让人失望的。明天让小秋多做些红烧肉,给相熟的邻居都送点 —— 不是炫耀,是让她们瞧瞧,老陆家看中的人,错不了。

天刚蒙蒙亮,林秋就挎着篮子去了早市。新鲜的五花肉泛着粉白的光,老母鸡的羽毛油亮顺滑,还有带着露珠的青菜和刚上市的山药,被她一一收进篮里。路过豆腐摊,她又多要了块嫩豆腐 —— 陆母爱吃小葱拌豆腐,说清爽。

回到陆家厨房时,陆母已经把灶台擦得锃亮。“我给你打下手。” 系上围裙,眼里的笑意藏不住,“陆湛这孩子,要是知道你做了红烧肉,保准得馋坏了。”

“等他回来,我做给他吃。” 林秋笑着把五花肉放进温水里泡,指尖划过细腻的肌理。这肉要选三层肥瘦相间的,泡出血水后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撇去浮沫后捞出,用温水冲净 —— 这是她练了无数次才掌握的诀窍。

铁锅烧得冒烟时,她倒了半勺猪油。油花刚冒头,切成方块的五花肉就被倒进锅里,长柄铲快速翻炒。肉块渐渐染上金黄,油脂滋滋地渗出来,空气里立刻弥漫开焦香的肉味。

“炒出油脂才不腻。” 林秋默念着,舀出多余的猪油,往锅里撒了把白糖。糖在热油里慢慢融化,从透明变成琥珀色,裹在肉块上,散发出焦糖的甜香。加酱油、八角、桂皮,再倒满热水没过肉块,盖上锅盖时,她特意留了条缝,让浓郁的香气能悄悄溜出去。

炖肉的功夫,她开始处理老母鸡。整鸡焯水后塞进砂锅,加足清水,扔了几片姜和一把红枣,小火慢炖。砂锅盖缝里冒出的白汽,带着鸡汤特有的鲜美,和红烧肉的甜香缠在一起,顺着窗户缝往楼道里钻。

陆父在客厅看报纸,鼻尖忍不住动了动:“这味儿,比食堂大师傅做的还香。”

“那是,咱小秋的手艺,城里饭馆都难找。” 陆母正帮着摘青菜,耳朵却竖着呢,“你听,楼道里有动静了。”

果然,楼道里传来张大妈的声音:“老陆家炖啥呢?香得我家孙子直哭,非说要吃肉。”

林秋听见了,笑着往砂锅里加了把枸杞:“等会儿炖好了,给张大妈家送碗鸡汤去。”

她手脚麻利,很快又炒了盘翠绿的青菜,拌了盘小葱豆腐,还做了道山药排骨汤 —— 特意给陆母炖的,说能补气血。最后,她把昨天发好的面拿出来,擀成薄饼,卷上提前炒好的鸡蛋韭菜馅,做成了一个个小巧的菜卷,放进蒸笼里。

红烧肉炖得差不多了,她掀开锅盖,浓郁的香气 “轰” 地一下涌出来,肉皮红亮,肥肉晶莹剔透,瘦肉却透着酱色,用筷子轻轻一戳就烂。她往锅里撒了把葱花,翠绿衬着嫣红,好看得让人舍不得下筷。

此时的楼道里,早已炸开了锅。李婶端着空碗在陆家门前转悠,假意喊孩子:“小宝,回家吃饭了!” 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陆家的门缝,鼻子使劲嗅着。王嫂子抱着孩子站在二楼楼梯口,笑着跟陆母打招呼:“陆婶,您家这是办啥喜事呢?香得我家孩子都流口水了。”

陆母笑得合不拢嘴:“我家小秋转正了,今儿庆祝庆祝。等会儿让她给你们送点尝尝。”

开饭时,八仙桌上摆满了菜。红烧肉居正中,旁边是黄澄澄的鸡汤,翠绿的青菜,雪白的豆腐,还有冒着热气的菜卷。陆父拿出珍藏的好酒,给林秋倒了点果汁,给自己和陆母各倒了一杯。

“来,为小秋转正,干杯!” 陆父举起酒杯,眼里满是欣慰。

“干杯!” 林秋和陆母也举起杯子,果汁碰在酒杯上,发出清脆的响。

第一口红烧肉进嘴,陆父就忍不住赞叹:“这手艺,绝了!比我当年在老首长家吃的还香。” 陆母也连连点头,喝了口鸡汤:“这汤炖得真鲜,一点腥味都没有。”

林秋看着他们吃得高兴,心里像揣了个小太阳。她想起刚到陆家时的拘谨,想起在食堂试工的紧张,想起那些被邻居议论的日子,再看看眼前这桌丰盛的饭菜,和长辈脸上真切的笑容,忽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正吃着,敲门声响起。陆母开门一看,是张大妈和王嫂子,手里都端着碗。“陆婶,我们来借点醋。” 张大妈眼睛瞟着桌上的菜,“顺便…… 看看小秋的手艺。”

陆母笑着往她们碗里夹了块红烧肉和两个菜卷:“尝尝,小秋的手艺,错不了。”

两人千恩万谢地走了,楼道里很快传来她们的赞叹声:“这红烧肉太香了!”“这菜卷真好吃,我家那口子肯定爱吃!”

林秋听着,脸上有点红,心里却甜滋滋的。陆父看着她,忽然说:“小秋啊,等阿湛回来,就让他跟你把婚事办了。到时候,咱请全院的人来吃饭,让你好好露一手。”

陆母也点头:“是啊,我已经托人给你打听了,下个月就能把户口迁过来。等户口落了,咱就挑个好日子。”

林秋的心跳得飞快,夹菜的手都有点抖。她看着眼前的饭菜,看着陆家二老慈爱的笑容,心里一定。

饭后,林秋收拾碗筷,陆母跟过来帮忙,悄悄塞给她一个红布包:“这是我和你叔叔给你的改口费,不多,是我们的心意。”

林秋打开一看,里面是两百块钱和几张崭新的票。她想说不要,却被陆母按住了手:“拿着,往后就是一家人。”

走出厨房,看着客厅里陆父正在翻看她的转正审批表,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林秋忽然觉得,也挺好,这一辈子的新生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出格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