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42章 宣传

第142章 宣传

安放大纺车的木屋挨着河边的水力工坊,见依旧是吴老伯一人守着搅拌桶做肥皂,严昭问程颂能不能多雇点人。

“肥皂你也要多买?”

“是,肥皂便于净手洗衣,上次带回去的花香皂也好,只是太少了。”

“花香皂你卖了?如何卖的?”

别看收了那么多花,提炼的花露并不多,加上香味重的花少,今年一共才做了五六百块花香皂。四月时被严昭买走了一大半。后来做的量太少,程颂没再售卖,剩下的几十块全在秀才院放着呢。

“没卖,家里亲戚多,分了。”

“都分了?”

四百多块花香皂,你家多少亲戚啊?花香皂也是用竹筒做膜具,拆开后切块。单块厚度约一寸,就是用来沐浴,一块怎么也够用一个月了。

“都分了,肥皂和花香皂都没卖。”

严昭说。

程颂轻轻啧了声,想象不出他家到底有多少人。

这两样他都没向严昭要高价。而且因为量少,肥皂几乎就只在长宁城内售卖。卖给其他人的肥皂都是切成拇指大小的一块,六文钱。卖给严昭的肥皂与花香皂大小一样,肥皂五十文,花香皂三百文,利润与冰糖比不了,也能翻个倍。

制皂受限于猪油,就算有王止从云州买来,还是满足不了大量制作。而且考虑到实用性和百姓的购买力,程颂还是想优先制作肥皂。另外做过一次花香皂,他才发现这东西过于耗时费力,偶尔做点自用还好,想要量产比肥皂还麻烦。

猪油不像甘蔗,一时之间严昭也弄不来太多,花银子四处收购也不是长久之计。

“制皂只能用猪油?”

“菜油也能做,但做出来的肥皂偏软,不好保存,还易酸……腐坏。”

“肥皂也能腐坏啊?”

画砚一脸惊讶。

“是,菜油做的肥皂放久了会有哈喇味。”

“那是难闻得很。”

画砚皱皱小鼻子。

……

多做肥皂遇了瓶颈,冰糖的名气却是更加响亮了。

云州望景楼,方四爷招待了一桌客商。酒菜过半,让伙计送来一壶菊花茶。

“这是何物?”

见方四爷取出一包如同冰凌般的新鲜物,有人问道。

“似是冰糖?”

没等方四爷开口,另外一人说道。他在京城见过冰糖,但赶去买时,那独家售卖的铺子说已经售尽了。

“是冰糖。”

说完,方四爷取了少量冰糖放入茶壶。

菊花茶味苦,在座的平日很少会喝,但这加了冰糖的茶水,多了个清透的微甜,与原本的苦味融合到一处,却是无比的温润舒爽。

“云州能买到冰糖?”

几人热切道。

“眼下还不成,过些时吧。据说盛楼会发货到几个州府,能不能买到就看诸位的运气了。”

“盛楼?京城的盛楼?”

盛楼是京城十分有名的商铺,售卖的货物不拘种类,都是稀罕的贵价物。

方四爷笑着点头。前两天程颂让人给他送了信,随信送来的还有十斤冰糖。

去年程颂头一次在码头预定甘蔗,还是方四爷帮忙牵的线,定金都没收。那时他就好奇这小郎君能用甘蔗做什么,可最大胆也就猜他有本事做出沙糖,直到年底去长宁提货时见到了冰糖,彼时的震惊无需多言。

问过程颂才知道冰糖的买卖被京城客商垄断了,不过方四爷已经靠着绢花酱料挣了大钱,少一项冰糖也没什么。才一两年的工夫程颂就做出这么多新鲜物,不可能都由一家揽下。过于贪心是做生意大忌,他心里清楚得很。收到信后便依程颂请托连请了几天客,把冰糖即将售卖的消息传给了码头上的货商。

京城。

与冰糖菊花茶一同流行的,还有一款名为“秋日浮香”的果茶。最早是经常光顾盛楼的客人都会获赠一壶,据说这果茶不但利脾胃去秋燥,还有养颜润肤的功效,尤其受女客欢迎。

客人们喝得好了,便有不少人学着泡。果茶中有梨干陈品金桔桂花,还可以就着个人喜好添加其它花茶果干,唯一不能少的就是冰糖,想盖过果茶中的酸涩味全靠它。还不能用沙糖替代,否则不止颜色与味道逊色不少,连功效都要差上几分。

……

佃农村。

水力大纺车运转了没几天,消息就传开了,接连来了十几位想要下单的。现在长宁城内的商旅可不少,大纺车的价值一眼便知,哪个都想抢到自己手里,转手就能卖个高价。

要都是想下单的也还好,拒绝就完事了,偏偏还来了几波想要偷纺车的。有些是买不到纺车的商人雇来的,还有些就是看这纺车值钱想偷回去卖的宵小。

有严昭的护卫在,他们自然无法得逞,但纺车继续放在学田显然已经是个麻烦。程颂和严晗商量之后决定把它运到新北村的书院,让值守酒坊的官兵一同看护起来。

不过纺车就是生产工具,既然做出来了,自然要让它发挥作用。

“为了赶制筒车,不止长宁,几个邻县的木匠都被招来了,上哪儿再找人做纺车啊?”

程颂萎在他黎兄房中,脖子后仰卡在椅背上,长吁短叹一筹莫展。

起初黎仁诚房中只有把普通的竹椅,院试前他们一起读书也多在堂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反正至少是两人相互表白前,程颂已经开始瞅个空就往这屋跑。

黎仁诚察觉后就往屋中多放了把椅子,还是把方便倚靠的高背椅,价钱比之前他屋里所有用具加起来都高。

程颂哪受得了这个,转头就给他黎兄败回来一把样式相同但木料更好的椅子,不细看就是情侣款。

黎仁诚取来一件短衫叠好,走到程颂身后,轻托着发髻垫到他脑后。

“那就去云州府和远处的县城招工。大纺车的图纸只要不外泄,应是能卖上不短的时间,多找些人手不怕用不了。”

黎仁诚建议。

筒车的图纸献给朝廷了,传播的情况他们都不清楚。大纺车虽说不算特别复杂,仿制也没那么容易。心急的大型织布坊肯定想尽快用上,这两日闻风而来的客商越来越多了。

“把云州的木匠都招来吗?”

程颂犹豫道。

像长宁这个规模的县城,大型的木工坊最多一两家,其他木匠多是做些修补的小活儿,手艺参差不齐。

纺车不同筒车,如果他们打算靠着纺车大挣一笔,最好还是把技术保密一段时间,这就得防着那些大型木工坊过来偷师。可现在招工又没法做背调,哪个是大作坊的木匠他们也分辨不出啊。

“偷师就偷师吧,要不咱们就少挣点儿,左右这东西早晚被仿制出来。”

想不出办法,程颂又往下出溜了一截。

“其实相较筒车,纺车部件还要短小简单些,分开制作的话未必需要手艺太高的工匠。”

“黎兄的意思是?”

程颂精神了不少。对啊,第一台纺车因为研制和调试,制作得是有些慢,但这东西只要标准化了,对手艺的要求其实没那么高。尤其是那些小件,作坊的学徒都能做。

水力大纺车是筒车和纺车的组合,筒车的制作还是放在刘实和陈家那里,他们就只做纺车。如果谁家买去急用,又配不上筒车,暂时用人力或蓄力替代驱动也是可以的。

“制作简单部件的工人好找,手巧些的农人教一教应是也能上手。”

像是普通的木凳木桌,黎仁诚自己也能捣鼓出来,只是样式可能不够美观,使用是没问题的。

“教一教也能上手,那要不然……”

话到这里,程颂一下直溜了,两眼冒光:

“再招一次生吧!”

书院的硬件已经齐了,推迟到明年正式招生就是软件问题,师资和教材还不够。宋归郭年和教学处另外一名书生可以把必修的识字课算术课担起来,其它课程的老师还没着落呢。

面向科举的班级也还好,只要不求有名的大儒,寻常有些经验的夫子也能用高薪聘来。难的是程颂设计的那些所谓素养课。

不仅夫子难寻,教材,尤其基础知识的教材,近乎没有。

如今类似木匠石匠这些手艺活,都是以师徒的方式传承。想学,就去找一家作坊拜师。

从打下手开始学,至少要做三年白工。之后才能学到些真本事,逐渐独立做活儿。这个模式的制约性很大,除非天赋异禀,否则师父的本事就直接决定了徒弟的水平,想提高也没出路没办法。师父自己都没地方深造,想自学也没教材。

什么经典案例的图册、设计图就更别妄想了,诚颂书坊的识字书就是大琞的图画书鼻祖,且目前后继无书。

“现在招生也好。选择学木工的多是穷苦人家。暂时无法上课,让他们先来做活儿,挣个工钱积攒些束脩。”

黎仁诚点头道。程颂说的那些素养课教材他都没听过,不过课本教材的事程颂不会玩笑,当下拿不出来定是有些难处,耐心等着就好。把学生找来先做工,能挣钱就算不得耽误。

“对,先做工,不过课也得上。木工的专业课,就是素养课暂时开不了,识字和算术课可以先上着。木工的活比刷印书籍难干,要想学得精深,识字和简单的算术必须要会。还有前些时印坊新招的孩子,正好凑在一处。”

“再从陈家或表姐夫那里调几位手艺高、有耐心的师父过去带一带。他们通过做纺车先积累些做活的经验,明年编好教材后,理论课也能学得更轻松些。”

程颂兴奋道,觉着自己的想法特别合理。这些手艺型专业,最好是理论和实践一起安排才不会学成空中楼阁,趁着纺车订单多,正好练手!

生理期疼得脑子不转,写够三千就发了。回头我再检查检查。感谢评论浇灌,感谢看文!

小剧场:

画砚:少爷喝什么?

程颂:花果茶,嗯,少加点杏干一起泡了。

画砚:那花果茶不是女子养颜用的,为何少爷总要?

程颂:谁说只有女子要养颜?

画砚:不是吗?

程颂:当然不是,至少有男朋友的也得养。

画砚:有什么?少爷没说清楚。

程颂:没什么,反正我要喝花果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2章 宣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