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18章 光耀门楣

第118章 光耀门楣

“咳咳。”

一片寂静中,黎仁诚轻咳了两声。

回过神,久坐公堂、生气不足的知州大人蓦然间精神焕发,看向程颂的眼光像是品读二傻子。

两百万?你那是何样的神技就敢喊价两百万?“点糖为金”吗?!

“大人,此子胡言乱语狂妄之极,分明是藐视公堂!”

李员外被气得胡子乱飞,恼羞成怒又不好发作,铁青着脸向知州说道。

“呵,只许你胡乱诬告,却不许我诚实报价,李员外你这是何道理?”

说完,程颂也转向堂上:

“启禀大人,如何报价自然是持有者说了算。若不是大人相劝,学生压根不愿理会这李员外。这人分明是知道我那技艺的价值,不肯出银子才跑来衙门忽悠大人出手,请大人明鉴!”

陈词完毕,程颂冷哼着迎上李员外愈发青绿的大脸。公堂上不好做鬼脸,那就瞪个眼较量一下!

“程颂!”

知州双眉紧拧,握住惊堂木的手顿了顿又松开了。他没听懂忽悠的意思,倒也能猜出个大概。

“李员外只是想买你作坊技艺,你只需报价,不可虚词妄言。”

“回大人,学生并未妄言,更无强卖之意,李员外嫌贵可以不买。之前我与他家掌柜已然说清,哪想到他们竟又来知州衙门搅扰。劳动大人过问如此小事,学生虽是被牵连,却也心中有愧。”

程颂垂眼诚恳道。

你有愧?一点儿没看出来!

本想再让程颂重新报价,但余光扫到了堂下的县尉,知州话锋一转问道:

“还有几月就是院试,刚才听你说在县学读书,成绩如何,今年可是打算下场?”

怎么又扯到学业了?程颂转了转眼珠,估摸这知州也是没借口了,想再用专心学业压他一回。

“回大人,学生成绩平平,今年倒是有打算下场一试。不过请大人放心,作坊的事学生都能安排好,不会耽误了功课。”

“成绩平平?你预考的成绩如何?”

“回大人,学生预考排名三十三位。”

“三十三?”

知州微微皱眉。

“嗯,学生是前年预考榜尾!”

程颂补充道。

榜尾?知州摩挲着惊堂木上的纹路,撇了眼堂下。看这人与李员外辩理的劲头,还以为他是出惯了风头的天之骄子,闹了半天是个榜尾。

如此放肆乖张,怕是知晓自己仕途无望,想要借机发个大财。可两百万两也过于离谱,难道他是想用高价吓退李员外,将技艺卖给别人?

见知州面露意外,下首的县尉猜出了一二。知州大人定是没有探查程颂的底细。不知他成绩如何,更不清楚他手里的生意有多大,才会总用学业劝说。若继续往深问,知道他还有其它作坊,怕是对程颂不利,甚至可能影响他的院试,最好尽快把此事了结了。

正在县尉思考如何开口时,黎仁诚向前一步站了出来。

“启禀大人,买卖一事,理应双方自愿,方合规矩。既然价钱无法谈拢,这生意只能作罢。倒是李员外一无证据、二无证人就来诬告,还请大人做主明鉴!”

嗯?知州听罢抬了下眼皮。

今日程颂这边来了五人。县尉和一名随从,程颂黎仁诚和一名严昭派来的护卫。

升堂之后,黎仁诚和护卫就没再开口。知州也没关注他们,此刻见堂下青年眉目清俊、挺拔健朗,整个人从容稳重地很是让人欣赏,除了他刚出口的那番话。

眼下的局面知州也有几分为难。程颂再顽固也只是个普通百姓,依他原本的想法,若是今日程颂坚持不卖,大不了暗示李员外,让他多去那作坊找几次麻烦。

一个刚过志学之年的学子能有多大能耐,早晚得点头。可如今这人刚得了皇赏,单筠又派了县尉陪他前来,难保他是真有几分特殊,还是不可贸然相逼,更不能为这点小事拖累了自己致仕。

思及此处,知州也没再多问黎仁诚的身份,不轻不重地点了李员外两句,又让他赔偿了程颂五十两银子,就把告发的事情揭过去了。

程颂看懂黎仁诚颜色,也没再追究。一场莫名其妙的官司就这样结束了。

怕知州追问程颂情况,县尉也借口有事没再多留,几人出了知州府衙就上了回长宁的骡车。

“黎兄为何发笑啊?”

车内,被黎仁诚的浅笑闪花了眼,程颂直愣愣问道。

“咳,只是想到了那两百万两。”

“哦哦。”

程颂明白了。昨日两人闲聊时,提到糖商出价一万五千两,他当时说了句一百五十万两还差不多。

“为何今日就成了两百万两?”

“不知,顺口就说了,兴许是被那李员外丑的。”

丑的?黎仁诚刚忍下的笑意又起,看向程颂的眼神也染上了几分宠溺。这人的脾气,实在是可爱得很!

“刚刚黎兄突然站出来,是怕知州追问我的功课?”

程颂问道。

“功课倒是无妨,我看知州似是不了解学田的其它作坊,说多了怕会影响颂弟的院试。”

“可作坊就摆在那里,有心打探的话,也瞒不了多久。”

程颂明白黎仁诚说的是商籍的问题。

“你我离开后,知州必会将你受了圣旨赏赐的事告知李员外,应是会让他有所忌惮。云州境内,只要知州不再参与此事,其他人倒是无需顾虑。糖商们再想找麻烦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至少不会干扰颂弟备考。”

程颂点头称是。

“不过就算他们再来也无妨,这生意既然做了就不怕他们捣乱。南方的甘蔗已经运来了,也没见那李员外有本事拦下不让咱们买,虚张声势罢了!”

运河通航后,运到云州码头的甘蔗几乎都被程颂买下了。他又订了两架糖车,买了健驴,从佃农村雇了两个青年洗甘蔗榨甘蔗,高大壮夫妇只负责熬制。再过半月左右,新制的冰糖就能出货了。

严昭说想继续包销冰糖,程颂答应得很痛快。

在糖商彻底死心前,销路单一能省掉一些过滤经销商的麻烦。而且他自己的甘蔗园成熟前,仅靠买来的甘蔗做不出太多冰糖,至少无法大量平价供货。靠着严家京城的路子,还能多挣几笔高利润,贴补一下建书院的花销。

被云州的麻烦耽误了两天,只在秀才院歇了一晚,程颂就带着画砚和弟弟回了青寿。

长宁造出了能把低水引到高处,远水引到近处的筒车。设计筒车的匠人还得了圣旨奖赏,这么新鲜的热闹没几日就传遍了云州。

青寿镇离长宁不过半日路程,自然早都听说了,还有不少人已经去新北村看过了筒车。只是这两日镇上突然起了传闻,说那制作水车的农人竟是他们镇上程家的小郎君,年十六。

“听说了吗?做出筒车的是程家大儿子,就是那个前年预考的榜尾。”

这一日青寿的酒楼茶馆,最新鲜的话题就是程家大儿子得了圣旨赏赐。

“莫要胡言,我听闻制作筒车的是长宁学田的老农,年逾六旬熟谙农事,怎会是个富家公子。”

“那程老爷整日混在茶馆戏楼,惯会吹嘘闲扯。若是家里儿子如此本事,还能沉住气?定要大肆宣扬,说不准还得办个流水席风光一把。”

“这位仁兄猜得准。我刚得了消息,明日程家就办席,还就是流水席,连办三日,说是庆祝他家得了皇赏。”

刚进门的一位没等坐稳就嚷出了最新消息。

“当真?莫非真是他家公子做了筒车?”

“应是,那程老爷口气再大,也没胆量拿圣旨玩笑吧。”

“有理,既然如此,你我明日也去看看?”

“去去去,青寿镇还没听说哪家得过皇帝赏赐,怎么也要去沾个喜气。”

……

外人不敢信筒车是程家少爷的手笔,多因他年纪太小,程家自己人的惊讶可是有理有据得多。

从管事的到看门的,谁不知道大少爷是个气跑了夫子的庸才。连最疼孙子的程老夫人都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只当是县学的风水奇绝,给孙子的隐藏天赋开了光。

虽说这技能开偏了方向,但除了林春杏也没人在意,就算程颂的科举止步于此,只这一道圣旨已经足够光宗耀祖福泽子孙了。

程颂给家里的解释是他居住学田熟悉了农事,又与经营木工作坊的舅父一家做了邻居,偶然间得了灵感才做出了筒车。

这说辞虽略有牵强,至少比受了仙人指点可信,糊弄家里人已经足够了。

受了皇赏这种喜事,可能几代人也就这么一回,程父得了信儿就从农庄赶了回来,想要大摆酒席庆祝一下,老夫人也没拦着。只是程家亲戚少,去酒楼也摆不了几桌,干脆在家门口摆上流水席,好好风光几日。

除了六百亩良田的地契,程颂还带了三千两银票回来,避开程父和林春杏,私下交给了祖母。

程家农庄的收成加上两间铺子的租金,一年进项不过千两上下,一道圣旨就赏下来三千两,林春杏有多眼红,老夫人就有多欣慰。

“地契和银票你自己收着,都还是你的,将来自立门户总用得上,这地既然离家里农庄不远,就让你爹安排人一同打理。每年卖粮换的银子都在我这儿,将来也是分给你们兄弟。”

看过了地契和银票,祖母又递回给程颂,让他自己收着。

程父是独子,若是分家也要等孙辈成年之后。而程颂是长孙,小小年纪就凭本事给家里挣了银子田地,理应拿大头。他主动把六百亩良田未来几年的收入交给家里已经够孝顺了。

按老夫人的意思,地契和银票就让程颂自己保管,省得将来分家时扯皮。

程颂明白祖母是为他筹划,虽说自己还未成丁,但只要有了能力就应当尽孝。为了让祖母安心收下银票,程颂把自己办作坊做吃食的事也透露了一些。

听他说是在学田雇佣佃农做事,作坊也开在了村子里,又是做吃食,老夫人以为都是些小买卖,也没多问。拗不过孙子的坚持,只得把银票和地契都收下了。

程父也把儿子唤去聊了一通,林春杏凑在一旁认真旁听。程颂见亲爹问的都是外面百姓谈论最多的话题,知道他是想攒些谈资回头吹牛用。

想着是有些可笑,但爹就这么一个爱好,做儿子的支持一下也无妨。反正他打听的正好是程颂不惧宣扬的,喝着亲爹私藏的贵价草茶,讲起了筒车长的什么样子,一台筒车能施灌多少田地,来宣旨的官员什么样,排场有多大……

程父听得两眼放光,林春杏却是锁紧了眉头。家里多了银子田地,虽说到不了自己手里,可受了皇帝赏赐,至少面上跟着沾了光,她都说不出自己是个什么心情。

儿子去县里读书大半年了,说起程颂只会夸大哥有本事对自己好。问他具体如何有本事就说不出来了,气得林春杏怕这亲儿子连个倒数第一也考不上。

……

回青寿前,程颂安排人在教学处贴了收购告示,这次是收花。

三月正是百花盛开的时候,他打算大量收购鲜花制作香皂。

肥皂的制作一直没量产,只是程颂自己有空了就做上一批。

年前他送了严昭十个竹筒的肥皂,这次他们兄弟刚到学田就说要肥皂,催程颂赶紧扩大生产,有多少他家要多少。

正好这段时间山楂也消耗完了,杏果和辣椒西红柿还要等一个多月,干脆安排采摘小队也出去踏青采花,顺便多晒晒太阳,补补钙长长个儿。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现代医学里有春天身高长得快的说法。程颂便从村里雇了几个青壮,每日带着娃娃们出去摘花,重点强调了安全,尤其要小心马蜂蜜蜂。

想念黎兄加上惦记生意,程颂只在家里住了三天。回到学田时,制糖院里堆的鲜花已经上百斤了,杏花桃花芍药栀子,还有几种程颂不认得的野花,有些香味浓郁,有些只有淡淡的花香,分门别类放在几个大号竹筐里。

程颂取来当初发酵黄豆的笸箩,全部装了剪去枝叶的鲜花,放到屋子里阴干,准备把它们都制成干花。

三四天没见,程颂没事找事一直拉着黎仁诚闲聊。问印坊的识字书又出了多少货,问绢花坊春日的新样式是否受欢迎,问窖里挖出来的甘蔗出芽多不多,新苗长得怎么样。

最想问又不敢问的就是分别几日,黎兄想不想自己……

“这几日颂弟不在,院子里冷清了许多,自然是想的。”

黎仁诚看向程颂认真道。

啥?

黎兄刚才说什么了?

是说想我了吗???

想?我?了?

程颂捏着手里的栀子花,一脸怔愣,怀疑自己刚才幻听了。难道他的心声被黎兄听到了?这么心有灵犀吗???

“想,我也想少爷了!”

一道振聋发聩的童声从耳畔传来,震碎了程颂的幻想。扭回头,他看到身侧正蹲着不知何时跑来的梁文,手里还抓了把桃花。

“小满,你刚说什么了?”

梁文的乳名是满儿,只有梁言偶尔这么叫弟弟,有一次被画砚听到也跟着学。程颂学了一半,喜欢叫孩子小满。梁言的乳名是圆儿,哥俩儿合起来就是圆满,但梁言总说他长大了,坚持让大家唤自己大名。

“少爷不是问黎秀才想不想你,黎秀才说想了,我也想少爷了!”

孩子口齿伶俐,答得很清楚,还说不止他想,哥哥也想了。

程颂登时脸色涨红,想不到自己真问出来了,心跳一下快了许多。说是尴尬,却又掺进了九分的喜悦,美得他特别想使劲夸夸自己,太有没谱的勇敢了!!

红晕未消,心跳过速得慢不下来,程颂一时无言。只能扶起梁文,使劲揉了揉孩子肉圆的小脸蛋儿,怎么这么会说话呢!!

感谢各位评论浇灌,感谢看文!

小剧场:

“我也想少爷了!”

画砚嚼着红烧肉对程颂念叨。

“你凑什么热闹,回青寿又不是没带你,日日都在一起。”

不知梁文怎么传的话,晚饭时一群孩子对着程颂表达了思念之情。

“那我可能是想念少爷的手艺了。”

说完画砚跑回灶房又盛了碗饭,回青寿少爷可不会下厨,连着好几日没吃到红烧肉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8章 光耀门楣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