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39章 严昭的心事

第139章 严昭的心事

“太子是想在京城修水泥路?”

回城的马车内,沈衍看向严昭。

“不止,我想把大琞的路都修成水泥路,当下最想修的是去往甘凉的官道。”

车帘半卷,严昭的目光投向车前宽敞的路面。感受着从未有过的平稳,再次沉浸到了水泥路带来的冲击中。

甘凉在大琞的西北方向,当初黎仁诚全家就是从甘凉附近的县镇逃离的。

那里的百姓被匪寇侵扰多年,如今的日子依旧不平静。蛮人自编自演的闹剧一直就没停歇。

之前的边境守军将领是个贪功避战的孬人。根本不在乎百姓死活,每次都是匪患过后去做个样子走一圈,矛盾大了或是蛮人的军队来冒功,就用息事宁人的手段平过去,打算就这么糊弄到调任或致仕。

甘凉路途遥远,朝廷很少派巡查的官员过去,个别去的也被使了银子草草了事,根本无人去真正体察民情。

每年甘凉呈上来的折子多是哭穷诉苦,匪乱的事也没少上报,说辞多是经过苦战,总算都把贼寇成功驱离了,只是军队多有损失,需要朝廷补给。既是有功,又是驻守苦寒之地,朝廷自然不能无视,年年都会拨些奖赏下去。

曾有忠直的臣子建议过主动出兵,根绝匪患,却是屡屡被号称求稳的大臣反对。理由是边境敏感之地,兵事不可轻动,避免造成误会,引发两国交兵。

想到朝堂上的争执,严昭面色渐沉。大琞立国数十年,打从他父皇继位,就没再有过大的战争。但看似繁华昌盛的背后,却是积弊丛生,国事越发艰难。为何一种新酒就能让他们父子心生狂喜,还不是因为税收连年下降,国库日渐空虚却没有解决办法。

如此局面下,他父皇宁可动用私库,也没断了给甘凉的补给奖赏,却没想到这宣扬的慨然壮烈的功绩居然是场骗局!

数月前,一名隐瞒身份在甘凉军队任职的校尉,冒险将真相捅到了盛宣跟前,狠狠戳破了这场长达十数年的荒唐欺瞒。

这校尉在军中表现平平,登记的身份也无甚特殊,军队里的高阶武官根本没注意过他。但这位化名严岐、真名盛岐的小校尉其实是京城靖亲王家的三儿子,皇帝盛宣的亲侄子。

盛岐自幼习武,兴许是话本听多了,从小就向往有朝一日能上战场当英雄。家中长辈拧不过他,便决定挑个边关军队让他呆上一年半载,想着让他吃点苦就消停了。

太富庶的地方不行,太危险的更不行,挑来找去就选了个贫瘠苦寒,但据说守军英勇善战,能保地方安宁的甘凉。

这盛岐还真是个兼具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耿直皇亲,抱着保家卫国的豪情,带着从小一同长大的护卫就出发了。隐瞒身份既是不想被优待,也是为了省掉那些虚应的麻烦。没成想阴差阳错,让他见识到了甘凉的真实境况。

第一次听说有土匪骚扰百姓,盛岐激动地换好盔甲战袍,只等剿匪的军令一下就要点兵出发。

没想到军令是下了,守军也出兵了,却只去了一个十几人的小队。连被劫掠的村镇都没进,只在附近兜了一圈就回营了,还下了个匪患已平的结论。

出动剿匪的军兵中没有盛岐,他是主动要求跟去的。一趟走下来,他见到了被踹烂的院门,扯烂的布条,砸烂的水缸和被踩进泥里的菜蔬,唯独没见到施暴的匪寇。听说被劫村镇的百姓都跑去山里了,也没人去唤他们出来问问损伤,真真就是溜了一圈便完事了。

盛岐被惊得满心疑问和怒火。回营复命后,他换了便装,趁夜色带着护卫悄悄返回了村子。见盛岐穿得齐整,村民以为又来了打劫的,险些发生冲突。一番解释后,盛岐把身上不多的银子全给了据说是村正的老伯,让他分给村民,这才换来一丝信任。

坐在溅着血迹的墙根下,盛岐打听到这种荒唐事居然已经持续了十多年,而这村中的百姓也已换了好几茬了。

义愤之下,盛岐差点闯去将主帅官署大闹一场,幸亏被护卫拦住了。在别人地头上,他要是真为伸张这份正义冲撞了主帅,让对方意识到危险,管你是亲王的儿子还是皇帝的侄子,都只有死路一条,区别就是上报的死法不同。

冷静过后,盛岐寻了个理由请假回了京城,连王府都没回就直奔了皇宫。

盛宣对这个神经有点直的亲侄子一直挺喜欢,听说他回来立刻就召见了。

等听完甘凉的真相,盛宣险些心痹,叫了太医才把这口气顺过来。为免打草惊蛇,这事都没拿到早朝上讨论,盛宣下密旨,选派了得力的钦差去甘凉抓人。

甘凉的军队主帅任职多年,党羽众多,肯定不会轻易伏法,必须在宣旨之后当场拿下,以免生变。怕遭遇鱼死网破的反扑,除了跟随的仪仗,盛宣还安排了十名大内高手保护钦差。

钦差是四月出发的,路途太远,抓人加上调查真相,全部查实定案后七月底才回到京城。

查实有罪的将校全要带回京城,甘凉的指挥营帐一下空了大半。幸亏带去接任的武官够多,否则甘凉的边军就得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蛮人若是趁机打过来,说不准整个甘凉都得让出去。

这乱子实在够大,皇帝从来没被糊弄得这么惨过。严昭又是未来的太子,他肯定要留在京城学习和协助盛宣处理这件事。

甘凉案让盛宣成了伤弓之鸟,很快他又另派了几路微服钦差,去其它各处边境暗访。

严昭来长宁前,几处钦差都已发回了奏报。尽管其它地方多多少少也存在些问题,好在没有甘凉如此严重。盛宣略微放了心,召集重臣商议后,下了几道申饬的上谕,以观后效。

只申饬没革职并非盛宣优柔寡断。边境重地,真要把犯点错的官员全都处置了,一下子根本凑不出那么多替换的,还容易动摇军心引发变乱。

复盘这场欺瞒大案,“天高皇帝远”是绕不过的重要因素。这才会一说到修路,严昭最先想到的就是通往凉州的官道。这路若是修好了,便利了往来通信,定能杀一杀这助纣为虐、玩忽职守的无耻之风。

“京城到甘凉两千多里,且艰险多山,算上绕行恐怕不止三四千里。这路修建难度颇大,花费更是不低。”

说起甘凉,车上的王显沈衍也是满心义愤。不过真要按照严昭的想法大修水泥路,怕是掏空了国库也做不到。

“我知。不过不论费时几年,这路都一定要修。上天把水泥都送到大琞了,不修路岂不辜负了天意。”

严昭目光未变,坚定道。见了水泥路,几月以来被甘凉案积郁的闷气终于被冲散了不少,这路他必须得修!

……

秀才院里,程颂黎仁诚无法与严昭共情,他俩正忙着制定最新生产计划。

严昭带来的分红加上秦家的买货钱,一日就进账了近十万两。这银子不能都躺在钱箱里,必须取出一些花掉,最先要用钱的地方就是招工和扩大生产。

“水泥作坊不能只开在学田,要不咱们学严昭?他能来云州开酒坊,咱们也把作坊开去京城如何?卖给他的水泥就在京城烧制。”

瞅这苗头水泥迟早大卖,他们不能只可着长宁的山头霍霍,否则用不了多久学田周围就没山头了。

“炼制水泥的土料越粘越好,京城附近的土质如何还需有人去实地探查,而且最好是你我过去,再者京城人事复杂,需要派得力的人手过去管理作坊。”

黎仁诚更能看出水泥的潜力,但凭他们如今的能力,就算能把作坊开去京城,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管事。京城权贵众多,远比几个糖商难对付,随便来个财雄势大的,制水泥的方子就可能保不住。

“确实,也不能扔下长宁这一大摊,你我都跑去京城。”

程颂搓了下额头,微微叹气。

他和黎仁诚早有默契,作坊里这些事,别人做不了主的都由他俩出面。两个人的话语权是一样的,就算决策错了也不会相互指责。如果去到京城开作坊,他俩之中至少要去一个。

升级成男朋友才几天,程颂可舍不得分开。日日见面还嫌不够呢,让他和黎兄靠鸿雁传书谈情?是想用相思之苦毒死谁?!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凝神思索间,画砚摇着他的拨浪鼓过来了。

这拨浪鼓是前些天一个货郎带过来卖的,正好被程颂碰上了。见村里的娃娃们都挺喜欢,当场掏银子包圆了。除了画砚程胜他们人手一个,其余的十多个都放在制糖院,谁想玩就抓起来摇几下。

新鲜劲还没过,画砚最近走哪儿摇哪儿,过来黎秀才这屋找少爷也得摇着来。

程颂每次看见都乐,觉着这拨浪鼓和老式电话铃似的,响上几声摇电话的人就晃进来了。

“少爷忙完了吗?”

电话那头的人问道。

“快了,啥事?”

“煮茶叶蛋啊,说好了明早给严昭吃的。”

好朋友来了就得好好招待,使唤少爷是不大合适,可谁让这茶叶蛋只有少爷会煮……

感谢浇灌评论!感谢看文!

小剧场:

画砚拉着严昭低声嘱咐:“明日早些来,少爷做的茶叶蛋可香了,你还没尝过呢。”

“好,那我明早给你带蜜桃绿豆糕。厨娘新做的,味道不错。”

以前严昭还会不好意思麻烦程颂下厨,如今被画砚影响得已经不记得这份难为情了,只知道画砚夸过的一定好吃,必须得尝尝。

“好好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9章 严昭的心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