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47章 工钱

第47章 工钱

下午煮簪子时,黎仁宁和程颂学了做绢花,黎母也坐在一旁跟着学。

黎家人的巧手果然是祖传的,母女俩做出的绢花比黎仁诚做得还要逼真立体。加上程颂的手艺本来就很基础,半天下来,娘俩就算出徒了。

黎仁宁擅长针线,程颂教的是粘花,她又参考着样子自己缝了几朵。以程颂和画砚的眼光,这缝制出来的小花直接戴在头上或是缝在衣裙上都是不错的装饰。

程颂果断拍板由黎家母女全权主持绢花的制作,当然主要还是依赖黎仁宁。黎母身体不好,做不了太多,等招齐了女工,担任个技术指导应是还行。

做花枝她们不用参与,黎仁宁还是跟来了。既然这买卖以后很可能要交到她手里,那就得把每个环节都摸清楚。

绢花的生意暂时还要保密,程颂给村民说的是做竹签子。要求长度在九寸左右,粗细不超过一般竹筷的三分之一,如果能再细些更好,不易折断就可。

村里人没有篾匠的手艺,不过程颂要的东西实在简单。

听完要求,几个手巧的村民就取了竹筒破竹,跟着周伏的动作学着做。有了挑头的,其他人也跟着上手,一次做不好就多学几次。

没到掌灯,已经有不少人把样品做出来了。程颂看过觉着都没什么大问题,就让他们领了竹筒各自回家做了,定的收购价是一文钱三根。

布匹运来了,簪子、花枝开始准备了,管理人员也到位了,剩下的就是缺做工的伙计。

眼下正是农忙,也不能把各家做饭的女眷全找来做绢花,而且这活儿毕竟有点技术要求,可以从头学,但最好还是找些手上灵巧的。

“发个招工启事吧。”

“招工启事?”

黎仁诚疑惑地看向程颂。

“呃,类似和雇的榜文①,将招工的条件写清,张贴出去。”

衙门要修建大的工事,除了征发徭役,还会出钱雇佣一些役夫和匠人,或是官办的作坊招工,都可以称为和雇。

发布和雇的消息需要张贴榜文。民间作坊招收雇工,就写个招工帖,或在门口立个牌子即可。可他们在学田,立了牌子也只有村里人能看到,所以得写个招工帖子贴到城里去。

“少爷,我们终于要发展了啊!”

画砚激动道。少爷说过,去佃农村以外招工就算发展。

“也算,也不算。”

“为何不算?”

“这是绢花作坊的首次招工,村里人太少,不得已才去外面招工,算不上广业增员。”

“哦。”

画砚像是明白了,不过——

“那‘也算’怎讲?”

“也算发展,是因为靠着先前做饴糖卖方子的底子,咱们有了本钱租新院子,办新作坊,说发展进步了也可。”

“噢,那要我说,就是发展了,管它旧作坊新作坊,东家不都是少爷嘛!”

“……你说得对。”

招工帖子是程颂拟定的,黎仁诚带着画砚梁言负责抄写。没来得及离开的宋归也被程颂薅住了,帮着抄了几份。

程小东家的字经过三个月的不停懈怠,堪堪维持住了穿越归来时的水平,贴出去怕毁了招工的严肃性。

刚抄完招工帖,王止推着车一路小跑着进了秀才院。车里只有早上装辣豆干的两个陶罐,人跑得满头大汗。程颂以为他有急事儿,赶紧问怎么了。

“那辣豆干都卖完了,章家肉铺的也卖完了,让我带话,请小郎君明日起多做些,像今日的陶罐,一日三四罐是不愁卖的。”

王止喘着粗气说道。

“我担去的那罐,一家酒肆就买走了半罐,小郎君若明日还做,我也想再要两罐。章家大郎说他明日来学田,顺道将豆干钱送来。”

“我挑走那罐一共卖了三十二碗,这是二百五十六文。”

王止掏出一串铜钱递给程颂,说自己就是按照十五文一碗卖的,赚了二百二十四文。

打从年初认识了程颂,王止这几月赚的钱比过去几年的积累还多。虽说日日不少跑路,可从不觉着辛苦,反而越跑精神越足,只盼着程颂做的这些吃食出货量再大些,真是样样都不愁卖。

程颂接过钱,让画砚去给王止盛碗酸梅汤。

“今日我会多做些,明日一早你来取,章家那边劳烦你再传个话,让他们也明早派人过来吧。”

章家大哥明早过来是接梁言去合杉。程颂想让王止顺便接了给章家送货的活儿,又怕章大伯有了安排,没好自作主张。

“不用不用,我与章家定好了,程公子不管明日能供给章家多少,都是我担过去,送货的费用章家出。”

王止乐呵呵说道。

“甚好,那有劳你明日一早过来,你和章家各取两罐应是够了,若还卖得好,我日后再多做些。”

“多谢程公子。”

接了画砚端来的酸梅汤一饮而尽,王止对两人道了谢便离开了。

“少爷,要不要再写个招厨子的帖子?”

画砚端着碗问道。

他家少爷可真能发展啊,这才试卖了一回,辣豆干又成了香饽饽。

“暂时不用,这几日山上的杏子快摘完了,杏仁也炒不了多久,回头问问你仁平哥哥愿不愿意接着炒豆干。”

这日晚间,村里不少人家都在就着月色磨竹签。啥成本没有,就出个力气磨签子,一家人上手,一天怎么也能磨出三四十支,等熟练了肯定磨得更多。每日都能整个十几二十文,这好事以前可没处找。

被挣钱的魔力驱动着,忍着喂蚊子也得多干。程小郎君说了,只要签子磨得合格,一手交货,一手结钱。

秀才院,程颂也没休息,坐在堂屋门口和他黎兄谈合作。

他给黎家人的工钱没太特殊,黎仁平和石头一样每日十五文,黎仁安的工钱也是依着采摘小队的标准。只是绢花作坊他想算作和黎兄合股的,均分利润。

“不论制作还是售卖,这作坊都是颂弟一手操持,大姐最多做个管事,娘也只能帮忙教些手艺。若说合股,她们定然不能同意,就与二弟三弟一般,挣个工钱就好。如今租了院子,一家人住在一起,还都有了活计,已经踏实许多,颂弟无需过多替我筹谋。”

黎仁诚诚恳道。程颂想帮他多挣钱的心思摆得明明白白,他哪会看不出。

只是能承的情份他不会客气,却也不能借着相熟就多占便宜。

“那就听黎兄的。”

程颂一句没争点了头。家里人刚到,他就说合股可能是让对方有压力了,没必要为这种事和黎兄掰扯。

发工钱也行,工钱标准就是小东家说了算了,黎仁诚没再谦让。

黎仁宁和黎母的工钱都是每月一千五百文。程颂想好了,等绢花卖出去了,再把分红以奖金的名义发给她们。

“还不睡觉?”

回到房中,见几个小崽子正围了一桌下大象棋,程颂走过来问道。这几日他晚上都没读书,画砚也跟着偷懒,晚上有空了就带着弟弟们各种玩。

大象棋类似现代的象棋,不过棋子更少,规则也简便些,是梁言带回来的玩具之一。画砚刚学会,瘾头正大着。

“少爷,让仁安弟弟也跟我们一起住行吗?”

新租的院子已经收拾了,住得下一家人。黎母想让黎仁诚也搬过去,那他们的院子能省一半租金。

黎仁诚理解母亲的想法,他也是节俭的性格,只是比起每月省下一两百文租金,他更愿意和颂弟画砚住在一处。

“黎大娘同意就行啊,你们去问问。”

“问过了,黎大娘不让。”

画砚扁着嘴道。

“那就过几日再说吧。”

黎家人刚搬来,肯定还拘谨着,自家租了院子,儿子还跑来秀才院,黎大娘定怕是打扰了自己,等相处熟了肯定就没那些顾虑了。

“别急,我送你回去。”

见少爷要休息了,几个孩子收了棋盘棋子。黎仁安正要离开,被程颂喊住了。新租的院子不远,但天黑了,程颂还是不放心孩子自己跑回去。

“不用麻烦少爷,我去找大哥。”

黎仁安明白程颂的用意,赶忙说道。

“也行,不过你就别叫少爷了,喊程大哥吧。”

黎兄的亲弟弟喊他少爷,程颂还是觉着不妥,黎大姐和黎仁平喊的也是程小郎君或是程学子。

“采摘小队都这么喊啊,我也觉着好听。”

黎仁安笑眯眯道。

那就,随意吧。队长的带动作用太大,他还真掰不动。

见孩子说完就跑去了对面黎兄房间,程颂便放了心。这两日连续忙碌,他也困了,睡觉。

按程颂定的标准,除了黎仁诚,黎家其他人的收入加在一起每月有三千多文,顺利的话一年就四十多两银子,相当于以前差不多三年的收入。

早饭时,听说程颂给这么多工钱,黎母就说不行,太高了。想找程颂说说,却被大儿子劝说不用。

他当然知道工钱订得高,却也了解程颂的脾气。娘去拒绝也没用,颂弟只会把账本亮出来说他赚得更多。然后再卖惨说自己有多需要人帮忙,甚至可能说着说着工钱还会涨,可别去招惹他了。

娘和大姐他不能说,只叮嘱了两个弟弟要认真做工,莫要偷懒。

“大哥放心,画队长说了,做得好以后还会涨工钱,我一定好好做。”

黎仁安赶忙表决心,黎仁平没说话,只认真点了头。

正吃着早饭,王止就进了院子,章家的骡车跟着也到了。

“那辣豆干十分好卖,颂弟今日定要多做些。”

还没跳下骡车,章清就冲着程颂喊上了。

“你家如何卖的?”

“套餐里加一勺是五文钱,单点一盘二十五文。”

章家的盘子程颂见过,一盘装不下两小碗,这个卖法应是比十五文一碗稍贵一些,但差距不算大。

“你也去合杉?”

“我不去,大哥和父亲过去。”

说罢看向跟着的第二辆骡车,章家父兄也已经下车了。

程颂和黎仁诚走过去,向两人行礼问好。

想着别耽误行程,双方只客气了几句,黎仁诚便带着梁言上了原本章清坐的骡车出发了。

“你先别走,留下帮忙。”

程颂拉住章清。

“何事啊?”

章清本就是来学田找程颂闲聊,倒是很有空。

“与我去县城贴招工帖子。”

“招工帖子??”

考虑到很多人不识字,程颂特意选了书肆酒肆茶馆杂货铺这样人流量大又有人识字的地方。贴之前还会和店铺掌柜打下招呼,再送上油纸包好的杏干杏仁,请掌柜和伙计给来看帖子的百姓说说上面内容。

见招工帖子的内容与自家买卖没冲突,那些掌柜就都没拦着,还有觉得杏干杏仁味道好,问他如何卖的。

程颂一一报了价,让他们想买的话直接去学田,地址就是帖子上写的。

最后一份帖子程颂塞给了章清,让他帮忙贴到自家铺子门口。那里每日吃饭的人多,章家人和自己也熟悉,能多帮着讲讲。

两人分开后程颂正想返回学田,就听见有人唤自己,回头看竟是之前去秀才院买过杏干的差役,手里还抓着一张貌似是自己刚贴出去的招工帖。

“程学子,县令大人请你与黎秀才去府衙一叙。”

“大人何事寻我二人?”

“不知,大人只让我出来揭一份这招工帖,再将你二人寻来。刚才路过书肆,掌柜说你刚离开,我就赶紧追来了。”

“如此,劳烦了,黎兄此刻不在长宁,我先去见大人吧。”

程颂冲差役抱了下拳,蔫了吧唧地跟去了县衙。

怎么大人连小广告都要亲自管啊……

①和雇:历代官府出钱雇用技工、民匠从事劳役制作。解释来源网络。

小剧场:

程颂:挺好看。

画砚美了:我也觉着好看,黎大姐特意给我做的。

程颂说要找人做夏装,就用买来的绢布,黎大娘把活儿揽了。做衣服剩的边角料都被黎仁宁归拢了,试着做了小绢花,配上绢布,绑在幼童发髻上,甚是好看。

采摘小队的女娃娃每人都有。

程颂:不都是女孩戴的,怎么你也戴上了?

画砚:女孩都有了,黎大姐又做了些,男孩也都领到了,颜色素净些。

程颂:是不错,看着清凉活泼。

画砚:少爷再看看,我这个。

程颂:你这个咋了,和别人的不一样?

画砚:嗯嗯嗯!

程颂看了梁文头上的:有啥不一样啊,哦,你这个绢花大两圈啊。

画砚:对啊!少爷知道为何我这个绢花不同?

程颂:你要求的?

画砚:不对!

程颂:那是为啥?难不成,因为你是队长?

画砚狂点头:对对对!!!

程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工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