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商到的那天是正月最后一次休沐,程小东家溜溜忙了一天。
一大早,制糖院。
程颂刚要吃早饭,画砚就来喊人了。
“少爷,曹匠人到了。”
“马上来!”
囫囵着咽下包子,程颂就要出去接人。被黎仁诚按下,让他把豆浆喝完。
“莫急,我先过去。”
建造书院和盖南北新村不同,要融入不少新想法,设计只能程颂自己来。此外还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工头,他把修建过梁家布铺的曹匠人请来了。
“这么大一片地方都空着?”
指着图纸上的一片空白,曹匠人问道。那空白处还标着“操场”二字。他去云州的军营修过房子,猜测这“操场”应是与军营的演武场类似。
“是,操场就是给学子操练活动的地方。这处先空着,但地要尽量整平,把杂草和碎石都清理了。”
塑胶跑道是个幻想,程颂想过种植草坪,但草品选择和养护都是问题。最终是铺个煤渣跑道还是干脆把土水泥整出来,他还没想好,只能先预留出地方。
书院所有房子都用青砖,价钱比泥瓦房贵不少。不论耐久还是美观,都比泥瓦房强得多。
最贵的是十间大教室,一间造价就要三百五十两。
“像梁家铺子那样用穿斗式,二百八十两应是够了。”
曹匠人估算道。
书院要建的房子多,教室和宿舍都不少,买的料也多。大间教室的大小与布铺差不多,只是高度上差一些,本应比布铺便宜些。但布铺是穿斗式建筑,要是按照程颂的想法,教室建叠梁式,造价反而高了。
叠梁相比穿斗的优点是屋里可以做到少立柱或者没立柱,视野要好得多,缺点是四周和顶梁的柱子须用大料,比普通的柱料要贵不少。
“无妨,还是叠梁吧。教室里柱子多了,有些位置会看不到黑板,就是夫子写字的地方,对教学的影响太大。”
程颂毫不犹豫道。
相比教室,宿舍的建造费用要低得多。程颂放弃了大间土炕的样式,仿照现代大学宿舍,全部建四人间,取暖靠火墙。
这样的青砖瓦房宿舍单间面积小,不需要大的木料,墙体就能起到承重作用,而且他建得多,可以压低砖瓦价格,平均下来一间造价才六两银子。
书院的设计确有一些不大好理解的地方,但曹匠人并未提出异议,说会尽量依照程颂的想法办。
识字书与诵读课的名声在合杉也很响亮,百姓们对诚颂书坊都不陌生,只是很少有人知道程颂和黎仁诚。
曹匠人因为与合杉书肆掌柜相熟,知道识字诵读就是眼前的两个书生办的,对他们二人都是心存敬意,对要建的书院更是上心。
反复确认了大半天,曹匠人给估了个合理价。大教室、小自修室、图书室、宿舍、厨房、饭堂、浴房等所有屋院加上外墙和游廊,一个书院盖下来料钱大概一万四千两。想多雇点人手赶在秋日完工,每月的工钱大概一千五百两,饭钱另算。
“都算在一起,应该不会超过两万三千两。”
“好,正好北门外要雇不少人开荒,索性一起招工。等忙完了春耕,就让闲下来的人继续跟着盖房。”
程颂点头道。书院占地五百亩,加上买地钱,两万五千两盖个书院,相当不贵了。
若是想去云州这样的府城建个同等规模的书院,不说造价多少,只五百亩地都未必能买到。
画砚取来两千两银票交给程颂。这是第一笔材料钱,今日签好协议,曹匠人就要开始采买砖瓦木料,预备开工。
“今日倒是没见你唠叨。”
程颂笑着表扬自己书童。
“建书院是好事,花便花了。”
画砚抬起头,满脸的大度。
他确实支持办书院,不过也悄悄和梁言确认过,付了这笔钱,少爷的银票箱子也不至见底。
如今几个作坊的生意都很好,尤其是绢花作坊,年前狠赚的一笔够建一个半书院了。
新北村的招工已经开始了,程颂与曹匠人说好,让他每日过去与表哥和黎仁平一起选人,争取尽快开工。曹匠人应下,在秀才院吃过午饭就告辞了。
算学夫子的“上工培训”本该结束了,不过书生们都被这简便的算法吸引了,想再学得深些。程颂和黎仁诚商议过后,决定再加十天的课,之后就可以安排他们去各县巡讲了。
书院的施工方案定好了,用不了多久算学课也要开始普及,小东家对当前的工作进度非常满意。
午饭后黎仁诚进城授课,他自己翻出最近抄回来的几何题开始整理。
全家搬来学田后,黎仁诚本可以去府学念书,就因为给程颂帮忙一直留在学田,平日的学习时间也常被各种琐事占用,他说这些忙碌并未影响读书,但程颂一直心有愧疚。
后来黎仁诚见他总是不安,就提出个想多学算术的请求。程颂被学霸的脑回路刺激得相当萎靡,居然有人会索取多做题作为回报?!
这种想不开的请求程颂不理解但尊重,并积极照办,连续几天穿回家就为抄写几何课本给他黎兄增加负担。
他回家抄书用的是中性笔,图快很多地方还用了简写,现在得用炭笔和毛笔重新整理。聚精会神地写了一个多时辰,正要起身活动活动,就听院外传来画砚破了音的欢呼。
捡着金子了???
“少爷少爷!”
欢呼声变成了喊少爷,话音里的激动十分饱满。程颂赶忙出了堂屋,一眼就看到院外的马车和被画砚揪着不放的严昭。
这才几号,码头就通航了?
“通航了,第一日通航我们就出发了,昨日刚到的云州。”
严昭本是个沉稳孩子,奈何架不住画砚抽风般的热情,也被感染地一脸灿笑,见程颂出来主动打了招呼。
上一次他们是在县城买了院子,每日来秀才院都是骑马,今天还赶了两辆马车过来,车上装了不少礼物。这次来的不止严昭一个,除了陪伴左右的沈衍姚伴伴,一同下车的还有位气质沉稳的青年。
听严昭介绍,青年是他大哥,名叫严晗,比他大十一岁,热衷算术,这次是一同来拜访求学的。
程颂忍下挠头的冲动,与严晗相互问好。他领教过严昭的学习能力,估摸他大哥也是个学霸,否则犯不上千里迢迢地跑来。
算术的普及还没开始,身边力求深造的倒是越来越多……
严家兄弟的长相只有两三分相似。严昭是标准的矜贵美少年,身姿也如青竹般挺拔利落。严晗身材高大面容端正,颇有几分学者气质。
同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严晗虽不似廖阔那样初次见面就一脸笑容,却也做足了礼节,并未因程颂年幼而有所轻视。
跟在身边的姚伴伴招呼人从马车上搬礼物,程颂自然要客套几句。
“程公子不必客气,这些礼物是我们兄弟求学叨扰的谢礼。再者年前买回去的冰糖卖得极好,这趟过来还打算多进些货。”
严昭主动说道。
不止是冰糖,作坊里其它的货物他也要,尤其是酱油。说是听了程颂的建议,用酱油蘸食鱼脍味道甚好。
“那冰糖真卖了?”
见完礼后,程颂把人都让进堂屋,将自己抄写的几何题暂时放在一边,看向严昭。
“六千斤冰糖有一千斤留在我家中自用,另外五千斤拿到铺子卖了。”
严昭没隐瞒,说铺子里的五千斤冰糖不到三日就都卖光了。
皇宫也一下用不了六千斤冰糖,严昭买的时候就打好主意要卖了。
大琞皇室也有自己的商铺,只是比较低调。很少有人清楚铺子背景,只知道那铺子里卖的都是尖货,东西好价钱高。
“你家铺子是如何卖的?”
画砚挨着严昭坐下,一脸的好奇。
“十两银子一斤。”
严昭答。
嚯!
程颂竖起大拇指,不愧是连家仆都配得起骏马的土豪户,真够黑的!
画砚和梁言俱是一惊,十两银子一斤?还都卖光了??
“少爷……”
画砚扭头看向程颂,两眼撑得溜圆。原来一两银子一斤还是良心价啊!
程颂明白他俩是被夸张翻倍的价格惊到了。不过物以稀为贵,整个大琞就那几千斤冰糖,撒到富户扎堆的京城,可能一家也就抢个十斤八斤,几十两银子而已,根本算不得大钱。
只是孩子们长居学田,除了他为买卖投钱,日常大家的花销并不铺张,才会被十两银子一斤糖给惊住了。
之前严昭已经传过信来,冰糖都给他留着呢,酱油腐乳的货也够,随时可以装车拉走。
正说着话,黎仁诚回来了,身边还跟着几个陌生人。
“江南来的,应是糖商的人。我见他们正要进冰糖院打听,就将人引来了。”
进门见到严昭沈衍等人,黎仁诚先抬手见了礼,转而对程颂说道。
“出去会会。”
说完,程颂向严家兄弟说抱歉,请他们在屋中稍待,让画砚和梁言先陪着说说话。
门外来的是四个人,为首的中年人自报姓李,说是江南李家的掌柜,其余三人都是跟来的家仆随从。
程颂把人请进院子,也没进屋,直接在院外落座说话。
“请问先生为何而来?”
程颂连江南李家是谁都没打听,直接问了来意。
院外只有矮桌矮凳,李掌柜压下心中嫌弃,从随从手上接过点心礼盒摆到桌上,对程颂说明了来意。
去年几家糖商派人来云州探查,年前也没传回消息,猜是出了问题,便决定再派人过来。李家是糖商中数一数二的,这位掌柜便被公推出来。
他们早就出发了,先是乘商船走了一半路程,到了运河封航的路段就改走陆路,拖拖拉拉地前日才赶到长宁。
他费了工夫打点,去县衙大狱找到了年前委托的办事人,确认了冰糖作坊确实在学田。这趟找来,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冰糖的制作技艺卖下来。
“哦,买技艺还得先派个人来爬墙?”
程颂没和这人客气。
“程公子见谅,那可是误会。我们只是委托他来长宁寻找制作冰糖的商家。爬墙偷看是那人安排不当,自作主张,被衙门关了也是罪有应得。”
李掌柜有备而来,见程颂又是未及弱冠的少年,心中早有轻视,只是面上藏得好。
“哦,那李掌柜打算出什么价钱?”
见这人推脱得干净,还没有一丝歉意,程颂脸色微冷,直奔主题。
“白银一万两。”
李掌柜捻着胡须,嘴角还要笑不笑地扯了扯。
刚才没能进了冰糖作坊,但从外面就能看出这几间院子全是一般大小,且都是不值钱的泥瓦房。
他已经确认过,这里就是县学的学田,住户都是租房而居。
这小掌事连个像样的房子都买不起,作坊和住处都蜗居在此,定然不是富贵之人。只是碰巧做出了冰糖,还不会做买卖,大钱都让京城的商家挣了。一万两,肯定已是他不敢想象的天价了。
“一万两就想买冰糖制法?”
严昭诧异道。
堂屋里,除了被桌上几何题吸引了全部注意力的大皇子严晗,其他人都在关注着院中谈话。
严昭和画砚梁言更是支棱着小耳朵,一句不落地听了个真切。
听那掌柜报一万两,严昭比画砚还意外。且不说他运回去的冰糖已经赚了几万两,就程颂开的这些买卖,哪个不得月入上万。
这位南来的掌柜一万两就想买下冰糖的做法,做的什么痴梦??
“想得美!一万两,顶多买个程家,还是不带少爷的程家。”
听那人报了价,画砚双手抱胸,撇着小嘴哼道。
感谢看文,求收藏求评论!
小剧场:
“少爷,严昭家把冰糖卖到十两银子一斤,咱们要不要涨价啊?”
这日晚间自习后,画砚趴在桌边提问。
“不涨,等今年甘蔗种出来,咱们降价。”
程颂正抄写黎兄做过的一篇策论,头都没抬。
“降价?为何啊?难不成少爷想气死那些糖商?”
“非也,降价只是为了让更多人吃得起糖,不过……”
程颂顿了顿接着道:“不过若是能顺带气死他们,就多降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1章 规划建书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